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3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辽倒成了那个提心吊胆过日子的小媳妇。。。。。
而且。
现在西夏国内,乱象以成。
断了青盐之路,西夏的民间私贸彻底截断,现在只能靠官方互市从大宋摄取给养。可是大宋的互市也是随缘,时开时不开,连皇家供需都时有断给,更别说民间了。西夏全境民怨沸腾。偏偏这个时候皇族后裔李杰讹起事叛乱。无力让西夏以武力敲开两国商贸。
现在的西夏皇帝是既要平乱,又要安抚民心。焦头烂额,自顾不暇。哪还有心思和大辽一起挤兑大宋?巴结大宋多开几天互市才是真的!
好好瞅了一眼辽使,心道:你自己玩去吧,咱就不帮你了。。。。
不但不能帮,而且逮着机会还得落井下石。。。
况且已经死在大宋一个使臣了,他可不想有命来,没命回去。
。。。。
——————
而更让夏使不解的是
赵祯不但答应让辽人见识一下阎王营,而且准备让所有使臣,满朝文武、开封百姓也见识一下阎王营!
立刻下了一道旨意昭告全城!
“大年初五午时中。宣德楼前,圣阅阎王军!”
各国使臣登时心生疑窦,看宋皇那架势颇有底气,不会是趁着这两天,临时往阎王营里塞人充数吧?
不约而同的看向辽使,这个时候,以辽人的尿性,肯定得出来说几句,把这条路堵死啊。
夏使也能着辽使发难,正愁没机会讨巧,在宋皇面前留个好印象呢。
可惜,辽使注定让众人失望。
不但没有出来挑刺,而且欣然接受,谢南朝皇帝隆恩。
夏使更是不明白了,辽朝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真就光棍到想拜一拜英雄?
总觉得哪里不对,却又摸不着头脑。也只能再等两日,看阅兵之时,又有什么变故。
。。。。
两日之后,午时未到,初三大朝上的各国使节可以说一个不少,全部进宫见驾。与大宋皇帝,文武百官一起登上宣德楼。
刚一上楼,众人一窒!
只见宣德楼外,数十万开封百姓,除了御街正中的御道是皇家专中,不得站人。其余的地方,皆是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各国使节无不咋舌!他们哪见过这么大的场面?说句不好听的,有的小国。全国老幼加在一块儿,也没开封城的人口多。
忍不住感叹,大宋天朝上邦当真非虚。
赵祯暗暗扫视众人。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
随着时间推移,午时中一到,由南熏门向内城延伸,欢呼沸腾的百姓,自觉安静下来。到了最后。宣德楼前肃穆非常。
城楼上的各国使节大气都不敢喘,生怕破坏了这份安静。。。
也都知道,大戏开锣了!
果然!
。。。
踏!
。。。
踏踏!
踏踏!
马蹄击地,由远而近。宣德楼上隐约可见一队骑士,踏马而来!
缨盔对缨盔,马头抵马尾,枪尖并枪尖!
宣德楼上看去。
整整十列!在御街上一字排开!
那就是十条直线!看得见前骑望不见后兵!
连骑士手里的战枪都是枪尖对齐,怒指苍天!
纵然不到两千之数,可是肃杀之气,有如将士们眼神中的凶狠!带着血腥气,让人生寒!
“!!!”
辽使眼冒金光,呼吸都停了下来,一瞬不瞬的盯着远远而来的骑队!似乎等的就是这一刻!
而夏使也是看的眼睛都直了,却不忘提醒众使。
“你们听!!”
踏踏!
。。。
踏踏!
。。。
“这不可能!!”
有使臣细听之后惊叫出声!
“连马蹄踏地,都是一个步调!一个声响?”
这怎么可能?
。。。。
没有什么不可能!
御街之上,不是乱蹄齐飞,而是永远一个调子,一个声音!永远是不紧不慢的。。。
踏踏!
踏踏!
