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德宏基(第一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火德宏基(第一部)-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黄盖渐渐近了,人墙让开一条路,契丹皇帝耶律璟率众冲进圈中,来到耶律贤适面前。耶律贤适像是费尽了气力,才下了马,跪在耶律璟马前,高喊:

  “皇帝万岁!”

  所有将士都跪倒在地上,只有耶律璟和他身后所带的百十名将卒威风凛凛地骑在马上,黄盖在朔风中呼啦啦地飘动着。李超见此情状,知道是契丹国主突然驾临,有些慌张,也随之跳下马,跪了下来。他心里还在嘀咕: 耶律贤适并没有对自己说起契丹皇帝御临的事啊!

  “耶律贤适,玩儿得开心呀!”耶律璟呵呵大笑着说。

  “禀陛下,微臣在围猎练兵。”耶律贤适答道。

  耶律璟突然扭过头,对身后的将校厉声喝道:

  “把他捆起来!”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不但耶律贤适不知所措,所有的将士和李超都呆住了。从耶律璟身后跑过来几个人,三下两下将耶律贤适紧紧缚住。耶律贤适一双绝望的眼睛盯着耶律璟,颤声喊道:

  “陛下!陛下!臣……”

  “放心,冤枉不了你!”耶律璟也不看他,又问:“哪个是宋朝奸细?”

  李超的脑袋“轰”地一声,早又是数名健卒冲了过来,将李超和随行校卒绑了个牢牢实实。直到此时,李超始终没弄清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他只是隐隐感到这下子不但皇上的使命难以完成,就是自己的性命,也可能保不住了!

  耶律贤适和他的几个亲随、李超和自己的随从被押回了城中,分别关押起来。

  外面的士卒们开始烧饭、吃饭。不知过了多久,李超才被押出土屋,来到昨天耶律贤适会见他的那间厅室,不过此时座上坐的是契丹皇帝耶律璟。耶律贤适一干七八个人,已先他一步被押在这里了。

  “耶律贤适,朕问你,今天你就要死了,你死得明白吗?”

  “明白,只是于心不甘!”耶律贤适答道。从这声音里李超听得出,这个大皮室惊惶过后,如今十分冷静了。

  “怎么个于心不甘法?讲给朕听听,要不然就没有你说话的机会了。”耶律璟端坐着,声音很吓人。

  “我耶律贤适原本只想逃出你这个大地狱,到宋朝去,可今天临死之前,我得说实话,我改变主意了。”

  “呵呵,说说,改什么主意了?”

  “我想吃了你!因为你杀人太多了,你罪不容诛!”耶律贤适咬着牙,一字一顿地说。

  “你真不是个东西!”耶律璟突然走下座位,来到耶律贤适面前,踢了他一脚。“朕杀人多关你屁事?朕一直把你当成心腹,你却想背弃朕,朕能容你吗?你这点鬼把戏还想瞒过朕?你以为朕在中京,你就可以肆意妄为?实话告诉你,朕早就对你起了疑心,不过还是想给你留点面子,留个悔过自新的机会。可你不识抬举,居然让宋朝的奸细大模大样在我契丹境内抓兔子抓黄羊,这还有体统吗?混账东西!”

  耶律贤适自知必死,索性闭上双眼,不再说话。却听得耶律璟又开口了:

  “你毕竟是我耶律宗族的人,朕想问你,还有要交待的事儿吗?”

  “亏你还说得出耶律宗族这几个字!”耶律贤适缓缓说道。“倘若你真懂这几个字的意思,我请求你一件事: 留住我一家老小的性命,他们并没有想背叛你。”

 
 
 
  “你说晚了,朕昨天已经把你一家四十六口都杀死了!”

  耶律贤适“哇”地大叫一声,昏厥过去。耶律璟朝身边校卒挥了挥手,说道:

  “拉出去砍了,不用剜心了,朕现在不饿。”

  耶律贤适等人被拖了出去。

  李超知道该轮到自己了,他的眼里噙着泪,倒不是因为怕死,只觉得使命未尽,愧对天子。他突然觉得这副模样在敌王面前有失大朝体面,想把泪水揩去,又被反剪了双手。他挤了挤眼睛,然后圆睁起来,大声叫道:

  “来吧,贼王!”

  “别这么叫嘛!”耶律璟捋了捋胡子,问身边的将军: “此人怎么办?”

  “把心剜出来,风干了给赵匡胤送回去!”

  “朕可舍不得!”耶律璟大笑一阵,走到李超身边,像观赏一件器物一样把他看了半天,才扭头对站在一旁的军将说:“把他们都放了。”

  “放了?”

  “对,不但要放,还要放回宋朝,让赵家王爷看看朕也是个宽宏大量的仁爱君主!松绑!”耶律璟似乎对自己的处置十分得意,说得眉飞色舞。“你不是来接姚内斌家属的吗?朕今天就让你带她们回宋朝。”

  李超简直像在做梦,他本以为必死无疑,绝想不到契丹主在杀死耶律贤适之后会说出这样的话。可他马上又冷静下来,暗想: 此等魔鬼帝王的话怎么能轻易相信?他突然觉得自己已经死过,现在又回到阳间,心情反到放松了。他甩了甩被捆得酸麻的双臂,问道:

  “此话当真?”

