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老板被一个十四岁的娃娃盯得很是不自在。
“伯伯。。。。这不是生意。”唐奕一句话,让张老板脸色瞬间煞白。
“可是,为了小女的幸福,我不得不这样做,大郎理解吗?”
“理解!”
“好!大郎是明白人,索性也不再藏着掖着,老夫就直说了,五成。。。。。不够!”张老板一字一顿地道。
似是怕唐奕误会,张老板又道:“这确实不是生意。但仅凭你一间小食铺的五成份子,是养不活我闺女的。”
“大郎!”张老板语重心长地道:“老夫之所以支开徐婆子,并不是认了马家这门亲,而是有些话还是咱们爷俩单独说的好。”
“伯伯但说无妨。”
“马老三有情有义,你唐大郎知恩能报,老夫心中敬重。但你也说了,这关系到小女一生的幸福。”
张老板拿起桌上的文书继续道:“老夫不求小女攀上钱家那样的高枝儿,但也不希望她到了婆家还要为生计操劳。你这五成份子确实让老夫意外,但也只是意外罢了,别说是五成,就算是你把唐记都给了马大伟,一间小食铺能保我家四娘一生衣食无忧吗?”
张老板已经尽量说的委婉了。说白了,话里的意思就是,你们娶不起我闺女,就别多费神了。
唐奕高深地一笑。
“小子斗胆问一句,您的福隆店月入几何?”
张老板沉吟片刻,“平均下来,月入六十贯不成问题。”
言语之中,不无得意之色。
以宋朝的城镇生活水平,一个三口之家,就算双职工月入两贯钱已经足够生活了。他这间铺子能月入六十,可是不小的一笔银钱。
“六十?那您知道我那间食铺月入几何吗?”
“多少?”张老板下意识一问。心说,你要是有我福隆的一半,我就考虑考虑这门亲。
“百二!”唐奕轻描淡写地吐出两个字。
“多少!?”张老板腾地一声站了起来,一脸的不可至信。
“这还是我怕累着了马伯、马婶,要是敞开了卖,月入二百也不是问题。”
张伯颓然地坐回椅子。他哪能想得到,小小的一家生煎食铺会有这般盈余,简直就是抢钱。
“卖几个油煎馒头就这么挣钱?”张伯有些不信。
唐奕也不瞒他,直言道:“一文的本钱,两文纯利,一锅四十,一日五十锅。”
张老板随着唐奕地诉说,飞快地在心中算计起来。
“两文纯利。。一锅就是八十文,一天就是四贯!。。。。。”
不算不知道,一算之下,把张老板吓的不轻,还真是月入百二贯。而且唐记收档早,是城里出了名儿的。要是延长营业时间,敞开了卖,还真能达到唐奕说的那个数儿。
“张伯是做生意的,自然最清楚什么生意最赚钱,不是妓馆赌档,放利的当铺。而是垄断。”
唐奕目光烁烁,“不管什么生意,只要是垄断,就是躺着都来钱的买卖。小子的食铺,生煎、清水泡菜、应时凉拌,全都是邓州独一份。而且不瞒您说,要是有了大本钱,小子还有更赚钱的买卖。”
唐奕起身一拱手,”张伯伯放心,四姐进了我唐记的门,只能享福,断没有受罪之理!您要是还不放心,觉得五成少了,六成!实在不行,七成!”
“够了。。。够了。。。”张老板有些不好意思地道。
五成份子就相当于他福隆一月的盈余了,四娘要是过门,只会比现在过得更好。
“你且先回去,容老夫再想想。”直到此时,张老板依然十分犹豫。
其实,不光是对唐奕,他爱女如命,不论哪家来提亲,他都是左思右量,举棋不定。至于唐奕说的,什么更赚钱的买卖,他压根就没信。
唐奕一叹,他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那小子就先告辞了。不过,小子还是那句话,这是四姐的终身大事,还是问问四姐好些。”说完,唐奕转身欲走。
“唐家小弟且等等。”唐奕刚一转身,一声清亮的女声叫住了他。
唐奕一回头,就见一个秀丽的少女轻步走上厅来。
“见过四姐姐!”唐奕看清来人,急忙问安。此女正是那位迷倒了半个邓州城的张四娘。
“你出来做甚?”张老板嗔怪地白了女儿一眼。但言语之中的溺爱,就连唐奕这个外人也听得出来。
张四娘先是看了唐奕一眼,微施一礼,随即就脸色红红的低下了头。
在唐奕和张老板两人的注视之下,张四娘款款来到张老板身边,也不说话,低着头塞了一张纸条到张老板手中,就红着脸跑了。
张老板打开纸,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有些不敢相信地望着张四娘离去的身影。
只见那纸条上写个五个娟秀的蝇头小字:非马郎不嫁。
。。。。。。
好你个马大伟,看上去老老实实,却是个鸡鸣狗盗之徒,居然敢勾搭我宝贝闺女!
到了这份上,张老板哪还看不出来,自家闺女肯定是和那马大伟早有勾搭。只不过,他任定了是马大伟勾搭四娘,而非什么情投意合。
唐奕傻傻地愣在厅中,四娘把他叫住也不说事,又急匆匆地跑了,这是闹的哪般?
