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存在主义-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古代世界中,我们发现人们仰赖哲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作为 行为和信仰中之合理的引导。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很多人转向哲学 以求道德上的引导和宗教信仰。严肃的哲学很少是一种通俗消遣;而 在任何时代,对哲学家们加以注意的人数是相当有限的。但是,即使 早在希腊思想时代,我们就发现那种仰赖哲学以追求一种生活方式的 趋势:我们只要想一想毕达哥拉斯“乐园”的情形,就可以知道。而 在希腊罗马时期,我们发现这个趋势以斯多噶哲学和新柏拉图哲学的 方式出现。前者提供一种为合理论证所支持的道德学说,后者在伦理 


存 在 主 义 
1 0 4 


教训之外,提供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一种深刻宗教观。 
   在中世纪时,情形就完全不同。基督教提供拯救之道,同时,不 论人们实行不实行,人们都接受基督教的道德律以作为道德活动的规 范。因此,哲学便渐渐成为纯粹学院的探讨,成为一种大学教授与他 们学生们的事情。我并不是说经常如此以及只有这种情形存在;但是 由于一般环境的关系,很自然的,中世纪的人不要在基督教神学和基 督教道德和制欲教训之外去寻求。 
   但是,现代欧洲不是中世纪时代的欧洲。对基督教的信仰已经衰 微了,而如尼采所说的,接着来的对基督教价值和基督教道德教训之 绝对性和普遍可用性之怀疑。同时,现在我们比上一个世纪更清楚地 了解我们不能希望科学为我们带来一种道德或宗教信仰。而毫不惊奇 的是,至少有些人要仰赖哲学给他们提供他们所认为基督教和科学都 不能给予他们的东西。不管我们是否认为存在主义满足这个需要,但 是我觉得,它是各种想要这样做的哲学中的一个。 
既然,象我们所知道的,存在主义特别强调自由的个人。我认为 这种强调与我刚才所讨论的题目有关。 
   很多人发现他们很难相信上帝。有些人似乎感到上帝的不在而不 感到上帝的存在。即使上帝存在,他也似乎在隐藏自己而不是显露自 己。即使那些不打算说“上帝已死”或上帝观念已失去一切意义的人 们,也可能感到人生和历史是在某种方式下与神相疏离的。在另一方 面,虽然物质宇宙的存在是很明显的,虽然它的本性不断为自然科学 显示出来,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与人完全相反的,因为它无关 于人的理想,希望和奋斗。它不是较早时期以地球为中心实亦以人类 为中心的宇宙,而是一个人生和历史在其中表现为过渡性和偶因事件 之更广大的世界。然而,如果那显然与上帝相离并置身于一个陌生世 界中的人转而追求人类社会之确保的话,他就会发现一个被撕裂的社 会,一个分裂而骚乱的社会。他看到一些威胁着作为自由个体的他并 


2 0 4 存 在 主 义 


尽力使他屈服于压倒一切甚至支配人类心灵之暴虐的势力。而这不只 是共产世界和民主世界之间的鸿沟问题而已。在民主世界本身中,不 但有不同的信仰,不同的道德标准,不同的政治观念和目标,而且象 我们所了解的一样,也有各种威胁着社会结构而使其崩溃的势力。人 很难在自由社会中和社会传统中对那些在信仰、价值和行为方面困扰 着他的各种问题,发现一个确定的答案。旧的传统似乎在动摇中;甚 至在家庭中也可能显示出各种不同的忠诚。尤其是,个人已经不了解 自己了。比方说,有人告诉他,他的意识生活是潜藏的下意识冲动、刺 激、欲望的表现,而自我当其面对意识存在时,可能表现为不完整的。 人必须去行动;但行动的目标和准则却是不明的。如果上帝存在,上 帝也是隐藏不现的,物质宇宙是无关重要的,社会是分化的并且永远 濒临深渊的边缘,人觉得他自己是一个不可解的谜,并且在自身中找 不到任何最后的保障。他被描写为疏离的人,或疏离状态中的人。存 在主义者的意向似乎特别是对这种被引导回到自己、但不能在自身中 发现那些包围着他许多问题的答案之疏离的个人。比方说,雅斯培试 图表示甚至在面对所有世俗希望和理想的破灭时,人如何还能肯定他 与“超越者”(The transcendent)的关系。他所宣说的对象,与其说 是信仰基督教的人,不如说是失去任何确定教条信仰的人。在另一方 面,沙特是向那些认为“上帝已死”的人宣说他的哲学的。他是向那 些不相信上帝,不相信任何绝对普遍必然道德律的人说话的,向那被 引导回到自己但仍须在这个世界上从事活动和行为的个人说话的。卡 缪是向那觉得世界为荒谬的人说话,是向那觉得人类历史和存在没有 任何固定意义或目的但仍然面对在这个荒谬世界中从事活动问题的 人说话。的确,这里海德格又是一个例外。因为,就其从事本体论的 探讨和分析而论,我们可以说他是以我们所谓哲学分析中一种学院式 的兴趣为哲学教授们和学生们而从事著作的。但是影响最大的海德格 无 疑是把人描写为 “被抛入” 这个世界,并面对一个被宣称上帝已 


