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趁着王咸英与唐奕说话的空当,吴老头儿好奇地问唐奕,“大郎很缺钱吗?”
这才是他最难理解的,唐子浩缺钱?说出去就是天大的笑话,谁不知道这小子穷的就剩钱了。
不想,唐奕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说出去都没人信吧?不过,您老不信也得信,小子现在真的是太缺钱了!”
。。。。。。


第524章 唐奕真缺钱
唐奕现在真的缺钱,以至于海路这边的发展只能先放一放。
。。。。。。
“不瞒老相公,小子现在手底下的生意,已经大到没法再大。”
“醉仙邓州酒市的年产量是一千一百万斤,整个荆湖两路的果品尽数聚于邓州,全都酿成了果酒,发往全宋。”
“而开封娇白的年产量也超过了八百万斤的数量,大宋酒业协会的会员酒店,有四成的市场专卖娇白和醉仙。”
吴育都听傻了,也就是说,醉仙和娇白的年产将近两千万斤。
这是什么概念?按照娇白的利润来算,一斤就有五十到一百文的利润,两千万斤就是两百万贯。
呵呵,吴老头这是不知道醉仙是什么利润。
这还没完,唐奕继续算帐,“除了酒,华联仓储现在在全宋有两百七十多家分店,平均每个州就有四五家。遍布大宋的每一个角落,年入几百万贯跟玩似的。”
“观澜运力掌控了大宋官粮、军资的运输,就算再不挣朝廷的钱,一年两三百万进项也是不难。”
“再加上香料、肥皂、油蜡、回山街市,多了不敢说,小子一年进到手里的钱,抵上大宋一半的财税收入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什么?”吴育差点没跳起来。
“一半。。。。。。一半!!?”
大宋去岁财收三千八百万贯,也就是说,唐子浩的生意一年就有将近两千万贯的收入!?
“你,你你。。。。。。”吴育惊惧莫名。
“陛下怎会容许你如此搜刮敛财!?”
吴育想不明白,就算唐奕再有功、再受宠,官家也不可能允许他把生意做这大吧?这已经到了唐子浩心念一动,就足以威胁大宋国本的地步了。
。。。。。。
“嘿!”
王咸英在边上忍不往笑出了声儿,“陛下?陛下巴不得大郎再多挣一点呢!”
现在已经不是前几年,不用那么太藏着、掖着了,而且吴育也不算是外人了,是以,王咸英这句就等于和他交底了。
吴育也绝非笨蛋,王家老四这么一说,他还哪里猜不出来?
“陛下。。。。。。陛下。。。。。。”
“陛下是观、澜、山、长!?”
“唉~!”王咸英拉长了调子。“我可什么都没说啊。”
这一刻,王老四别提多得意了,赵祯才是观澜山长这个事儿,终于有机会拿出来显摆一下了。
以前不让说,也不能说,全天下的人都只当王家是跟着唐奕发财,图的是黄白之物,也只有观澜商合自己人才知道,我们远比你们想像的要高尚得多、伟大得多。。。。。。
我们是跟着官家一起——图强图宋!
。。。。。。
吴育现在终于全知道了,为什么范仲淹的观澜书院他却只是副山长。
为什么唐子浩疯颠狂邪有悖常伦,文扒皮、富彦国,乃至宋庠、庞籍等无一人不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为什么唐子浩几乎垄断了大宋的航运、日杂百货、酒业等等,官家却一点都不生疑;
为什么唐子浩可以冲破所有世俗之见、仁治之礼尽情地发挥他的才能。。。。。。
原来,他早就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最大的靠山——
赵祯!!
如此一来,回头再想汝南王一家对唐奕的迫害;贾子明对他的构陷;朝中百官对他的弹劾;民间百姓对他的不理解,简直就都是笑话。
他所做的一切看似疯颠,又有忤逆,可却都是帮官家在做,甚至那些骂名也是帮官家在扛。只要赵祯不疑有他,那特么当世之中,有谁能扳倒唐疯子!?
观澜书院是在唐子浩发迹之前就建起来的,观澜山长之位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一直空缺的。
也就是说,唐奕从还没开始办事之前就已经设好了局,给自己铺好了后路。。。。。。
那时候他才多大?才十五岁啊!!
吴老头怔怔地呆立了半天,方喃喃出声:
“子浩。。。。。。天人也!老夫佩服。“
唐奕看着吴育精彩至极的表情,心中也是通透非常。他可以为了那个目标不顾名声、恶评,但这却不代表他不享受这份伟大应该得到的赞美与崇拜。
“老相公说什么呢?奕怎么听不懂?”意味深长地对吴育一笑。“我们可是什么都没有说,也什么都没有做!”
“臭小子!”吴育笑骂一声。“还与老夫卖弄起来了。
唐奕嘿嘿直笑,“反正相公心中有数就好,别给我满天散去就行。”
吴育一立眉毛,“老夫是那般不知轻重之人吗?”
