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曲黎敏开讲养生经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ⅱ--曲黎敏开讲养生经典-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专门治耳目病症,因为老人经常出现眼花、耳聋这些毛病。自古燕赵出美女,邯郸的女人可以嫁王侯,她们为了争宠就争强斗胜,又好嫉妒、生气,结果伤及乳房和子宫,出现带下症,扁鹊到了那个地方,就做妇科医生。等他到了秦国,秦国人很喜欢小孩子,因为秦国经常在边境上和别的国家打仗,所以特别注重对后备军的培养,扁鹊到这儿以后,就专门治小孩子的病症。可是没想到,秦国的一个太医令叫李醯,他非常嫉妒扁鹊的才华,就派人把扁鹊杀死了。 

  我们可以看到,扁鹊既做妇科医生,也做老年科医生,还做儿科医生,实际上说明了中医注重的是医理,中医是不分科的。中医认为:不管男女老幼,人的所有病症,都围绕着两个字——阴阳。如果把医理阴阳弄清楚了,什么样的病都可以治。扁鹊成为中国医家的最高境界和典范,而且他高妙的医术和慈悲的心地,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去怀念。传统文化认为人的寿命应该是“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用这种观点来说,人应该活到的最高寿限,实际上是一百二十岁。现代科技对人类自然年龄有三种推算,一种是用增长期乘以寿命系数,是一百二十五岁左右;另外两种是细胞分裂学说和性成熟期学说,这两者都认为人的正常寿限应该是一百二十岁到一百四十岁之间。可是为什么在天地之间,所有的动物都能够活到自己的自然寿限,而只有人活不到自己的自然寿限?原因何在?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站立起来了。人的直立导致了人的呼吸方式和运动姿势以及消化功能方方面面的变化。 

  人的呼吸方式发生改变 

  首先,是人的呼吸方式发生了改变。除了人以外,动物均是腹式呼吸,因为动物都是趴着的。其实,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自己躺着和站着时呼吸方式是不一样的。人的站立决定了人会产生很多问题。动物采取爬的姿态,导致了它们的呼吸以腹式呼吸为主,腹式呼吸的优点就是可以充分发挥肺细胞的功能,增加肺活量。而人类只有在胎儿期和婴儿期是以腹式呼吸为主的。人自从学会走路,就从腹式呼吸转变为胸式呼吸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胸式呼吸导致人大部分的肺细胞长期闲置不用,减少了肺的活性。这是人活不到自然寿限的一个原因。 

  中国的道教医学试图用胎息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所谓胎息,就是尽量把口鼻呼吸转为腹式呼吸。比如我们现在认为,呼吸就是喘气,但是道教医学对呼吸有严格要求,比如说鼻子是用来吸清气的,嘴巴是用来吐浊气的,在这一呼一吐之间,有一个标准叫做“绵绵若存”,即放一根羽毛在前面,吸气时不可以让羽毛吸到鼻孔里,呼气时也不能让这根羽毛动,这是一种很沉缓的呼吸法。后来道教在胎息方面,还有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说行气的方法,吐气的方法,还有存思、守窍等。比如中国有易筋经、太极拳,都讲究以形领气,就是通过摆一定的姿势来改变呼吸方式。现在有些人认为要用意念的方式去呼吸,但是这种方式容易打乱人的气机。我们是普通人,不见得要去练腹式呼吸,但是可以通过锻炼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肺活量。为什么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患心脑血管病?这和人的一个姿势有关,就是人的站立。由于人的直立姿势使大脑极容易缺血、缺氧,所以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人用直立的运动代替了爬行,使得身体的一个部位负荷过大,这个部位就是脊柱。所以现代医学中,有一些人就试图通过调整脊柱来治病。比如人如果感到胸闷,有可能是和脊柱错位有关,有人会觉得颈椎不舒服等,而这种不舒服会导致手脚的指尖麻木。中国养生法强调,人应该从行走坐卧当中去养生,就是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站的时候一定要找到身体的中轴线,使它不偏移,就是从天门到地户、从百会到会阴的这条中轴线不偏移,那么人体的气机基本上就是顺畅的。 

  还有“十人九痔”的现象也和人的站立姿势有关。动物很少患痔疮,而在人类的身上就会经常出现痔疮,这实际上是和动物的直肠不会受到很多压迫有关,动物是趴着的姿势,而人是直立的姿势,会造成直肠压迫感。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人得肠癌,也都和人的站立姿势相关。面对痔疮,如何解决?比如大家在家里可以经常保持趴着、躺着或者爬的姿势,爬的姿势是很重要的,如果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爬得好,他整个身体的协调性就会很好。也可以经常蹲下,就像蹲着用抹布擦地的姿势一样,痔疮都会有所改善。 

