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与汪精卫亲日派携手合作。1940年3月底,汪精卫经与汉奸王克敏、梁鸿 

志密谋后,秉承日本帝国主义的旨意,在南京召开伪中央政治会议,并成立 

了傀儡政府——以南京为首都的伪国民政府。 

    退守到重庆的国民党政府实行消极抗战的政策。日本为了发动太平洋战 

争,急于在1940年内结束中日战争,而结束战争的关键是实现蒋汪合流,日 

本对国民党不断加强政治诱降的新攻势,同时加强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随 

着国民党战场军事压力的减弱,蒋介石开始镇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1939 

年1月21日至30日,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制订了《异党问题处理办 

法》、《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和《沦陷区防范共产党活动办法草案》等文件, 

具体研究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等反动办法,还成立 

了所谓防共委员会。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反共高潮。 

     国民党军队不断向抗日武装力量发动进攻。1939年3月至8月,秦启荣 

在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指使下,在山东博山等地制造流血惨案,袭击杀害 

八路军官兵数百人。6月,国民党张荫梧部袭击冀中深县八路军后方机关, 

惨杀干部战士400余人。同月,杨森部包围了新四军湖南平江通讯处,危害 

了涂正坤主任、罗梓铭少校等6人。9月,程汝怀部在湖北东部围攻新四军 

后方机关。11月,国民党军纠合地方反动武装1800余人,袭击在河南省确 

山县的新四军第八团留守处,惨杀了留守处的伤病员及抗日家属等200余 

人。12月,国民党掀起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共产党根据“人不犯我,我不犯 

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原则,在山西、陕西击退了国民党顽固派 

的进攻,粉碎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1年1月初,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奉命北移,当按照蒋 

介石指定的路线行至泾县丕岭一带时,遭到国民党军7个师8万余人的袭击。 

新四军奋战两昼夜,约2000人突围,其余均壮烈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被俘, 

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被害,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是震惊动中外 

的皖南事变,也是蒋介石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1月17日,蒋介石竟反诬 

新四军是叛军,宣布取消其番号。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地进行了斗争。中共 

中央军委于20日发布了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陈毅任代军长,张云逸为副 

军长。同日,中共中央军委发言人发表谈话,揭露了国民党破坏抗战,实行 

反共政策的阴谋,提出取消17日反动命令、严惩祸首、释放叶挺军长、废止 

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等12项办法。 

     1940年6月,法西斯德国占领了法国等欧洲大片领土后,日本受到鼓舞, 

急欲打通粤汉路和湘桂路,为发动太平洋战争创造一个稳定的后方。日本认 

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是“治安之癌”,所以加紧对华北等解放区的围剿 

和扫荡。为了破坏日军的战略布署,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1940 

年8月到12月,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百团大战。八路军投入了115个团40 

万兵力,经过交通总破袭战、攻坚战和反扫荡作战三个阶段,进行了大小1824 

次战斗,毙伤日伪军2。58万人,俘获日伪军1。86万人,破坏铁路474公里, 

公路1500公里,消灭敌人据点3000个,取得了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的 

最重大的胜利。 



      (3)解放区军民的艰苦抗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极力把中国变成南进的后方基地。用“强化治 

安运动”、“清乡”、“蚕食”、“扫荡”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 


… Page 106…

策”等办法加速向解放区进攻,妄图尽快消灭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进一 

步灭亡中国。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封锁政策,扣压国际红十字会捐赠的 

物资,停发对新四军、八路军的枪械和粮食的供应。与此同时,华北地区连 

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解放区出现了缺衣少吃少用的状况,自1942年起,中 

国人民的抗日斗争进入了极其困难的时期。国民党顽固派继续加紧推行“曲 

线救国”的投降反共政策。多次掀起反共逆流。到1943年8月,投降的国民 

党中央委员有20人,投敌的部队达50万人。虽然这时解放区缩小,人口减 

少了,八路军和新四军减员了,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区的全体军 

民仍同日本侵略者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从1942年5月1日起,5万余日伪军在冀中根据地进行了空前的“大扫 

