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印顺法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印顺法师-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5「微智」──── 289 290
'P651'
     6「思量际」─── 291
     7「观察」──── 292
     8「上慢」──── 293
     9「甚深」────『中含」(九七)『大因经』。
 Ⅱ颂1「异」───── 294
     2「世俗胜义」── 295
     3「法尔」──── 296
     4「此作」───┐
                    ├ 297
     5「大空」───┘
     6「分别」──── 298
                      (299)义见296经。
     7「自作」──── 300 301 302 303( 以上卷一二终)
 (卷九三终)
 Ⅲ颂l「触缘」──── 343
     2「见圆满」─── 344
'P652'
     3「实」───── 345
     4「解」─────『中含』(二三)『智经』。
     5「不爱乐」─── 346
     6「法住智」─── 347
     7「精进」──── 348
     8「生处」──── 349
     9[圣弟子]─── 350
 Ⅳ颂l「有灭」──── 351
     2「沙门婆罗门」─ 352 353 354
     3「受智」──── 355 356 357
     4「流转」──── 358
     5「来往」──── 359 360 361
                     (362 363 364)(以上卷一四终)(365)义见25 26 27 28 经。
     6「佛顺逆」─── 366(367 368·义见206 209经)369 370
     附义∶『中含』(九)『七车经』。
'P653'
 Ⅴ颂l「安立」
     2「因缘」──── 371
     3「观察食义」── 372
     4「多诸过患」── 373
     5「杂染」──── 374 375
     6[譬喻]──── 376 377 378
  (卷九四终)
 Ⅵ颂l「如理」────『中含』(一0)『漏尽经』。
     2「摄」─────『中含』(三0)『象迹喻经』。
     3「集谛」────『杂含』九八四经。
     4「得」───── 379 380
     5[瑜伽]────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义见 71经。
     6「如病」──── 389
     7「相」───── 390 391 392
'P654'
     8「处」───── 393
     9「业」─────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10「障」不信─── 402 403 404
            上慢─── 405
            待时─── 406(以上卷一五终)
            放逸───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断障─── 416 417 418 419 420
    11「过」─────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义见71经。
                      (428 429)义见206 207 经。
    12「黑异熟等」── 430 431 432 433 434
    13「渐次」──── 435 436 437
    14「大义」──── 438 439 440 441
    15「难得」──── 442 443
 (卷九五终)
'P655'
 Ⅰ颂l「总义」
     2「自类别」─── 444
     3「似转」──── 445 446 447 448 449
     4「三求」──── 450 451 452 453 454 455(以上卷一六终)
 Ⅱ颂1「三七界相摄」   456
     2「见」下中上── 457
          忍不忍───『杂含』九六九经。
     3「想」───── 458
     4「希奇」──── 459
     5「差别性」─── 460
     6「安立」──── 461 462 463
     7「寂静」──── 464
                       (465)义见24 经。
     8「愚夫」────『中含』(一八一)『多界经』。
 Ⅲ颂l「总说」
'P656'
     2「自性因缘」── 466
     3「见」───── 467
     4「杂染」──── 468
     5「数取趣」─── 469
     6「转差别」─── 470 471 472
     7「道理」──── 473
     8「寂静」──── 474
     9「观察」──── 475 476 477 478
                     (479)义见13 14经。
                     (480)义见253 254 255 经。
  Ⅳ颂l「受生起」──  481
2「劣等」───  482 483
      3「见等为最胜」  484
      4「诸受相差别」  485
      5「知差别」──  486 487 488 489(以上卷一七终)
'P657'
                 ┌─『中含』(一一九)『说处经』。
      6「问记」─┤
                 └─『中含』(二二) 『成就戒经』。
      (卷九六终)
  菩提分法择摄第四(一总颂·一二聚·八一门)
 Ⅰ颂l「沙门」─── 『中含』(一0三)『师子吼经』。
     2「沙门义」── 『中含』(一六二)『分别六界经』。
     3「喜乐」─── 『中含』(一)  『善法经』。
     4「一切法」── 『中含』(一一三)『诸法本经』。
     5「梵行」─── 『中含』(一一一)『达梵行经』。
     6「数取趣」── 『中含』(一一二)『阿奴波经』。
     7「超」──── 『杂含』一0四二经。
     8「二染」─── 『中含』(七五)『净不动道经』。
 Ⅱ颂l「安立」
     2「边际」───  605
     3「纯」────  606 607
'P658'
     4「如理」───  608
     5「缘起」───  609
     6「修时」───  610
     7「障自性」──  611
     8「说」───┐
     9「发起」──┼  612
    10「修」───┘
 Ⅲ颂l「诸根」───  613
     2「爱味」───  614
     3「前後差别」─  615
     4「取相」───  616
     5「诸缠」───  617
     6「大果利」──  618
 (卷九七终)
 Ⅳ颂l「邪师」───  619
'P659'
     2「住雪山」──  620
     3「劝勉」───  621 622 623
                    (624)义见15经。
     4「系属」───  625 626
                          627 628 629
     5「净」────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渐次」───  636
     7「戒圆满」──  637
                      638 639(以上卷二四终)
      8「穗」
     9「成就」
 Ⅴ颂l「勇」
     2「力」
     3「修」
     4「等持」
'P660'
     5「异门」
     6「神足」
 Ⅵ颂1「安立」
     2「所行境」
     按∶以上经文脱落。
                      642(三根)
                      643 644 645 646 647 648 649 650 651(五根)
     3「安住外异生品」652 653
     4「慧根为最胜」  654 655 656 657 658 659
                      660
    按∶经论次第不合,今依经次第。
 Ⅶ颂l「思择」───  661 662 663(二力)
                      664 665 666(三力)
     2「觉慧等」──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四力)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五力)
'P661'
     3「有学」───  684 685( 五力与十力)
                      686 687(六力)
                      688 689 690 691(七力)
                      692 693(八力)
     4「阿罗汉」──  694 695 696(八力)
                      697 698 (九力)
     5「国等及诸王」  699 700(十力)
     6「质直」───  701 702 703(五力与十力)
     按∶经论次第不相合,今依经次第。
 Ⅷ颂1「安立」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2「渐次」───  711( 以上卷二六终)712
     3「差别」───  713 714
     4「食」────  715 716 717
     5「安乐住」──  718 719 720 721 722
'P66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30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40
     6「修」────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以上卷二七终)
 Ⅸ颂
                      748 749 750 751
     l[欲等]───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760 761 762 763 764 765
     2「清净」───  766
                      767 768 769 770 771 772 773 774
     3「内外力」──  775 776 777 778 779 780 781
     4「异门」───  782
                      783
     5「差别」───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790 791 792 793
     6「沙门婆罗门」  794 795 796(以上卷二八终)797 798 799 800
     按∶经论次第不同,今依经文次第。
'P663'
 Ⅹ颂l「障随惑」──  801 802 803
     2「寻」───┐
                  ├  804
     3「果」───┘
     4[差别]───  805 806
     5「微细」───  807
     6「学住」───  808
     7「智无执」──  809 810 811 812
     8「作意」───  813
     9「身劳」───  814 815
     按∶经论次第不同,今依经文次第。
ⅩⅠ颂l「尊重尸罗」┐
                   ├  816 817 818 819 820 821 822 823
      2「净戒圆满」┘
      3「现行」───  824
      4「学胜利」──  825 826
                       827 828 829(以上卷二九终)830 831
'P664'
      5「学差别」──  832
ⅩⅡ颂1「安立」
      2「有变异」──  833 834 835 836
                       837
      3[润泽]───  838 839 840 841
                       842 843 844 845 846
      4「天路」───  847 848 849 850
      5「喻明镜」──  851 852 853 854
      6「记别」依四证净──855 856
               依五随念──857
               依六随念──858 859 860(以上卷三0终)
      (卷九八终)