  为什么现在足疗这么热?也和这个问题有关,因为站立姿势会造成对脚腕的伤害。我们的足部每天承受的压力是超出我们想象的。足部是人的第二个心脏,有六十多个穴位,它需要一定的休养生息。 

  由于站立的姿势使得人的心脏压力变大,心脏只会产生一些微小的运动,导致心脏的功能减退。针对这种情况,中国传统医学基本上采取的是导引的方法。导引术有几大好处,它可以调节人的气血,可以消化水谷,还可以去风邪、长气血。如果人掌握了传统医学当中的某一个导引术,比如二十四节气导引图(图14),或者是学学易筋经,或者是练练六字诀,对人的身体都是有益处的。 

  对于老百姓来说,导引术还是比较陌生的,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几个很简便的方法可以用。比如刚刚睡醒时,就可以采取叩齿的方法,叩齿就是敲击牙齿,可以强肾,使肾和膀胱的气化功能增强。叩齿可以使唾液增多,然后慢慢地咽下这些唾液,一口分三十六次咽下,刚开始很难做到,但是如果每天坚持去做,对身体会有很大的帮助。睡觉之前,可以抻拉膀胱经,就是你要收足,即使劲抻你的脚后跟,脚尖向内收。 

  还有一些方法,比如熨目、引耳、摩面等。最关键的一个方法是“亥寝鸣天鼓”,就是到夜里十点左右要睡觉的时候,一定要鸣天鼓。如何鸣天鼓?就是敲打后脑勺,天鼓指的就是后脑勺部分,用两手的掌心,也就是劳宫穴,捂住耳门,即两耳孔,用后面的食指和中指敲打,可以敲三十六下或者七十二下。 

  人的消化功能发生改变 

  人活不到自然寿限和消化功能的改变是有关的。人和动物相比,人的消化功能现在处在一种极度萎缩的状态,比如动物可以吞食食物,而人现在的吞食能力已经很弱了,这极易导致现代人的一些所谓代谢病。中医一向以脾胃为本,所以在过去的道教医学里,是用吃丹药的方法来增强人的消化功能。但是现在,我建议大家,只要好好吃饭就可以,不过要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因为我们讲过,人之所以活下来,是靠每天调一点点元气,而调元气的东西是盐,所以如果人吃得很咸,就会过多地调动元气,过犹不及。如果保持清淡,又能够合理合法地去吃,对消化系统就很好。 

  比如春天的时候,一定要多吃主食。但如果家里有老人,而且有老病根,一般不能让他们吃新粮食,因为新粮食生机太旺,容易把老人的老病勾出来,老人最好吃陈粮。夏天的时候不吃冷饮,多吃一些温热的东西,秋天可以吃一些酱,冬天可以略微饮一些酒,这些对我们的消化功能都是非常有益处的。人的循环功能的改变,也会使人活不到自然的寿限。如今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已经很难去感受什么叫春夏秋冬了。比如夏天用空调,冬天有暖气,人的微循环系统就会慢慢变得薄弱,会越来越不适应外面的气候。这也会造成人体的一些变化,比如说心血管会极容易硬化,以至于缩短寿命。 

  情志因素 

  人是有情志的动物,人的情绪变化多端,也会造成人活不到自然的寿限。有的人会“大戚而亡”,有的人经常情绪阴晴不定。过去认为只有大人会有情志,其实现在很多小孩子也会有情志问题,比如会有过度压抑的问题,这都是由于欲望所造成的。 

  以上五种因素造成人们现在很难活到自然寿限。中国古代一再强调养生实际上是很难的一件事,难在哪里呢?嵇康写过《养生论》,他曾经提出养生有五个难点: 

  第一个是“名利不灭”。如果人对名利的欲望不消除,要想养生,难上加难。因为欲望总在那里调着人的元气,这样会对人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很多老人说,现在利也不要了,名也不要了,就可以养生了。但是他肯定还有一点想要,就是想让大家说他好。我们每个人现在都有这个误区,觉得做什么事,都要得到大家的肯定。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众口难调。所以,如果这个想法也去掉的话,人就没烦恼,这样才能够养生。如果一个人总想着“我做这件事让这个人不高兴,让那个人不高兴”那生活就很难了,别说养生,连自己的日子都不可能好好过。 

  第二个是“喜怒不除”。如果人不能合理地控制喜怒,就会很有问题。中国文化不是说让人不喜不怒,喜怒不形于色这种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人会喜怒形于色也不见得是坏事,只要不过度、懂得节制就好。一个人不可以总让自己处在发怒的状态或者忧郁、恐惧的状态,这需要大家有意识地去克制。 

