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漫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国漫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论-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始形态是 一致的,它存在于原始时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部落氏族制社会,所 以, “氏族宗教”也称为“部落宗教”。      氏族宗教和任何宗教一样,本质上是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的 幻想反映。原始人类的首要问题是自身的生存问题。因此,氏族宗教的信仰 观念、崇拜对象和崇拜方式,都是围绕着氏族集团的生存和生产而形成的。 
               

与氏族集团的生存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次是人与 人的关系。前者表现为自然力量,后者则表现为社会力量。这两种支配原始 人的异己力量在他们幻想反映中被神化的结果,就成了他们的两种基本的崇 拜对象:自然力量的崇拜和氏族祖先的崇拜。在原始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上, 尽管崇拜对象日益增多,崇拜方式日趋复杂,但都是从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中演化出来的。      氏族宗教的崇拜对象与氏族社会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因此,随着生 产力的发展和生存能力的提高,反映上述两种崇拜对象的宗教观念的内容和 崇拜形式,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形成了与氏族社会的发展大致同步 的氏族宗教的历史发展。      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死,是氏族宗教的观念基础。但是,这种宗教观 念必须与具体的崇拜对象和崇拜形式相结合,才能构成氏族宗教的特定形 式。如果以崇拜对象为线索,氏族宗教的主要形式有:自然崇拜、鬼魂崇拜、 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灵物崇拜和偶象崇拜等等。                                (1)自然崇拜      自然崇拜是氏族宗教最早、最普遍的形式。其特点是把直接可以用感官 感觉到的自然物、自然力和自然现象作为崇拜对象。当然,这些崇拜对象都 是对原始人类生活最有影响的自然力,如日月星辰、山河湖海、风雨雷电, 以及火、土地和动植物等等。      土地崇拜是氏族宗教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因为土地负载万物,是人类赖 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原始人神化土地、崇拜土地是很自然的事情。他们 在播种和收获之时,举行各种仪式祈求土地神的恩赐。孟加拉国和我国的文 献中,都有过杀死动物,甚至杀人祭地的记载。“社稷”一词,现在是祖国、 国家的意思,而其原意则是土地神和谷神。直到全国解放之后仍然遍布我国 几乎每个村的土地庙,就是人们祭奠土地神的地方,这大概是氏族宗教土地 崇拜的历史沿袭。      天体崇拜也是氏族宗教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天空浩渺,斗转星移, 给人以莫大的神秘感。气象变化无常,与原始人的生活和生产直接相关。因 而原始人敬畏它、神化它、崇拜它。在各种天体中,以对太阳的崇拜最为普 遍。因为太阳带来的光明和温暖,对原始人的生活和生产太重要了。因此, 不少原始氏族都把太阳视为本氏族的来源,奉太阳为神灵。古希腊有太阳神 之庙,古秘鲁人宣称酋长为太阳之子,日本至今还奉太阳神为开国之神,这 都是氏族宗教中太阳崇拜的遗风。      山崇拜、水崇拜和火崇拜,在氏族宗教中也相当普遍。对山的崇拜,一 是因为它具有高大雄伟和难以揭示的神秘性,二是因为它隐藏着数不尽的动 植物资源,是原始人生活和生产的源泉,因而使原始人产生山神镇守管理着 山中的动植物的幻想,使山神化并对它崇拜和祈求。水崇拜是因为水是人类 生存和动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而它的蒸发、凝固、透明、流动、灭火等等 奇异的性能,使原始人相信它是有精灵的东西。于是由对水的神化而产生对 海神、河神、湖神和雨神等等的崇拜。火对原始人的生活和生产更有其特殊 意义,它不仅给人带来温暖和光明,而且也是抵御猛兽侵袭的武器,熊熊的 火焰使野兽望而生畏,也使原始人对之产生神秘的遐想,因而对它敬畏、依 
               