存 在 主 义 
3 0 4 


“不在”的世界中真正存在与非真正存在之间的选择者的哲学家。 
摘自考卜莱斯顿(F.Copleston)著《当代哲学》 陈鼓应 
译 


4 0 4 存 在 主 义 



无神论存在主义 


   无神论存在主义者,从一种关于人的立场出发,这里所谓人的立 场,用尼采的话来说,即“上帝已经死了”;也就是说,无神论存在主 义者是从一种不再相信神、至少不再相信基督教所谓的神,而从人的 立场出发。 
   在我们工艺文明中,大部分人是不相信精灵鬼怪的。同样地,有 人会主张,我们不能够证明上帝是不存在的;但也没有充分的理由证 明上帝是存在的。许多人只是不再相信上帝存在。 
   现在,尼采说,一旦对基督教所谓上帝的信仰没有了,那么,相 信基督教道德规范为一种普遍有效的道德规范的信念,最后也必然会 跟着消失了。说得更普遍一点,如果没有上帝,就没有任何普遍必然 的道德律,也没有任何绝对客观的价值。正如陀斯妥也夫斯基所说, “如果没有上帝,则一切事情都被允许。”因此,自由的人便被抛回到 他自身并负完全的责任。在一个没有上帝的世界里,他必须选择他自 己的许多价值,同时如果要在人生中发现任何意义的话,也只有人自 己所给予人生的一种意义。所以,我们发现人必须在这个找到他自己 的世界中行动,同时,人不能从上帝或任何自主的和普遍有效的道德 律或任何绝对价值领域去获得帮助或指引。无神论存在主义的意向主 要是对这种疏离和孤立状态之下的人宣讲的。 
   一直到现在,我所说的话,非常适合于沙特的哲学。但是在这里, 我也包含一些关于海德格的话。这个事实一方面表示一种辩白,另方 面也表示一种承认。我必须向海德格教训辩白,当他拒绝别人对他的 哲学作无神论的解释时,而我却把他包含在一篇名为“无神论存在主 


存 在 主 义 
5 0 4 


义”的演讲中。而我必须承认我在这里把他包括进去的理由是因为我 一旦决定了我演讲题目的分划,我不知道我还能把他摆在别的地方。 因为纵使他没有说世界上没有神,他也没有肯定神的存在。如果我不 想把他略去(也许他宁愿被略去,但读者们可能不高兴),我就必须在 这里对他的思想说几句话。如果我在这个题目所说的话简简单单,这 不是因为我把他的哲学看的不重要,而是因为它的复杂性,并且是因 为在任何情形把他在本讲中完全介绍出来的合理性程度是引起争论 的。 

二 

   马丁·海德格生于一八八九年,是在一个天主教家庭中长大的。 虽然他后来受到康德学派的影响因而也受胡赛尔的影响,但是在他发 展他自己的思想路线以前,值得我们提出的是他对于希腊和中世纪哲 学具有广博的知识,他出版的第一部著作是讨论中世纪英国哲学家顿 ·司各脱 (John Duns Sco-tus)的。他坦白地承认他自己的哲学 与过去欧洲思想具有密切的关系,并且承认就“存有”(Being)而论, 他的野心是想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亚里士多德。 
   在《存有与时间》,一开始他说到重新提出这个关于“存有”的意 义问题。我们所有的人对于“存有”的意义都具有某些基本的了解,因 为我们不断地使用着一些含有这种了解的文字。在另一方面,我们也 许不可能对这个名词的意义提出任何明确的说明。但是,虽然关于 “存有”意义的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然而我们不能说,亚里士多德 所采用的方法是一个恰当的方法。这个问题需要重新加以认识,尤其 是研究这个问题的方法需要重新加以考虑。问“存有”的意义不是问 一个文法问题:它是去问“存在”的“存有”是什么。因此,我们必 须决定,在寻求“存有”之意义的过程中,我们要选出那一种特别的 东西来作为哲学分析的第一步。而根据海德格的说法,我们必须从提 


