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调教大宋-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吧,别说赵祯,也别说一殿大臣,就特么连文彦博都想骂娘。
你大爷,你这是要坑我啊?我可没说唐子浩营私、忤逆,你特么少拉上我!
。。。。。
话说张尧佐是怎么和唐奕结这么大的仇呢?
说起来,还是因为她那个侄女。
张尧佐是因为侄女才走到今天的高度,自然也是以侄女在后宫的地位为依仗。
但是。。。。。
别看张贵妃现在得宠,那是因为赵祯能生了之后,她最先给赵祯添了两个公主。
现在后宫之中,周贵妃、苗贵妃都有了身孕,就连十几年没动静的曹皇后也于近日传来喜兆,这里边但凡出来一个男孩,张贵妃的专宠分分钟就换了别人。
而这一切的源头,亦来自观澜书院,更和那个唐子浩脱不开干系。
赵祯这几年偏信观澜名医孙先生,在宫中大掘铅汞,食孙先生的方子,用孙先生的养生之道,虽然做的隐秘,但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甚至曹皇后十几年未孕,今得喜兆,也是拜孙神医所赐。
张尧佐能不恨吗?
而且,之前让儿子使过小手段,意图祸害曹家,牵连曹氏,曹佾当然不能就这么算了。
这几年,曹佾利用在观澜和唐奕生意中有股份之便,接连打击张氏族人的生意,别看张尧佐官升的挺快,可家里的日子并不好过。
各间种种最后都指向唐子浩,他当然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打击唐疯子的机会。
只不过,他也不知道赵祯和观澜商合的关系,一通乱枪,打不死唐奕,却坑了文彦博。
赵祯哪能再由他说下去?一会儿唐奕就成大逆不道,得砍脑袋了。
直接宣布退朝。
。。。。。
早朝的事情都不用刻意去传,中午就到范仲淹的耳朵里,没出十天,就到了唐奕眼前。
此时的唐奕正江西德安灌倒了一位书生和章氏叔侄。
一看老师的信件,他不由一声冷哼,也不管身边除了醉倒的三人,还有另一个同龄青年。
大笔一挥:
非张尧佐,丑儿不足为祸。
赵允让可疑,可让景休多多留意。
文宽夫不可留!
。。。。。。
身边的潘越已经见怪不怪了,而那同龄青年,看的眼睛都直了。
潘越看他的样子想笑,“瞅什么呢?”
那青年一怔,心虚道:“要不。。。。。你们先忙。。。。我出去呆会儿?”
潘越把他按到椅子上,“没拿你当外人,坐着吧!”
那青年心中暖暖的同时,也暗暗乍舌,唐子浩怎么这么大的本事?
说张尧佐是丑儿?汝南王有疑,还想把文相公赶下台?
这可不是一个白身士子应该说的话吧?
只是,再一扫信封的抬头。。。。。
尊师范希文亲启,劣徒唐奕敬上。
好嘛,你看看人家,老师是范仲淹就是这么牛气!
心中对那所大宋第一书院——观澜书院更是向往不已。
“存中兄,在想什么?”唐奕把信写好,交与黑子发出。
“没什么。。。。在想观澜书院到底是怎么的文教圣地。”
唐奕一笑,“等你沈存中到了回山不就知道了?”
。。。
好吧,
唐奕在福州拐了章惇、章衡,又到杭州忽悠了这位沈括,沈存中。
现在身处江西德安,外间与章氏叔侄喝得烂醉的那位,叫王韶,王子纯。
唐奕发现,这一趟真是不错,除了考察地理,还能顺道帮老师拐几个好学生回去。
这一路,唐奕与这位沈大科学家聊的最是对路,一些这个时代的人听不懂的东西,沈存中却一点即通,当真是知己难求。
唐奕指着桌上的一张草图道:“来来来,我们继续说这个‘气压计’。”
沈大科学家也不扭捏,一提到这些新鲜玩意也是精神百倍。
“依子浩之言,此物确有玄机,只是子浩当如何标出度量准尺呢?”
唐奕道:“存中说到了问题所在,此物做出来容易,难就难在无法确定标量刻度,唯有在海边测出基准刻度,再逐高确定新度。”
。。。。。


第270章 摊牌
“气压计”,可以说,完全是被逼出来的。
文扒皮这一年多的时间,一封信接一封信地催唐奕借钱。可是,他要修六塔河,唐奕是说什么也不能把钱借给他的。
可说修六塔河不可行,唐奕却给不出合理的解释。只能告诉他,六塔河河道不足以容纳大河之水,且地势颇缓,此事不可为。
文扒皮就说了,你说不可为,那你拿出证据来啊?
怎么拿?