唐奕不语,只是轻笑,要是不知,也不会跟你说这么多。
正要与王咸英去别处,“回来!”吴育叫住他。
“你小子挣了这么多,怎么还嚷嚷着没钱?”
唐奕一声哀嚎,“我的老相公啊,我挣的是不少,可是我花的也多啊!”
可算找着个发泄的了,冲到吴育面前,掰着手指头数了起来,“宋辽大道,要钱吧?”
“通济渠,要不要钱?”
“华联仓储,两三百家门店两年之间铺起来的,还没到回钱的时候,要不要钱?”
“造船厂,要不要钱?”
“耶律洪基一百万、耶律重元三百万,要不要钱?”
吴育跟着他数,是挺花钱的。。。。。。
他是见过通济渠和宋辽大道的,光这两项就是个无底洞。
可是,不对啊?
“宋辽大道和通济渠不是已经由朝廷接手了吗?以前你可以把钱都花了进去,可是以后却不用你再出一分。”
唐奕看着吴育,“没错,这两项是不用我花钱了。今年开始,除了给辽人的钱,所有进项都能攒下来。可是。。。。。。”
“可是,这个钱不能动,得存下来。”
“为什么?”
唐奕不答,因为这个钱不动则已,一动就是大钱,到时能不能够用,就连他现在也是没底。
。。。。。。
吴育见他不想说,猜想可以涉及到机密大事,也就不再多问。
随着唐奕沿着船厂的岸边走到一处板房,此时,板房门前已经有三十来个精壮汉子等在那里,见唐奕等人到来,皆是挺直了腰杆,排排而站。
王咸英指着这三十来个人道:“都在这里了,一半是登州挑来的,一半是海州和南边精选而来。都是十六到二十岁的壮小伙,而且家里都是渔户海工,从小就在海船上长大,精于远航。”
唐奕走到那些人身前,看了他们一会儿,“你们都是大海的儿子,出过海吗?”
众人一愣,“当然出过。”
唐奕点头,“嗯,不错。”
“那,最远的,走过多远?”
。。。。。。


第525章 海的尽头
“那,最远的走了多远?”
唐奕这么一问,一众大小伙儿们倒是一愣,顿了一下,其中一个才得意地出声。
“回禀公子,小人随船厂的探索队去过吕宋,应该是最远的了。”
唐奕点头,“想没想过,去更远的地方!”
“更远?哪儿?”
“往东,海的尽头。”
那小伙子脸色一白,“老人们说,那是海龙王的地盘,有大鲲守护,去不得的。”
唐奕笑了,鲲者,大鱼也,多半说的就是鲸。
“怕吗?”
小伙子皱着眉头,沉吟了一下,“且问公子,俺们将来也能开上船厂里的大船吗?”
“能!”唐奕笃定道。“此次带你们入京,就是让你们学习在海上不迷路的法门。将来,你们这些人就是船厂里那些大船的领航员,带着汉人的荣耀,走到海的尽头的引路人!”
青年听得热络,“那俺敢!”
“好样的!”唐奕一声赞叹。“不过,有些话要现在说明白了,远洋之举,非是找个吕宋,或是去东瀛矮子家门口转一圈那么简单。”
“往东,不光有大鲲为伴,还有巨浪暗礁,无数未知的凶险,甚至可能迷失海上,渴死、饿死!”
“很危险,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你们还敢吗?”
“若是胆怯,现在退出为时不晚!”
。。。。。。
“敢!”还是刚刚那个小伙子。又咬牙说道:“能上那么大的海船,死了也值!”
“不错,是条汉子!”唐奕再赞。
环视众人,“你们呢!?”
“敢!”
“有啥不敢!”
一时之间,壮怀激烈、无不应是。都是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禁不起激,海娃子都敢,他们差在哪?
唐奕听着这三十来个青年个个说敢,心中也是激荡非常。
谁说宋人懦弱?谁说宋人无胆?大宋从来不缺勇者,缺少的,只是一个火种,一个燎天的火种。。。。。。
“好!”唐奕闷喝一声。
“随我回京,好好学本事。将来,你们就是大宋的英雄,不输狄汉臣,可比杨令公的英雄!!”
“起航之日,我给你们立碑著说!”
此话一出,众人更是眼中精光闪现。他们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靠海吃饭,靠海为生,何曾想过立碑著说的荣誉?
“公子,俺想问问。。。。。。海的尽头有什么?”
唐奕抬头,发现还是那个第一个说话的青年。抿然一笑,不答反问:“你叫什么名字?”这孩子挺机灵。
“王则海,大伙儿都叫我海娃子。”
“王则海。。。。。。”唐奕玩味地品着这个名字,扑哧一声就笑了。
“海的尽头有无尽的宝藏,去把它带回来吧!”
说完也不多留,让王咸英安排他们一同返京,自己和吴育继续逛船厂去了。
。。。。。。
回去的时候,吴育不禁好奇,“大郎怎么对那个什么海的尽头,似是十分热衷啊?”
唐奕看了一眼吴育,“不是热衷,是渴望。”
“渴望?”吴育不太明白。“渴望什么?”
