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娑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告别娑婆-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已。所以听从祂的指导吧,你才有办法用祂的眼光去看事情。〈学员练习手册〉中有这么一段:
                  「你为了实现那永远达不到的目标而设计的种种花招,圣灵一清二楚。只要你把这一切都交托给祂,祂就会把这些花招驱逐出去,让你的心灵重归自己本家。」(WB…II。7。3:2…3)
                  葛瑞:你是说,祂能利用我所营造出来的幻境或人物领我回家?真是高明,以其道还治其人,利用小我造出的现成之物,将它化空掉 
                  (undo)。…………
                  白莎:你现在是否能够接受「你的肉眼无法真正看见」这个事实?
                  葛瑞:大概吧!想想,挺可怕的,好像是心在看,身体其实什么也没有做。
                  白莎:很好。我们可以就此打住了。………不用急,圣灵知道你对自己的潜意识怕个要命,而《奇迹课程》的目标是「平安」,所以它并不想把你吓个半死。你的准备功夫做得愈扎实,宽恕的功课自然会愈做愈好,那么,你的奇迹旅程就不会那么可怕了。
                  我们就要像魔术师那般消失了,八个月以后再来,圣灵会与你同在,祂随时都会给你祂的「另一途径」。在这期间,做完你的〈练习手册〉,放轻松一点,葛瑞,我们都很爱你。
                  葛瑞:我也爱你们,伙伴!
                  阿顿:还有四天就是圣诞节了,今年,别再按资本主义的习俗来庆祝了,让它恢复原有的精神吧!想一想上主,想一想你自己与弟兄姊妹的完美真相。记住,「光明」与「真理」原是同义词。不妨也深思一下J兄给奇迹学员的圣诞佳音:
                  「星光是圣诞节的象征,象征黑暗中的光明。不要由你身外去看,而应看它正在你内的天堂照耀着,把它当作基督的时辰已至的标志吧。」(T…15。XI。2:1~2)

 