这个时代还没有能准确测量地势高低的科学手段,二十年后沈存中修汴河的时候,用的“分段筑堰法”测量地势,就已经是最先进的手段了。
所谓分段筑堰,就是沿着所要测量的河流,挖一条平行的沟渠,再分段筑出台阶式的阶梯坝,然后把各级台坝的水位高低加在一块儿,得出上下游的水位差。
六塔河绵延近千里,你想修渠筑坝来测河,那工程也太大了。
于是,唐奕就把主意打到了“气压计”上面。
这东西用来测量高度虽不甚精确,但只要同一地,在不同的气压环境之下多测几次,误差还是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而且,其原理也十分简单,后世初中物理就学过。
正好在外游历,还可趁着这个时机,在沿海地区取得“一个大气压”的基准数值。
只不过,文扒皮有点等不及了,还没等唐奕把东西做出来,这货居然想来个釜底抽薪,打起了观澜商合的主意。
这唐奕可就忍不了了。
这件事也让唐奕看清一点,文彦博是个能臣没错,本事也不小,但说到底,他还特么就是个政客。修河之事在他那里已经变了味儿了,成了他彰显政绩的一个手段。
既然你文彦博不讲交情,那我唐奕自然也没必要和你客气不是?
。。。。。。
九月中,唐奕离开德安,继续顺长江而上。
京中这时也有了动静,唐介首先开炮,直接把文扒皮和张尧佐两人一起给参了。
张尧佐且不说,刚升上来,谁都知道暂时动不了他,唐介真正的用意其实就是文彦博。
唐介上本弹劾宰相文彦博,指责他姑息养奸,对张尧佐事件熟视无睹。并揭露文彦博在担任益州(今四川CD知州期间专门制造金奇锦,通过宦官送给后宫妃子。
因而,文彦博是通过不法手段,内外勾结,以固相位。
其实,老唐有点不地道,张尧佐的事,不光文彦博,朝里除了他和包拯、吴奎等几个言官,谁都没言声,他单提文彦博本就牵强。
而送礼的事儿就更没边儿了,张贵妃生辰,大臣们送点礼这不很正常吗?谁都送过。
可是,老唐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反正只要把文彦博弄下去,让他长长记性就行了。
对此,赵祯当然不信,还当场发了脾气,直言要把唐介贬出京,并特意安慰文彦博说,爱卿你别放在心上,朕是不信地。
文扒皮暗出一口气,心叹,官家还是明事理的好人啊!
可是,第二天,他就笑不出来了。
唐介确实被赵祯赶出了京,但却非贬反升,从殿中侍御史升资政殿直学士,迁扬州别驾。
哦操!这哪特么是贬?这是出去镀金的好吗?
文彦博一下就明白了,皇帝虽未说他不是,但却不再维护他这个宰相了。
唐介弹劾于他,皇帝不降反升,让他这个当事人如何在朝中立足?
文相公是有尊严的人,当下自请外放。反正呆着也没意思了,赶紧腾地方,还能保住点面子。
赵祯自是不准,几请几拒,最后赵祯只得很“遗憾”的放文彦博出京,升平章事知苏州。
得。。。。。
老唐和文彦博一个扬州,一个苏州,不但挨着,而且大宋最舒服的三个地方让他们占了俩儿。
另一个当然是邓州,魏介赖在那儿,是死活不走了。
唐介也算实在,上任之后,特意给文彦博写了封信,大意是:别怪兄弟不义气,实在是你老兄作的太大发了,我也就是当个出头鸟而已。
好吧,文彦博看完信有点懵,我特么到底做错什么了?
。。。。。
皇佑四年春,唐奕途经苏州,一下船,就见范纯仁在码头迎他。
范老二中了状元,出任苏州观察判官已有三年,最晚明年就应该调回京城,出馆阁待职了。
“怎么还留上胡子了?”唐奕一见范老二,就吐槽他那两撇小胡子。
“显老。。。。。”
范老二知他没个正经,锤了他一拳。
“听说,你从苏州过了两回了,都没想看看我!?”
“你也不在州府好好呆着,下到乡间瞎跑,还能怪我?”
“你就不能等两天!?”
“怕你跟我絮叨!”说着,唐奕为其引见众人。
“章相公的族亲,章惇、章衡。”
“德安王韶,王子纯。”
“你们苏州的坐地户,沈括,沈存中。”
范纯仁一一见礼。
“你们都是要入观澜书院的学子吧?做为过来人,给你们一点忠告。。。。。。”
“兄长且直言!”
这位可是上一科的状元,大伙儿都竖着耳朵听。
“切记,离唐子浩远点,容易学坏!”
“哈哈哈!”
众人大笑,原来这位看起来很严肃的范状元,也有调侃唐子浩的时候。
唐奕摇头苦笑,看来,范老二也学会圆滑了。
“你们知州呢?”
范纯仁一翻白眼,“你把人家给弄下来了,还指望他来接你!?”
“唉。。。。。。”唐奕一叹。“他不来,就只能是我去找他了。”
。。。。。。
文彦博今天连府衙都没去,专门在家里四平八稳的坐着。
仆役来报,观察判官范纯仁引着客人到了。
文彦博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请进来吧。”
唐奕一进厅,见文扒皮连起身的意思都没有,把手里的一盒醉仙金尊往旁边小几上一放。
“呦。。。。脾气不小啊?见了师叔也不来迎?”
文彦博横了他一眼,也不作答。
“拿走!老夫清廉为官,不要你的臭酒!”
