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阿毗达摩义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摄阿毗达摩义论-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色界的善(業)唯是意業,(它)是由修所成而證得的安止(定),依照禪支的區別,(色界的善業)有五種。
  無色界的善(業)也唯是意業,(它)也是由修所成而證得的安止(定),依照(禪定的)所緣的區別,(無色界的善業)有四種。
  此(諸業)中,(十二)不善業,除去掉舉(注7)(的其餘十一心),使在惡趣地結生。但在轉起之時,一切十二種(不善業),於欲界與色界的一切處,適當地能感七種(無因)不善異熟(心)。
  欲界的(八個)善(心),使在欲界善趣結生,但在轉起之時,(一切八善心)於欲界與色界的一切處,適當地能感(八)大異熟(心)及八無因異熟(心)(注8)。
  此中三因殊勝的(四個智相應的)善(心),給與三因(四個智相應的異熟心)結生,在轉起之時,則能感十六異熟(心)(即八個無因異熟心與八個彼所緣作用的有因異熟心)。三因劣的(四個智相應善心)與(無貪、無瞋)二因殊勝的(四個智不相應善心),給與二因的(四個智不相應異熟心)結生,在轉起之時,能感除去三因的(四個智不相應的)十二個異熟(心)。(無貪、無瞋)二因劣的(四個智不相應的)善(心),唯給(八個)無因(善異熟心)結生,在轉起之時,也唯感(八個)無因(善異熟心)。

  茲有某異師(注9),  曾作如是說:
    無行心不感,  有行之異熟,
    有行心不感,  無行之異熟。
    如是彼等說:  異熟有十二(注10),
    又有十與八(注11), 次第而發生。

  關於色界善(心),修下(品)的初禪,生於梵眾(天),修中(品)的(生於)梵輔(天),修上(品)的(生於)大梵(天)。同樣的修下(品)的第二禪與第三禪,(生於)少光(天),修中(品)的(生於)無量光(天),修上(品)的(生於)光音(天)。修下(品)的第四禪,(生於)少淨(天)。修中(品)的(生於)無量淨(天)。修上(品)的(生於)遍淨(天)。修第五禪的(生於)廣果(天),依離想而修(第五禪)的(生於)無想有情(天)。阿那含生於淨居(天)。

  如是次第修了無色界的善(業),既生於無色界(天)中。

  上二界福業,決定依於地。
    於結生轉起,生同樣異熟。

  這是(四種四法中的)四種業。


      四、四種死與結生的次第(注12)


  由於壽盡、業盡兩者俱盡及斷業(而死的),是名四種死的生起。
  其次,臨終者在死的時候,由於業力,於六門的任何一門現起(如下三種相中的一種):(一)面向於後有能得結生的業。(二)或在(他)以前作業的時候曾得色等工具的業相。(三)或於後有當得享受(苦樂)的趣相。此後,便住於那現起的所緣(業、業相或趣相),依照成熟的淨(業)或染(業)及依照將得(生)有之處,他的心相續數數轉起,極大地傾向於彼處。或者僅是依此而得新生的業,現於(意)門。

  臨終之人,在他的路心之末,或在有分滅盡之時,由於死之故,生起那現在有的終點的死心而後滅,於是既在(那死心)滅了之後,取得那同樣的所緣,如其情況,或有所依或無所依(注13),生起稱為結生的意識,而住於後有──因為它是由於無明隨眠的纏俊且钥蕫垭S眠為根本的行(業)所生,為相應的(諸法)所執取,為俱生(諸法)的主要住處,為(諸法的)先行者,是(前有)與後有的連接(故名結生的意識)。

  在正死的路心,由於遲緩的轉起,只有五速行(剎那)的期望,如果是在來現於(意門)的現在所緣而死的,則結生、有分也取得現在所緣。在欲界結生,是由六門的(任何一門)取現在與過去所緣的業相與趣相。業只是意門所取的過去的(所緣)。所有這一切的所緣法,唯是小(欲)界的。

  於色界結生的所緣,只是假設的業相。同樣在無色界結生的所緣,根據情況,是上二界的(業相)與假設的業相。無想有情只有命九法(注14)結生而生,於是稱它們(無想有情)為色結生者。無色有情為無色結生者。其餘的有情名為色與無色的結生者。


  無色有情死,不生下無色,
    生更高無色,及欲界三因。
    色界有情死,不生無因類,
    結生於二因,以及三因處。
    欲界三因者,能生一切界;
    其餘有情死,於欲界結生。

