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者艰难地摇了摇头,看着几个茶碗发愣。
唐奕的身躯有些颤抖,今天的这些话很残忍,残忍到把一众忠心为国的大宋良臣打入了深渊。但是,他管不了那么多了!
也许做为一个热爱这个民族,后世曾经为这个时代扼腕叹息的愤青儿,这些话才是他真正想对这个时代去说的。
“何为政治?在小子看来,就是利益与个人抱负与民族大义的矛盾体,皇权和士大夫秉承为国的初心,以民族大义为己任,来平衡各个阶层的利益,这就是治国之道!”
老者被唐奕的话惊出一身的虚汗。这。。。。。。这些话居然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嘴里说出来?
没等老者反应过来,唐奕继续说道:“利益,这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不论是皇权也好,政权也罢,一个常态的形成,支撑他的,绝对不是孔孟之道,天下大义,而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
范公想让各个阶层把攥到手里的利益平白的分到百姓手里,可能吗?谁愿意呢?”
“难道不应该?”
老者似入了魔障,自故自地嘟囔着。
“任由赵宋一日日的沉沦下去?”
“应该!”唐奕斩钉截铁地道。
“任何弊端都应该被纠正。但是以雷霆手段,想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让大宋剔除恶疾,显然是不可能的。官家有心革新,但混吃等死的大有人在,那些不想分出自己的利益给别人的,也大有人在。”
“范公是伟大的,这一点毋庸质疑。哪怕再过千年,他的光辉依然可能照耀很多人。但他指望着所有人都像他一样伟大,一样无私,就有些天真了。”
“而且他的伟大不在于一次改革的成败,而在于他心系家国的操守和高尚的德行,为大宋的读书人树立了一个标杆。
只要这个标杆还在,大宋朝的楼就盖不歪。但如果这只标杆倒了,那大宋朝为官的榜样也就倒了!为了一场看不到希望的变革,就葬送了大宋的良心,值吗?“
“您老人家告诉我,如果这场新政继续实行,故然做到了您所说的‘君子不惜身’,到最后范公、欧阳相公、富相公等一众良心之臣都落入万劫不复之地,那以后谁还敢在朝堂上说良心话?谁还敢‘不惜身’?”
唐奕说完,就不再说话,看着老者默默的独自消化。
唐奕的言辞也许有些直白,甚至是残忍,但他还是这么说了。做为一个曾经跳出这个时代,用上帝视角品读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他希望这些不太中听的话,能够打醒那些天真的读书人,因为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后世的眼光看北宋,几十年间两次改革。第一次,赶上了有脑子的仁宗皇帝,会在事态没有失控之前及时叫停,保住了大宋忠良之臣的种子。
第二次,赶上一个没脑子的“盗版仁宗”宋神宗,几次反复,摇摆不定。王安石主持的新政也走到了唐奕所说的万劫不复之地。不但国家弄得一团糟,最重要的是,把朝堂上的政见之争发展到了不死不休的党争之上。
从那之后,宋朝彻底断了改革的念想,党争也成了北宋末期和南宋政治的主流,朝堂之上奸佞辈出,乌烟瘴气。
无他,大宋的良心被彻底的泯灭了。
。。。。。。
后世差不多所有有关宋朝的论坛之中都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那时唐奕也曾为之与人争的就差没真人PK了!
改革!不是你们这么玩儿的!


第4章 眼光够高啊(求收藏)
一顿丰盛的早饭,被远在千里之外的朝堂之争搅得众人都是食不知味。
那位入门时还是神彩烁烁的老人,更是被唐奕开了挂的一番言论轰得丢了魂儿,最后怎么被儿子扶着出了唐记食铺都不知道。
而唐奕呢。。。似乎也不好受。
送走了老人,唐奕心中也是说不出的憋闷。这是他重生半年多第一次接触大宋的读书人,也因此见识到了大宋文士的风骨。
那种拳拳报国,一心为民的文人操守,至少在千年后的华夏是很少见到的。
也正是这种文人风骨,激起了唐奕早就波澜无惊的心湖。
唐奕在暗暗佩服的同时,也不由得为之心疼,为之惋惜。
范仲淹主导的这次革新,不但没能改变什么,反而把自己推到了死地。
唐奕知道,范仲淹的悲剧现在还只是刚刚开始。。。。
他会在邓州苦等四年,等待朝庭重燃革新之火。
但是,等来的却是更为疯狂的迫害。
他哪里想得到,他效忠的一生的官家怂了,早就失去了革新的勇气。要不然,也不会任由那些人变着法的折腾他。
一从1049年范知邓州任满,到1052年老人客死异乡,这位老人从邓州到苏州,又从苏州被打发到青州,刚刚上任不久又迁任颖州。这和谋杀有什么区别!?
短短三年的时间。拖着病体的范仲淹,辗转多地,几乎走遍了大半个宋朝,最后贫病交加,客死徐州。
一代名臣直到最后时刻,还上书仁宗说:我病了,走不动了,在徐州养养病,晚几天再去上任。。。。。
。。。。。
那番极为功利,言词不善的言论,也真实的表达了唐奕的内心,他为范仲淹感到不值。
唐奕不是一个功利之人,但他肯为了那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千古名臣功利一次。
因为他值得。。。。。
。。。。。。。
“大郎这是怎么了?”