“这是。。。。。这是何意?”
“说,你是不是早就知道?”张老板恨恨地瞪着唐奕。这小子肯定是早就知道,不然哪会两次三番的来提请。
“知道什么?”唐奕一脸的蒙逼。
“当然是。。。。。。”张老板说了一半就咽了回去。让他亲口说出自家女儿与人勾搭,他还真说不出口。
似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张老板瘫坐在椅子上。
“算了。。。。。
事已至此。。。。。
挑个好日子,让六姑婆来送庚贴吧。。。。。”
。。。。。。。
这张老头儿个就是个闺女控啊!
唐奕出了张宅,不禁在心中吐槽,看张老板最后的样子,好像谁偷了他的宝贝似的。也不想想,闺女早晚不都是要嫁人的吗?
解决了马大哥的心事,唐奕神清气爽,脚步轻快,一步三晃地往回走。
不过没高兴多久,街上的春风一吹,让唐奕清醒了过来。
他又想起另外一件事,上扬的嘴角渐渐收敛,心事重重的边走边沉思。
范仲淹要收他做弟子了。。。
而且。。。。。。他还答应了。。。。
。。。。。
对于一个生活大宋的人来说,最幸福的事是什么?
万贯家财,妻妾成群?
错!是做一个读书人!
做大宋的读书人,简直太幸福了。
南北两宋人人尊儒,别管你学的好,学的坏,只要你读书,那就是高人一等,走大大街上都倍儿有底气。
这是一个不看脸,不看贫富,不拼爹,只重文教的时代。一个老童生胜过一群俊后生,穷秀才比富财主更有地位。
而且,读书读的好,一旦高中进士,那简直就是一步登天。
进士,是所有读书人的终极梦想,甚至是整个大宋朝的终级梦想。
士大夫阶级是仅此于皇权的存在,就算你不当实权官,朝庭也会给你个闲职,躺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就白拿工资。而且这个工资还不低,足够你花天酒地过完一生了。
可是,平静下来的唐奕,却对这个至高无上的殊荣兴致缺缺。
。。。。


第12章 做大宋的官
在大宋做文官,不但工资高、福利高、地位高。更加变态的是,一但高中进士,那就算是拿到了免死金牌。
宋朝不杀士大夫,终宋一朝,不管昏君,还是明主,竟然没杀过一个文官。这事放在别的朝代,简直就是不可想像的。
在大宋,不管那些士大夫犯了多大的错,最多就是流放到边远之地继续当你的官,而且薪俸一分不少的照拿。
近乎变态的恩宠,以至于大宋朝的文人都被赵家惯坏了。
写个奏章骂你那算温柔的!
朝堂上和皇帝正面硬刚,更是小儿科!
一个不爽,追到后宫去,指着皇帝的鼻子继续喷的,也不是没干过。
反正死不了,最多就是,皇帝实在看你不爽,把你打发出京,而且,因为顶撞皇帝而被贬出京,不但不是什么坏事,反而被认为是大大的光荣,人人视之为骄傲。
范仲淹就曾经因为顶撞上司,三次被贬出中枢。而三次为他送行的人都说了同一句话,“范君此行,尤为光耀!”可见当时的文官狂到什么地步。。
久而久之,文官胆子肥的没边儿,仁宗皇帝经常被包拯、唐介这些谏官喷得满脸吐沫星子;文彦博、韩琦这些宰相,更是时常顶得仁宗话都说不出来。
大宋第一斗士寇准的名号是怎么来的?就是和皇帝正面硬刚刚出来的!
有一次,寇准向宋太宗汇报工作,太宗闲他絮叨起身欲走,寇大仙直接上去把太宗摁在龙椅上说:“不行,你必须听完再走!”
这要放在汉唐明清,谁敢这么干?非扒了你的皮不可。
比这更牛的事,寇大仙也干过。澶渊之战,真宗皇帝是寇准强拉硬拽上了战场的,寇准是连哄带骗加威胁,才把真宗送到了澶渊城头。
议和的时候,真宗对前去谈价钱的曹利用说:“岁币百万可许。”
意思就是说,花钱买和平,老子认了,一年一百万,不用回禀,你直接就可以拍板儿了。
曹利用领命出了皇账,转过头寇准却对曹利用道:“超过三十万,我剁了你的脑袋!”
这要是放在别的朝代,只要曹利用把这事跟皇帝一说,寇准脑袋就搬家了。皇帝说百万,你还敢有异议?这是大不敬,大逆之罪。
但是。。。。。
但是曹利用怂了,真就没听真宗的,而是死咬了寇准的三十万没放。。
于是,就有了银十万,绢二十万的澶渊城之盟,换了北宋百年的边境和平。
比起明清的文臣不是诏狱构陷,就是夹着尾巴做奴才,宋朝的文官简直幸福的没边儿。做宋朝的官,不仅有权,而且有钱,更加有尊严!