宽恕法则
                  节录自「告别娑婆」第七章 若水译
                   
                  葛瑞:你说过,你会给我一些宽恕的实例。
                  白莎:是的,我会用我最后一世的经验为例,但我不会告诉你那究竟是发生在你未来的哪一世;阿顿日后也会分享他的宽恕经历。时间已经结束了,你只是看不见而已;若要体验这一真理,唯有「宽恕眼前一切」这一途。
                  你必须明白《奇迹课程》所说的:幻境没有层次之分;奇迹也不过是转变你的知见而选择圣灵的剧本而已。那么,每一个奇迹都变得同等重要。在我所谓的最后一世,也就是我悟道的那一世,我才彻底明白了,宽恕我的感冒,和宽恕别人对我身体的侵犯,都同样的重要;这与宽恕自己因为心爱的人先我而去、隐隐生出的「被负」之感,也同样重要。
                  …………
                  在那一世里,我生为女性,恰好也是美国公民。奇迹不分疆界,它不管你的出生种族。我之所以告诉你这些,只因我父母是东南亚移民,才会给我取了「白莎」的名字。我那时在一所高级学府任教,而且深以为荣。我生性安静,朋友也不多,全心投入我的教职。当时我十分喜爱《奇迹课程》,尤其在一切趋向通俗化、连灵性观念都被俗化了的时代,我由衷感激J兄为我们这批高级知识份子留下了这部课程,把我们带上了觉悟之路。
                  我无意泄你们的气,即使到了二十一及二十二世纪,《奇迹课程》所介绍的真理依旧无法迎合大众的口味,只有少数一群人能够领会。要等到五百年后,人类才真正消化得了这部课程。当然,在下几个世纪,人们会逐渐接受这部课程确是J兄所说的圣道,只是依旧难以满足人们心理上对灵修仪式或规范的依恋。基督教或天主教也无须害怕这部课程,因为主流宗教还会在地球存留将近一千年的光景。
                  在我最后一世,我修这部课程整整四十一年,从四十三岁开始,直到八十四岁离世。我在离开肉身之前的十一年就已经悟道了,你也可以说是「复活」;我很难向你描述那十一年间须臾不离的喜悦之感。那种时间失去了意义、生命实相恒常现前的美妙感受,正是我一连好几年有如上瘾一般练习宽恕的结果。
                  人们常说:人生不过是一串接连不断的事件;奇迹学员的人生也是一串接连不断的事件,只是它们全部转变成宽恕的呼求,而你也一一答复了。让我再说一次,你不必刻意努力去爱人,只要你宽恕,爱便会自然流露,因为那是你的存在本质。
                  葛瑞:一部课程读了四十一年,不嫌太长一点了吗?
                  白莎:那你就错了,不论学不学这部课程,我都得活那四十一年,就看你想要安心还是不安心地度过下半辈子。
                  葛瑞:说的也是。
                  白莎:五十岁那年,我在那所名校任教已经十八年,我把一位功课不好的学生给当了。这男孩心理有问题,因为怕受到父母责怪,到我办公室来威胁我说,我若不改他的成绩,他会向外宣称我用成绩来要胁与他发生性关系;我若把他当了,他会告诉所有的人,那是因为他拒绝与我发生性关系的缘故。
                  虽然我手中拥有他的作业和试卷,一切有凭有据,当我拒绝擅改他的成绩时,这位很会装模作样的病态学生还是诉诸大众媒体去了。他轻易地找到一位急于立功升等的记者跟他联手;不久,其它媒体也转载了这篇报导;更惨的是,还有两位功课不好的学生也出面附和,当中一位还是女的。
                  声誉口碑和报考人数乃是名校最关切的两件事,尽管我是无辜的,又已拥有终身职,他们还是找到了法律漏洞,将我革职,毁了我的教书生涯。
                  我简直无法相信这一事实,为此沮丧了好一阵子,感到全校的师生都背叛了我,没有人在意事情的真相。几十年的教学心血毁于一旦,没有犯下一个错,我的事业就无疾而终了。自此以后,我再也无法在同等名望的学府找到同等高薪的教职。
                  还好,在我坚忍不屈的努力下,我还是找到一个差强人意的工作;一直到我退休,我还能为自己的贡献而感到不虚此生。可想而知,那位男学生以及那群人对我做的事情,成了我最后一世最关键的「宽恕」考试,因我好不容易建立的生涯,全毁在他们的手里。
                  葛瑞:的确是个不小的打击,你怎么应付过去的?
                  白莎:即使是这类「炖锅式的煎熬」,一个一个影像排山倒海而来,你还是用同样的方法,一个影像一个影像地处理。可庆幸的,这事发生时,我对《奇迹课程》已经有相当深的认识了,因此,我的沮丧并没有延续太久,这是《奇迹课程》最棒的地方。即使受到那么大的毁谤,让你痛不欲生,只要你有宽恕的意愿,那个痛苦便无法在你身边逗留太久。光凭这一点,就值得你去操练这部课程了。
                  你若知道这只是自己的一场梦,且在心灵某处明白并没有所谓的「不公平」这一回事;因为一切都是自己投射出来的,在某种不知名的缘故下,你得到自己潜意识里求来的东西。其实这原是为了保存自己的个体存在感,才会顺手把分裂的内疚投射到别人身上去。如今这些伎俩已经瞒不过我了。
                  我之所以说它是「炖锅式的煎熬」,因为当时的厄运可说是接二连三地临头,等着我的宽恕,而我终于也能一件一件地宽恕了。
                  看到了吗?我已经能够逐渐习惯性地「记住」这只是我的梦境,梦中的角色只是应我这观众要求而演出的。经过七年的修持,我已能说服自己,那些人并非真正存在于我外,他们的背叛、我的羞辱,或是种种不公平的假相,其实并不存在。我一旦记住了这一点,便能顺理成章地接受「这些人并非有罪之身」的结论。再说,他们若根本不存在,那么那些罪咎感除了藏在我内,还会在哪里?再推下去,如果我其实也不曾与上主分裂过,那么我也不可能有罪,不是吗?
                  这一历练确实不容易,但我做到了。不论哪个事件或人物出现于脑海或面前,我都能够一一宽恕,同时也宽恕自己。那一刻,我不再定别人的罪,而着眼于我们双方共有的纯洁无罪之本性。
                  既然这只是我作出来的梦,象征我潜意识的心念,他们怎么可能有罪?你必须真正悟出外面除了基督之外,别无他人,你才能够给人宽恕与无罪的礼物。《奇迹课程》这样提醒你:
                  「唯有与他人共享这份礼物,你才可能真正拥有。」(T…31。VIII。8:6)
                  当我宽恕以后,我更信任J兄了,他在我心目中等于圣灵。我再三提醒自己,不论此生能否平反,都不重要,只要与J兄或圣灵一起宽恕,一定会有善果的,因为:
                  「奇迹是永不失落的。它会影响许许多多的人,即使是缘悭一面之人;它甚至能不知不觉而且始料未及地转变周遭的一切。」(T…1。I。45:1~2)
                  葛瑞:你是指阿顿目前所在的那个境界?
                  白莎:是的。奇迹不只影响你存在的时空领域,还能影响其它的时空领域,包括了你的过去世和未来世。
                  葛瑞:酷!虽然你轻描淡写地说出这一段陈年往事,但我感觉得出,事情并不像你说的那么容易。
                  白莎:噢,葛瑞,我只说它很简单,从未说过它很容易。我甚至会说,它真的很难。最难的是,你在四面楚歌的情势下还得记起宽恕这档子事,有时真感到那是不可能做到的,其实,它是做得到的,而且很值得这样做。
                  在我的经历中,宽恕的过程折腾了我好几个月;即使数年之后,想起此事,心里还有一些痛处,等待着我宽恕。你一生最难宽恕的课程通常都得经历相当长的一段过程;在这过程中,你会懂得,这跟宽恕你每天碰到的芝麻小事一样重要;最后,你明白了,它们根本是同一回事。
                  练得愈勤,愈快熟能生巧,慢慢地,你会感到得心应手。关键就在:你得身体力行,绝不中途而废!
                  …………
                  记住这个原则以后,现在我可以做总结了。下面,我会给你一个具体的「宽恕思维过程」。
                  …… 
                  过程中所谓的「你」,可以套用在任何人、环境或事件上,只要把握到基本原则,你可以随机应变。请记住,只要你肯宽恕,不论你记不记得向祂祈求,祂都会帮你除去潜意识的内疚,甚至藉你而治愈整个宇宙的。
                  那是祂的本分,祂会善尽其职,只要你别忘了你的本分。即使现在不做,你迟早还是得做的。你若把祂的宽恕忘得一干二净,我敢保证,小我还会继续提供类似的剧本,直到你学会为止。
                    「真宽恕」思维过程的范本:
                    你并非真的存在那儿,
                    你只是我营造出来的形象而已,
                    如果我为你定罪,视你为我问题的肇因,
                    那么,我认定的那个罪咎与恐惧必然存于我内。