仿佛踩在在场每一个宋人的心里!踏在每一个外邦使臣的胆上!
那是纪律!铁一般的纪律!
阎王营用铁与血磨砺出来了至胜法则!!十人如一,百人如一,千人。。。
如一!
终于!阎王营将士穿过御街,行至宣德楼下站定!
啌!一个声音!震的众使一愣一愣的。
。。。
杨怀玉首当其冲,翻身下马。
众将士紧随其后。。。
啌!又是一个声音!
啌!!啌!
长枪落地!跨步而立!还是一个声音!
绝了!夏使心道:这他…妈是怎么练出来的?
“末将杨怀玉!”
“领将士一千七百七十四人!”
“奉旨面圣,烦请陛下圣阅!”
“好!!!”
赵祯一声大喝,眼神热烈!
每每想到,这样的不败之军是赵宋治下的军队,他这个皇帝就说不出的自得、畅快!
“众将神勇,冠绝古今!朕心甚慰!”
顿了片刻:
“杨怀玉!”
“末将在!”
“朕且问你!畏战否!?”
“何为畏战,末将不知!”回答铿锵有力!傲气无边!
“但有召唤,可否再战!?”
杨怀玉闻声,猛然抬头!刀子一样的目光直逼宣德楼上的各国使臣,尤其是辽使!
“回禀陛下!!”
啌!
长枪一震,身后一千七百多阎王营将士,立时山呼接上!
“召之即来!”
“来之能战!”
。。。。
“战之必胜!”
“战之必胜!”
“战、之、必、胜!!!”
。。。
“威!”
百姓之中,自有人想到当年阎王营出征那一幕,发自内心的一声嘶吼!
“威!!”
威字一出,霎时间,点燃了民情!
“威!”
“威!!”
数十万人的呐喊!震的宣德楼上的使臣们,不由倒退一步!
无不暗自冷汗连连,心道,这就是故意给咱们看的啊。。。。。
可是话说回来。
这还是往是儒风温婉的大宋朝吗?
精气神。。。。
变了!
————————
媳妇睡了,错字明天改,我也睡了,大家晚安。


第788章 又被卖了
从庆历八年,唐子浩在宣德楼喊出“一寸山江一寸血,一寸江山一寸家”,喊出“汉儿当自强”开始。
到嘉佑二年,东华门外,大军北去,万民呐喊“威武”送行。
再到今日,重回宣德楼
“战之必胜!”山河为之色变。
威武震天的军民怒吼,震得皇城楼上的鎏金大瓦都在颤栗。
各邦使节仿佛看到煌煌大宋朝,那个雍容华贵的老妇人,那条醉卧中原的睡龙,正在缓缓褪去往日的温良,慢慢睁开那迷离的醉眼。
锋芒毕露、杀气冲天。
这样的宋军,幸好只是这不到两千,要有个十万二十万,谁也没信心能挡得住大宋的兵锋。
此时,文彦博几近狂热地望着城下杀气凛然的阎王营,望着数十万嗷嗷叫的大宋百姓,心中激动之余,却是想起了一个人,一个身处万里之外的疯子。
不由暗叹,也许唐奕是对的!
大宋朝太需要这份血性了,大宋朝也太应该早点让这份血性显露出来了。
扫了眼一众番邦使臣,目光最后落在辽使身上。还行,文扒皮还没激动到忘了自己的本份。
有些话,官家是说不了的,只能臣子来说。
正对辽使,不无轻蔑道:“我朝天家乃不世仁君,纵有无敌神军,却无穷兵奢武之意。”
“去岁古北关下,若挥师北去,辽帝可堪一战乎?”
言下之意更是露骨,意思是,我们仁慈,不但没打你,而且没急着再建神军,这是大宋仁慈,你别登鼻子上脸。
辽使恭敬一礼,却是无话可说。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半,自然得给宋帝一个脸面。
说白了,宋辽各驻使臣,大辽知道阎王营一直没重建不假。可是,大辽会不知道亲手打败他们的那一军阎王到底有多厉害?