“渴望带回来的东西改变宋人的生活;渴望远航的结果颠覆文人的认知!”
。。。。。。
其实,航向美洲,就算是不征服那里,也要把那里的东西带回来,这是唐奕一直以来都想做的事情。
可是,这一点不比收复燕云,富宋图强来得容易。
大宋的海贸虽然昌盛,但却是单向的,多为大食海商向宋地来交易,我们自己的海船却是从来没有去过那么远的地方。
别说是大宋,就算是再后两三百年,号称远洋鼻祖的大明,郑和的舰队也只敢沿着大陆架一路探索。
大洋深处,从来都不属于汉人,更别说航向美洲要穿越那片幽幽深蓝。
如今的大宋航海技术,虽然有牟星术可以在海上准确地确定方向,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以唐奕的知识储备,他知道从东瀛以东,顺着北太平洋洋流加上西风带,一路顺风顺水倒是很容易就能穿越太平洋,到达北美的西海岸。
可是,怎么回来,却是个问题了。
他知道的,也仅限于这么一点点。最后到底是从南美经大洋洲、东南洲回来,还是继续向东,绕行非州好望角,沿着大陆架,经过欧州、中东,回来。。。。。。
那就得靠船员们自己扔鞋来决定了。
所以,为保万无一失,必须让船队有准确的定位方法才行。
这三十来个青年,就是唐奕专门挑选出来,跟他回开封学习定位之术的。
而唐奕懂的定位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六分仪。
这玩意,只要是稍稍懂点物理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就是利用太阳与地球的夹角,配合时间来计算方位。构造也很简单,唐奕前世正好还看过一眼实物,想弄不出来都难。
准确的计量时间问题,这个唐奕决定用沙漏来解决。就算有误差,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现在,剩下唯一的麻烦就是,怎么让大宋的海员接受那些物理和几何知识。另外,还得让他们相信——这世界是圆的。
所以,唐奕要把他们带到回山去,先扔到民学里洗洗脑。
唐奕必须要让他们相信地球是圆的,然后用海船去证明地球是圆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十七世纪,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从而为颠覆欧洲的宗教统治埋下了火种,人们开始更理性、更科学地看待这个世界。可以说,是现代文明的起点。
那么,地球是圆的,能不能撼动中原大地千年来的儒家信仰呢?唐奕很期待。
。。。。。。
“改变生活,颠覆认知?”
吴老头儿一看唐疯子又开始神神叨叨的了,尽说些听不懂的话,也就不想和他再说这个事儿了。
话锋一转,“在登州也呆了几天了,差不多该回京了。”
唐奕又看了一眼登州船厂,叹惜道:“回吧,呆着也没意思,谁让咱现在没钱呢!”
。。。。。。
吴育一撇嘴,“就你这么个造法儿,多少钱也不够你折腾的!”
唐奕嘿嘿直乐,“还是相公们惯着。不然,小子就算想折腾,也得有那个胆子不是?”
吴育哭笑不得地指着唐奕,这小子气人是一把好手,拍马屁也一点不差。
“明天就上路,临走老夫可是答应范公了的,要早点把你抓回去读书。”
。。。。。。


第526章 司马光的选择
看完了船厂,唐奕与吴育回到驿馆。歇息一晚,第二天如约上路,向着京城而去。
颠簸多日,眼见就到了大名府境内,离京城也不足三天之期。
吴育把唐奕叫到车里,这趟萧巧哥没跟着,没人给吴老头解闷,找唐奕这个倒霉孩子聊聊天,总比自己一个人闷着要强。
。。。。。。
“依大郎之说,若是顺利,能不能收回燕云,这两年就能有结果?”
唐奕点头,“最多两年,这是耶律重元的最佳时机。一来,耶律洪基尚且立足未稳;二来,耶律洪基得了租地钱,再加上朝廷的税钱,一定会大肆扩充皮侍军,耶律重元越拖越没机会。”
吴育点头沉思,唐奕发疯似的两头都给钱,就是要加速这个过程。
“那收回燕云之后呢?”
“之后?”唐奕玩味一笑。“相公觉得呢?”
吴育知道,唐奕和赵祯打的都是改革的主意。
“老夫不是问是不是要革新,老夫是想知道,你要怎么革新?”
说完,吴育又补了一句,“像范公那次,出个《陈条十事》就想把祖宗规矩都换了,是万万不行的。”
唐奕安慰道:“您老就放心吧,就算让我老师再来一次,他也不会再用老法子了。何况,陛下已经为此布局多年。”
“那到底是怎么个章程嘛?”
唐奕又是傻笑,“反正。。。。。。相公这两年千万别屯铜钱。”
“嘶~!”吴育倒吸一口凉气。“你你,你们要从币制下手?”
“嗯。。。。。。”
吴育有点懵,币制?那不比范公那次还要难?
唐奕道:“差不多今夏,朝廷就要先一步设立银法,把白银引入币制,逐步过度。等燕云一有定论,会率先推进纸币,彻底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