马老三的儿子马大伟担着面粉、肉、菜回来的时候,唐奕还坐在店里发呆,不禁狐疑地问道。
唐奕回过神来,“大哥回来啦?”
马大伟抹了把汗,“嗯,回来了。你这是咋了?咋魂不守舍的?”
“没啥。。。。”唐奕抿嘴一笑,岔开话题。“回来的正好,把马伯、马婶叫过来,咱商量点事儿。”说完,唐奕转回柜台。
现在离中午开餐还有些时候,店里没什么活儿,等马老三夫妇过来之后,唐奕强行平复了心神,把账本取了出来。
“咱这食铺也开张半年多了,还算生意不错。”唐奕一边翻着帐本,一边说。
马老三一听唐奕这是在算账,忙阻拦道:“账目大郎心中有数就好了,跟我等说来做甚?”
唐奕道:“咱们虽是两家姓,但早就亲如一家人了。一家人,当然得让您知道,食铺挣了多少钱啊!”
“使不得,使不得!”马老三急忙道。“大郎心中有算就好,俺是粗人,说了也听不明白。”
唐奕无奈地合上帐本。
“那就不说账了,反正这半年赚了不少,会账也只是顺带手,主要还是想和您老商量另一件事。”
“何事?”
“大哥已经二十有四,不能再拖下去了。我想,咱们一起商量商量,看看哪家姑娘待字闺中,赶紧给大哥说上一门亲,也好了了您老心里一桩心事。”
马大伟闻言,脸色一红,微微低下了头。
嘿。。。。。马老三苦笑一声,“再等等吧!”
马婶则道:“大郎有这份心就好了,但想娶门亲,没个百八十贯的彩礼家资,想都不要想,谁家也不愿意把闺女送出去受苦。”
唐奕一笑,“咱可不是半年前的窘态,食铺的生意这么好,给大哥娶门亲的盈余还是有的。”
马老三一愣,不确定地问道:“够娶亲?”
“绰绰有余!”
“那也不行。”
马老三沉吟良久,方艰难地说道:“这铺子是大郎将来的立身之本,小有盈余也得攒下来。来年大郎就满十五了,也到了婚娶的年纪,不能为了大伟,耽误了大郎的终身大事。”
唐奕心里暖暖的,暗道,自己得多幸运,摊上这么实诚的一家人。
“就别操心我了,您还怕我娶不上媳妇不成?等到我娶媳妇的时候,看咱给您老娶个天仙回来!”
”嘿!“马老三被唐奕逗的一乐。“难不成你还想娶个张家四娘那样儿的?”
”不要!”唐奕煞有其事地道:“太大了,配大哥还差不多。要不是大哥这年纪等不了了,再攒两年钱,咱就把张四娘给大哥娶回来。“
马老三嘿嘿憨笑,心说这娃娃尽说胡话,那张四娘可不是咱们这样儿的人家能惦记的。
他却没注意到,自家儿子听到张四娘的名字,身体僵了一僵。
马老三笑完还是一脸的正色:”那就更不能乱花钱了,不攒下点,天仙谁跟你?“
唐奕实在拿这老汉没法,悻悻然道:“要不怎么说让您听听账呢,咱们可是挣了不少的。”
“挣了多少?”
“去掉这半年咱们四口人的用度,差不多有四百多贯铜钱,不到五百吧!”
“这么多?!”不光马老三,马婶和马大伟都被这个数儿给惊到了。
要知道,庆历年间,物价十分平稳,宋钱那是相当值钱的。一石(120斤左右)精米不过四五百文,普通三口之家,每月用度不会超过两贯钱。
一个中下等水平的农户,全部家产加在一起也不过百贯,这其中还包括一头耕牛,几亩田地和房舍。
这么一个食铺,半年的时间居然能有将近五百贯的结余,马老三简直就不敢想。
“生煎在邓州只有咱们一家,售价较高。细算之下,每个生煎售价三文,两文钱的纯利。每锅四十,一天平均五十锅,再加上泡菜、凉拌的收入,一天的盈利就四贯多银钱。半年下来,有七百多贯的收入,去掉用度和留一些不时之需,拿出五百贯给大哥娶房媳妇,还是没问题的。”
唐奕把账目细细地向马老三道来,马老三这才知道,这么个不起眼的小食铺,居然能挣这么多。
以前,他还觉得唐奕花钱大手大脚,食铺生意虽然不错,但也顶不住这般挥霍,还想着怎么劝劝唐奕呢。
唐奕笑着道:“这回您老放心了吧?赶紧想想,哪家闺女还算上眼。”
“这么说来,倒是能给大伟说上一门亲了,但也用不了那么多。”
唐奕不以为意,“娶就娶门好的,不怕花钱!”
