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儒家文化背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儒家文化背景-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健康人格
        所谓健康人格是指在世界上一些行为方式使人生气勃勃; 
并且还不危害他人、动物及供给我们一切生计的环境。这些行为方式,我们称之为健康人格。健康人格意味着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人,一个拥有自由和责任的人, 
而不是一个感情冲动的消极工具或他人所期望的人。对他人方面,健康人格也把他人看作是一个人, 而不是物或工具。他们生活在与同等地位的人的“我与你” 
的对话关系之中,而不是“我与它” 的关系。'悉尼。 乔拉德等著,刘劲等译,1990'
3.自恋型人格
        人格分为不同类型,自恋型人格是其中之一。这种人格具有如下特征:
⑴ 无所不能
⑵ 喜欢被赞美
⑶ 较好的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在公众场所获得较好的人格评价
⑷ 亲密关系的困难(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
⑸ 通常具有较高智能或漂亮的外貌'Otto。F。Kernberg;1999'
4.自恋型人格障碍
        DSMIII—R'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将许多症状描述为人格偏离或病态人格; 这些偏离和病态已成为习惯的模式并形成一种特质记忆而存留; 
在遭遇某种情境时便重复开始和结束(如抑郁症的发作)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也是如此。
        自恋型人格障碍开始于成年的早期,并一直持续到目前,在临床上病人的表现符合下列五条以及五条以上即被认定为患自恋型人格障碍:
⑴ 对自身有无所不能的感觉。比如:夸大成就和天赋,虽然没有相应的成就,却期待被看作是最优秀的。
⑵ 被无限制的成功、权力、才气、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所迷惑。
⑶  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和唯一的,并相信自己仅能被其它同样特别的或高地位的人理解,或应该被联想到与上述的人为一类。
⑷  对赞美成瘾。
⑸  有特权者的自我感觉,比如,无由地期待特殊的好的对待,认为他人应自动地顺从自已。是人际间的冒险者,比如,摄取他人的利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⑹  缺乏共情的能力,没有认识或认同其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的欲望。
⑺  常常嫉妒他人或相信其他人嫉妒自己。
⑻  表现一种高傲自大的行为或态度。'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四版,美国精神病协会,1994'
 二、关于个体社会化的生理情感基础
         
也许,在儿童社会化的研究中最重要的要算是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发展阶段的假定了。弗洛伊德将人格早期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并认为这些阶段提供不同的经验给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这个发展模式描绘了个性的发展及其在各个不同阶段的本能愿望,每种愿望都与亲子关系相联系。亲子关系反映了对儿童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家庭环境。比如,处在“生殖器期”( 
大约4,5—7岁)的孩子由于“恋父或恋母情结” 
的影响,冲突会在父…母…孩的三角关系中产生。这个时间,孩子会压抑自己的愿望,按照社会规范及家庭成员的道德标准行事,会竭力从道德规范到信念等仿效父亲或母亲。因此,“恋父或恋母情结” 
也为超我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三部分:本我、 自我、 
和超我。其中本我是一个与本能有关的,完全无意识积累的充满欲望和情感的非理性心理能量,追求内驱力的满足。自我是指人格中的意识结构部分,它代表理智与常识,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充当仲裁者。超我指人格中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它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它限制本我,指导自我,达到自我典范。弗洛伊德的理论强调了在社会化过程中生理基础和情感的力量。他认为我们大量的心理活动产生于无意识领域,这是我们的意识和“理性” 
难以进入的区域。但,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三个部分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自我完善的质的变化,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上述三者保持平衡,就会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车文博,1998' 
弗氏的这个观点提示了生命的本能是个体发展的基础,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完善是人格发展的趋势。 
所有这些过程都发生在家庭关系中。因而,德国家庭治疗家佩塞施基安认为,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说,家庭的基本功能如下:家庭是满足需要的地方(本我功能);家庭中良心遵循着行为规范,内驱力被家庭和社会规范所压制(超我功能);家庭还需要妥协、寻求一致、以及防御(自我功能)'德:诺?佩塞施基安,1997'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麦独孤认为本能是推动人类一切活动的力量,是策动和维持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而本能的核心是情绪体验。当若干本能指向同一客体时,这种混合情绪的集合就构成了感情。麦独孤认为感情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遂渐发展的过程,是在个体与其所属的有组织的社会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威廉?麦独孤,1998' 
 所以任何高尚情感的发展离不开本能情绪的推动。
三、关于互动及自我的形成
        所谓自我,是指个体对他们的个人特征和社会认同的意识与感觉,就是我是谁,我怎样与他人区分开来?自我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社会化的过程'美: 
戴维?波普诺著; 
李强等译;1999'。查尔斯?库利认为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可以说是对他人是如何想象我们的自己内在的反应。他人就象一面镜子呈现出我们自我的印象,这种自我被其称之为镜中我。库利相信,自我在初级群体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家庭就是这样一个最重要的群体,父母是这群体最重要的个体,孩子通过模仿和认同父母而试图成为父母期望的人。库利认为,家庭和儿童的嬉戏群体是我们所遇到的最初的社会化主体,这类群体是“人类本性的培养所”。'美: 
戴维?波普诺著, 李强等译,1999'
      