赖和崇拜。      动植物崇拜也是氏族宗教中自然崇拜的重要内容。原始人把动植物作为 崇拜对象,显然是因为动植物是他们食物的唯一来源,对动植物的依赖感是 对动植物崇拜的主要原因。对动植物的崇拜,因各个氏族部落的生活条件的 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以动物崇拜为例,有牛、马、猪等畜类崇拜,有 狮、虎、豹等兽类崇拜,也有孔雀、乌鸦、鹰等鸟类崇拜,甚至还有蛇类、 昆虫类崇拜。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在许多民族中看到这些动物崇拜或植物崇拜 的痕迹。                          (2)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      原始人从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的观念,产生出鬼魂观念及鬼魂能保护或 危及现实生活的幻想,因而形成鬼魂崇拜。鬼魂崇拜主要表现在对死者的葬 礼和葬式上。在鬼魂崇拜产生之前,原始人对尸体的处理非常简单,或者吃 掉,或者随便抛弃被野兽吃掉。鬼魂崇拜产生之后,对尸体的处理就大不相 同了,而采取一些葬礼和葬式,使死者感到舒适。这反映了原始人对鬼魂和 来世生活的幻想。古埃及人采取厚石板葬式,把尸体制成 “木乃伊”,以便 长期保存,使鬼魂有个永久的处所;古印度人采取火葬或水葬,使尸体从速 销毁,认为尸体销毁得越快,与同族先死者团聚得越早,鬼魂就越安宁。鬼 魂崇拜的目的,无非是祈求死人保护活人。      在鬼魂崇拜的基础上,产生了对自己血亲先辈的崇拜:祖先崇拜。在氏 族集团中,某些身强力壮、足智多谋的成员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受 到大家的崇敬,他们死后,自然受到氏族成员的怀念,希望他们的鬼魂能保 佑本氏族的安全和繁衍,于是产生了祖先崇拜。祖先崇拜实际上是对祖先鬼 魂的崇拜,它随着氏族社会从母权制到父权制的发展,经历了女性祖先崇拜 和男性祖先崇拜等表现形式。祖先崇拜在古希腊、罗马、印度都很盛行,在 我国最为发达,至今在我国民间仍保留着为祖先上坟、祭七、送纸钱等传统 祭仪。                                 (3)图腾崇拜      这是自然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相互结合起来的一种崇拜形式。“图 腾”一词源于美洲印地安人鄂吉布瓦人的方言,为 “他的亲族”的意思。其 特点是:认为每个氏族都起源于某种动植物或无生物,这些动植物等就是该 氏族的图腾——他们的祖先、保护者和象征。因此全氏族都崇拜它,把图腾 现存动植物视为亲属,禁止杀食;同一图腾的人不许结婚。就图腾崇拜的观 念来看,它含有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内容,带有寻求本族起源和祖先保佑 的意思。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有过图腾崇拜,而且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澳 大利亚的阿兰达人的图腾崇拜,主要表现为对图腾对象的种种禁忌和对画有 图腾木板或石片的灵物的崇拜。这种神秘的木板或石片叫 “丘林加”,认为 这是氏族成员和图腾祖先共同的物质灵体。这种神秘的 “灵体”自身具有转 化的超自然魔力。它被安放在图腾圣地内,认为妇女经过便会怀孕,于是图 腾祖先的灵魂就投生转化为婴儿,婴儿生下后, “丘林加”被从图腾圣地取 回,作为婴儿和图腾祖先联系的共同 “灵体”,保存在氏族神圣的秘密贮藏 
               

所。人死后通过这一共同 “灵体”又转化为图腾祖先。总之,他们相信每个 人都是自己图腾祖先的化身,如此生死轮回。可见,这种把自然动植物等和 祖先灵魂糅合在一起的图腾崇拜,实际上是一种对自然和人自身结合的崇 拜。                                 (4)天神崇拜      这是原始社会后期、进入阶级社会前夕出现的最高氏族宗教形式。随着 原始社会从母权制、父权制到部落联盟的发展,反映这一发展的崇拜对象也 不断升华,其结果便是天神观念和崇拜的出现。部落联盟打破了原来的氏族 和村社的界限,成为统辖广阔地域的最高社会组织,部落联盟有着支配联盟 区域内一切事务的权力和权威。天神及其下属群神,就是这种权力和权威与 已有的自然神相结合,并进一步抽象化、社会化的产物,实质上则是部落联 盟长的缩影。祭天神既是一种隆重的宗教仪式,也是部落联盟长巩固自己特 权地位的手段。据传说,我国尧、舜、禹三个部落联盟长都曾举行过祭天典 礼,使自己成为通天神的特权人物。这样,已故的联盟长便被神化为与天神 同在的祖先神,甚至被说成天神的子孙或天神的化身。这样,原始社会的氏 族宗教便丧失它原有的自发性,逐渐向阶级社会的人为宗教过渡和演变。      氏族宗教区别于后来人为宗教的显著特点有两个,一个是它的自发性, 再一个是它的功利性。其自发性表现在它是在氏族全体成员间自然形成的, 是为共同生存而向大自然共同斗争中集体自发思维的产物,而不是个别或某 个集团为了某种目的而有计划创造的,它没有欺骗和有意编造的因素,所以 氏族宗教又可称为自发宗教。其功利性表现在它的根本宗旨是企图满足现实 生活的需要,而不是像人为宗教那样,追求死后灵魂升入天堂,永享超人间 的快乐。自然崇拜的主要目的,无非是为了获得丰富的食物;祖先崇拜虽然 含有怀念祖先的感情意义,但主要的还是为了祈求祖灵保佑人间子孙的安康 幸福。总之,氏族宗教的根本目的,是为人而不是为神,是为现实而不是为 来世。所以人是氏族宗教的最终目标。                     2。宗教发展的第二阶段:国家宗教      由于生产力发展的推动,氏族部落内部出现了阶级分化,原始社会开始 解体并向第一个阶级社会形态——奴隶社会过渡。与这一过程相适应,原始 社会的氏族宗教也开始向古代阶级社会的民族宗教或国家宗教过渡。民族宗 教是随着由部落联盟发展来的早期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是维护民族国家的 上层建筑。所以,民族宗教也可称为 “国家宗教”。      国家宗教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1)崇拜对象由多神转变为主神 (至上神)或—神      在原始氏族社会时期,人间崇拜的神简直多极了。按当时人们的拟人化 想象,仿佛四面八方到处都住着神灵,主宰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古希腊人 传说中的 “众神住地”——奥林匹斯山上,就住有“众神之王”宙斯,以及 太阳神、爱与美神、战神、月亮与狩猎女神、智慧女神、谷物女神、海神、 
               