唐奕大喇喇地坐下,“才四十多岁,就算称老夫,也不显老。”
“。。。。。。”
“行啦,收收脾气,是我把你弄下去的没错!”
文彦博一滞,没想到,他没提,唐奕自己却先说了。
“承认就好!那我也只问你一句,你使的什么手段!?”
这才是文彦博最想不通的。
一个白身庶民,凭什么他一句话就把当朝副相给换了!?
“就因为我要动你的观澜商合?连直臣唐介、包拯都倒向你了?”
“错!”唐奕一挑眉毛。“他们可不是倒向我唐奕,我也没那么大的本事动你一个宰相。”
“他们倒向谁?谁能让你下来?还用我明说吗?”
!!!
文彦博瞬间脊背生寒。
“原来如此。。。。。。是官家!!”
想到此处,文彦博一直堵在胸口的那股闷气一下就通了。
难怪这点子虚乌有的小事就逼得他辞相,难怪一提观澜之事没几天,唐介和包拯两门重炮就都跳出来了。
“我今天来,不是特意来看你的。说心里话,我现在最不想见的人,就是你这催命鬼。”
唐奕往那一歪。
“我来是和你摊牌的!”
。。。。。。


第271章 邓州效应
“摊牌?”
“摊什么牌?”
唐奕把一本小册子甩到桌上,文彦博隐隐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下意识伸手去拿。
却不想,唐奕一把拍在册子上,倾着身子,凝视文宽夫道:“看之前,有几句话要说明白。”
“什么话?”
“翻开这个册子,你就算上船了,没有退路,不能背叛!干的好,你会超越我的老师成为大宋第一的功臣,名留千古!干不好。。。。。你也会成为大宋第一。。。。。”
“大宋第一个被灭族的士大夫!”
文彦博一哆嗦,心说,你特么要干啥?造反啊?
“我还是不看了。。。。”
唐奕笑道:“没事儿,官家允许你看。”
“哦。。。。。官家允许,那就不是造反。。。。。”
伸手就从唐奕手下把小册子扯了出来。
“你想好了?”
文彦博白了他一眼,“没什么想不想好!?不就是观澜商合的底细吗?”
唐奕暗自点头,要是他连这都猜不出来,那也就不配担起这个担子了。
。。。。。。
那里面确实是观澜商合的底细,连官家在其中的作用都没有隐瞒。
这也是官家通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的决定。
很简单,文彦博那一本参奏,要朝廷监管观澜商合,一下子打醒了唐奕和赵祯,随着商合的财力越来越庞大,就越来越难以隐藏。
像文彦博这种拿观澜商合出来说事的情况,以后也绝对还有可能发生。
怎么办呢?
曹佾、王德用这种将门出身,是绝对不可能跳出来为观澜摇旗呐喊的,他们浮出水面只会让问题更加的复杂。
所以,无论赵祯,还是唐奕,都希望在朝堂之上有一个了解观澜,为观澜说话代理人。
而这个人选,无疑就只有富弼、文彦博、陈执中和宋庠。
但陈执中太直,而且从现在来看,能力也不及富弼,一个直臣不适合干这种表里不一的事情。
宋庠更不用说,干正事儿,他还不如陈执中。
是以富弼是最好的人选,老成持重,能力过人,且人缘极好。朝中主持大局最为合适。
唐奕的偏向是富弼,但是有一点唐奕想的没有赵祯深远,那就是富弼有个弱点。。。。。
太老实!
观澜那么大的财力,已经到了“不讲理”的地步,甚至越到后来,越不讲理,朝中策应之人太老实,肯定是不行的。
那就只有文彦博,既有文人的风骨,又有政客的奸猾。最主要的是,他关键时刻可以不讲理,还够无耻!
赵祯觉得,最好的情况就是,让富弼主持大局,让文彦博这个“恶人”冲在前面。
。。。。。
赵祯的这些想法要是让文彦博知道,估计这货能哭出来。
我愿意当这个恶人啊!这代表什么?代表皇帝用得着你,长期的宰相饭票有保证啊。。。。。
不过,文扒皮看了小册子之后,也哭了。
吓哭了。
观澜商合现在账面上有七百万贯。
七百万贯啊!!!
这其中有全国官粮运转的两年红利近五百万,有杨家、王家入股的股金一百万,还有唐奕华联铺的六成利润。
哦操!七百多万抵得上朝廷十分之一还多的财税,唐子浩这是在抢钱!
而再一看观澜商合的股份构成,文彦博眼前就是一黑。。。。。
官家占了六成?
他想把观澜充公,赵祯没把他直接发到雷州去,算他命好了。
。。。。。。
看完册子,文彦博明白了,观澜他是动不得的,谁动谁滚蛋。
可是,他没看明白的是,官家和唐奕弄这么大一个摊子,要干什么?
“大郎,这是要干什么?”
唐奕沉声回道:“为了还我老师一个心愿!”
“。。。。。。”
范公的心愿,当然就是革新,是强宋!
“怒我直言,范公拳拳之心是好的,但现在大宋固疾已成,不是大郎凭一个观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