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儒家文化背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儒家文化背景-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警,她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顾我的感觉。她反复告诉我,女人要保持贞节。这几年,我看了不少的心理学书籍,也懂一点她的心理,我爸爸一辈子都认为她身上少了一些传统美德,她就要在我身上实现。”
         
随后不久,F母来见我。这是一个很有风度的老年知识女性。她开门见山地说他是来了解女儿的心理治疗的,并要求我不要将她来访的事告诉她的女儿。她说:“我的女儿的任何事情,我都是知道的。我这是对她负责任。我害怕她遇到不负责任的人,她单纯,容易上当受骗。她现在比较相信你,请你一定要她不要轻易失身,我就害怕她在这件事上随便。”
             
F的父母都是很自恋的人。他们行为的目的想要表明:看,我是多么合格的人。社会文化的过份要求导致了自身的异化,它将人推向非常次要的地位,将对他人的关爱演变为对人的践踏。父亲在外是谦谦君子,在家则是另一付面孔,如此的反差只会在幼年的F心里留下这样的印记:这一定是我不好。怎样才算好呢?温柔贤惠格守贞操。所以F要以反复的恋爱且不与对方发生性关系来证明这一点,以此来得到男友们…父权的象征的赞美。
四、商人家庭出身的患者
      案例G
       一个视感情为怪物的家庭
     G,男,31岁,已婚,大专学历,做生意前为中学教师。现在资产过千万。父亲是产业的创始人。其父为企业的懂事长,G为总经理。G因为抑郁症而要求心理治疗。
         G 
简单地介绍完一般情况后说:“你可不要把我当作一般的商人,我是儒商。我一直准备考研究生的,总是成堆的事情。但我读了不少书。这一次如果你将我的心理问题解决了,我就去武大或华工读读书。也想去美国看看,能有机会学习一下最好,觉得老是这样活着没意思,有钱有什么用,我又不象那些赚了钱但没文化的家伙,吃喝嫖赌样样干尽。我绝不会干这些事。我经常在反省自已,象孔子说的那样:吾日三省吾身。今年我还通过报社资助了两名贫困大学生,都是名牌大学,我是通过资助人来自我实现。但我总是觉得静不下来,不知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我有一弟一妹,弟弟二十九岁了,他还没有结婚的意思。我有一个四岁的女儿,家里还想要我再生儿子,我不想要,我觉得我当儿子当得很累。我是个做什么都想做出色的人,要么就不做。”
        G扫见了我办公桌上的烟具,问我:“还有人在你这儿吸烟,我不吸烟,我觉得吸烟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所为”
        G的开埸白让人感觉到他内心明显的混乱,且有外强中干之感,他害怕不被人接受,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成功的男人有这样的感觉呢?我对此保持着好奇。
         
G接下来的几次面谈中继续着他的思路“我妻子责怪我没有情感,她总在问我爱不爱她,我觉得她烦,婚姻就是婚姻,我对她比我爸爸对我妈妈好多了。她还抱怨我对女儿也没感情,说我从来就不抱女儿。我们家是跟别的家庭不一样,家庭内很少交流,没有亲情,现在表达亲情的唯一方式就是钱”
         
我问:“是不是因为发了财,大家忙才这样?”G答:“没亲情交流是我们家一贯的传统。父亲是个工作狂,没有任何爱好,现在可以说是家有万贯,但父亲任何好坏嗜好都没有,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他是那种想作‘圣人’的人。去年九月,他第二次肝腹水住院,很危险,但他出院后照样疯狂地工作。我不知他怎么有那样大的承受力,他可能是那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人。别人都说他是在为我们打拼,其实他是在为面子而活。现在他一个儿子酗洒,一个儿子患抑郁,他都漠不关心。去年我去杭州看抑郁症,到现在来看心理治疗,他问都不问,顶多说一句,你看心理医生去了,再不多说。”从G痛苦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多么希望父亲来了解一下自己的内心。然而,G的努力显然是失败的。
         
