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中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挽救中医-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科学的发展规律来看,这两种医学的理论体系,对人体的了解和认识是不同的,正因为这两种医学不同体系的存在,会更有利于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但是,由于理论体系的不同,产生了两种学术观点,这两种学术观点目前仍存在着矛盾,并由之产生了相互排斥的现象。我们要正视这种矛盾,不要回避这种矛盾。如何正确处理好这种矛盾,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促进各自的发展,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纵观过去,我们在对待这种矛盾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是违背了有利于两种医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自从西方医学在我国发展起来的那天起,两种医学就产生了矛盾,加上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和奴化思想的影响,对中医采取轻视、歧视、排斥的态度,甚至给中医扣上“封建迷信”、“不科学”的帽子,完全是违背事实,无视客观的错误表现。由于学术上的矛盾和偏见及其历史的影响,造成了中医药事业得不到充分发展,中医药学得不到很好地继承发展和整理提高。
中医药学是一门科学,它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容,重大的科学原理——人类生命科学。
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气、气化、经络、脏象、营卫、气血、精气神、阴阳、五行、五运六气、子午流注和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等等。中医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在我国科学史上是占有重要位置的,是享有盛誉的。它不仅具有人体内外联系整体性的认识,而且它有人体与自然界联系这一整体性的认识。如它认为天时地理、四时节气、日月星辰运转都与人体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像形态学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服人。由于中医药的理论看不见,摸不着,确实很难服人。因为死人身上找不到中医的理论根据,它以功能及生命运动的形式存在着。它是运动的,变化的,所以无法从尸体解剖上看到,以形态学的手段是难以证明它的科学性的,因为人死了,生命运动就停止了,消失了。那么中医的这些理论,究竟怎么来的呢?是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呢?不是,一句话,是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是实践升华的结果。我们推论,远在三千年前,我们聪明的祖先早已发现人体特异功能的作用。他们逐渐深化地运用“运气”的特殊本领,激发了和掌握了人体自身的一种特殊本能,有了耳目视听和遥感方面的特殊功能(例如现在我们正在大量发现和研究的儿童特异功能。这是人类所共有的本能,而在儿童时期较普遍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但也有极少数终身存在而更为深化的)。以现代的语言来说,人能有惊人的从宏观到超宏观、从微观到超微观的特殊能力。我们的祖先巧妙地运用自己的这种特殊手段、特殊功能,达到遥感和超宏观、超微观的境界。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深化,可以“直视”人体内在的生命运动和人体与自然界联系的各种规律等等。这些事例大量记载在古代的文献中,由于失传而不懂了,后来竟被斥之为封建迷信、荒谬不经之说。例如:《史记·扁鹊仓公传》记载:“扁鹊能视垣见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脏腑正癥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列子·仲尼篇》说:“有亢仓子者,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亢仓子曰,我能视听不用耳目。我体合于心,心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无。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乃不知是我七孔四支之可觉,心腹六脏之可知,其自知而已矣。”




中医药学确是一个伟大宝库(2)

有关这方面的文献资料浩似烟海,举不胜举,仅举上述三例说明古人已掌握了这方面的特殊功能。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破坏了我国古代文化,掌握这些学问的人遭迫害,到秦汉以后这些学问逐渐变为极少数人所掌握,并为宗教神秘色彩掩盖着。现在很少有人精通它了,不懂了,甚至根本不相信这种特殊功能的存在,并斥之为迷信。因此,长期以来,不仅是知识界,而且在中医界本身相当大部分的同志对中医药学这些基本理论怎么总结形成、衍化发展是不甚清楚的。现在往往把精华视为糟粕,总以为中医理论是古人虚构的、臆造的、不可靠的,但是为什么运用这些理论能治病保健、却病延年呢?
到目前,伴随着自然科学如此迅速的发展,愈来愈证明中医理论的可贵。如国外对生物钟的研究,针麻的研究,气象对人们的影响的研究,气节与人体的关系研究等,都足以证明它有很高的科学性。这些现象在我们中医学来讲,数千年前早已初步掌握,并逐步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运用于人民的保健事业。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对气功的重视和研究,运用最新科学仪器和新的方法来测定,证明气是有物质基础的,不是什么迷信、巫术。在这种宣传的影响下,蕴藏在民间的有气功修养和特殊功能的人,开始露面而出,而且不断发现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这些现象,从现在的角度来分析,我认为人的意识也是一种物质,思维是物质运动。看来人的思维不是全靠客观反映所产生的,思维本身也是一种存在的物质,因此思维是由内外因素产生的物质运动形式。思维产生信息,这种信息的能量与作用是无限的。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能透过墙壁看到人,并能看到人体内部的一切,当然不仅是扁鹊一人有这种本领。人这种超微观的思维信息,能够透过任何东西,不受阻挡,这是科学不好解释的。对人体本身来说,例如认体内经络的运行,内脏之间的相互联系(相生相克),内脏与体表之间的联系,一天十二时辰与体内外各部分的关系,日、月、星辰的运动,四时气节的变化与人体的联系,疾病的发生转归等,都是通过经络系统进行的(总括为气)。这些有关人体整体联系的自在运动、自动调节等等,说明中医理论很可能是通过气功的锻炼及人体特异功能而总结出来的。
总之,人是最复杂最高级的生物,古人称人为万物之灵。人的一切生命运动,特别是思维的物质运动,具有超物理作用、超功能作用的。综合目前自然科学的任何手段还无法加以揭示。自然科学还得向更高的阶段发展,向生命科学发展。
我这样讲,是否有根据,能否证实?现在这种探索性的生命科学的研究已经开始,有待于将来的论证。中医药学这个伟大宝库,它从基础理论到临床治病,从四诊八纲到药物方剂,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经典著作和大量的文献记载,我认为精华是大量的,糟粕是少量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刻苦地继承发掘整理它,发展它,并实现其现代化。我们还要向更高的境界——人类生命科学发展。我们还要组织力量对古代科学成就进行研究,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了解我国伟大的历史,增强我们民族自尊心和创造精神。