酒神、火神等等。其他古老民族的神话传说中,也都有其崇拜过的众多的神。 那时候,与人间人与人的平等地位相适应,神的世界里神与神之间也没有高 低之分。      进入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人类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氏族部落间的斗争也因而频繁激烈起来。适应这种社会发展的需要,由若干 氏族部落联合起来的部落联盟形成了,这就带来宗教信仰上的相应变化:原 有的氏族崇拜的保护神,只能从属于整个部落联盟共同信奉的保护神之下。 随着更大的社会群体——民族的逐渐形成,原来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信奉的 神,又按民族利益的需要发生新的变化:有些神被淘汰了,逐渐被人遗忘; 有些神则被贬为掌管某一具体职司的神;而有的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逐渐成为全民族崇拜的神。      当人类社会以它缓慢而坚定的步伐踏入奴隶社会后,随着阶级分化和国 家的产生,人类的宗教信仰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即神的世界也出现了等 级划分。这种神的等级划分正是人间社会阶级划分的幻影。于是,人间王国 的国家机构组织形式,成了幻想反映中神的世界的组织形式,按照国王主宰 臣民的形式,逐渐出现了两种类型的宗教形式:崇拜信仰唯一的神的宗教和 崇拜信仰至上神的宗教。例如,古犹太民族 (希伯来人)的犹太教,把上帝 耶和华视为创世主和宇宙神,只信仰上帝这个唯一的神,古埃及宗教则以太 阳神为至上神。我国商代也创造了一个与其奴隶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的权威 相配合的最高神—— “天帝”,把它当做支配自然界和社会的万能之神。可 见,天上的至上的神或唯一的神,正是地上统一君主的反映。他们往往宣称 王权来自神授,自称 “天子”或“神的后代”。                    (2)社会上形成以宗教为职业的阶层      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宗教中,还没有专门从事宗教职业的人员,祭司和巫 师是兼职的或临时的。主持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和活动,是德高望重的人作为 应尽的义务来完成的,许多氏族的首领、酋长同时也兼为氏族宗教的祭司。 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执掌政治权力的人与掌管宗教事务的人逐 渐分开,以宗教为职业的人越来越多,社会上形成一个专门侍奉神灵、脱离 劳动的特殊阶层——僧侣集团,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居于 这个宗教阶梯顶端的最高宗教首领,一般也是国家的君主。这样一来,不仅 在宗教神话幻想世界中,君权来自神授,而且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君 权与神权也常常是直接统一的。这就使宗教越来越国家化,并使统治者得以 按自己的需要去寻找、改造或建立一种新的宗教形式,以便为国家的利益即 统治者的利益服务。                          (3)具有种族性或民族性      国家宗教也是历史上的种族宗教或民族宗教,它虽然具有明确的阶级实 质,成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但是它作为国家体制的一部分,把信仰 本民族的至上神或唯一神,作为全体民众的强制性义务,不论男女老少,都 得信奉,没有个人选择的余地。国家宗教是从民族的生存条件中产生的,并 同这些条件一起生长和发展。其统辖的领域只限于本民族的范围,其习俗也 
               

和本民族的习俗大体相同。民族的神虽然允许异民族的神和自己并立,但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