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已发展到8万人。1942年底,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正式成立,1943年11月 

成立了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全国解放委员会。到年底,人民武装力量已解 

放了一半国土和近500万居民。 

     波兰沦亡后,德国法西斯对波兰人民进行了残酷的压榨和血腥的屠杀, 

犹太人的处境更加悲惨。德军在波兰建有280个集中营,妄图消灭犹太民族。 

资产阶级流亡政府在国内成立了国家军。波兰工人党1942年1月成立后,组 

建了人民近卫军,开展游击战争,为争取民族解放狠狠打击德国法西斯。1943 

年5月,在苏联的波兰共产党人成立了波兰第一师,迅速投入反法西斯的战 

斗。同年11月,波兰工人党提出了建设人民波兰的纲领,努力把民族解放斗 

争发展成人民民主革命。年底在华沙成立了由工人党和民主派组成的人民代 

表会议,并以人民近卫军为核心成立了人民军,有力地推动了反法西斯斗争 

的发展。 

     阿尔巴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和希腊等被占领国家的人民也开展了广泛的 

抵抗法西斯侵略的运动。阿尔巴尼亚人民自意大利法西斯军队侵入之日起, 

便展开了抵抗斗争。1941年11月阿尔巴尼亚共产党成立后,确定了武装起 

义为主要斗争手段的方针,推动了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1942 

年3月成立了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阵线,7月成立了阿尔巴尼亚民族解放军 

总司令部,各地的游击队统编为民族解放军,1944年秋已发展到7万人,11 

月底解放了全部国土,在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共歼敌6。8万。 

    捷克斯洛伐克是欧洲最早开展抵抗运动的国家。早在1939年8月1日, 

捷共便向人民发出抵抗德国法西斯的号召。在斗争中,捷共提出“争取新的 

自由共和国,反对德意志化和释放所有被捕的捷克人”的斗争奋斗目标,受 

到各界人民的支持和拥护。1942年5月27日,捷克爱国者刺杀了德国总督, 

受到德国法西斯的血腥报复。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和地下活 

动,打击德国占领者。希腊人民采取多种形式抵抗入侵国内的德国、意大利 


… Page 102…

和保加利亚军队。1941年,希腊人民解放阵线在游击队的基础上组建了希腊 

人民解放军,人民解放军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希腊抵抗运动的 

主要力量。1943年夏,人民解放军展开强大攻势,年底收复了希腊北部国境 

至伯罗奔尼撒和克里特岛的大片领土。 

     法国、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丹麦等西欧和北欧被占领的国家 

也积极开展了抵抗运动。法国政府投降后,法国人民立即投入到争取民族解 

放的斗争中去,巴黎和北部敌占区及南部非占领区的抵抗组织开展多种形式 

的抵抗活动。戴高乐在伦敦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同国内的抵抗组织建立 

了密切的联系,同时在法国的海外殖民地叙利亚、黎巴嫩及非洲的喀麦隆、 

刚果、乍得等地发展自己的力量。1942年7月,“自由法国”改称“战斗法 

国”,成为法国在海外成立的抵抗组织的中心,得到英国政府的正式承认。 

法国共产党在国内组织了自由射手游击队,逐步发展成为法国抵抗运动的重 

要力量之一。苏德战争爆发后,法国人民阵线成立,有力地推动了抵抗运动 

的发展。1943年5月27日,法国共产党、社会党、激进党等16个政党团体 

在巴黎成立了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6月3日在阿尔及尔成立了法国临时政 

府机构——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1944年2月1日,国内各抵抗组织的武 

装力量根据戴高乐的命令联合成统一的内地军。到同年8月中旬盟军在法国 

登陆时,内地军已发展到50万人,成功地配合了盟军作战。 

     法西斯侵略战争不仅给被侵略的国家的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且使法 

西斯国家的人民也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匈牙利和芬兰等国的人民也积极开展抵抗运动,同法西斯展开了英勇的斗 

