《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想象力世界-浪漫主义文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想象力世界-浪漫主义文学-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的见解。1798年至1800年与其弟创办早期浪漫派刊物《雅典娜神殿》。1801年在柏林认识法国女作家斯达尔夫人,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施莱格尔陪同她前往瑞士、意大利、法国、瑞典和英国游历。1815年荣获贵族称号。1819年起,分在波恩大学提任印度语言教授和波恩博物馆馆长,从事科研工作。1845年5月12日死于波恩。

  威廉的主要成就在文学批评、语言学和翻译上。

  1797年威廉开始撰写关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论文。这篇论文由席勒发表在《时间女神》刊物上,被认为是当时德国最优秀的莎士比亚研究论文。同时还在此刊物上刊登了他的 《略论<威廉·迈斯特>中的莎士比亚》,对歌德进行了深刻细密的评论。他的《关于文学和艺术的讲稿》和《论戏剧艺术与文学》更是使他名噪一时。在这两本书中,他系统地阐述了早期浪漫主义世界观和美学观,尖锐批判资本主义的现实,同时也美化基督教统治的中世纪。这两部作品对欧洲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文学发展影响很大,后者被译成多种文字。

  威廉还是位卓越的翻译家。一生译书不倦,共完成了九卷莎士比亚译本,二卷《西班牙戏剧》,他是德国第一位用诗体逐行翻译莎士比亚诗歌的人。早在格廷根当学生时,威廉便开始尝试用德语韵文翻译《仲夏夜之梦》。正当他处于必须克服语言技巧上的重重困难时,歌德诗集的问世对威廉起了榜样的作用。歌德改造了德国的语言,大大地提高了德语的灵敏度和容量。正是在这种文学氛围中,威廉终于完成了他的令人惊叹的译著。

  舍雷尔评价威廉的译文说:“施莱格尔的莎士比亚,可以同席勒和歌德合作时期所写的作品并列而无愧,尽管作为艺术品有模拟和创作之分,而在圆满程度上二者却十分接近。”除了翻译莎士比亚外,威廉译过荷马的断简残篇,译了希腊的哀歌作者、抒情诗人、戏剧家、牧歌诗人的作品以及几乎所有罗马诗人、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诗人的作品。后来还翻译了印度的一些诗篇。

  除了席勒、歌德及其老师比尔格的影响之外,威廉一生中还有两个重要人物,即他的妻子卡洛琳娜和他的弟弟弗·施莱格尔。卡洛琳娜是他早期翻译作品的誊抄者,也是他的合作者和批评指正者。而其弟弟以其过人的热情鼓励着这位兄长。兄弟俩在性格上很不相同,哥哥虽然在文艺见解上目空一切,但不像弟弟那么莽撞,他比较循规蹈矩,天生就有着非凡的造形能力,是浪漫派的奠基人。因为这一性格,他被其弟弟戏称为“神圣的小学校长”。

  浪漫主义的和声——弗·施莱格尔

  弗·施莱格尔(Friedrich Don Schlegel)比其兄小五岁,于1772年3月10日出生于汉诺威。他虽由其兄长引进新的文学运动的航道,却比其兄急躁。他于1790年在格廷根学习法律。后又曾在莱比锡学习艺术史、古典语文和哲学,深受柏拉图的影响。在耶拿时又受费希特哲学的影响。1798年至1800年间参加其哥哥创刊的《雅典娜神殿》。他自己在《雅典娜神殿》上发表了许多断片,其中有一条集中表达了早期浪漫主义的核心思想:“浪漫文艺是一种前进的综合文艺。它的职责不仅是把文艺中一切划分开的种类又联合起来,使文艺和哲学与辩论相接触。它要把并且应该把诗和散文、独创性和批评、艺术的诗和天然的诗时而掺合,时而溶化,使诗成为生动的、有社会性的,使生活和社会成为诗的……”他还认为浪漫主义的诗永远处于演变之中,它是无限的,它也是自由的。浪漫主义的诗人是为所欲为的,不能忍受任何约束。可见,弗·施莱格尔模糊了文艺种类和体裁的界限,他把诗人的主观性强调到绝对的地步。客观现实已经不存在了。不过,施莱格尔也意识到了这种主观幻想与现实之间所存在的距离,于是他提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方式,即“浪漫式的暗嘲”。就是在创作过程中,感到矛盾无法解决时,作者从第三者的角度,采取游戏嘲讽的态度,把幻想加以毁弃。

  作为早期浪漫派的重要理论家,施莱格尔还写了两本评论作,即《希腊文学研究》和《希腊人及罗马人的诗歌史》。在这两本书中,他探讨了古希腊人创造的客观的、有效的东西是必将消失的,而现代的主观精神则可能继续发展。

  施莱格尔在文学史和语言学方面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808年出版了他的《印度人的语言和智慧》,这使他一举成为德国梵文研究的奠基人。此书成为比较语言学方面的巨著。1810年至 1812年间,他在维也纳发表了《论现代史》、《古代与现代文学史》的讲演,内容大多涉及历史、哲学和文艺学。在他看来,历史就是一个民族对自己的过去的自我意识,而文学则是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体现。

