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现代后期政治史-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万个集体农庄,入庄的农户占65%。苏联以集体农庄形式实现农业集体化的 

方针已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933年2月15日至19日,在莫斯科举行了全苏集体农庄突击队员第一 

次代表大会,讨论了有关巩固集体农庄的问题。1935年2月,召开了全苏集 

体农庄突击队员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通过 《农业劳动组合标准章程》,宣 

布集体农庄的全部耕地永久归集体农庄使用。同年7月,苏联人民委员会通 

过了《关于由国家发给农业劳动组合无限期(永久)使用土地证书》的决议。 

决议明确规定,由苏联农业人民委员部发给农业劳动组合永久使用土地的证 

书。 

     到1937年底,苏联共有24。37万个集体农庄,联合了1850万农户,集 

体化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3%,集体化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9。1%。 

这表明,苏联完成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 Page 37…

                  六、苏联个人崇拜盛行和大清洗运动 



                       1。苏联社会主义体制的建立 



     两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实施,使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 

化,在商品流通领域中,国营和合作社商业强有力地控制着国内市场,苏联 

已完全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基础。地主阶级、富农阶级和资产阶级已被 

消灭,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成为国家的主人。总之,苏联无论在社会阶级 

结构方面还是在经济发展方面,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在苏 

联已经基本建成。为了把这一切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苏联在1936年公布 

了新宪法,在此之前,曾公布过两部宪法,即1918年的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 

苏维埃共和国宪法,1924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1935年2 

月,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新宪法起草委员会,1936年6月公布了新宪法草 

案,交苏联各族人民讨论。1936年11月26日,全苏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 

在莫斯科召开。斯大林在会上作《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他论述苏联 

新宪法的特点时指出,苏联已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新宪 

法的出发点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苏联已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胜利。12月 

5日,大会以逐条表决方式一致通过了新宪法。 

    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社会历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37年 

12月12日,全苏进行了最高苏维埃选举,选出1143名最高苏维埃代表。1938 

年1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一次会议选出24人组成的最高苏维埃主席 

团,加里宁当选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莫洛托夫(1890—1987)被任命为人民 

委员会主席。苏联新宪法和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确立,标志着对今后苏联 

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斯大林模式的正式确立。 



                            2。个人崇拜盛行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斯大林模式的确立,使个人崇拜在 20 

年代末30年初开始滋长和泛滥。它是一种社会思潮,充斥在社会生活中的各 

个方面。 

     1929年,联共(布)党的“反右倾斗争”,使布哈林、李可夫(1881— 

1938)等对建设社会主义有不同意见的领导被诬为“反党”、“右倾机会主 

义”、“伪君子”,“复辟资本主义”而被打倒。斯大林利用自己所掌握的 

党和国家的权力,开始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1929 

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的50寿辰,苏联各级报刊发表了大量祝寿文章,把斯 

大林说成是列宁事业的唯一继承者,唯一的助手,是活着的列宁,是天才的 

领袖,国家的救星。甚至不惜篡改历史,把斯大林说成是在奠定党的基石的 

时候,在党的第一批小组建立的时候,便是党的最优秀的组织者和建设者。 

这次祝寿活动,实际上是一场新的造神运动,揭开了30年代个人崇拜盛行的 

序幕,使个人崇拜之风愈演愈烈,严重地危害了苏联党和国家的利益,并对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恶劣影响。 

    从30年代开始,苏联各级领导人在各种场合发表讲话时,都毫无例外地 

赞扬斯大林对党和国家的贡献,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程式的套话。1938年, 

经斯大林亲自审订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公开出版,把个人崇拜推 


… Page 38…

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该书多处篡改历史,以突出斯大林的杰出作用和一贯作 

用。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斯大林虽然多次反对并纠正人们对他的过份的颂扬 

和称赞,但这并不能改变他搞个人崇拜的事实。个人崇拜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是农民意识的反映,沙皇俄国专制主义传统和英雄史观的影响,是苏联 30 