  第三个是“声色不去”。人活着是需要一些享乐的,但是享乐要通过读一些书、培养一些情趣来获得,而不能靠纵情声色,这种东西会造成人的很多疾患。比如“伐欲”,就像斧子一样会削伐人的寿命。 

  第四个是“滋味不绝”。所谓“滋味不绝”表面上是指人好吃、好逸恶劳,实际上还是指欲望——总想吃的欲望。其实我们会发现再好吃的东西,到最后人也可能会忘记,当人得到满足以后,他肯定会把这个欲望忘掉的。穷苦人在最饿的时候所吃的东西,他可能会记住,但是享乐的时候,人所能够吃到的美味,都不会留下很强烈的记忆。过分地满足自己的欲望,会对身体造成某种损伤。 

  第五个是“神虑转发”。“神虑转发”就是指这个人一天到晚瞎想。中医认为人“多思则神怠”,想得多了,人的心神会疲惫;“多念则神散”,念头太多的话,人的神明就会散失;“多欲则损志”,如果人欲望太多,会对肾精造成一些很不好的影响;“多事则形疲”,如果不管大事小事,一定亲力亲为的话,人的形体就会受到伤害;“多语则气丧”,如果说得太多,就会使人的气机混乱。像这些都是“神虑转发”。人如果拼命运转自己,就会伤五脏之神明。 

  “多怒则百脉不定,而多恶则憔悴无欢。”“多恶”是什么意思?就是什么东西都讨厌,如果这样,人会慢慢地没有了生活快乐的感觉。比如有一个抽“二手烟”患癌症的事情。一个办公室里边,只有一个女的不抽烟,其余十二个人都抽烟,她现在得了癌症,就告这十二个人,因为她吸了他们的二手烟才得的癌。为什么她会得癌,而别的人不得癌?这里边有可推敲的地方。她属于那种“多恶则憔悴无欢”的人,因为她首先接受了一种观念,认为抽二手烟就会得癌,每当她身边的人抽烟的时候,她就开始不愉快、很痛苦,觉得人生特别难受,可她又不敢说什么,总是压抑着自己。而旁边那十二个人整天在那里高高兴兴地抽烟,说着自己开心的事,只有她憋在心里,于是就她得了癌。在某种意义上,她得癌是和她的情志有很大的关联。她要摆脱掉这些不好的想法,不要总压制自己,如果真的讨厌同事抽烟,可以大声说出来,改变环境,或者去寻找新的工作,反正就是把这个情形改变掉,而不能靠着毫无欢乐的方式让自己生病。《黄帝内经》中有关于人的生命周期的一些说法,并且具体阐述了人在人生的某个特定阶段,血气和行为的某种关联性。 

  比如,“人生十岁,五藏始定”。少年时期,人体的脏器刚刚稳定下来,这个时候人的“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此时人的气血都在根部,因此小孩子喜欢跑,而且是跳着跑。 

  二十岁时,人“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趋”是快走的意思。即二十岁的时候人的血气开始旺盛,并且长肌肉,喜欢快走。 

  三十岁时,人“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人三十岁的时候,身体五脏六腑基本都已安定下来了,肌肉的生发和生长都已经达到了顶点,这个时候人就开始喜欢慢慢地走路了。 

  四十岁时,人“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已平定,故好坐”。即人四十岁的时候,人的身体各个器官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肌肤腠理都开始出现了变化,开始出现衰退现象。比如“荣华颓落”,“荣华”指面色,即人的面色也不像年轻的时候那么红润、阳光灿烂了;人的头发也开始变白,开始喜欢坐着,不太愿意活动。但“久坐湿地伤肾”,人总坐在一个地方不动的话,也会慢慢地耗散元气。不活动了还会耗散元气,有这种事情吗?会有的,因为人要总不活动,湿气就偏重,湿气如果偏重,身体中的寒邪之气就会化不开、带不走,总在身体里淤积。这样会造成经脉不通畅,人体就会多调元气上来,把寒邪破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最起码从四十岁开始就应该注重养生的问题。 

  我是建议大家在这个年纪要多活动,让自己的气血充分地运化起来,然后增强自己的代谢,把湿气带走。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大家经常会发现人到了四十岁以后,体态各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实际上这和人身上的气血有关,也和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不爱运动有关。 

  五十岁时,人“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即人的生发之机已经开始衰退了。《上古天真论》曾经说过,男人女人一般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生机已经很弱。比如老年人得病,吃药会吃很长时间,因为他的整个气机减弱了,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