6 0 4 存 在 主 义 


出问题者这种东西的本身开始,关于“存有”问题,人立于一种特殊 的地位。提出这个问题的是人;而人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 人与“存有”具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存 在的模式。当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家起于惊疑时,他就是要我们注意这 个;因为这种沉思性的惊疑能力乃是人的一种象征。但我们不能就象 亚里士多德所做的一样,说我们应该开始研究人类知识的不同对象并 以这种方法致力“存有”之各种范畴的发现。相反的,我们应该从那 被认为能够提出“存有”问题之人开始。 
   这里,我们自然而然要问的一个问题是海德格所追寻的究竟是什 么;这个“存有”问题是什么?这不是关于究竟实在问题,不是关于 所谓上帝的那种超越存在问题。因为根据海德格的看法,神是一种存 在 (being)而不是“存有”(Being)。而我们所关涉的是“存有”,不 是存在事物 (being)或一种存在。这个问题是存在事物的存在问题。 “存有”本身是什么?一个人可能会说在存在事物之外没有什么 “存 有”。因为如果有任何“存有”的话,它将是一种存在。但是海德格当 然知道这点。因此,我们可以期望他去分析说到任何“存在”(it is) 的事物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么,有人会说,我们是在讨论一个语言分 析问题。我认为,对海德格来说,这个问题是达到某一程度的语言或 逻辑问题。但是显然地,他是在从事探讨本体论上的一个问题,这个 问题是先于任何关于上帝的问题的。在我们能够提出上帝的问题之 前,我们必须解答关于“存在事物的存有是什么?”的问题。而因为提 出这个问题的是人同时因为人对于“存有”具有一种基本的观念并与 “存有”有一种特殊关系,所以我们应该从对那易于“存有”之“人” 的分析开始。最吸收海德格之读者们注意的就是这种人的分析。 
   人是“存在”(Existenz)。但人之存在不能够确实地加以界定,因 为它是可能的存在或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可以说人是不断地超越他 自己的,不断地伸向未来。同时,我们能够分析人之存在的本体结构 


存 在 主 义 
7 0 4 


和模式。而我们要注意的第一件事是“人是存在于世界”(being-in- the- world)上的。人存在世界上,与他人他物发生关系这一事实是相 当明显的。但是海德格不只是说,人发现他自己事实上与他人他物发 生关系。他是说人之存在是作为一种必然关心或关涉“他人他物”的 东西。当然,他不是必然地关涉一个人所能指出的这个或那个特殊东 西。但是,关心或关涉的关系性是人之存在的一种构成的模式:他的 存在是关心或关涉。他人他物在趋向于实现他所具有的许多可能性的 前进活动中,他关涉于“他人他物”;而透过他的关心或关涉,他将世 界构成为许多彼此间具有可知关系之有意义的系统。对海德格来说, 事物世界乃是器用世界或工具世界。它们存在的模式是为……而存 在。大地为农人而存在,农人耕地以收谷物。但是对土质学家来说,却 是另外一种东西,对将军或军事战略家来说,却又是另外一种东西。它 对每一个人的意义决定于那种构成他为人之基本关心或关涉所取的 特殊形式。在他趋向于实现他自己所具有的许多作为“存在于世界”的 可能性的前进活动中,关心于“他人他物”的活动中,人构成可知的 或有意义的对象系统,这个系统同时是他的前进活动以及他的特殊企 图能加以实现的领域之结果。人“存在于世界”、在实现他自己所具有 的许多可能性中关涉于器用事物。但是,说人关涉于器用或工具事物 这句话,不要解释为排除各种立场或观点。初听起来,这似乎是说万 片透过人而获得它的意义或可知的功用乃是将所有重心置于 “实用 的”关切 (把刀片看作修面工具者的观点)而排除科学的观点,比方 说排除那只对我们所谓刀片这个东西的物质成份加以“客观”研究有 兴趣者的观点。但是科学家也有一个目的,虽然这个目的与那想修面 的人的目的不一样,同时他对于对象物的立场或观点决定于他的目 的。实用的观点并不具有排他性的特权。同样,科学家的观点也没有 排他性的特权。人的关心能够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也能产生各种不 同但互为补充的有意义的系统。 


8 0 4 存 在 主 义 


   也许我们也可以指出,海德格不是说人类的自我可为他自身以外 所有东西的存在负责。为我的关心所产生的东西乃是有意义的系统或 构成我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