荡”。在定县北町村的地道里,日军用毒气毒死800多军民。日本华北方面 

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亲自指挥,“扫荡”遍及8000个村庄,6万平方公里的土 

地。日伪军每到一处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欠下了笔笔血债。在 

冀中的一次“扫荡”中,竟屠杀和残害无辜平民5万余人。冀中军民英勇地 

进行了反扫荡斗争,晋察冀军民在5月至6月消灭日伪军1。09万人。八路军 

副参谋长左权在太行山区的五月反扫荡斗争中,为保卫八路军总部英勇牺 

牲。1942年9月到12月,日伪军在冀东、鲁西、鲁东等地发动了扫荡战。 

1943年又对冀西太行山北部、晋东南太行山南部、冀西、太岳地区中条山根 

据地、鲁中沂蒙山等根据地进行了扫荡,但日军始终没能达到既定的目的, 

人民抗日武装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狠狠地打击了日伪军。仅在1943年, 

八路军即毙伤日伪军13。6万人,俘获日军420人,伪军5。1万人,攻克据点 

740个。新四军在反扫荡战斗中也取得辉煌战果。1943年,新四军歼灭日伪 

军6。6万人,攻克据点200多个,伪军有近万人投诚。华中各解放区在反扫 

荡斗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 

    在解放区,为发展和巩固统一战线,确保抗日民主政权基础的广泛性, 

中国共产党制订和实施了“三三制”原则,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中, 

共产党员占 1/3,左派进步分子占1/3,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占1/3。1941 

年陕甘宁边区的各级政权机关首先实行了“三三制”,华北、华中各解放区 

也陆续实行,不少开明士绅参加了政权工作,这样便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 

人力、物力投入到抗日斗争中去。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自1941年5 

月到1945年4月开展了整风运动。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 

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次整风是从 

延安开始的,所以也称延安整风运动。整风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通过团结——批评——团结,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两个目的。 