  “龟孙!还不快向朕谢恩!”耶律璟骂了一句。“宋朝蛮子就是不懂得规矩法度!”

  李超两条胳膊更麻更胀了,似乎连甩都甩不动了,难受得直想一头撞地。

  “难受?也是,还不如砍头痛快,喀嚓一下,全身舒坦!”耶律璟像是在嘲笑李超。一阵惬意之后,又说: “姚内斌是朕的爱将,既然你家赵天子不肯把他还给朕,朕也不能老让他妻离子散。朕已经为她们母女备好了车,也修了国书,明天一早,朕亲自为你们送行!”

  李超听得真真切切,一个字都不差地记在心里,因为他要把这一切都奏报给皇上。

  “还有,你带来的那一车绸缎,都给朕拉回去,朕一寸也不留,免得让赵匡胤说朕贪小便宜!”

  “姚将军的家属在哪儿!”李超还是不敢相信。

  “就在后厅。”

  “几口人?”

  “他只有一母一妻一女。怎么,你难道还想让朕再赔他几个姬妾?”

  李超这才想起,真的要向耶律璟谢恩了。不过他出发前,并没有人告诉他如何拜见契丹国主,也就只能按宋朝的礼节双膝跪地,口称:

  “大宋朝使臣李超叩谢契丹国皇帝陛下!”

  话虽这么说,他心里还在暗笑: 堂堂大国的皇帝,根本没有中朝皇帝的威严,倒像是袁彦那样的军帅。他哪里知道,耶律璟这个皇帝,这么多年就是这样当过来的!









第三十七回 姚内斌归朝遇祸

  赵匡胤得到了李超等人回到境内的消息,高兴极了。眼下李超已经到了雄州,估计再有半月,最迟年节之前赶回汴京是毫无问题的。他立即命卢多逊草旨,宣召姚内斌、张永德二人入朝。前几天赵光义向他奏报,赵普之子赵承宗的案子已经断结,赃污之事与赵普无关,故赵承宗除籍,“真陇材”的木料全部没收。赵光义问这些木料可否赐给光美扩建府第,赵匡胤一口回绝。如今姚内斌要回朝,他在京城里还没有宅第,赵匡胤决定用这些木料为姚内斌建造新宅,宅成之前,先由枢密院权且安置。

 
 
 
  再说那个挨了林顺一顿臭揍的陶白,最近又活跃起来,经常出现在汴京的街面上。他脸上虽然还有几块青紫,嘴巴也没完全消肿,但不妨碍他四处行走。此人究竟在寻觅什么呢?原来这陶白是个泼皮粘货,闻得赵承宗已经判罪,他当然十分得意,但打他的那个林顺,听说只挨了几棍子,就被开封府放了,又实在气不过。这些天他或是单独,或是带着两三个兄弟串街走巷,就是在找寻林顺的踪迹,他非要林顺也挨一顿扁揍,跪在地上管他叫爷,否则绝不罢手!

  临近年关,汴京城里的货物陡然丰富起来,经商的、购货的人也多起来,白天里熙熙攘攘,天黑以后,街上才消停一些。这天陶白独自一人在醉仙楼喝了些酒,似醉不醉之间,他想起赵光美叫他明天一早去城外接人。如今夜色将深,他不敢过于耽搁,匆匆付了酒钱,仍旧掂着那条鞭子,出了店门。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自斟自饮的时候,早有人盯上他了。

  他晃晃悠悠地在大街上行走,边走边哼着荤腥小曲儿,一副得意之态。当他走进一条狭窄巷子后,借着昏黄的灯光,他突然感到身后有个黑影。这陶白也是街面上行走惯了的人,机灵有余。他放慢了脚步,猛地一转身,大叫一声:

  “谁?”

  声音未落,只觉得自己的脖子已被人卡住,手不大,可力气却很足。陶白猝不及防,只觉得两眼直冒金星,有些晕了,随后觉得脚跟离地,被那人拖到了巷前一个拐角处,才松开手。

  陶白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刚想说话,听见掐他的那个人用低而凶狠的声音对他说道:

  “别问我是谁!听着!”

  陶白听出不是林顺的声音,但也不像是哪个熟人的声音,有些害怕。只见那人个子不高,一身黑衣,头戴黑帽,脸上蒙着黑罩,只露出两只眼睛和两个鼻孔。

  “好汉哥哥,你我前世无仇今世无冤,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找小弟何事?”陶白壮起胆子问道。

  蒙面人一只手还搭在陶白的脖子上,好像随时准备把他掐死。另一只手从怀里掏出个绸布小包,塞在陶白颤抖的手里,说道:

  “竖起耳朵听着!”