争。 



      (5)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43年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意大利投降使轴心国开 

始解体,反法西斯同盟国愈来愈加主动。虽然离最终战胜德日法西斯还很遥 

远,但东、西两线战场的重大变化迫切需要反法西斯联盟各国的协调和团结, 

以加速德日法西斯的彻底灭亡。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美国总统罗斯 

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中国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在开罗举行会议。会议签 

订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会后蒋介石回国。罗斯福和丘吉尔赴德黑兰 

会晤斯大林。斯大林对《宣言》表示同意,1943年12月1日,该宣言正式 

发表。宣言声明,三国“进行战争的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 

国决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还宣布“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 

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 

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同时“使朝鲜自由独立”。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罗斯福、丘吉尔和苏联首脑斯大林在 

德黑兰举行会议。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第一次会 

晤,就尽快开辟第二战场,加速战争进程和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交换了意见。 

会议着重讨论了关于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关于建 

立国际组织、关于处置德国和关于波兰等问题。其中尤以第一个问题最重要, 

三国政府首脑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斗争。斯大林早在苏德战争爆发的第二个 

月就提出了这个问题。1942年6月,苏美英三国曾达成协议,商定当年在西 

欧开辟反德国法西斯的战场。但美英很快又改变了主意,准备在北非先登陆, 


… Page 103…

这是美英垄断资产阶级为从长远上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所决定的。丘吉尔1942 

年8月飞往莫斯科解释这一决定时,表示在1943年将开辟第二战场。到1943 

年5月时,美英决定将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继续推迟到1944年,再次食言。 

在德黑兰会议上,三国首脑最终就这一问题达成了协议,决定盟军在 1944 

年5月1日以前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三国还一致同意战败后的德国必 

须由盟军分区占领;将德国东部的一些地区并入波兰;苏联将在适当的时候 

参加对日作战。会议结束时签署了《德黑兰宣言》,表示在对德作战中,三 

国“已就从东面、西面和南面进行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时间,商得完全的协议”。 



                        4。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开始 



      (1)“七·七”事变和抗日战争走入相持阶段 

     1937年7月7日晚,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准备后,以一名参加演习的 

士兵“失踪”为名,向北平(北京)西南芦沟桥东宛平县城发起进攻。日本 

全面侵华战争开始。11日上午,日本近卫军内阁召集五相紧急会议,宣布“政 

府已下定重大决心,关于派兵华北问题,决定采取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 

同日,日军抽调关东军和驻朝鲜的部队开赴华北,同时海军派陆战队及航空 

部队到中国青岛、台湾待命。17日,日本政府作出了动员40万军队用于侵 

华战争,用武力灭亡中国的决定。日军获得增援后,25日和26日接连在平 

津挑衅,制造事端。27日晨,日本陆军决定立即从国内出兵,并得到天皇和 

内阁的批准。28日,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总攻,平津守军由于得不到蒋介石 

政府和华北其他驻军的支持,被迫撤退,平津沦陷。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为日军进攻芦沟桥通电》, 

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号召全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 

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7月中旬,中共 

代表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同国民党代表蒋介石、张冲、邵力子等在庐山 

会谈。蒋介石正式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7月15日,中共代表向国民党递 

交了《中共中央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其中宣布将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 