G说:“我的家庭算是当地的书香门弟,爷爷读过老书,是他那一辈里的文化人。先在乡里做事,四清时回家务农。父亲是家里的长子,书读得很好,66年从一所著名高中毕业,据说他是班上的高材生,成绩可以到北大或清华。文革后只好回家务农,不久做民办教师。在我的印象中,父亲脾气不好。妈妈吃苦耐劳,身上有所有传统女性的好品质。妈妈有主见,但她的主见总包含进我父亲的主见里。即使她再能干,她也不会让她超过我父亲,她总是起护航的作用。其实,我们家创业时大部份功劳在我妈,我妈在事业有起色后就退了下来,将事业交到我们父子手里。外婆家好几代都是做生意的。她象是有天赋似的。现在有好几个舅舅都有自己的产业,但他们与我家不同,他们把钱看得挺重。我们是儒商,讲究德行。我父亲从才干到德行都标榜一方 
 。我认为,我在这方面集合了我父母的优点。爷爷很理性,很明白。我们从小就知道男人是要有理性的。父亲在我刚上学时告诉我:“要好好读书,读书才有出息”。 
我们家的男人是从来不哭的,我不记得我这辈子哭过没有,我现在是想哭也哭不出来。我们家里的人再有理性,但谁也超不过我父亲。爷爷在晚年想和奶奶回乡下过几天清闲曰子,但我父亲认为是创业最关键时刻而未同意。不久,爷爷查出肝癌,三个月后去世。爷爷患病期间,父亲决定开个新加油站,也没看见他陪陪爷爷,爷爷去世一个月后,我们的加油站正式开业。我不想做父亲那样的人,别人都说他为这个家,其实,他谁也没为。他对我妈也是不公平的,我觉得她活得很痛苦,我父亲只是为他自已象‘圣人’一样的地位活着。”
         我不知道,这个家庭的悲剧谁是始作俑者,我想起了科胡特的话,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患者是些悲剧性的人,这样的故事听起来让人感到沉甸甸的。
         
随后,为了更客观一点了解这个家庭,我约见了G的妻子。这是一个看起来贤惠但满面忧郁的女人。她告诉我:“这个家庭的成员之间好象没有情感,包括我丈夫也一样。我刚结婚时,喊公婆为爸妈,他们感到很奇怪,奇怪我为什么要这样热情喊他们。我丈夫认为,作为一个贤惠的女人,早晨六点钟必须起床。他说他妈一辈子就是这样做的。公婆的脑中只有利益,不能容忍别人有一点与自已不同的看法。我的丈夫也是这样。但他们都是好人,我公公和丈夫从来不去色情埸所,如果生意上有应酬,那是让叔叔们去做的。”
          是的; 他们都是好人,起码是在这样追求着。 但他们的目标显然是神而不是人; 而且做神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崇拜。 
但他们实在又是些人,有着人的七情六欲,这一切遭到压抑或阉割后,只会弄成这不神不人的样子。
五、普通职员家庭出身的患者
         案例H
         一个想成为圣母的女孩
         
H,女,22岁,未婚,大专文化,保险公司文秘。由母亲陪伴来访。H近七年来认为自已不聪明,情绪抑郁,反复检查智商以求证。智检结果均在120分以上。
          
首次面谈时,她说“我们湖南是个农业省,人口素质差,没有有闲阶层。心理治疗是有闲阶层的事,所以,我在长沙看了七年还没有看好。我这人书读得太多,从弗洛依德到中国的孔子,老子都读,没有几个人我能谈得来。我周围俗人太多,跟他们在一起自已也会变俗。我渴望遇见一个智者,他能带我走出迷茫,我现在就象汪洋中的一条船,除了孤独还是孤独。我心中有个梦想,我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人:温柔贤惠,善解人意,是男人的红粉知己,在这样的女人面前,男人的俗念会减少,也会干番事业,在他充实的时候,会请我出去喝杯茶。”H自顾自地说着,如入无人之地,完全沉浸在她的幻想中。我对这些保持沉默,以便她能自由地呈现她的最原始人际关系模式。
          
随后,她很快将我理想化,在一次面谈前,H看见我与一同事讲话,在我们开始面谈后,H说:“我以前来的时候,总是看见你在工作,今天看见你跟一个小护士谈话,还谈那么长时间,这让我感到不舒服。你以前在我眼中象圣母,今天的你显得很凡俗,这让人有点失望。”我问:“你见过人间圣母吗?”H立即答道:“我外婆就是。我最崇拜的就是外婆。她是我们那一带谁都知道的既贤惠又能干的人。我妈妈家是因为有了我外婆才有名。我外婆虽然文化不高,但在她身上体现了所有的传统美德。她年轻时很漂亮,她的女儿们个个不如她。我外公不是太有能力的人,而且经常在我外婆面前发脾气,我外婆不计较这些,从不对我外公说不。我妈妈兄妹六人,全靠我外婆内外支撑。我外婆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以德报怨”。 
外婆通情达理,善解人意,以仁待人,我见到的所有人都尊重她。”           
        看到H说到外婆的神情,我不怀疑外婆在她心中的份量。
         H出生在一个普通职员家庭,父亲是某保险公司部门负责人,母亲是某邮电局财务人员,已提前退休。
         