  1799年,施莱格尔发表了他唯一的一本小说《卢琴德》,这是他的理论的实践。小说结构散漫,把一些抒情的信札、断片、对话等掺杂在一起。书中没有故事情节,只有一对影子一般的人物尤利乌斯和卢琴德在幻想和渴望中倾吐衷情。他们反对社会的道德和习俗,但颂扬闲散生活、为所欲为、性爱自由和官能享受——浪漫的爱情和婚姻。施莱格尔在此所在描写的是如何把现实生活艺术化,化为席勒的精神的自由“游戏”,化为一种梦幻,在这种梦幻中。憧憬总是得以实现。这种憧憬无非是无目的的生活以及沉入自然的奥秘之中这本书在当时被一些正统的人称为色情的《卢琴德》,因这本书,弗·施莱格尔被迫离开了自己的祖国。

  施莱格尔有一个宿愿,即他不仅要像路德一样传教和争辩,而且还要像穆罕默德一样用语言的火剑来征服世界上的精神王国。他虽然未能如愿,但却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后来的早期浪漫派作家的出现作好了准备。

  月色皎洁的魔夜——蒂克

  蒂克(Johann Ludwig Tieck)是和诺瓦利斯齐名的早期浪漫派代表作家,于1773年5月31日出生于柏林,父亲是制绳工人,曾先后在哈勒、格廷根和埃朗根学习神学、语言和文学。20岁时曾游览莱茵河流域弗兰肯一带以及班贝格和纽伦堡地区的中世纪城堡和古代建筑,这对他后来的创作影响不小。两年后他在柏林开始从事创作。后来在耶拿结识了施莱格尔和诺瓦里斯等人。

  早在学生时代,蒂克就深受歌德、莎士比亚和霍尔柏格的影响,少年时期曾模仿过莎土比亚的仙诗和奥西安的忧郁情调。后来在启蒙主义者尼柯莱的鼓励和影响下开始创作。这一时期的大部分作品是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其中以《威廉·洛威尔》为代表。很快,蒂克摆脱了启蒙主义的影响,转向浪漫主义。其成果就是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弗兰茨·斯特恩巴尔德的漫游》。这本书也没有贯穿全书的主要情节。它叙述一个十六世纪的青年画家斯特恩巴尔德漫游意大利的经历,其中穿插着一些谈话、感想、诗歌和写景。其实是蒂克对艺术和自然的沉思。浪漫主义者们偏爱的自然是黑夜和峡谷的孤寂。而蒂克在这一蛮荒的风景上,又挂上了一轮发着冷幽之光的圆月。这就是他发明的“森林间的孤寂”和“月色皎洁的魔夜”。蒂克之所以对自然有着这样一种病态的憧憬,是与他的出生地柏林有关的。他的传记家克普克曾这样描绘过蒂克20岁时逗留在哈勒期间的生活:“在葱绿的萨尔山谷里,他所接触的自然同柏林周围平坦的荒地相比,是多么不同。多么丰满而又可亲啊!当他在春天林间漫游的时候,那种无限憧憬的感觉以双倍的力量掌握着他,充满了他的心胸,使它兴奋得近乎痛苦的程度。于是,他重又沉醉在自然之中,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推动他前进。他什么地方也不想留连,只想坐在吉比亨斯太因附近的所谓 ‘赫尔蒂的凳子上’。他在这里可以眺望河流和山谷。他多次看到太阳沉落在暮云的背后,看到月亮以万道金光映照在粼粼的水波上,或者像梦境似的从丛林和树本间透射来!他曾经在许多个夏夜心醉神迷地坐在这儿,尽情欣赏着自然。”

  蒂克把他对山水林木的这种感受移植于他的作品中,故而,他的人物的性格都淹没在自然神秘主义的五颜六色的洪流之中。这种神秘的泛神论也是他的戏剧的一个特点。

  蒂克不是个著名的戏剧家,但他写有一些悲剧和喜剧。悲剧有《神圣的格诺菲娃的生与死》,喜剧有《奥克塔维安皇帝》以及童话剧《福尔吐纳特》。这些剧本都根据同名的民间唱本改写而成,后来都成为浪漫派的代表作。蒂克在这些剧本中也像他在小说中一样,不顾体裁的界限,溶抒情、叙事和戏剧因素为一体。在内容上,则美化封建骑士制,赞扬天主教中世纪封建等级制的社会。在创作这些剧本时,蒂克又创作了一些小说和童话故事。这时期的小说也多根据民间传说改写。其中有《希尔德市民故事集》、《美丽的玛格洛纳》。另还创作了《金发的艾克贝尔特》。这本书使蒂克创立了德语文学中童话小说这一新的文学体裁。