                    既然上主与我不曾分裂过,
                    我理当宽恕我们两人实际上并没有作出的事情,
                    于是,这儿只有纯洁无罪,
                    我已与圣灵结合于平安之境。
                    希望你尽量多用这个范本,熟悉宽恕的思维过程,直到它变成你的第二天性为止。

 

看电视新闻
                  节录自「告别娑婆」第十二章 若水译
                  阿顿:老弟,你的世界还好吗?
                  葛瑞:还撑在那儿呢!只是愈来愈目光如豆了。
                  ………
                  白莎: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让我们来助你一臂之力吧!你看电视时,常会气血翻腾,是吧?你认为那些事件一定是真的,否则就不会在你面前上演了。

                  葛瑞:我最近正在反省这件事,我看电影时(抱歉,我老是在谈电影,因为那是我的嗜好),目的就是要忘掉这只是电影、并非真的;而好的电影通常能够让人不知不觉地忘却原本的不信心态。我想这跟人们看待自己的人生,心态上没有两样,都想放掉原本不信的心态,而宁愿把它当真,还把每一个细节都看得无比重要。

                  当我在家里看电视新闻时,常常记不住「这一切全是一场胡闹」,于是就跟凡夫一般沉迷其中,与看电影的心情没两样,把生活经历跟电影情节一样地当真了。我若能养成习惯,牢牢记住《奇迹课程》的诠释法,就不会跟着电视播放而情绪起伏了。我看得出来,关键还是在于我「是否记得住」。你好像说过:「『记住』是最难的一部分。」我该怎样才能记住?
                  白莎:第一步,早上起床之后,在你开始一天的活动以前,不妨按照〈教师指南〉的建议,尽快找一段时间与上主安静一会儿。那样,你才可能记得自己是谁,心才安得下来。

                  然后,下个决心,让自己今天尽量保持觉醒。你明白小我一定会想尽办法让你坐立不安,不断提醒你,你只是一具身体,为此,《课程》才会这么强调「警醒」的重要,叫你别再纵容自己的胡思乱想。你所需要做的,其实只有一事,就是专注,加强一点定力。

                  有意思的是,你终究做得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