  這是死與結生的次第。

  如是取結生者,既從結生滅了之後,獲得那同樣的所緣,轉起一相似心,猶如河流不斷地(生起),直至死心的生起,在洠в新沸纳鸬臅r候,因為它是生命的(主要)部分,名為有分相續的意(識),最後由於死的死心生起而後滅,此後再結生等,猶如車輪,次第展轉轉起。

    在於此生中,結生與有分,
    以及路心死,如是於後有,
    再結生有分,轉起心相續。
    善務之智者,如是而觀察,
    知生命無常,善斷愛結俊
    得永久寂靜,至不死涅槃。


  攝阿毗達摩義論攝離路分別品第五竟。


    〔注釋〕

  1。 色界地十六種天:即前三禪地中有九種天,在第四禪地中有七種天,因淨居天包攝有五種天,而淨居天本身不算,這樣就成為色界地的十六種天。
  2。 詳見 Visuddhi…magga 548 頁以下。(華宇版,下冊187 頁以下)
  3。 “在欲界善趣人界中的生盲等”一句,此中“等”字,即包攝著:生而聾的人、生而精神錯亂的人、生而啞的人與非男非女的人等。
  4。 四大天王的壽量合為人間九百萬歲,這個數字是依人間的年歲和日子而計算出來的。因為此天的一晝夜是人間的五十年時間,天壽有五百歲,以人間一年為三百六十天計算,即是九百萬歲。
  5。 對於各種業的解釋,詳見《清淨道論》第十九說度疑清淨品。Visuddhi…magga 601 頁以下。(華宇版,下冊285 頁以下)
  6。 “雖然也有其他的表”一句,這“也”字,根據注疏的解釋:因為意業不限制於意門,有時也與身語二表相俱,但依意識為主,故為意業。
  7。 因為掉舉心太弱,洠в薪Y生的力量。
  8。 在轉起之時,八大異熟心在欲界中生起,形成彼所緣的作用。八個無因異熟心,則在欲界與色界的一切處,適當地生起。
  9。 根據阿毗達摩義廣釋說,異師即是目羅婆毗寺的大法護派。有說此派的領袖是大授長老。
  10。 據他們說:兩個殊勝的智相應無行善心,能感十二種異熟(四個無行及八個無因)。二個殊勝的智相應有行及善心,也能感十二個異熟(四個有行及八個無因)。
  11。 二個劣的智相應無行及二個殊勝的智不相應無行,能感十個異熟(二個智不相應無行及八個無因)。二個劣的智相應有行及二個殊勝的智不相應有行,能感十個異熟(二個智不相應有行及八個無因)。
    劣的智不相應善心,只能感八個無因異熟。
  12。 關於死與結生的說明,可參考 Visuddhi…magga 548 頁以下。(華宇版,下冊187 頁以下)
  13。 有所依是指欲界與色界的心。無所依是指無色界的心,詳見本論第六品。
  14。 命九法,參考本書攝色分別品。


第六 摄色分别品



   以上已分别,心及心所法,
        诸差别转起。今当说色法:
        列举和分别,等起与色聚,
        及转起次第,如是摄五种。

          一、色的列举(注1)                               

  (什么是色?)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这二类色,摄为十一种。

    (十一种色)如何?(一)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名为大种色。(二)眼、耳、鼻、舌、身,名为净色。(三)色、声、香、味及除去水界(注2)而称为三大种的触,名为境色。(四)女性(女根)、男性(男根),名称性色。(五)心所依处(即肉团心),名为心色。(六)命根,名为命色。(七)段食,名为食色。

    如上十八种色,摄自性色、自相色、完色、色色及思惟色。
    (八)虚空界,名为限界色。(九)身表、语表,名为表色。(十)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及(身语)二表,名为变化色。(十一)(色)续集、(色)相续、(色)老性、(色)无常性,名为相色。然而此中仅以积集与相绩,名为生色。

    以上十一种色,依自性的区别而成二十八种。


     大种和净色,境性与心色,
        命色及食色,是为十八种。
        限界和表色,变化及相色,
        为十不完色。共二十八种(注3)。

    这是色的列举。


            二、色的分别(注4)