不可否认,在家庭这个人类本性的培养所中,最重要的互动是在亲子关系中。年幼的儿童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系统与他们的父母进行沟通和互动,他们通过模访父母的行为继而产生对他人行为意义的认识,学习文化的象征意义,并且从父母对自己行为的奖惩上对自已的行为进行修正。因此,儿童的自我观念,在其早期,就是自己与其他自我间的关系系统。由于他人对儿童的态度,如称赞、责备、感激、愤怒等,儿童很快理解了这些态度的含义 
,根据别人对他的看法、态度来看待自已以及建构、修改自我观念。也就是说,儿童自我观念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接受他所了解的别人对他的观念而完成的。
'威廉?麦独孤,1998'  
        
弗洛伊德也强调了早年家庭中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重大影响,他认为成年期人们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幼年与父母关系的基础上,儿童期遭遇的重要事件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米德认为角色扮演是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进行互动,就是因为人们能够辨认和理解他人所使用的交往符号的意义并通过角色而预知对方的反应。'周晓虹,2001' 
儿童的角色扮演来自两个方面,一为模仿认同父母,二为对父母期待的执行。
          在这样的过程中, 
符号互动理论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人们是在经过主观定义后的世界中活动的,而不是对客观的现实进行直接的反应。'周晓红,2001' 
这一规律运用到个人身份的层次上就是:如果周围的人把我看作是一个“生活放荡的人”, 
那么事实如何并不重要,但这些人对我的界定和反应却很重要。面对人们的定义和反应,我别无选择,我只能按“生活放荡” 
的方式去生活。因而,人们自我角色的扮演是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取决于人们在互动中的自我形象。角色扮演是否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性因素则取决于情感的投入。如父母在与孩子的沟通互动中,对孩子的需要投入了共情的理解,就能帮助孩子发展相同的情感,而使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角色与情感融为一体。同时,儿童在发展自我概念的同时,也在发展有关他人的基本概念,他们总是对那些对儿童的需要作出恰当反应的人产生信任感。
        人类的互动和动物行为的区别在于它是由文化意义所规定的。  
在儿童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家长通过有意或无意的行为将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道德价值、对角色的期待(如中国文化中的望子成龙)以及行为规范传承给后代。儿童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行为的奖惩、模仿和认同父母,以及内化从父母那儿习得的价值规范、角色期待逐步发展自我,从生物人变为社会人。
四、关于儿童道德社会化
        