母亲家在一个小城市里有很好的名声。这个家庭的有名正如H所说是因为外婆的贤惠能干,乐善好施。不仅如此,这个家族的几代女人都有传统的好名声,外婆的母亲和婆母都是三十来岁守寡而未改嫁。H从小在外婆家长大。H三岁时,奶奶因外遇而与爷爷离婚。但这个消息一直对H封锁直到近年。自发生这件事后,父亲与他的母亲断交,觉在岳母家抬不起头来。因觉不能面对岳母家里人,而有三年没与岳母家来往。父亲由一个开朗的人变得沉默寡言,这个家里再也没了笑声。
          
在家庭发生了这些变故后,H的母亲不是去与丈夫沟通,反而认为与丈夫讨论此事会伤丈夫的面子。H的母亲告诉我,他的丈夫是个非常传统爱面子的人,他很有道德感,我不问他这些事,这些事会让他觉得丢人。我家里是很有家教的,我妈妈是那种典型的三从四德的女性,对我爸爸百依百顺,我妈妈很能干,但她很传统,她六十岁时,我还看见我爸爸打她耳光,但她总是平心静气……我丈夫有三年没跟我娘家来往,我没指责他。
          
这种家庭生活外表平静,但实则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在失去情感交流的同时也失去了信任。H的母亲在失去了与丈夫的感情交流后,将更多的精力放在H的教育上,由于自己情感的压抑,经常是脾气暴躁, 
对H横加指责,经常无缘无故骂H笨。H父则越来越不愿回家。H在这种道德氛围中长大,潜隐默化地吸收了类似的道德观。尽管没人告诉她家里的变故,但她能清楚地感受得到家里不和谐的气氛。父母对自己直接的指责与家里不合谐组合在一起;孩子只会找出一个自认为合理的理由是自己没做好,因而渴望做外婆那样的圣母来使眼前的处境变好。
         为了了解这个家庭内的人际互动,我约见了H一家三口。
         
面谈时,这对夫妇步调一致地说着对方的好话,彼此称赞着对家庭的责任感。丈夫被称作道德品质好,对家庭负责任。妻子被称作贤惠能干,这么多年带孩子看病不容易。对女儿的指责也步调一致。也一致表达了要将女儿的病治好的决心。在夫妇彼此称赞时,女儿的愤怒在升级,说道:“你们俩人很虚伪,你们之间根本就是在维持。许多年了,我没有看见爸爸在家里笑过。你们彼此不指责不过是要维持好名声。妈妈有怨气就往我身上发。妈妈,你其实很可怜,你很要强,但机会不好,爸爸又不跟你沟通。你只有以做贤妻良母来证实自已的价值。把我管得死死的,对爸爸的错误视而不见。爸爸在家里说话就象作报告,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情感。爸爸,你比我更需要看心理医生。最近我才听外婆说;自奶奶的事发生后,你的头都要低到地上去了,你觉得丢脸,你在人们面前抬不起头来,特别是在外婆家。”
         
当我在随后对H父的单独访谈中问其对女儿的话有什么想法时,H父说:“如果她不是神经有问题的话,她说对了,我妈妈的事发生后,我一直感到抬不起头来。我们家和我岳母家在前后街,岳母是方园几十里都知晓的贤惠女人,但我的妈妈那样; 
也是方园几十里知晓……这么多年,我尽管与母亲断了交; 但心里总不是滋味。我们家后来发生了许多事,我父母亲再婚,弟弟吸毒,妹妹离婚。这些事都让我抬不起头来。”
         尽管发生了这么多事,但这对“好夫妻” 
从来没就这些事交流过。作为丈夫,是觉得丢脸,因为这一切离他信奉的道德观相距太远,并且还有那样圣洁的一位岳母作为比较。作为妻子,一是要为丈夫顾脸,二是要认同母亲作一个贤惠的妻子。
          
H的父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他们想要完善自已的社会角色,以他们自已认为的好方式对待他人,结果对方要的或想的是什么,他们不知道也根本没能力知道。那么,尽管他们看起来为他人做了许多,那实在是出于自恋的目的。能够印证这一点的是,在后来的治疗中,随着H真正自尊自信的增强,她能独立地处理自己的问题,不再要母亲代劳一切并准备继续深造时,她的母亲全面崩溃。刻薄地说,她失去了满足她做好母亲的工具。当然,她自已也是一个受害者。一个人明明是为已,还要打着利他的旗帜,让他人做一个供人利用的工具,这永远是导致他人心理障碍的根源。
         
H在外婆的神话中长大,但面对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凡人,特别是面对自己这个凡人时,不可能不面对凡人所有的弱点和欲望。但只有成为一个神,或找到一位神才能避免面对生命本身所导致的困惑与恐惧。
 六、小结
1.  本组患者共有的个性特征
        通过这组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描述,不难发现他们共有的一些特征。表现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