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印顺法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印顺法师-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注【64…005】『长部』『大善见王经』(南传七·二0一)。 
注【64…006】『中部』『陶师经』(南传一一上·七二)。 
注【64…007】『相应部』「蕴相应」(南传一四·二二六)。 
注【64…008】『中阿含经』卷一四(大正一·五一五上)。 
注【64…009】『中阿含经』卷一一(大正一·四九五下)。 
注【64…010】『中阿含经』卷三九(大正一·六七八上)。 'P569' 
注【64…011】『中阿含经』卷四0(大正一·六八四上)。 
注【64…012】『中阿含经』卷二(大正一·四二九中)。 
注【64…013】『摩诃僧只律』(大正二二)。所录的「本生」,卷与页数如下∶1。卷一(二二八上)。2。卷一(二二九下)。3。卷一(二二九下──二三一中)。4。卷一(二三二中──二三三上)。卷二5。(二三九中)。6。卷二(二四0上)。7。卷二(二四0下)。8。卷二(二四一上)。9。卷二(二四二上)。10卷三(二四三上)。11卷二(二四三中)。12卷四(二五八中)。13卷四(二五九上)。14卷四(二六0上)。15卷五(二六五上)。16 卷五(二六五中)。17卷六(二七五下)。18卷六(二七七中)。19卷六(二七九下)。20 卷七(二八二中)。21卷七(二八四上)。22卷七(二八五中)。23卷七(二八五下)。24卷七(二八八中)。25卷七(二八八下)。26卷二七(四四六上)。27卷三八(五二八下)。28卷三八(五二九上)。 
注【64…014】『摩诃僧只律』卷一(大正二二·二三三上)。 
注【64…015】『摩诃僧只律』(大正二二)。所录「本生」,卷与页数如下∶1。卷八(二九一下)。2。卷八(二九二上)。3。卷一二(三二五中)。4。卷一二(三二六中)。5。卷一二(三三0下)。6。卷一三(三三一下)。7。卷一三(三三五上)。8卷一四(三四一下)。9。卷一五(三五0中)。10卷一六(三五三下)。11卷一七(三六三中)。12卷一七(三六五中)。13卷一七(三六五中)。14卷一七(三六五下)。15卷一八(三七三下)。 16卷一九(三七七中)。17卷一九(三八四中)。18卷二0(三九二下)。19卷二九(四六二中。20卷二九(四六二中)。21卷二九(四六二中)。22卷二九(四六二中)。23卷二九(四六三下)。24卷三五(五0 'P570' 八上)。25卷三六(五一九上)。 
注【64…016】『十诵律』(大正二三)。所录「本生」,卷与页数如下∶1。卷二七(一九九下)。2。卷三四(二四二中)。3。卷三六(二六三上)。4。卷三六(二六三中)。5。卷三六(二六四中)。6。卷三七(二六六上)。7。卷五八(四三八中)。8。卷六一(四六四上)。9。卷三四(二四五下)。 
注【64…017】『十诵律』卷六一(大正二三·四六四上)。 
注【64…018】『十诵律』卷三六(大正二三·二六四中)。 
注【64…019】『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大正二三)。所录「本生」,卷与页数如下∶1。卷二(六三五上──中)。 2。卷一六(七0八中──七一0上)。3。卷一九(七二三下──七二六中)。4。卷二八(七七九中──下)。5。 卷三0(七九一下──七九二上)。6。卷三一(七九八中──七九九中)。7。卷三二(七九九下──八0一中)。8。卷三二(八0二上──八0三下)。9。卷三八(八三六上)。10卷四七(八八七上)。11卷四七、四八(八八七中──八九一下)。12卷九(六六八中──下)。13卷三二(八0四中)。14卷三一(七九九中──下)。 
注【64…020】『根本说一切有部 刍尼毗奈耶」(大正二三)。所录「本生」,卷与页数如下∶1。卷一七(九九七中)。2。卷一七(九九七中──下)3。卷一八(一00一下──一00二上)。4。卷一八(一00二上)。5。卷一九(一0一0中)。 
注【64…021】『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一(大正二四·四中──下)。又卷九(大正二四·三九上──中)。 'P571' 
注【64…022】『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大正二四)。所录「本生」,卷与页数如下∶1。卷一0 (一四八上── 中)。2。3。卷一0(一五一中──下)。4。5。卷一0(一五二上──一五二下)。6。7。8卷一一(一五五中── 一五六下)。9。卷一二(一五九中──一六0下)。10卷一二(一六一上──一六二上)。11卷一二(一六二上)。12卷一四(一七二下──一七三中)。13卷一四(一七三中──下)。14卷一四(一七四上──中)。15 ──24卷一五·一六(一七五上──一八四中)。25卷一七(一八八上)26·27卷一七(一八八上──一八九上)。28卷一八(一九一下)。29卷一八(一九二上)。30卷一八(一九三中)。31卷一八(一九四下── 一九五上)。32──36卷一八·一九(一九五中──一九七中)。37·38·39卷一九(一九九上──二00中)。 40卷一九(二00下)。41·42卷一九·二0(二0一上──中)。43卷二0(二0一下)。44卷二0(二0二上──中)。45卷二0(二0二中──下)。46卷二0(二0四上──中)。47卷二0(二0四中)。48卷二0(二0四下)。 
注【64…023】『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一六(大正二四·二八一下)。 
注【64…024】『铜 律』1。「经分别」(南传一·二四六──二四八)。2。「经分别」(南传一·二四八──二五0)。3。 「经分别」(南传一·二五0)。4。「经分别」(南传二·七──八)。5。「经分别」(南传二·三二九── 三三0)。6。「经分别」(南传二·四一九)。7。「大品」(南传三·五九四──六0五)。8。「小品」(南传四·二四六──二四七)。9。「小品」(南传四·三0八)。 
注【64…025】『四分律』(大正二二」。所录各则的卷与页数如下∶1。卷三(五八四中──下)。2。卷三(五八五上)。 'P572' 3。卷三(五八五上──中)。4。卷一一(六三四下──六三五上)。5。卷一一(六三六上──下)。6。卷二五(七三七上──中)。7。卷四三(八八0中──八八二中)。8。卷四六(九一0上──中)。9。卷四六(九一0中──下)。10卷四六(九一0下──九一三上)。11卷五0(九四0上)。12卷五一(九五0中──九五一下 )。 
注【64…026】『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大正二二)。各则的卷与页数如下∶1。卷二(一三中)。2。卷三(一三中──下 )。3。卷三(一三下──一四上)。4。卷三(一四上)。5。卷六(三七下──三八上)。6。卷六(三八中)。 7。卷一七(一二一上)。8。卷三(一八中──一九上)。9。卷二五(一六四下)。10卷二五(一六五上)。11 卷二五(一六五中──下)。12卷二五(一六五下──一六六上)。13卷二五(一五九上──一六0上)。14卷二五(一六八中──下)。15卷二六(一七三下)。16卷二六(一七五下──一七六上)。 
注【64…027】『摩诃僧只律』卷一二(大正二二·三二五中)。 
注【64…028】『摩诃僧只律』卷一二(大正二二·三二六中)。 
注【64…029】『摩诃僧只律』卷一三(大正二二·三三五上)。 
注【64…030】『十诵律』卷三0(大正二三·二一五下)。梵本『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拘 毗事』(Gilgit manuscritpsvol。Ⅲ;part lv;p;182)。『中阿含经』卷一七『长寿王本起经』(大正一·五三二下──五三五中)。 
注【64…031】『摩诃僧只律」卷二七(大正二二·四四六上──中)。『十诵律』卷三四(大正二三·二四二中)。 'P573' 
注【64…032】『摩诃僧只律』卷七(大正二二·二八二中)。 
注【64…033】『十诵律』卷三六(大正二三·二六四中)。 
注【64…034】『大智度论』卷三三(大正二五·三0八上)。