表面上看,辽使是在找事儿,是想给大宋难堪。实际上,这一场不光是大宋要给各国使臣看,大辽也需要这么一场阅兵来给各国使臣看。
这是一个双赢的局,大宋需要彰显军力,震慑四方。
而大辽,也需要大宋彰显军力,来给自己找个理由一个败的理由。
其中道理不难理解。
古北关那一战,大辽确实是败了。可是,被五千宋军打的二十万大军毫无还手之力,这事儿说出去就太丢人了。
谁不得琢磨琢磨,当世武力第一的二十万契丹铁骑被五千人打蒙了,难道大辽已经腐朽如斯?
要知道,辽朝也是大国,除了大宋,也有一堆的番属国和邻国,也需要国际地位和处理国际关系的。
虽然丢了燕云国力有所减弱,可是契丹人终究是草原民族,根基尤在。耶律洪基也是一下子被唐奕给打醒了,卯着劲要报仇血恨。
所以,不光大宋需要安稳来推行国内改革,大辽也需要空间来积蓄力量。
这个时候,就更不能被西夏、回纥、黑汗这些邻国看轻。
他可以败给大宋,这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但是,却不能比其他小国再弱。
这个事实却是需要重新证明的,否则大辽将永无宁日,就此沉沦。
所以,辽使特意请求大宋安排这场阅兵。
挑刺是假,真正的目的是让各国使臣也看看,大辽的二十万大军是怎么败的。
不是我军太无能,而是敌人太凶残。
在无力用武力与诸国证明这一点的现在,大辽只能退而求其次,借着大宋的强,来给自己找一个败的理由。
而阎王营果然没让辽使失望,就这精气神儿,激动得辽使就差没大吼一声:
你行你上,不行别bb!
甚是恭敬地朝赵祯一礼,“南朝陛下实乃千古仁君,外臣明感五内!”
“治下之军,更是海内无敌,我朝败的心悦诚服!”
得,就这么一句话,不管是宋,还是辽,里子面子就都有了。
赵祯甚为满意,这是一种默契,大家心照不宣。
笑着令辽使平身,又转向一众使臣。
“诸使可还满意?”
西夏使节闻之,立马一个大礼及地,“大宋军威震天,实非我西夏小邦所能及也。”
他也是有求大宋,哪敢说个不字?
一众使臣也是躬身下拜:
“天朝威仪,震慑海内!”
赵祯闻呼更是激动,再看辽使。
“辽臣既已满意,那请转告辽帝,宋辽两朝为兄弟之邦,虽有摩擦,然澶渊盟约尤在!”
“当年,先帝能以渡世胸怀放辽军北归;今天,朕也可以不记前嫌,与辽朝再叙百年太平!”
赵祯使了个心眼儿,特意提了一下澶渊之盟,后面还加了一句,那是先帝的胸怀广大,放了你们一马,可不是城下之盟。
辽使听罢,满头黑线。
这话他要是接了,那就等于把澶渊之盟重新定性了。
这事说起来,根本就不怪大辽,是特么你们南朝自己人内斗。一句“城下之盟,岂可为荣”不但干掉了寇准,也让本来是赢了的一场战争,弄的好像很丢人一样。
大辽自然是乐见其实,大加宣扬。
现在又要我们辽朝帮你往回找补,真有种日了狗的感觉。
可是,不答又能怎样?行势比人强,你卖了我们一个脸面,那就得还回去一个脸面。
“宋皇仁达,外臣感激涕零。”
“必将原话转达我朝陛下,想来我朝陛下也是认同的。”
“不过”
辽使故意顿了一顿,这么大个事儿让宋人扯回去了,也得让大辽也捞点实惠吧?
“不过,外臣尚有一请,不知道陛下能否成全?”
