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简史:帝国幻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战简史:帝国幻觉-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一个大国能够设法在征召和运输100万军队方面取得领先,那么,它就能够在其他国家的军队准备就绪前到达敌人的边界。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这种情况就曾发生过,当时法军的部队运输一团糟,而德军的参谋人员则高效地完成了这项工作。实际上,法军在6周的时间里就被包围和俘虏了。在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也曾发生一次因铁路供应不足导致的灾难,当时,两个大国因在中国的利益而发生冲突,由于跨西伯利亚铁路无法解决供应问题,俄国不得不寻求和解。现在是1914年,每位参谋都担心敌军会率先采取行动,德国人为此坚持要求奥匈帝国针对俄国进行全面动员,他们认为只要这样,“铁骰子就会滚动起来”。德军本身明显想打一场战争,而且已经决定进行动员,而就在此时,俄国人送给了他们一份大礼。7月31日,圣彼得堡宣布总动员,这刚好发生在德军宣战前夕。这也意味着德军的军事调动可以说成是出于防御。考虑到帝国国会中潜在的反对力量,这一点十分重要。在当时的情况下,社会民主党人没有制造任何麻烦,他们投票支持战争。德国大使向俄方呈交了一份要求俄国结束动员的照会,在遭到拒绝时,德国于8月1日宣布进行战争。德国的战争计划是想立刻进攻法国,为此,列车立刻启动。巴黎收到一份最后通牒,大意是法国必须宣布中立,并做出保证。在这种通牒被拒绝后,法德之间随后也在8月3日爆发了战争。

德国还需按下最后一个战争按钮。德军不可能真的直接进攻法国,因为在并不长的法德边界上,双方的防御工事都非常强大。德军只能通过比利时平原侵入法国,可比利时是个中立国,而且它的中立地位得到了包括英国和德国在内的列强的保证。如果德国入侵比利时,英国人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根据条约义务,这种情况只能被怒斥为战争行径。时任海军大臣的温斯顿·丘吉尔立刻命令皇家海军进入待命状态。欧洲东面的某个危机,会在西面引发战争,这就是1914年时的形势,人们对此早有预见。研究一下威斯特伐利亚地区'36'的铁路情况,就完全能够意识到德军会在战时入侵比利时。但从许多方面来看,英德之间的战争都是不可思议的。德国已是一个榜样国家,有着欧洲最大的社会民主党、最出色的地方政府和最优良的教育系统。那么,为什么英国还要站在俄国一方与德国作战呢?正像在1939年出现了德军数量翻了两番这种情况一样,英德开战的原因几乎不需解释。德国打造了一支直指英国各港口但却完全没有必要的海军,并不断对俄国和法国进行攻击性行动。英国内阁成员对于所发生的事情有着完全正确的看法。他们认为,自1850年以来,英国外交政策的核心问题就是选择德国还是选择俄国。如果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现身《布列斯特和约》谈判现场,并表示英国并不反对德国控制欧洲,而且,如果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利益得到保障,情况又会怎么样呢?麻烦在于到了那个时候,已经没人相信德国人了。当时英国政坛最聪明的人物戴维·劳合·乔治'37'曾说过,一个控制了俄国资源的德国,将不可被打败,也将难以控制。如果德军没有入侵比利时,那么,英国海军无论如何都会致力于保卫法国大西洋海岸的安全。而德军侵入比利时,给了英国充足的理由进行干涉,也使许多(尽管不是全部)持怀疑态度的人哑口无言。8月4日,英国政府发布一份最后通牒,要求德军撤出比利时。但德国政府一直没有给予答复,这样,这场欧洲战争就变成了一场世界大战。



说明:


1 法国能够抽出资金,部分地是因为在当时的欧洲,只有法国的人口在1870年到1914年间几乎没有增长,本该为人父母的人们疯狂储蓄。

2 帝国主义思想让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教授跟班们更强大,这当然是事实,但代价也是巨大的。在这个问题上,韦伯本人也学到许多东西。在那次就职讲演之后,韦伯成了一位民族英雄,并吸引了一位非常聪明女性的注意,她把他带入了一个他完全不了解的世界。在当时的大部分时间里,他的精神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因此,他似乎明白了教授和博士们真的无法垄断智慧。他更成熟了。1914年,德国文化界的一千多位重要人物,几乎都在一份“知识分子请愿书”上签了名,支持韦伯在就职讲演中提出的主张。而韦伯本人则到西线做了一位医疗助理。