这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 

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但在整风运动中也出现过偏差。1943年4月 

3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整风运动的决定》,对国民党特务分子的 

渗入做了不符合事实的过高的估计,导致后来的反特斗争的扩大化,康生在 

审查干部时,开展了所谓抢救失足者运动,采取逼、供、信手段,制造了大 

量冤假错案。 

    在1941年至1942年抗日根据地最艰苦的年代中,为了克服物质和财政 

经济上的严重困难,努力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中国共产党领导解 

放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这一运动首先是由陕甘宁边区的部 


… Page 107…

队发起的。他们提出“一手锄地,一手拿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 

号。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亲自参加了生产劳动。 

大生产运动在1943年初见成效,工农业生产和商业都有较大发展,改变了缺 

衣少食的状况。在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推动下,其他解放区的大生产运 

动也蓬勃发展,为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物 

质基础。到1943年,解放区人口已上升到8000多万,军队发展到47万,民 

兵达到100余万。 



                    5。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苏军全面反攻和美英开辟第二战场 

     1944年初,苏军开始实行全面战略大反攻,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广阔战 

线上开始了强大的攻势。1月中旬,苏军从西北战线出击,开始了解放列宁 

格勒和诺夫哥罗德地区的战斗。1月20日,苏军突破德军的坚固防线,解放 

了诺夫哥罗德。从1月下旬到月底,苏军经过英勇奋战,先后解放了托斯诺、 

柳巴尼和楚多沃,在莫斯科至列宁格勒的十月铁路全线上肃清了敌人,解除 

了德军对列宁格勒长达900天的封锁。苏军继续扩大战果,2月底列宁格勒 

州完全解围。苏军在这次战役中毙伤德军9万人,俘获7200人。 

     1944年1月底,苏军在南部战场,即第聂伯河以西的南布格河流域发起 

攻势,到3月底解放了第聂伯河西岸的乌克兰地区,逼近苏联和罗马尼亚的 

国境线普鲁特河畔。接着苏军强渡普鲁特河,进入罗马尼亚国境。苏军在这 

次战役中歼敌66个师,占该地区德军总数的70%。1944年3月底至5月上 

旬,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又胜利地进行了敖德萨战役和克里米亚 

战役,先后解放了敖德萨市及周围地区和克里米亚半岛,共歼灭敌军近 14 

万人。 

     1944年6月10日,苏军在苏芬战场发起进攻,揭开了强大的夏秋攻势 

的序幕,苏军解放了卡累利阿芬兰的大部领土,粉碎了德军和芬兰反动军队。 

芬兰政府被迫求和,并在10月初对德宣战。与此同时,苏军自6月23日至 

8月底进行了著名的白俄罗斯战役。7月3日解放了明斯克,7月13日解放 

了维尔纽斯。苏军还强渡西布格河进入波兰境内,解放了卢布特等波兰重镇, 

并逼近了喀尔巴阡山和捷克斯洛伐克边境。苏军在这次战役中共歼敌54万 

人,使德国中央集团军群遭到毁灭性打击。 

     1944年8月20日至月底,乌克兰第二、三方面军在黑海舰队的配合下, 

发动了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苏军粉碎了德国乌克兰集团军群,解放了摩 

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迫使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退出法西斯阵 

营。苏军消灭德军22个师和罗军在战场上全部的军队,使德军在南线的防御 

彻底崩溃,巴尔干地区的政治军事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9月份开始, 

苏军在解放了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全部领土和拉脱维亚的大部分领土 

后,还进入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追击德军。到年底,苏军解放 

了苏联的全部领土,结束了在苏联本土进行的战争。一年来,共歼灭德军200 

万人,将战线向西推进了550至1100公里,愈加逼近德国领土,为世界各国 

人民彻底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1944年6月6日凌晨,盟国根据德黑兰会议的决定,开始了开辟第二战 

场的“霸王”战役,即以英国为基地,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欧洲西部登陆同 


… Page 108…

德军作战,成为与苏德战场相呼应的欧洲第二战场。首先有美英2395架运输 

机和847架滑翔机从英国20个机场起飞,3个伞兵师约2。3万人在法国诺曼 

底海岸后边的德军防区空降着陆。英国皇家空军1136架飞机和美国第八航空 

队的1083架飞机对德军的海岸工事及炮兵阵地进行了猛烈的轰炸。盟国的舰 

队在天亮后也开始猛轰德军阵地。清晨6时半,美军首先在塞纳湾海岸登陆, 

英军也随后登陆。当天有15。6万人在五个滩头登陆。登陆的盟军很快与空降 

师会合,迅速突破了德军吹嘘的“大西洋壁垒”,在西线开始了猛烈的攻势。 

     到7月24日,盟军胜利地完成了诺曼底登陆。它作为世界战争史上规模 

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载入史册。它标志着西欧第二战场的开辟,加速了德日 

法西斯的灭亡。8月15日,盟军在法国南部登陆,在收复法国的战斗中,得 

到法国国内抵抗力量的全力支持。24日巴黎解放。戴高乐在次日返回巴黎。 

30日,以戴高乐为首的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在巴黎成立,并很快得到美、 

英、苏等国家的承认。1944年底,法国境内的法西斯残敌被肃清,法国全部 

解放。 

     法国光复后,盟军向荷兰和德国边境进发,1944年9月底解放了比利时, 

10月21日,占领了德国西部的历史名城亚琛。1945年3月,解放荷兰,5 

月解放了挪威和丹麦。希特勒为了挽救败局,1944年底,在阿登山区组织了 

20个师发起突然反击。战斗开始后德军进展顺利,很快突破美军防线,第一 

周突入达80公里。斯大林根据丘吉尔的请求,提前在东线发动大规模攻击, 

以150个师团的兵力发起强大攻势,使德军被迫中断进攻,以失败而告终。 

德军损失了12万人,600辆坦克和大量自行火炮,1600架飞机和6000辆汽 

车。德军的战略后备部队也被消耗掉了。 



      (2)东欧、东南欧各国的解放和雅尔塔会议 

     1944年春,苏军进入罗马尼亚作战,使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的罗马尼 

亚人民深受鼓舞,加速了罗马尼亚共产党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起义。8月23日 

晚,武装起义开始。在罗共的领导下,起义者经过五天五夜的激战,控制了 

重要的国家机关和军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