古代可没有什么自由恋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两夫妻直到上了一张床,还没见过对方长什么样儿的比比皆是。
所以,衡量一门亲的好坏,最直观的反应到了彩礼的贵重与否上面。有钱娶个漂亮贤惠的,没钱也只能寻个一般的将就。纵使宋朝女人还不像明清那般,沦为男人的附属品,但在婚姻之事上,依旧现实的很。
“城外西岗李顺子家的二闺女如何?”既然定下来了众人也不再扭捏,马婶已经开始把脑子里的待嫁小娘都过了一遍,立马有了人选。
“哪个李顺子?”
“就是时常供应咱们鲜菜的那个菜农李老汉,他家二闺女我见过,长像虽不出众,但身板硬朗,一看就能生养,过门之后,也是一把好帮手。”
“哦。。。。”马老三了然。“那闺女有些印象,倒也不失一门良配。”
。。。。。
唐奕看这老两口商量的热络,不禁为马大伟叫屈,身材硬朗,良配?硬朗这个词儿要是用到姑娘身上,好像不太美好吧?
“你看城东张屠户家的女儿如何?”马老三又提出新的选择。
唐奕一翻白眼,得!这回又挑一个重量级的。
“倒也不错。只是,张屠户未必看得上咱们这佣户出身的,还是李顺子家门当户对。”
“。。。。。。”
“二老可否听我一言?”唐奕实在听不下去了,出声打断。
“这是大哥的终身大事,我们可否也听听他的意见?”
马老三眼睛一立,难得地强势。“这种事向来是老子做主,儿子听命便是,问他做甚?”
唐奕却不依道:“最起码也问问大哥,是否有中意的,做个参考也好嘛。”
说着,转向马大伟道:“大哥,可有心仪的小娘?”
马大伟二十几岁遇到这事也变了鹌鹑,涨红着一张脸,低头不语。
唐奕见其不言,急道:“这可是一辈子的事儿,你倒是说话句啊!”
“我。。。。我还不想成亲。”马大伟我了半天。。。
“什么屁话?”马老三急了。“以前是没钱给你说亲,现在大郎出钱给你娶媳妇,你敢不娶,我打断你的腿。”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承袭香火的问题上,马大伟敢说一个不字,马老三真敢打断他的腿。
“算了,全听父母亲大人做主。”
嘎。。。。唐奕一愣,看马大伟这意思,他不是不想成亲,而是有心上人了。
“可不能算了!”唐奕叫道:“你可想明白了,这终身大事,过好过坏都是一辈子。现在要是得过且过,将过受罪的可是你自己。”
“到底有没有!”马老三恨声催促。“一棒子打不出个屁来,哪像个汉子!”
话说到这个份上,马大伟知道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候到了,一咬牙:
“有!”
“谁!”
“张四娘。。。。”
“哪个张四娘?”
“福隆杂铺,张老板家的小女儿。”
噗。。。。。。唐奕喷了。
心说,大哥啊!你这不会是刚听大伙儿说起张四娘,临时起意吧?
要是不是,那你这眼光也确实够高!
但是。。。。。。
但是,这个张四娘特么难度系数有点大啊!能不能挑个好上手的啊!?


第5章 郎情妾意
各位客官,赏个收藏可好?
————————————————
张家闺女,二八年华,肤白貌美,温婉纯良,在邓州城那是小有名气的待嫁小娘,不知道多少家盯着呢,上门提亲的都快把张家门坎踩平了,马大伟还真敢想。
“你个憨货!”马老三气得吹胡子瞪眼。“你个穷汉,张家娘子也是你高攀得起的?”
就连唐奕也不禁苦笑,“呵呵。。。。大哥还真。。。。。。”
那张家娘子,唐奕是见过的。
在后世见惯了网络、电视中的美女的唐奕也不得不说,这张家娘子端是一位清秀的美人儿。
而福隆杂铺的张家家资丰裕,张老头儿爱女如命,凭着自家闺女的美貌,不说嫁到大户人家当少奶奶,最起码也能寻个衣食无忧,家资殷实的婆家。
且这张家小娘眼光极高,一般儿郎根本看不上。要不然,也不能那么多上门提亲的,结果却没一个说成的。
马婶不似马老三那般急火,但也深知,以他们家的条件是万万娶不来张家娘子的。柔声劝道:“儿啊,张娘子咱们是高攀不起的,还是娶个好生养踏实过日子的就好。”
马大伟红着眼睛,“孩子知道。。。。孩子也不敢想,张老伯是万不可能同意我俩在一起的。”
“知道就好,知道就好。。。”马婶也是眼圈泛红。
“等等!”唐奕瞪着一双大眼睛盯着马大伟。
这里面有故事啊!
“听你话里这意思,这还不是你一相情愿?你和那张娘子不太纯洁啊?”
“什么意思?”马老三也愣了。这才反应过来,马大伟说的是“我们俩”,而且没说四娘不同意,而是过不了她爹那一关。。。。。。
在唐奕半猜半逼之下,马大伟还真道出一段八卦。二人果然是男盗女倡,啊呸。。。。是郎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