3 甚至党员要身着特殊制服的想法,希特勒也是从墨索里尼那里学到的,墨索里尼选择了黑衫党服。在当时堆放着各色制服的市场中,他碰巧看中了褐色制服。这批货物是为在东非的德军准备的,并被存在土耳其东南部的一个地方,一位很有胆量的奥地利人获得了这批制服并运回欧洲销售。

4 有几位具有中欧血统的人士著有关于20世纪的传记,里茨勒的传记是其中之一。里茨勒是一位重要的哲学家他学识渊博,写有讨论巴门尼德的著作,也是普鲁士研究院院长(直到希特勒上台时为止)、画家马克斯·利伯曼(Max Liebermann)的女婿。他曾任职德国外交部新闻处,并成为了贝特曼·霍尔维格的私人秘书,与后者共处了很长一段时间。在1917年,由于贝特曼·霍尔维格下台,里茨勒成为了外交官,负责安排列宁抵达斯多哥尔摩有关事宜。接下来在经过一番筹划之后,他又在20年代与支配德国的社会民主党人建立了联系,并成了社会民主党人艾伯特总统的私人秘书。但他政治上“左倾”,并成为了新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教授。在1933年,里茨勒移民美国,并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在芝大期间,他曾利用其影响力否决了卡尔·波普尔——当时还是身在新西兰的流亡者(来自奥地利)——教授职位的候选资格。1945年,核物理学家利奥·西拉德为抗议投放原子弹,想与罗斯福总统直接取得联系。他需要一封介绍信,为此,他寻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支持,并得到了帮助,这促成了他与埃莉诺·罗斯福面谈。可是,罗斯福总统本人随后就去世了。爱因斯坦的介绍信转给了罗斯福的接替者杜鲁门。但杜鲁门总统安排了一个判断投放原子弹是否合乎道德的委员会。库尔特·里茨勒不相信杜鲁门竟然成了总统。他的建议是支持投放原子弹。

'8' 帕夏,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行政系统里的高级官员,通常是指总督、将军及高官。——译者注

'9'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也称《布列斯特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苏俄政府与同盟国于1918年2月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签订的和约。和约的内容对苏俄政府是一个直接和沉重的打击,但随着德国在“一战”中的失败,该和约自动成为一纸空文。一般认为,这是苏俄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它充分地利用了各国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政府有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译者注

'10' 乌拉赫公爵是威廉的父亲,符腾堡王国的威廉一世获得的爵位,他是第二任乌拉赫公爵。——译者注

'11' 明道加斯二世(1864年3月3日~1928年3月24日),即乌拉赫的威廉,全名威廉·卡尔·佛罗莱斯坦·格洛·克莱申提乌斯(Wilhelm Karl Florestan Gero Crescentius),第二任乌拉赫公爵,1918年7月11日被选为立陶宛国王,四个月后立陶宛君主制覆亡。——译者注

'12' 意大利战线,指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5年到1918年在意大利北部进行的战事。交战双方是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译者注

'13' 费迪南德·保时捷(1875~1951),又译为费迪南德·波舍尔,是德国著名的汽车工程师。他从未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凭靠兴趣自学成才。他是汽车发展史上的革命性人物,保时捷公司的创始人,曾先后参与戴姆勒–奔驰公司和大众汽车公司的建立和运营,也是甲壳虫汽车的设计者。“二战”期间因与纳粹合作,战后曾被定为战犯,后获释。——译者注

'14'  卡波雷托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7年10月24日到11月9日,德奥联军与意军在卡波雷托地域(今斯洛文尼亚的科巴里德)进行了一次战役,这是“一战”期间最大规模的山地交战。战斗伊始,德奥联军迅速突破防线,纵向深入北意大利100公里,意军损失惨重,后在英法11个师的驰援下,意军阻止了德奥联军在皮亚韦河的攻势,并在11月底稳定了战线。——译者注

'15' 三月攻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18年3月21日到4月4日,德军在西线对英军实施了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役的目的是分割英法联军,并迫使英国退出战争。在近半个月的战斗中,德军曾楔入英法联军防御阵地80余公里,逼近交通枢纽亚眠,双方伤亡惨重,但德军没有达到战役目的。——译者注

'16' “泛德意志联盟”,又称“泛德意志协会”,成立于1891年,宣传日耳曼民族优越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征服世界的狂想。到“一战”爆发前夕,已有成员两万多人,人数虽不多,但基本上由容克贵族、工商业家、军官、律师和教授组成,在当时众多沙文主义团体中能量最大。——译者注