   


  在上面的比对中,可以理解到∶一、论的前三分(行·处·缘起食谛界),内容上,次第上,都与经文相合。论文所抉择的契经,与现存的『杂阿含经』,决定是同一诵本。第四「菩提分法择摄」中,经文多而论义少,次第也略有倒乱,特别是「根」、「力」、「觉分」、「道分」 'P665' 部分。然大体来说,仍然是同一原本。也许论义减略些;应该是经文有过多少的增补。二、有论义而没有经文的,除「菩提分法」外,不是经文的缺佚,而主要是采取『中阿含经』来补充。已经比对出的,共有三一经。『中阿含经』,是初期佛法中,经整理,阐发,抉择分别而来的圣典,是说一切有部所特别重视的。『杂阿含经』为主,『中阿含经』为助,加以抉择,奠定佛法的思想宗要。三、论义在每一类的开端,大抵有「总义」、「安立」。这都是论义的总说,不是抉择一经的。四、『杂阿含经刊定记』,以为「念住」的初颂,「当经本第二十三,旧佚」。「正断」与「神足」颂,「当经本卷二十五,旧佚」(3)。这是因为『杂阿含经』五0卷中,误编有『无忧王经』二卷。除去了,卷数就不足,所以据此以推想汉译『杂阿含经』的原形。但从对比中,知道这是不对的。「念住」的初颂,不是经文的缺佚,而是抉择『中阿含经』。「正断」与「神足」颂,的确是『杂阿含经』缺佚了。其实,「根」也是有缺文的。因为,「根」颂先明「安立」,是二十二根;次「所行境」,约六根说;然後明信等五根。经文卷二六,开始就说∶「有三根∶未知当知根、知根、无知根」(4)。这三根,在二十二根中,是最後的三根。有三根,为什麽没其他的根呢?「根」与「力」,『杂阿含经』与『相应部』,都是以五根、五力为主的,但并不限於五根、五力。所以从前列三根,比对论颂,可以断定为有了缺失。考『相应部』的「根相应」,共七品、一八五经,比汉译的要广得多。七品的经文,当然是以五根为主的。而第三「 'P666' 六根品」,有「女、男、命」── 三根;「未知当知、知已、具知」──三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第四「乐根品」,明「乐、苦、喜、忧、舍」──五根。总合起来,就是二十二根。尤其是论颂的「所行境」,明六根领境的差别,(修四念住、七觉分,得明解脱),而归於涅盘的无对。这虽然内容广了些,与『相应部』「根相应」的四一经(5),意义完全相合。所以今断定为∶「正断」、「神足」全缺;「根」也有缺文。总合起来,就是所缺的二十五卷。所缺的另一卷经,应为卷二二。所缺失的,为卷二二、二五──二卷;古人就是为了二卷的缺失,才误以『无忧王经』编入的。而後来又卷帙错乱,以「念住」经为二四,『无忧王经』这才分编在二三与二五了。 


  现在,对於这一部分(「修多罗」),依『杂阿含经』,而论定次第如下∶ 


   蕴第一 卷一(一──三二)卷一0(二五六──二七二) 卷三(五九──八七)卷二(三 三──五八)卷五(一0三──一一0) 处第二 卷八(一八八──二二九)卷九(二三0──二五五)卷四三(一一六四──一一七 七)卷一一(二七三──二八二)卷一三(三0四──三四二) 'P667' 缘起食谛界第三 「缘起」卷一二(二八三──三0三) 卷一四(三四三──三六四) 卷一五(三六五 ──三七0) 「食」卷一五(三七一──三七八) 「谛」卷一五(三七九──四0六)卷一六(四0七──四四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