随着情感的发展,儿童的道德发展也经历了由低到高的过程。麦独孤认为儿童行为在经过了社会奖惩机制的控制后,逐步发展到以社会的赞许和反对进行行为调节。他将这个阶段的利他行为描述为虚假的利他行为和准利他行为,他认为它们均产生于利已的基础上。比如说,虚假的利他动机者不愿看到旁人阴郁不悦的面孔,因为这让他们沮丧,他们为了让阴郁者高兴起来而做些有益于人的事情,但前提是能从自己慷慨行为受益者的认可中得到满足,尤其是受惠者表现出感激与尊敬之情。与虚假利他相并列的是准利他行为,麦独孤认为这类行为源自自我感情的扩展,在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比如,我们热爱一个人并为此产生为某人的幸福贡献一切的心愿。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能从这种为所爱者奉献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自我的获得快乐似乎是利己行为,但是,这种自我感情可以沿着因爱这个人而扩展到爱他的家人、国家等。扩展了的自我感情可以衍生许多动机,推动人们做出可能包括自我牺性在内的种种行为。麦独孤认为这些利已感情的准利他扩张,构成了个体道德特质的极重要部分。这也为道德向更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个人有能力进行道德判断,认识到现行社会规范并不都是完善的。“行为准则由‘理想行为’调控,个体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行动,而不计较周围社会环境的称许或责难” 
。'威廉?麦独孤,1998'      
       
认知发展理论的学者们认为儿童的社会化(包括道德发展在内)是与其认知水平的发展并行不悖的过程。柯尔伯格认为虽然儿童的理智(智力或逻辑思维)发展是个体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个体道德发展的动力是来自个体之间的互动、个体之间直接的道德争论。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随着个体承担社会角色机会的增多,个体的道德经验不断
结构化,不断同化吸收和调整平衡新的道德经验,从而使个体的道德结构产生新的质变,飞跃到新的发展水平。'KOHIBERG。L;1984'
五、精神分析学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研究
         
弗洛伊德认为成年期人们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幼年与父母关系的基础上,儿童期遭遇的重要事件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为此,他强调了早年家庭中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重大影响。 

         
弗洛依德认为个体在生命的早期是自恋的。随着个体社会化正常的发展,个体逐步将爱自己的能力发展至爱他人。自恋是一种精神能量,见于生命的早期。个体为了应付与母体分离的焦虑,在一段时期内需要将养育者当成自己的一部份来体验。在这个时期,孩子爱养育自已的人是将其当作自已的一体来爱的。这被称之为原始的自恋,它是一种活命的功能,其目的在于自我保护。原始自恋见于每一个人。随着个体发展的健康,这种爱将会投向他人(客体)。但是,如果投向他人的爱遭受挫折,这种朝向外的爱会折返回自我,这种现象被称为继发性自恋,亦即临床上的病理性自恋。这类人在以后爱的选择中,不是以他者为模型,而是以自我为模型,他们明显地将自我或自我理想作为爱的对象。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成熟起来,就不会长久地保持这种童年期完美自恋的幻觉,他将以寻求理想化的自我来代替自恋的爱。'弗洛依德文集,车文博译,1998'
        
阿德勒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对自恋的影响。他认为自恋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尊,而自尊与优越、安全、完美以及成功等社会价值是分不开的。如果社会文化价值系统对以上诸方面的要求过高,人们在正常生活中满足不了的自尊就要用病态的方式满足。'Heinz。L。Ausbacher; 
1985'
        
霍妮认为神经症人格(霍妮对一切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的总称)本质上来源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对个人施加的影响。她认为人性,人的各种倾向和追求,人所受到的压抑和挫折,人的内心冲突和焦虑,乃至什么是正常人格,什么是病态人格的标准,所有这一切都因文化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她认为病人身上反复发生的那些心理困扰与正常人相比仅是程度的差异。同一文化中的大多数人都会面临同样问题,这是由存在于我们时代和我们文化中的种种困境造就的。'杨鑫辉主编,1998'
         
近三十年来,国外对自恋的研究非常活跃。1967年杰夫(Joffe)指出“临床上认识自恋和自恋障碍必须要考虑到社会文化对其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和理想是总体心理学很重要的部分,因而研究自恋必须考虑上述因素。”'Moore 
and Fine;1995'
        
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家科胡特(Heinz。kohut)根据他的临床发现,给予了自恋型人格障碍最全面的描述和临床解释。他的主要观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一体化的自我客体关系(selfobject) 
①科胡特发现这类病人与客体显现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称之为自我客体关系'Sidney。Weissman;1999'。在这种关系中,主体潜意识地将客体当作一个从属于自已的个体,当作自已身体的一部份。这种人际关系表现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