'17' 英法协约,又称挚诚协定,是指1904年4月8日英国和法国签订的一系列协定,它标志着两国停止关于争夺海外殖民地的冲突而开始合作对抗新崛起的德国威胁。在协定中,双方就一系列国家和地区的控制权达成了一致,包括埃及、摩洛哥、马达加斯加、中西非洲、暹罗(泰国)等地。协约同时也对两国在“一战”中的政治和军事合作奠定了基础。——译者注

'18'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1969),美国陆军五星上将,“二战”期间美国驻欧洲盟军司令,战后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美国第34任总统(1953~1961年)。——译者注

'19' 军事–工业复合体,也称军事–工业国会复合体,中文语境中也简称军工复合体,是艾森豪威尔总统在告别演说时使用而后普及的用词。在美国外交中,它指的是侵略性的外交或军事政策中获益的某些特定的利益集团。军事–工业复合体的社会实体主要由四部分构成:行政部门内的军事机构、工商业、国会、学术和学科团体。这四个部分之间是有组织的、互补的利益关系。由于这些互补利益的存在,军工复合体推行遏制和威慑的对外政策,是军备竞赛和武器扩散的重要动力源。——译者注

'20' 加富尔(1810~1861),撒丁王国首相、意大利王国第一任首相。1852年11月出任撒丁王国首相。1859年1月与法国拿破仑三世签订秘密条约,缔结反奥同盟,条约规定:法国帮助撒丁王国击败奥地利,建立北意大利王国;撒丁王国把萨伏依和尼斯割让给法国作回报。当年4月撒丁与法国联合对奥开战,取得胜利,收复伦巴底,但将萨伏依和尼斯割让给法国,遭反对,加富尔被迫辞职。1860年复首相职,利用高涨的人民革命形势,推动托斯卡纳、帕尔马、摩德纳与撒丁王国合并;同时又利用加里波第对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的忠诚,将西西里王国并入撒丁王国,实现了意大利的统一。意大利王国于1861年3月17日正式成立后,加富尔出任第一任首相。同年6月6日在都灵病逝。——译者注

'21' 两次摩洛哥危机,指在1905年和1911年,英法德等欧洲列强在摩洛哥的控制权问题上发生冲突引发的危机,两次危机强化了英法关系,激化了德国与英法的矛盾,是导致“一战”爆发的重要因素。——译者注

'22' 第二次巴尔干半岛战争(1913年6月16日~1913年7月29日),是指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2年)中获胜的巴尔干半岛各国,因分配不均而发生的内部战争。战争以保加利亚为一方,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罗(黑山)、罗马尼亚和奥斯曼帝国为另一方,保加利亚认为与土耳其作战中他们出力最多,所以希望能多分土地,因此在奥匈帝国的支持下,保加利亚便于1913年6月29日向塞国及希腊宣战。保加利亚不久就陷入困境,因为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也宣布参战,并加入塞尔维亚一方。土耳其为了收复亚德里亚堡,也从东进攻。在四面受敌的困境下,保加利亚国王斐迪南一世宣布投降。战争不但没有解决巴尔干半岛的矛盾,反而促使矛盾更加尖锐化。因为经过这次战争,塞尔维亚实力大为增强,阻碍了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而巴尔干战争推动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民族解放运动。两地人民要求摆脱奥匈的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必然引起奥塞之间的冲突,同时俄国则借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奥塞冲突不可避免地要导致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集团的军事冲突。致使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译者注

'23' 这里所说的意大利战争,即指1911年9月到1912年10月的意土战争,又称的黎波里塔尼亚战争或利比亚战争,是意大利为夺取奥斯曼帝国的北非省份——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今利比亚)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在战争中意大利开创了使用飞机完成军事任务的首例,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和效法,从而大大促进了军事航空事业的发展。意土战争开创了飞机参战的新纪元。——译者注

'24' 利曼·冯·桑德斯(1855~1925),出身于波美拉尼亚斯托尔普的庄园主家庭,是一位改宗的犹太人。因此,按照呆板的德国政府思维,他是处理以奥斯曼帝国解体为核心的东方问题的合适人选。从1913年到“一战”结束,他长期任职奥斯曼帝国陆军高层,对该国军队的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并曾指挥该国军队在“一战”中取得很多战役的胜利。“一战”后曾遭拘押,后无罪释放。1925年病逝于慕尼黑。——译者注。

'25'  恩维尔·帕夏(1888~1922),原名马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