     此中一切色,都是无因、有缘、有漏、有为、世间、欲界、无所缘及非所断的,故为一种。然而依内外等的区别,可有多种。何以故?(一)称为净的五种,名为内色:余者为外色。(二)称为(五种)净与心所依的六种,名为所依色;余者为非所依色。(三)称为(五种)净与(身语)二表的七种,名为门色;余者为非门色。(四)称为(五种)净、(二种)性、命的八种,名为根色;余者为非根色。(五~七)称为净与境的十二种(五净色、四境色加三大种=12)名为粗色、近色、有对色;余者为细色、远色及无对色。(八)业生色,名为有执受色;余者为非执受色。(九)色处,名为有见色;余者为无见色。(十)眼(耳)等二种,是以不到达(于境而取境)的,鼻(舌身)等三种,则以到达(于境而取境),这五种为取境色;余者为不取境色。(十一)色、香、味、食素(段食)及四大种八种,为不简别色;余者为简别色。


     如是诸色法,分为三十八,
        智者依内等,次第而分别。

    这是色的分别。


            三、色的等起(注5)

     业、心、时节和食,名为四种色等起。此中:
    (一)由于欲界、色界的二十五种善业和不善业(注6)的行作取得结生的时候,便刹那刹那于内相续等起那业等起色。

    (二)(八十九心中)除去无色界的四异熟心及二(种)前五识,其余的七十五心,从最初的有分而它们取得生起的时候,便等起心等起色。此中安止速行心,可以生起威仪;确定心、欲界速行心、神通心,可以生起(身语)表(色);十三喜俱速行心(四喜俱不善心,四喜具欲界善心,四喜俱欲界唯作心及笑心),可以生笑。

    (三)称为冷热的火界,到达住位的时候,适宜地等起内与外的时节等起色。

    (四)称为食素的食,在吞下达到住位的时候,便等起食等起色。

    此中:心(色)与根色(九种),唯从业生。二(身语)表(色),唯从心生。声,唯从心和时节生。轻快性(柔软性、适业性)等三种,从时节、心及食生起。(八种),不简别色与虚空界,从(业、心、时节及食物)四种而生起,(四种)相色(色积聚、色相续、色老性、色无常性),不从任何而生。


     十八和十五,十三及十二,
        次第从业心,时节及食生(注7)。
        生相续异灭,即彼色自性。
        故说四相色,不从任何生。

    这是色的等起。


          四、色的聚(注8)

     同起、同灭、同所依、俱行(同时存在)的,有二十一色聚。

    (1)命、(八种)不简别色与眼相共,名为眼十法。
    (2~8)如是(命、八不简别色)与耳等组合,次第的名为耳十法、鼻十法、舌十法、身十法、女性十法、男性十法及所依十法。

    (9)八不简别色、唯与命相共,名为命九法。这九聚为业等起聚。

    (1)(八)不简别色为纯八法。(2)那(纯八法)与身表相共为身表九法。。(3)(纯八法)与语表及声相共为十法。(4)(纯八法)与轻快性(柔软性、适业性)等相共为语表轻快性等十一法。(5)(纯八法)与身表及轻快性等相共为十二法。(6)(纯八法)与语表和声及轻快性等相共为十三法。这六聚为心等起聚。

    (1)纯八法、(2)声九法、(3)轻快性等十一法、(4)声、轻快性等十二法,这四聚为时节等起聚。

    (1)纯八法与(2)轻快、性等十一法二聚为食等起聚。
    此(二十一色聚)中,纯八法与声九法二时节等起聚,可以从(身)外而得,其余一切,唯从(身)内而得。


     业心时节食,次第而等起:
        九六四及二,二十一色聚,
        虚空与相色,为聚限界相,
        是故诸智者,不说为聚分。

    这是色的结合。

          五、色转起的次第(注9)

    此等一切色,在欲界(有情)的转起,都可适宜而得。在(欲界)结生的时候,湿生者和化生者,依最多的可以现起称为眼、耳、鼻、舌、身、性、所依十法的七个十法。依最少的,有时候不得眼、耳、鼻、性十法。于是应知依它们(所减少)的聚(的数目)。

    胎生的有情,(可得)现起称为身、性、所依十法的三个十法。但有时也不得性十法。此(结生)后,在转起的时候,次第的现起眼十法等。

    如是,在取得结生的时候,由业等起色。在第二心起生的时候,由心等起色。到达住位的时候,由时节等起色。在食素遍满(身体)的时候,由食等起色。这四种等起色聚,在欲界中相续犹如灯焰,亦如河流,直至寿限不断转起。

    在(临)死时,到达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