   

第三项 方广(或毗陀罗)

  「九分教」与「十二分教」中,与「方广」相当的,部派间传说不一∶或作「毗佛略」,或作「毗陀罗」。语音不同,解说也不同,这是不容易论定的一分。传说中的「毗佛略」与「毗陀罗」,『原始佛教圣典之成立史研究』,总结前人的研究,而有很完善的说明,以「毗陀罗」为古义(1)。然研究起来,觉得还有可以商讨的。先说「毗陀罗」∶现存巴利藏,作vedalla,这是赤铜 部Ta^mras/a^t!i^ya的传说。然同部别派的无畏山寺派Abhayagiriva^sin,所传的『解脱道论』,却作「毗佛略」(2);与同系的化地部Mahi^s/a^saka、法藏部 Dharmaguptaka,都是一样的。「毗陀罗」一词,在这一系统中,没有成为公认的名称。『大智度论』作「为头离」(3),显为vedalla的音译。然在「十二分教」的解说中,又义译为「广经」。对於这一分教,『大智度论』是双传二说的,与「本事」(如是语、出因缘)一样。 


  『增支部』 「五集」(南传一九·一四七)说∶ 'P574' 「彼等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论阿毗达磨论、毗陀罗论,陷於黑法」。 


  毗陀罗论Vedallakatha^,与阿毗达磨论abhidhammakatha^,同为古代的法论之一。而『中部』有『毗陀罗大经』、『毗陀罗小经』,可为「九分教」中,「毗陀罗」的有力文证。觉音Buddhaghos!a在『一切善见律注序』(南传六五·三八),以「毗陀罗」为∶ 