唐奕一想到有机会和这些大牛人一样做官,而且做的还是大宋的官,说不动心,那是扯蛋。
。。。。。。。。。。
但是,为什么唐奕还是一幅兴致缺缺的样子呢?
主要有两点:
其一,别看唐奕是个高科技人才,但是扔到大宋就特么是半个文盲。别说什么之乎者也他一概不会,就连汉字也有一半是认不全的,想要当官,他必需要从头学起。
前世短暂的一生几乎都耗费在了学业之上,现在让他再去抱着经史子集回一次炉,他还真不太愿意。
最主要的是,没有认同感。
不得不说,儒学确实是一门高大上的学问,至少指引了华夏两千多年的文明走向。但它再怎么高大上,也只是一门的哲学。
以后世科学的眼光来看,儒学可以当做信仰,但却无法真正的认识这个世界,解读这个世界。指望着一门哲学,一种信仰就把全天下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现实吗?
显然不现实,而且还有些幼稚。
另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那个要把他引入汉学殿堂的人是范仲淹。
以范仲淹的学识和名声,用十年时间把唐奕送到那个权力中枢显然不算什么难事。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唐奕才一时无法释怀。
此时唐奕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个老人。
现在是庆历六年,还有六年的时间。六年之后,这位忧国忧民的老人将走完他辉煌的一生。
他的政敌用权力这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慢慢地把老人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在马车上时,知道对面坐的老人就是范仲淹,唐奕兴奋的什么都忘了。自然是范老说什么,他就答应什么。但是现在,逐渐冷静下来,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
这位老人可以向一个刚刚结识一天的蒙童许下一个锦绣前程,不是因为善,更不是冲动。唯一的理由就是,他爱国。他在这唐奕身上看到了希望,大宋的希望。
但是,唐奕却很清楚,大宋的未来,也许并不在朝堂之上,范仲淹的未来,也不在朝堂之上。
。。。。。
昏昏愕愕地想了一路,唐奕终于回到了唐记食铺。
一进店,就见马家三口,还有六婶全都等在那里,就连孙郎中听说了这档子事儿,都凑了过来。
“怎么没生意?”此时正是晌午客多之时,但唐奕发现,店里除了他们五人,空荡荡的。。
“哪还有心意顾及生意!?”孙老头儿心急火燎地呛道:“马老三魂儿跟着你飞到张家去了,我索性就劝他收了。”
“快说说,兀那张老头什么态度?”
马大伟也崩不住了,颤声道:“大郎可有。。。。。。。”显然心里紧张到了极点。
唐奕上去拍了拍马大伟的肩膀,“生意还是要做的,不然哪养得起张四娘。”
“媳妇还没娶回来,哪还管什么生意!?”孙郎中甩脸道。。随即着着唐奕似笑不笑的样子,不由一怔。
“啥意意?有戏?”
马大伟闻主一惊,眼中多了几分神彩。
唐奕则回身对六婶道:“婶子,帮着选个好日子,把大哥的庚贴送过去吧!”
“成了?!”众人一脸的不可置信。
唐奕一撇嘴,臭屁道:“我都亲自出马了,哪有不成之理?”
“成了!”马大伟只觉憋了两天的一口闷气,随着唐奕笃定的一语,瞬间通透,恨不得大吼一声以释开怀。
孙郎中端起茶碗,又无所侍从的放下,看看唐奕,又看看马家三人,呆愣愣地道:“真成了?张家小花就这么插到你马家头上了?”
没成之前,他是和马家人一起心怀忐忑,成了反倒有点想不明白。
别看他和唐奕一家人走的近,但是在内心里,他也不看好这门亲。
怎么就成了呢?那张老板莫不是吃错药了?
。。。。。
唐奕心里想着别的事,也不多做说明,而是对马婶道:“有饭吗?”
“有有!”马婶难抑心中激动,忙不跌地去给唐奕端饭。
唐奕一屁股坐到孙郎中对面,“你知道昨天来店里吃饭的那一老一少是谁吗?”
“谁?”孙郎中端起茶碗送到嘴边。
“范公。”
孙郎中一顿,“哪个范公?”
“范希文,范相公!”
呃。。。。。不光孙郎中一愣,就连马伯也是一滞。
马大伟没经历过昨天的事情,疑惑道:“范相公来过咱们店?”
孙郎中缓缓地抿了一口茶,沉声道:“难怪那对父子对你的那番狂言这样在意,原来正是范公本尊!”
说着,撇了一眼唐奕揶揄道:“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胡言!?得罪范公可不是小事,吐沫腥子都能把你淹死!”
唐奕苦笑一声道:“今日范公又来了。”
“来干嘛?”孙郎中又把茶碗送到嘴边
“他要收我为弟子。。。。”
噗!!!孙郎中一口温茶喷了出去。
“范相公收你?大郎莫不是癔症了吧?”
“真的,而且我也答应了。”
孙郎中看着唐奕一脸正色,不像玩笑,缓声道:“若是真的,傻子才不答应,你老唐家的祖坟冒青气了!”
“可我现在又后悔了。。。”
噗。。。。。。。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