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以说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可以说不-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外来的压力之下低过头。
  日本人用停止对华援助的办法来威胁中国,表明日本已经
开始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感到担忧,因而开始在根本不成其为理
由的核武器试验问题上加入到遏制中国的大合唱当中去。
  在围绕着中国核试验问题反复纠缠的同时,日本国内新闻
媒介也在为中国东海的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向政府施加压力,
甚至十分可笑地以附属国自居,呼求山姆大叔出面干预。
  位于台湾北端的钓鱼岛,历来被看作台湾岛的附属小岛屿,
根本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甲午战争以后,台湾成为日本的殖
民地,这个附属小岛自然被日本割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将
台湾归还中国,而钓鱼岛因太小且没有人烟,对其归属问题中
日双方都没把它当回事,直到70年代,由于在小岛附近勘探出
石油,才在主权问题上发生争执。
  根据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的调查,钓鱼岛周围海域的石
油储量估计达44亿桶,对于资源贫乏的日本来说,该岛无疑是
十分诱人的。于是从中日建交时起,日本多次要求中国明确该
岛归属日本。为了不妨碍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政府一直大度
地回避该问题并将之搁置起来,继而又提出共同开发的新建议,
体现了一个大国的风范。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不可能割
让我们的领土,即使我们不在乎这个小岛,岛是不大,可国家
主权事大。
  一位留学美国后回国的朋友在北京街头发现了一个普通中
国人没有注意到的现象:满大街的日本“皇冠”、“蓝鸟”、“公
爵”之类的汽车在质量上均比不上他在美国时开过的同类型日
本汽车。尽管这些日本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是一样的,但是其
它方面的差别则很大。这位留学生的一辆日本日产汽车在美国
风吹雨打了11年,汽车车身上的喷漆仍能照出人影来,但是国
内公路上的日本“蓝鸟”没有一辆能做到这一点。这位留学生
认为,这种情况绝对不是保养问题,而是与质量有关。从1984
年开始,日本汽车的燃料系统就已经采用了电子喷射装置,而
中国80年代末期进口的“蓝鸟”轿车却仍采用化油器。这位留
学生曾经和日暗汽车公司的一位代表谈到过他的这种印象,日
方代表起先坚决否认这种可能,但是当这位留学生举出具体事
例以后,日方代表变得很尴尬,无言以对。这位中国留学生因
此感慨地说:“日本人是一流产品输出欧美,二流产品自己用,
而三流产品则卖给中国人。”
  北京《中华工商时报》一年前刊发的一则报道似乎证实了
这位中国留学生的看法。当时北京中关村一家公司的人员开着
一辆丰田轿车,不幸发生车祸,汽车撞到了墙上,虽然司机只
受了轻伤,但是却暴露了这辆轿车存在的问题:方向盘内的安
全气囊毫无反应,根本不像宣传广告所说的那样迅速打开。这
家公司找到丰田公司驻北京办事处,日方代表根本没有解决问
题的诚意,反而认为安全气囊没有打开是由于汽车撞墙时没有
达到一定的速度。据一位汽车工业界的专家分析,这种说法根
本就站不住脚,因为汽车既然能将砖墙撞开了个大洞,本身就
说明汽车当时的速度很快。而且退一万步来说,日本汽车公司
在美国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维修期间免费为车主
提供一辆同类型的汽车,供车主日常使用。
  事隔不久,一位中国读者又写信给《中华工商时报》,反映
自己购买的一台日本彩电刚用了没有多久就莫名其妙地无法显
像,至今投诉无门。《中华工商时报》在刊发这封读者来信的同
时,善意地提醒读者,一些进口货未必像中国人想象得那么好,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因此中国
消费者不能盲目地认为购买外国产品是明智之举。
  如今,走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马路上,总能看到花费巨
额外汇进口的日本汽车;走进许多中国人的家庭,似乎总能发
现一台日本产的电视机或者其他家用电器产品。很多地方的领
导干部,总是不能满足于乘坐国产轿车,总是要想方设法换成
一辆日本汽车。无怪乎有人曾经愤怒地说过这样一句话:“五十
年前日本人在军事上打败了中国人,而五十年后又在经济上打
败了中国人。”
  也许有人会说,贸易自由化现在已是全球的大势所趋,买
日本汽车也是考虑到质量比中国车好,一切都无可非议。不久
以前,一位中国记者访问韩国,这位中国记者非常吃惊地发
现,韩国首都汉城的大街上奔驰的,几乎全是国产汽车,很
少能够看到进口汽车。在韩国,每个人在购买轿车时选择国产
车并不是政府的强制性规定,而是出于每个公民的爱国心。正
在每年的这个国家的销量也不过两千多辆。许多韩国人即使移
居到美国,也不买美国车,因为他们总是自豪地说韩国车是世
界上最好的。
  再看看日本这个把自己生产的汽车推销到世界各地的国
家。美国人为了打开日本的汽车市场,和日本人展开的汽车贸
易谈判可谓旷日持久,美国人一度威胁要对日本实行贸易制裁。
现在,美日之间的汽车贸易谈判基本达成了协议,日本或多或
少地对美国人作出了让步,然而直到今天美国汽车公司在日本
每年的销量也始终未能超过一万辆。
  提倡购买国货从来就不是狭隘意义上的民族主义,更何况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根本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大同世界。尤其是
中国现在还处在艰难起步阶段的轿车工业,更需要民族的每一
分子来加以维护。如果说我们中国的政府代表在日内瓦为了保
护民族幼稚工业而费尽口舌,而国内却偏偏花费大量国民以劳
动密集型 产品出口换取的宝贵外汇去购买进口汽车和家电产
品,那么即使中国海关征收到一些关税,又能对民族工业起到
多大的作用呢?