  「毗陀罗小经、毗陀罗大经、正见、帝释所问、诸行分散、满月大经∶凡从问而得喜悦与满足者,知是毗陀罗」。 


  「毗陀罗」,或译为「有明」。这六部经的内容,曾於『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有所论列(4),今再略为说明∶1。『毗陀罗小经』∶推定为『中部』(四四)的Cu^l!avedalla ;与『中阿含』(卷五八)的『法乐比丘尼经』同本。2。『毗陀罗大经』∶推定为『中部』(四三)的Maha^vedalla;与『中阿含』(卷五八)的『大拘 罗经』同本。3。『正见』∶推定为『中部』(九)的Samma^dit!t!hi;与『中阿含』(卷七)的『大拘 罗经』,及『杂阿含』(卷一四)的三四四经(大正藏编号)同本。4。『帝释所问』∶推定为『长部』(二一)的Sakkapan~ha ;与『长阿含』(卷一0)的『释提桓因问经』,及『中阿含』(卷三三)的『释问经』同本。5。『诸行分散』,原文为San%kha^rubha^janiya,似乎与『中部』(一二0)的Sam%kha^ruppatti 相近,但性质不合。另推定为『相应部』「质多相应」的Ka^mabhu^(2);与『杂阿 'P575' 含』(卷二一)的五六八经同本。6。『满月大经』∶推定为『中部』(一0九)的Maha^pun!n!ama ;又与『相应部』「蕴相应」的Pun!n!ama^,『杂阿含』(卷二)的五八经同本。这六部经的内容,都是法义问答集。每一部经,包含多种问题,也就是一再问答。在一问一答间,问者表示领解了对方的意见,欢喜赞叹,然後再提出问题,请求解答。所以这不但是问答集,而在一问一答间,形成一特殊的体裁。如以这类体裁为「毗陀罗」,那末与『中阿含』(卷四九)『说智经』同本的,『中部』(一一二)的Chabbisobhana…suttam!(『六净经』),也属於这一分了。 


  问答而随以满足、欢喜、赞叹,本是多数经典的共通形式。如结合多种问答,因而形成每答必赞的形式,自然会如「如是语」一样的独成一格。但如普遍的应用,成为多数经典的一定形式,就不免有冗长烦重的感觉了。上面所引的,如『毗陀罗小经』、『毗陀罗大经』、『满月大经』,虽汉译具足每答必赞的一定形式,而巴利圣典,仅於第一问答,保存这一形式,而其馀的从略。又『正见经』,『相应部』『迦摩(2)经』,每一问答,必有定形的领解赞叹,而汉译(『杂阿含』)却完全没有。如失去了领解赞叹的一定文句,就与一般的问答,没有差别。我以为,这是与『如是语』一样的。序说与结说的一定文句,不免烦重乏味,终於从「三集」的第四品起,一定的文句,仅保存每品的初後──二经,而其馀的略去了。每答必赞的那种形式的经典,可能被称为「毗陀罗」,而「毗陀罗」是不能满足於这种形式的。正如『如是语』(但『如是语 'P576' 』的特性多,较易保持)一样,或者从内容的特性,而作不同的解说。 


  再说「方广」∶vaipulya,音译为毗佛略、毗富罗等;义译为广、方广、方等、方正。这是铜 部大寺派Maha^viha^ra…va^sina^h!以外,全体佛教所公认的名称。「方广」的内容,大乘经(如『大般涅盘经』),论(如『大智度论』、『入大乘论』、瑜伽系诸论),都指「方广」为大乘经。声闻学者中,!6虎尊者Pa^rs/va以为∶「此中般若说名方广,事用大故」(5)。众贤Sam!ghabhadra也传说∶「有说∶此广辩大菩提资粮」(6)。在佛教的开展中,「方广」属於大乘,是一项有力的倾向。然部派所传的早期意义,应如『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大正二七 ·六六0上)所说∶ 


   「方广云何?谓诸经中,广说种种甚深法义,如五三经、梵网、幻网、五蕴、六处、大因缘等」。 


  『大毗婆沙论』,列举六种经,而定义为∶「广说种种甚深法义」。「方广」(Vaipulya )从形容词vipula而来,有大量、广量的意思。「方广」不仅是文句的广说(一定是长篇的),而更是义理的甚深,这是文广义深的契经。『成实论』但泛明「广说」(7)。『顺正理论』举三义,如卷四四(大正二九·五九五上)说∶ 


   「言方广者,谓以正理广辩诸法,以一切法性相众多,非广言词不能辩故(广说义)。亦 'P577' 名广破,由此广言,能破极坚无智暗故。或名无比,由此广言,理趣幽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