坚决贯彻执行三支力量长期并存的方针(1)

在党中央的直接关怀下,卫生部召开了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基本方针。这是完全正确的方针,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医学科学发展规律的。只有承认中医是一支力量,要大力发展它,才有可能挽救中医药这门科学,真正把中医药学继承下来,并加以提高,使之逐步实现现代化。也只有发展了中医,才能促进中西医结合,否则,中西医结合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就这个问题,目前还有一部分同志没有充分和足够的认识,他们不了解中医药学在医学科学现代化和人民保健事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更没有充分认识到当前问题的严重性。没有认识到这种严重问题如此发展下去将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有的同志,口头上也说要实事求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但是实际上他们根本不掌握我国医学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主观推理来对待事物,结果根本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往往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只会给工作造成混乱,影响事业的发展。因此,要正确贯彻执行、落实这次会议的精神,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要加倍努力。
现在,对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的基本方针,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三支力量的提法不确切。他们的理由是“西学中”医师人数少,中西结合这支力量还未形成,他们只能和中医合起来算一支力量,就是只有中医、西医两支力量。
第二种看法是:中医不可能独立发展,它离开了“西学中”医师就无能为力。只有和“西学中”医师一起,发展中西医结合,才能继承发展中医药学。
第三种看法是:认为中医独立发展并实现现代化的提法是多余的,他们认为发展中西医结合就是中医现代化。
第四种看法是:医学科学要现代化,何必还大力发展中医,强调中医独立存在是多此一举。
上述这四种看法,我们是不能同意的,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三支力量与医学科学现代化及中西医结合的关系,根本没有认识到三支力量独立存在的必要性。中西医结合这支力量虽然小,但是客观存在的,只有保持他们的独立性,才能充分调动“西学中”医师的积极性,运用他们原有的西医学知识和掌握的各种手段及吸取的中医药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通过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在中西医结合中发挥他们的作用。
如果不给予独立发展,而与中医合并在一起,两者之间的学术关系很难处理好,势必造成相互牵制,实际上否定了中医和“西学中”两支队伍的独立性,否定了两者之间的有分工,我们认为,有分工才能谈得上真正的合作。
20多年的中西医结合,为什么时起时落,极不稳定,发展如此缓慢,其原因之一就是把中医和“西学中”合在一起,其结果对“西学中”医师来说,很多切身问题往往难以解决,同时中医与中西医结合之间学术上的矛盾,也很不易解决,既影响了中医的继承发展,又影响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这是第一点。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看法的根本论点是不承认中医是一门科学,一个独立的学术体系,所以他们认为中医学要系统地继承下来,在自身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提高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多余的。他们也看不到中医必须直接与自然科学领域多学科结合起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总之,中西医结合,是较多地以西医学的理论和手段来进行研究的,而中医现代化则是中医药学直接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运用多学科的手段,如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量子生物学、原子生物学、高能物理、天文、气象、高等教学、人体控制论、声学、光学等来研究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所以,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现代化是有差别的,不能混为一谈。应当允许中医自身吸收自然科学知识,有权力向现代化发展,如果限制它、支配它,是违反科学发展规律的。实践证明,把西医的知识当作研究中医的唯一手段是很不够的。当前中西医的现有水平还都是有限的,中西医都要向现代化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在理论上出现了新的突破,在科学上就会自然地结合起来。




坚决贯彻执行三支力量长期并存的方针(2)

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就要名副其实地,有各自的独立的系统。
西医就不必说了,它从教学、医疗到科研已经有了规模庞大的完整的系统。它们拥有上百所医学院校和数以万计的医院,近200万张病床,数以千计的研究单位。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这两支力量,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系统。
中医方面,形式上、名义上有了一个系统,有部分机构,如现有中医学院24所(但合起来只有三四所大的医学院的规模),从课堂教学到临床教学和实习,西多于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中医教学体系;中医医院五百多所,大部分是集体的,全部床位五万余张,而且这五万多张病床,绝大多数变成西医病床或中西医结合病床,真正中医病床寥寥无几。中医研究机构虽有四十余所,都是规模小,设备差,因陋就简,也没有扎扎实实地研究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所以中医这些机构都是名不副实的。
中西医结合方面,除了天津南开医院正式宣布为中西医结合基地外,还有少数西医单位设有小型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科室或少量的病床,中西医结合还没有自己的机构,中西医结合工作基本上都在中医医院、中医研究院(所)进行。因此,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是混合在一起的,谁也无法形成一个系统,造成互相牵制,矛盾重重,谁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难以极大地发挥中医和“西学中”两种医师的积极性。
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特别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正确看待这三支力量的发展在我国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和地位,要依靠它们,支持它们,同时在中医、西医、中西结合医师之间讲团结,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平等相待,防止门户之见及同行相轻和民族虚无主义,为发展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作出各自的贡献。




我的意见(1)

(一)必须按照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下决心来调整这方面的比例关系,就是要把现有的中医学院,中医医院,中医研究院、所,办成名副其实的中医事业机构,业务领导逐步要由中医药人员来担任。把“西学中”的力量,除留部分帮助配合中医业务外,余者逐步调到中西医结合机构(辅助科室除外),集中到中西医结合基地中去,这样才能使中医事业单位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1.中医学院要办成培养高级中医师的最高学府,必须坚持培养又红又专的中医药人才这一方向。要着重加强中医药理论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数、理、化)包括解剖等西医基础的学习,集中力量把中医的理论基础打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