年代个人崇拜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3。肃反运动和大清洗 



     1934年12月1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列宁格勒 

州委书记基洛夫 (1886—1934)被暗杀。当晚,斯大林等苏联党政领导人赶 

到列宁格勒,亲自审理这一案件。由此揭开了全苏范围的肃反运动和大清洗, 

一直延续到1938年秋基本结束,有500万人以上受牵连,40余万人被枪决。 

     基洛夫案件发生之前,苏联在30年代初已揭露了一连串的反党集团,并 

进行了政治审判,如“工业党”案件、“劳动农民党”、“俄国社会主义民 

主工党委员会”案件。苏联最高法院特别法庭审判,“工业党”是资产阶级 

技术知识界上层反革命集团和国际资本在苏联的间谍和军事代理机构。联共 

 (布)十六大后揭露了“塞尔佐夫—洛米纳泽右倾—左倾联盟”。1932年下 

半年先后揭露了“柳亭—斯列普科夫反革命集团”和“斯米尔诺夫反党集团”。 

后来又揭露了“乌克兰民族主义者斯克雷普尼克集团”。斯大林关于社会主 

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会越来越加尖锐,这 

是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基本规律。阶级的消灭不是经过阶级斗争熄灭的 

道路,而是经过阶级斗争加强的道路达到的。基洛夫被暗害后,联共 (布) 

党内更加坚信,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将会变得越来越加尖锐。1935年1 

月18日,联共(布)中央向各地党组织就基洛夫遇刺发出秘密信。信中指出: 

现在需要的是真正布尔什维克的革命警惕性,因为敌人的处境愈是绝望,他 

们就愈想把极端手段作为他们反苏维埃政权斗争的垂死挣扎的唯一手段。联 

共(布)中央要求各地动员所有力量去击溃敌对分子,深挖党和人民的敌人 

的反革命巢穴。 

     1934年12月6日,苏联政府为基洛夫隆重地举行了国葬。在此前后, 

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明斯克等地处决了104名“白卫恐怖分子”。12 

月22日,苏联政府发表了关于基洛夫案件的通报,说凶手列昂尼德·尼古拉 

耶夫是地下恐怖组织的成员,而这个恐怖组织则是由原季诺维也夫反对派成 

员组成的,名为“列宁格勒总部”。12月27日,苏联政府在关于“列宁格 

勒总部”的控告结论中指出,谋杀基洛夫只是这个恐怖组织长远计划中的一 

部分,其目的是要谋杀斯大林等联共 (布)领导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 

 (1883—1936)等10余名原反对派成员被捕,并于1935年1月15日进行了 

政治审判。季诺维也夫等完全否认与暗杀基洛夫有任何牵联,检察机关也提 

供不出足够的证据。但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仍被判处10年、5年监禁, 

尼古拉耶夫被枪决。 

     1936年夏,对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重新审判,使大清洗出现新的 

高潮。为了使他们招供“组织恐怖集团进行暗杀活动”,苏联内务部采取严 

刑逼供等非人的恐怖手段,从精神上和肉体上使被告受尽折磨。1936年8月 

19日至24日,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对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进行了公 