  尼克松曾经在他的一本书中这样形容日本商人:“他们也未
必愿意通过发展援助、投资和技术转让,使其他国家发展到成
为日本未来的竞争对手的地步。”在吃过多次亏以后,中国企业
的管理者们已经发现,同日本企业进行合作是非常难的事情,有
时一套设备买来后发现,为了维持生产,就必须源源不断地从
日本人手里购进原料,而这些原料都同样要用有限的外汇去购
买。所谓的合作,也并不包括关键的技术转让,在这一点上,日
本人从来都不是那么真心诚意的。戴高乐有一次曾经尖刻地形
窬过来访的一位日本首相是一位“半导体推销员”,这句话很形
象地说明了日本的本性。日本人向来关心的就是在中国销售了
多少辆轿车和多少台电视机,他们是绝不会把技术毫无保留地
和另蛤分享的。在这一点上,他们表现的极为明显。
  合作当然是两厢情愿的事情,无法勉强别人,然而中国绝
不应该成为日本汽车和电器产品到处泛滥的国度。中国是属于
每一个中国人的,一个以乘坐日本轿车、使用日本电器为乐事
的民族绝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国人如果不爱护自己的
民族工业,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被外国的产品所挤垮,成为
一个伟大的国家就永远只能是一句空话。
  当国内的民族工业被别人挤垮的时候,中国人,你还能拿
什么去买日本人的轿车和电视机呢?
  加入遏制中国行列的,不只是经济上的日本,还有一个军
事上的日本。今天的日本,穿着制服有军衔的自卫官有23万人,
穿着便服而没有军衔的事务官和技术官有2。5万人。其中陆上
自卫队有13个师共15万人和1200辆坦克,在人数上已超过英
国,主战坦克数量超过了英法两国;海上自卫队有160艘舰艇,
规模超过了英国和意大利,位居世界第5位;航空自卫队有510
架作战飞机,接近英国和意大利的水平。从军费来看,按照北
大西洋公允组织的标准来计算,已经是世界第2位,仅低于美
国。日本《朝日新闻》杂志就曾经很露骨地说过:“自卫队业已
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军事力量之一。”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当时占领日本的盟军最高司
令麦克阿瑟写信给吉田茂首相,下令建立一支7。5万人的警察
预备队,目的在于维护混乱的社会秩序。同年8月,警察预备
队正式建立起来,而日本也从此迈出了重振军备的步伐。
  1952年,日本着手建立海上警备队。两年以后,成立了防
卫厅,并将陆上和海上武装力量被定名为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
卫队,同时创立航空自卫队。日本独立的海陆空三军框架由此
确立下来,而且一直在不断得到发展。
  自卫队的成立,与美因战后对日本一些战犯不再追究战
争罪行的目的一样,都是出于当时在亚洲扩张的战略需要。在
朝鲜战争期间,日本实际上变成了美国军队的后勤基地。过后
不久,美国又与日本签订《美日安全条约》,以法律的形式把日
本纳入了美国的全球战略体系。
  1987年,日本当时的首相中曾根康弘决定突破1976年确
定的军费开计划后,日本的军费开支就一直在增加。1991年
时,日本的军费为343亿美元,到1995年就猛增到472亿美元。
  伴随着军费剧增的,是武器装备迅速现代化,装备的水平
和更新换代周期已经超过了美国。从装备上来看,日本陆上自
卫队已经用最新的89式自动步枪装备校级以下的军官。截止
1995年底部署了24套美国“爱国者”地对空导弹。陆军配备的
新式防化车目前连美国人也不会制造。海上自卫队现在已经部
署16艘最新式的“若潮级”常规动力潜艇。在最靠近中国的长
崎县佐世保停泊着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宙斯盾”驱逐舰,而
且日本的计划是再部署3艘。日本的驱逐舰不仅规模是亚洲最
大的,扫雷能力也是世界最强的,反潜作战能力仅次于美国和
俄罗斯。航空自卫队现在拥有160架F16战斗机,这个数字仅
次于美国,而且正在同美国联合研制下一代FSX战斗机,预定
到1998年时部署130架。日本目前还拥有100架反潜巡逻机
在全国28个防空监视所时务了自动警戒系统。
  根据当年《波茨坦公告》的规定,日本的防卫范围应当限