赵祯微微一怔,心道,这辽使也不简单,开始谈条件了。
“但说无妨。”
辽使大喜,遂道:“我朝陛下自去岁亲见阎王营之威,甚是钦佩,回朝之后,常常忆起,哀叹恐无缘再见真容。”
“所以”
“外臣斗胆,向陛下请一道旨意,准许我朝画师入阎王营一观。好做阎王军威图若干带回我朝,好一解我朝陛下思念之苦。”
“这”
赵祯心说,让你看看也就算了,你还想画下来?
辽使一见宋皇犹豫,立时急道:“陛下适才还说,两朝兄弟之邦,难道这么一点小小的心愿也不能满足我皇吗?”
“好,好吧!”
赵祯被架在那下不来,只得应下。
一买一卖哪有只占便宜不吃亏的?想画就画吧,又无大碍。
辽使闻之,狂喜过望:
“谢陛下隆恩!”


第789章 猪队友文扒皮
唐奕要是在这儿,又非得骂娘不可。番茄小說網‘…‘。‘xf‘q…
这就是他说什么也不给大宋造炮的原因。
什么好玩意到了他们手里,那也没有面子重要,反手就给你卖出去。
还作阎王百态图若干,以解辽帝的思念之情?耶律洪基有那么骚情吗?
画画是假,偷你的技术才是真的。
阎王营那是大宋的杀手锏,放到后世,就是核武器一样的重要威慑力量。
这不但拉出来给人看,还要拆开了给人看。
拆开了看还不过瘾,怕人家忘了,还得画下来。
脑残啊!
得亏啊,得亏黑骑营至今没有重建,要是让辽人把铁甲重骑也学了去。。。。。。
以耶律洪基亲眼见识过黑骑营的威力,还有大辽马匹的供应量,就算砸锅卖铁,耶律洪基也得弄出几万铁浮屠,冲到古北关下和大宋再试吧试吧。
。。。。。。
阅兵结束,各国使臣散去。
赵祯带着一众文武朝臣下了宣德楼,文扒皮这才逮到机会儿与赵祯低语。
“陛下,不应该答应辽使的要求!”
赵祯眉头微皱,“文爱卿的意思是,怕辽人窃取阎王营的战法,反过来对付大宋?”
文彦博一听,嘿,你还知道啊!?
“陛下既然知道,为何还答应他!?”
“诶。。。。。。”赵祯长叹一声。“朕自然是知道的。可是,与为澶渊正名相比,一个阎王营。。。。。。”
“陛下糊涂啊!”文扒皮一着急,连大不敬的话都冒出来了。
“辽朝势弱,今日阅兵之请,本就有借势之意,可见辽人此时处境之艰!”
“就算陛下不答应他的请求,臣料定他们也不敢再多生事端。”
“这。。。。。。”赵祯愣住了。
仔细一想,好像真是这么个理儿。宣德楼上他一激动,竟一时不查,百秘一疏。
“这可如何是好!?”
本来,赵祯是认为,阎王营那点东西就算给辽人,他们也不一定学得去。毕竟阎王营厉害之处不在表面,主要还是唐奕那套独特的练兵之法,加上精良的装备。
不说别的,单是锰钢这东西,辽朝是绝对炼不出来的。
用一个营换澶渊正名,赵祯以为是赚了。
可是,经文扒皮这么一说,又好像是赔了。
赵祯有点纠结了。
。。。。。。
其实,这里不得不说,赵祯的心态变了,可惜视角却没跟上。
他已经年近五十,不再年轻。
人老了,不但要考虑生前,身后之事也越想越多。
所谓心态,可能赵祯当了近三十年的皇帝,又经历了庆历大败。在他的内心,能守住祖宗基业不倒,就已经是万幸了。
可是,突然冒出一个唐奕,突然再次点燃了大宋的改革之火,突然燕云回归宋土。。。。。。
一个守成之君,突然间功盖祖先,成了建功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