  “是是!”陶白全没了脾气,他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不过此人还算有些胆量,他一边伺机逃跑,一边用手摸着绸布包,想知道包里是什么东西。绸布很软,里面好像包着个圆球,又不重。他猜了好一会儿,也没猜出。

  “别猜了,你猜不着。”蒙面人依旧低声说。“你替我办这件事,办成了保你两年三升迁,强如你在赵光美府上当狗!”

  “连我是赵光美府上的人都知道?”陶白心中大惊,看来此人不是盗贼。“好汉哥哥,要我办什么事?”

  “你把手里的蜡丸给我送到北汉国辽州刺史王文进手里。”蒙面人一字一句地说道。“记住了?”

  “记住了。敢问好汉哥哥,小的送完信怎么找你?”

  “两个月以后,还是这个时候,还是这个地方!”

  “记下记下,好汉放心!啊,小的得回府去了。”陶白急于脱身。他本能地感觉出眼前这个人玩的是大把戏,不是争财斗色的小打小闹。大把戏可了不得,得赶快禀报赵光美。

  “你还得记住一句话,别想跟我耍花招。如果敢有半步不按我指的道儿走,可别后悔我今天没说清楚!我的眼一直盯在你身后。你住赵光美府里二进院西偏第三间屋,你老爹老娘住在祥符县东仁村南街第三院,你老婆孩子住在汴京外城顺天门东烟火巷,对吧?”

  陶白一下子傻了眼,刚才还想赶紧回去报信,现在看来,这个蒙面人好大来头,祖宗八代的事都已在他掌握之中了,好不可怕!

  “今晚回去跟谁也不许说这件事。明天一早你替赵光美接完来客,就说你爹病了,告假出来。出了府门,你就给我赶紧上路。这一路我会一直盯着你,你若敢不守规矩,不光是你的狗头保不住,你一家八口一个也别想活!”黑衣人又扔下一包银子,大步离开了。

  陶白紧靠墙根蹲了下来,一手攥拳捶打着自己的脑袋,懊丧地骂道:

  “娘那屄!怎么倒霉的事都赶在我身上?”

  挨林顺打的时候,他自认为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汴京城里出了名!可如今在这黑灯影儿里,他想再找回那种男子汉气,却怎么也找不到了!他心里又恨又怕,更糟糕的是,他深知这回绝不是简简单单一封蜡丸信的事,这小小的蜡丸背后,不定隐藏着多少大官的性命,不定隐藏着多少阴谋诡计哪!凡事一牵扯进阴谋,这泥潭有多深就丈量不出来了。而自己,看来已经成了大官儿们玩阴谋的第一颗棋子了。不去送信,百分之百是个满门灭族的下场,这让他刚刚一想就毛骨悚然。去送这封信,谁知道又会有什么不测等在前头?蒙面人不是说了吗: 这一路他都会盯着自己!被人惦记上,麻烦就大了,而且死都不会知道是他娘为啥死的。可事到如今,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就是现在马上去把爹娘接进赵光美府上,也来不及了呀!“两年三升迁”?陶白又想起这句话,放他娘的狗屁!凭着他这几年混事的经验,他根本不相信这样的鬼话。现在他惟一祈求的,就是能保住陶家人的性命!他真后悔当初没听他爹的话,在祥符县里老老实实地做个顺民,一心要跑到京都日下,威风倒是耍了几天,可如今呢?如今呢!他双手捂着头,真想大哭一场,不想手里攥着的那个绸布包滚在地上,把他吓得浑身颤抖,他像拾块砒霜一样把布包拾起来,揣进怀里,站起身来。

  离元旦还有近半个月,李超平平安安地把姚内斌的家属护送进京,枢密院官员将她们安排在了临时住处,李超腾出身,直奔宫中,他要把此行经过仔仔细细地向皇上奏报。听到李超说契丹主耶律璟已将耶律贤适残杀,赵匡胤脸上有些黯然,对李超说:

  “耶律元帅归心已久,如今壮志未酬,可惜,可惜!”

 
 
 
  停了片刻,赵匡胤又问: “耶律璟还问你什么?”

  “那贼皇帝还问末将: 宋朝像党进、潘美那样的大英雄还有谁?”

  “你如何回答?”

  “末将当即回答: 党进、潘美不过一勇之夫,像这样的将军在我大宋多如牛毛,从前往后数,数到七十八十也轮不到他们呢。”李超是个憨直性子,尽管是在皇帝面前,也一字不差,都是实话。

  “答得好!”赵匡胤大叫着站起身来。

  李超也兴奋起来,接着又奏: “那贼皇帝笑话末将,说: 既然宋朝有这么多名将,为啥还死乞白赖地把姚将军扣在南方?末将说: 契丹也是人才辈出,可惜国主不像我大宋皇帝那样珍惜人才,杀的杀,逃的逃,长此以往,如何了得?”

  “想不到你还挺懂得外交!朕真是小看你了。”赵匡胤对李超的回答非常满意,暗自思忖: 或许此人真是姚内斌第二!停了停,又说:“明日早朝后,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