  后期,蒂克的创作转向与现实相联系的题材,描写最新的市民生活,如中篇小说《年轻的木匠师傅》、《人生的丰足》。长篇历史小说《维多利亚·阿科隆波纳》则涉及妇女解放问题,塑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妇女形象。蒂克还曾翻译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的《常吉诃德》并和奥·威·施莱格尔合译了莎士比亚的剧本。

  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克斯是这样描述蒂克的性格的,他具有“怕鬼而又喜欢闹鬼的阴沉气质,天生的几乎达到疯狂边缘的忧郁,不断要求坚持光明权利的一种比较清楚而又冷静的悟性,一种生活于情绪之中并制造这种情绪的非凡能力”。这是一幅多么浓烈的油画。这些特质也像色彩斑澜的油彩一样处处流溢在他的作品之中,无论是他的小说,还是他的戏剧,都具有着强烈的幽灵气、残忍的色情昧和冰冷的讽刺。

  一朵神秘的蓝花——诺瓦利斯

  诺瓦利斯 (Novalis),原名弗里德里希·封·哈顿伯格,1772年 5月出生于曼斯费尔德的威斯泰特市的一个贵族之家。父亲是个性子刚烈的人。克普克曾这样描绘这个家庭:“这里是一种严肃的、安静的生活,一种质朴无华的、真正虔信的生活。一家人都信奉兄弟会的教义,都生活在这种气氛之中。老哈顿伯格为人诚实可敬,从前是个英武的士兵,而今在多才的儿子和美丽的女儿中间俨然是一位族长。任何形式的革新和开化,都遭到他的憎恶,他赞美和爱好古老的被误解的时代,一有机会就直率地毫无保留地发表他的意见,或者突然暴怒起来”。成长在这样一个严格的家庭里的诺瓦利斯具有好幻想、有进取心、同时又十分荏弱、活泼的性格。1791年,他开始在耶拿学习法律。当时,费希特·席勒等著名的哲学家都是该校的老师。诺瓦利斯常常听席勒的演讲,并认为席勒是“纯粹人的完满的楷模”。而后来的诺瓦利斯也成为探测心灵深处的彻底唯心主义者。

  在耶拿,他结识了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并深受其影响。他25岁时,曾在一封写给施莱格尔的信中说:“在我的心目中,你是埃流西斯的高僧。我从你这里认识到天堂和地狱,从你这里尝到知识之树的滋味。”

  1794年,诺瓦里斯结识了一个13岁的姑娘索菲·封·库恩,然后订了婚。但三年后,他那年轻的未婚妻却被疾病夺去了生命。诺瓦利斯痛不欲生,心灰意冷,并怀着要自杀的念头,整年沉溺在死亡的观念之中。几乎就在他失去恋人的同时,他又失去了他所笃爱的哥哥。几次被死亡光临后,诺瓦利斯反而觉得死亡是一种解脱,是“心甘情愿的供奉”。因此,他过早地想到了自己的死亡。他说:“我的死将是我对于最高存在一往情深的明证;而不是一种遁世的权宜之计。”这种过度的绝望浇出了一朵赞颂黑夜、疾病、神秘和逸乐的黑色的花朵:

  从前,当我流着辛酸的眼泪——当我沉浸于痛苦之中,失去了希望,我孤单单地站在枯干的丘冢之旁,丘冢把我的生命的形姿埋在狭窄的黑

  暗的地室里,从没有一个孤独者像我那样孤独,我被说不出的忧心所

  逼,颓然无力,只剩下深感不幸的沉思——那时我是怎样仓皇四顾,寻

  求救星,进也不能,退也不能——对飞逝消失的生命寄以无限的憧憬—

  —那时,从遥远的碧空,从我往回的幸福的高处降临了黄昏的恐怖——

  突然切断了诞生的纽带、光的锁链——尘世的壮丽消逝,我的忧伤也随

  之而去。哀愁汇合在一起流入一个新的不可测知的世界——你,夜之灵

  感,天国的瞌睡降临到我的头上。四周的地面慢慢地高起——在地面上

  漂着我的解放了的新生的灵气。丘冢化为云烟,透过云烟,我看到我的

  恋人的净化的容貌——她的眼睛里栖息着永恒——我握住她的手,眼泪

  流成割不断的闪光的飘带。千年的韶先坠入远方,像暴风雨一样——我

  吊着她的脖子、流下对新生感到喜悦的眼泪。这是在你,黑夜中的最初

  之梦。梦过去了,可是留下它的先辉,对夜空和它的太阳、恋人的永远

  不可动摇的信仰。

  这就是诗人凭吊其恋人坟墓后所写下的 《夜颂》的第三首。自此以后,诺瓦利斯觉得一切想象都是一场梦幻,他变得爱夜、爱荒诞和孤独。因为夜向他隐藏了苦难的现实世界·把他驱进自身。自我感觉和夜的感觉合而为一之后,便产生一种逸乐。因为人在黑暗中,由于一切都已隐没,便仿佛也丧失了自卑,从而产生一种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使人产生一阵颤栗却是舒适的。不难看出,诺瓦利斯颂扬黑夜,是与他过早地接触到死亡的影子分不开。因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