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领导,准备随时奔赴抗日前线。 

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并扬言在几个月内灭亡中国。蒋介石政府发表了《抗 

日自卫宣言》,宣布实行全面抗战。同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 

将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由朱德、 

彭德怀任正副军长。9月23日,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共合法地位和实行国共 

两党合作的谈话。在此之前,国民党中央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的国共合作宣 

言。至此,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山西平型关伏击日军,在友军的 

支持和配合下,全歼日军坂垣师团所属3000多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 

大量步枪及军需用品。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日军付出伤 

亡4万余人的代价之后,在11月9日占领上海,然后,向湖州、无锡推进。 

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了进攻南京的命令。12月13日南京失守。日军 

在南京市烧杀奸淫,无恶不做,有30万以上的中国人惨死于日军的屠刀之 

下,妇女被奸淫的事件达2万起以上。日军占领南京后,沿江北上,开始了 

徐州会战。 

     1938年3月,日本华北方面军向山东南部发动进攻。其中左路第五师团 


… Page 104…

直趋临沂,右路第十师团沿津浦路南下,企图在鲁南台儿庄会师,然后夺取 

华东重镇徐州。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中国军队取得了继平 

型关大捷后的第二次大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4月下旬到5月上旬, 

日本华北方面军包围了徐州。5月19日,徐州失守,中国第五战区的军队突 

出日军包围,撤退到皖西和豫南。 

     继徐州会战之后,开始了武汉、广东会战。徐州会战后,日本政府恢复 

了日中谈判,诱迫国民党政府投降,后提出其先决条件之一是让蒋介石下野, 

被国民党政府拒绝。8月下旬,武汉保卫战开始,经过一周激战后,中国军 

队防线开始被突破,10月26日日军攻入市内,武汉失守。抗日战争爆发后, 

外援主要是通过香港到广州再进入中国内陆。日军为了切断中国对外联系的 

通道,在10月中旬向广东发起进攻。10月12日日军在广东大亚湾的澳头港 

登陆,广州在21日沦陷。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开始采取新的策略,即对 

国民党军队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方针,而把主要力量用于绞 

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解放区战场成为主要战场。抗日战争进入 

了战略相持阶段。其主要标志是日军停止战略进攻,极力确保占领区,中国 

的抗战则以游击战为主,运动战为辅。 

     1938年5月,毛泽东写下《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精辟地论述了 

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游击战争的重要地位及作用。在这一战略思想指 

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开始了反“扫荡”斗争,同时八路军挺进 

敌后,开辟敌后战场,展开了广泛的游击战争。中共在华北地区先后建有晋 

察冀根据地、晋冀鲁豫根据地、晋绥抗日根据地、山东抗日根据地。从1939 

年7月到1940年7月,八路军对敌伪作战6900多次,歼灭敌伪军11。3万余 

人。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七·七”事变发生后,红军长征时留在大江南北各省的红军游击队在 

1937年10月2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新四军)。由叶挺、项英 

任正副军长。陈毅、张鼎丞、张云逸、高敬亭分任四个支队的司令员。1938 

年底,以茅山为中心的江南抗日根据地初步建成。在此之前,新四军江北部 

队还建立了以藕塘为中心的江北抗日根据地。1939年,新四军在八路军的协 

助下,先后建立了苏北、苏中、苏南、淮北、淮南、鄂豫皖、皖中等七个解 

放区。 



      (2)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1938年11月3日,日本近卫内阁发表的声明,集中反映了抗日战争进 

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华政策的战略性变化。其主要内容是坚决消灭共产党, 

积极扶植亲日势力,放弃了以前提出的“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方针,而 

采取又打又拉的两手政策。近卫内阁提出,如果国民政府“坚持抗日容共政 

策,则帝国决不收兵,一直打到它崩溃为止”,但它“参加新秩序的建设, 

我方亦不予以拒绝。”所谓“新秩序”即是臭名昭著的“大东亚共荣圈”, 

 “即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实行”日满华三国合作,把中国变成 

日本的殖民地。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加强政治攻势,以国民党副总裁、行政 

院长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加紧进行投日卖国的背叛活动。1938年 12月18 

日,汪精卫等逃出重庆,经昆明抵河内,公开投敌。日本近卫内阁在22日发 

表声明,提出在“睦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原则的基础 


… Page 105…

上与汪精卫亲日派携手合作。1940年3月底,汪精卫经与汉奸王克敏、梁鸿 

志密谋后,秉承日本帝国主义的旨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