制在日本四岛,但是在进入80年代以后已经不声不响地把它的
防卫范围扩大到太平洋中的关岛和巴士海峡周围。这表明,日
本当年制订的专守防卫原则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从1992
年9月开始,日本人在“为国际社会作贡献”和“协助联合国
维和行动”的借口下,先后11次派遣自卫队到海外执行任务,
日本宪法中不得派兵海外的规定实际上已经被废除。
  从经济和军事上来说,日本现在都可以被认为是大国。而
且日本近年来一直鼓吹要“运用防卫力量为国际社会尽责任”,
乃致于竭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事理国席位。
  为了给扩军制造理由,日本开始为自己编造各种说法,认
为亚太地区仍然存着像朝鲜、南沙群岛和北方领土等没有解决
的问题,日本增加防卫力量对亚太地区的安全不可或缺。
  美国人的“中国威胁论”如今也被日本人利用来作为扩充
军备的根据。日本首相府在1989年进行了一次舆论调查,认为
“中国是一个军事大国”。从1991年起,日本的防卫白皮书每年
都专门谈到中国。1995年,日本的防卫白皮书就很明确地提出:
“对于中国扩大在海洋上的活动范围”,有必要加以注意。日本
防卫厅防卫局长秋山昌广声言,日本“应当提高质量,争取成
为强有力的自卫队”。
  在具体行动上,日本目前正在同美国共同研究战区导弹防
御计划。在4个供选择的方案中,就有3个方案的目标是对付
中国的。日本防卫厅为此新设立了导弹防卫研究室,这个研究
室明确地提出:“首先要分析中国的导弹所构成的威胁。”
  日本前防卫厅长官竹冈胜美承认,在冷战时代,自卫队的
训练是以苏联为唯一敌人的。日本人的说法现在已经发生了改
变。日本现任防卫审议官大森敬治在有意无意间露出了口风:
“要对冷战后日本周围的环境进一步作出分析,对自卫队力量作
出新的部署是很有必要的。但这不是说立即就优先部署到西
部。”从日本将世界上最先进的“宙斯盾”驱逐舰部署到最靠近
中国的佐世保以及导弹防御计划来看,中国很显然已经成为了
日本的“假想敌”。
  对于日本的这一行径,中国除了在对日政策上采取决不退
让半步的态度,告诫、提醒日本以外,更应该加强与中西亚、俄
罗斯及亚洲其它国家的合作,对现实的遏制进行有效的抵抗,对
日本军事力量在未来对亚洲构成的威胁进行预防。
拒绝,是因为目的没有达到;被拒绝,也不见得就是坏事
  中国申请重返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时间是这个世界组织历
史上最为漫长的。实际上中国早在1989年初就已经达到了复关
的要求,当时的关贸组织也准备着手为中国复关制定一个最后
的复关议定书,但是由于美国对这一问题的阻挠,中国的复关
谈判变得复杂而艰难。
  1948年的新年元旦,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代表在一份重要
性尚未为人所知的文件上签了字,这份文件,就是80年代末期
才在中国变得家喻户晓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根据这个
文件建立起来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组织在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
演变过程以后,正在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当我们这个世界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全球经济发展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区域
化。欧洲联盟现在已经在着手实现经济上的一体化,在成员国
内部逐步取消关税,取消人员往来的限制,甚至打算发行共同
的货币。在北美洲,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拆除了加拿大、美
国和墨西哥三国在贸易往来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