开审判。被告被迫供认“杀害基洛夫和准备杀害斯大林及其亲密战友”。8 


… Page 39…

月24日凌晨,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16名被告,均被判处死刑,并于25 

 日执行。 

     在审理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案件过程中,拉狄克、皮达可夫 (1890— 

1937)等被认为和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有“罪恶”的联系。拉狄克等很快 

被捕。为了更有力地进行肃反和清洗,根据斯大林的指示,由叶若夫 (1895 

—1940)出任内务人民委员。叶若夫首先对内务人民委员部大清洗。仅在1937 

年内,该部被处决的干部竟达3000多人。1937年1月23日至30日,对皮 

达可夫、拉狄克等17人以“托洛茨基平行总部”案件进行公审。这是肃反运 

动中的第二次公审。他们被指控“背叛祖国,从事侦察和军事破坏工作,实 

行恐怖和暗害勾当”。皮达可夫等13人被判处死刑,执行枪决。拉狄克等被 

判处10年徒刑。 

     1937年2月23日至3月5日,联共(布)中央举行全体会议,讨论如 

何消灭外国代理人和间谍。布哈林、李可夫出席会议时被捕。斯大林在会上 

作题为 《论党的工作缺点和消灭托洛茨基两面派及其他两面派的办法》的长 

篇报告。1938年3月2日至13日,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对“右派和托派 

反苏联盟”进行公审。这是肃反运动中的第三次公审。布哈林否认企图谋害 

列宁和参与杀害基洛夫、古比雪夫等人的活动,但是布哈林、李可夫等 18 

人被判死刑,并很快被枪决,其余3人被判15年至25年监禁。 

     肃反运动还波及到红军系统。在红军中央机关和各军、兵种领导机关中, 

镇压了一批高级将领。1937年2—3月中央全会之后,内务人民委员部宣布, 

以苏联元帅、副国防人民委员图哈切夫斯基(1893—1937)为首的“反苏托 

洛茨基军事组织”是一个“反革命军事法西斯组织”。不久,图哈切夫斯基 

和国防人民委员部总部机关、红军政治部、各军事院校、各军兵种、莫斯科 

军区、列宁格勒军区、基辅军区、白俄罗斯军区、远东军区的一批高级将领 

均被枪决。当时苏军的6名元帅中,有4人被处决。195名师长中有110人 

被枪杀,220名旅长中,有186人被枪杀,海军舰队司令仅留下1人,航空 

国际委员会和化学国防委员会的领导人几乎全部被镇压。 

     苏联肃反运动和大清洗,使共产国际各国在苏联的领导人也身受其害。 

波兰共产党、南斯拉夫共产党和匈牙利共产党的领导人多被镇压。匈牙利苏 

维埃共和国的领导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库恩·贝拉1937年6月24 

 日被捕,1939年11月30日被杀。 

     斯大林的肃反路线和内务人民委员部滥捕滥杀,引起党内外普遍恐慌, 

国内政治生活出现危机。第十七次党代表大会选出的71名中央委员中,有 

51名被处决。列宁建立的第一届人民委员会,包括列宁在内的15名委员中, 

有8名被处决或死于狱中,1人被驱逐出境。地方党政干部,包括州委、市 

委书记,州苏维埃、市苏维埃主席,共青团州委书记和各区党委书记等,成 

批地被杀害。联共 (布)中央政治局委员、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人民 

委员会副主席奥尔忠尼启则虽是斯大林的密友,但他坚决反对毫无根据地逮 

捕和枪决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及各级干部。1937年2月17日,他同斯大林发 

生激烈争吵,次日在家中自杀身亡,抗议斯大林领导的大清选运动。 

     苏联肃反和大清洗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恶果,粗暴地践踏社会主义的民主 

和法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在全世界败坏了 

社会主义的声誉。肃反扩大化使数以万计的好人受到迫害,苏联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事业受到严重打击,对苏联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产主了难以消除的 


… Page 40…

恶劣影响。 


… Page 41…

                       七、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1)“五四”运动爆发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深受鼓舞。十月革命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1918年,李大钊、陈 

独秀等创办 《每周评论》,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5月,《新青年》 

编发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11月,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布尔 

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中,欢呼十月革命的胜利,并指出十月革命后,世 

界历史已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十月革命是20世纪世界革命的先 

声。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随着中国无产阶级 

不断壮大,中国革命不可避免地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19年4月底,出席巴黎和会的帝国主义列强,无视中国是战胜国,竟 

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日本。中国军阀政府采取妥协态度,以如不 

签字将“有害六端”为由,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激奋, 

立即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5月4日,北京3000余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高呼“拒绝巴黎和约签 

字”、“誓死争回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抵制日货”等口号。 

学生们强烈要求严惩交通总长、订立二十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