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汉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楚河汉界-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丝毫没有魏明坤们的拘谨和陌生感,完全把部队当成了自己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他们简直如鱼得水。八一学校里长期的准军事化生活,使他们早就习惯了出操、跑步、稍息、立正,早就学会了走队列、踢正步。当许多新兵还顺拐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能熟练地走出每步七十五厘米,每分钟一百二十步的标准步伐了;当许多新兵连准星和缺口都找不到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能进行实弹射击了。他们对部队操练的那套东西太熟悉了,几乎无需任何过程,他们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从老百姓到军人的最初过渡。    
    而这一切都是魏明坤他们这些平民出身的士兵所不具备的。他们望尘莫及。他们羡慕他们,佩服他们,但不免也有些嫉妒他们。其实在内心深处,他们还是很希望能与他们接近、交往,甚至成为朋友的。但是,每当他们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护着自己的自尊心走近他们的时候,总会感受到一种不可名状的自卑和压抑。周东进们太优越了,他们的优越是骨子里的,不用刻意表现也能随时随地感觉得到,何况他们根本就不想掩饰。他们认定自己是天生的军人,认定只有他们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将军。他们从来就没把魏明坤们放在眼里。    
    周东进们漠视的眼睛使魏明坤们每每感到屈辱和愤懑,也激发了他们要与之拼力较量的劲头。他们不服气,他们虽没有周东进们的好出身,好基础,但他们在心智和体力方面并不比任何人差,他们不信就干不过他们!此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魏明坤一直跟周东进摽着劲儿地干。在艰苦的较量中,他一次次地被对方的优越刺伤,又一次次地把优越的对方击倒。他势单力薄,但他坚韧顽强。因为他明白自己前面既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后面也没有能够支撑的靠山,他必须凭借自己的力量杀出一条血路。他只能背水一战。    
    后来,当魏明坤终于靠自己的努力跻身于周东进之上后,他对周东进的眼睛就不屑一顾了。那时他已经看得很清楚,周东进那种张扬的眼睛只能说明他还不成熟。有这样一双眼睛的成人,大多是在父辈创造的优越环境中长大,从未经受过委屈、压抑,从未经历过苦难、绝望的干部子弟。只有他们才有可能把一双不成熟的眼睛从童年带入青年,甚至一直带入成年。这是他们这种人的专利,但也正是他们这种人的局限。魏明坤心里很明白,他们注定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因为这种东西只会把他们从人群中剥离出来,让他们为自己曾经拥有过的优越承受加倍的痛苦和打击。那时候,许多干部子弟都开始有了改变。现实的磨砺使他们逐渐成熟起来,而成熟则使他们眼中的张扬收敛了许多。但周东进却是个例外,他似乎跌多少个跟头也记不住疼,吃一百个豆也尝不出豆腥气,他从不知道收敛自己。他一如既往地大睁着眼睛,袒露着自己的热情、聪明和能力,也袒露着自己的骄狂、愚蠢和不成熟。魏明坤在冷眼旁观的同时,常禁不住为周东进感到悲哀。周东进的军事素质极好,是个难得的军事指挥人才,但是他太自信,太不懂世故,太不适应周围的环境了。即便把他老子周汉的因素计算在内,他的路也不可能走得很顺。周东进果然一直都不顺利,他在战场上和情场上都输给了魏明坤。后来,周东进就主动要求调离野战军,去边防部队了。从那以后,他们就再没见过面。    
    十几年过去了,魏明坤以为经受过这么多的挫折,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磨炼之后,周东进即便不是面目全非也一定会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周东进至今还保留着那样一双眼睛!


第二章败下阵来

    2    
    周东进竭力想使自己显得平静一些,他目光直视魏明坤,在把气势传递给对方的同时,也在暗暗地观察着对方。    
    从外表上看,魏明坤的变化不大。还是那张筋肉结实的方脸,还是那双深井般难测的眼睛,还是那副微微上翘的坚硬下巴。难得的是魏明坤仍旧保持着标准的身材,腹部平坦,全身紧凑,丝毫没有中年男子的暄胖,也没有当官人身上常见的那种无规律生活造成的松弛和倦怠。魏明坤的变化不在外表而在内里,周东进敏锐地感觉到魏明坤的神情中多了许多自信,举手投足间也有了一些首长才有的凛然之气。这种感觉像个尖细的锥子,锐利地刺向周东进,猛地捅进了他内心深处最薄弱的地方。一种钻心的痛迅速向全身扩散开来,周东进心中一凛,立刻咬紧牙关,把全身绷得紧紧的。    
    来吧!周东进想,你魏明坤不是一直就盼望着这一天吗?你小子的机会到了!    
    其实,从得知黑山口出事,从得知魏明坤到分区当司令员起,周东进就一刻也没平静过。满脑袋都是黑山口,满脑袋都是魏明坤。黑山口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他的胸口,而魏明坤则像叠压在石头上的一只脚,让他承受着双重的压力。周东进心里很清楚,在这两种压力中,石头的重量是固定的,而那只脚的重量却是任意的,想轻则轻,想重则重,一切全凭魏明坤了。他周东进这回可是真的落在了魏明坤的手心里,只能听任魏明坤发落了。    
    为什么偏偏是魏明坤?!为什么偏偏要让魏明坤赶在这个节骨眼上?!    
    周东进真搞不懂,老天爷怎么会这么器重自己,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他周东进已经无数次地“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了,可为什么到头来还是不能“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呢?    
    第一次被魏明坤击倒是在当兵的头一年。    
    开始周东进没太在意魏明坤,他虽对爸爸平白无故送这个掌鞋匠的儿子当兵感到不解,但也不想深究。这与他没多大关系,他感兴趣的是自己终于穿上军装扛起枪成了一名真正的军人了。那时的周东进正处于一生中最轻狂自信的年纪,他相信将门出虎子;相信军人是世上最值得骄傲的职业;相信军人是男人中最优秀的一群;相信自己天生是军人;相信自己注定会成为将军;相信未来的军队终究会掌握在他们这些人手中;相信他们的介入将使这支军队变得更加强大无比;相信他们最终会率领这支军队完成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    
    当时,南征的朋友王京津写了一首题为《献给下一次世界大战的英雄》的长诗。这首诗充满激情地描述了想象中未来的那场战争,描述了他们这代军人在那场解放全人类的伟大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这首长诗在雄心勃勃的干部子弟中间迅速流传开来,周东进立刻就被这首诗深深地打动了,其中最令他感动的是这样一些句子:    
    摘下发白的军帽,    
    捧起素洁的花环,    
    轻轻地    
    轻轻地走近你的墓前。    
    ……    
    异域的天空中,    
    永远凝固着你年轻的容颜。    
    你的生命,    
    你的誓言。    
    ……    
    昨日硝烟,    
    依然萦绕在丛林山涧。    
    我的战友,    
    我的伙伴,    
    你将长眠在异国他乡    
    那遥远的    
    大西洋    
    彼岸。    
    吟诵着这首诗,周东进无数次地想象自己在未来的那场战争中,率领着一支优秀的军队,驰骋疆场所向披靡的情景。想象自己成为英雄壮烈牺牲后,以马革裹尸,躺在亲手解放的土地上,被战友追悼祭奠的动人场面。    
    他恨不能这一天明天就来到。    
    有了这许多的雄心壮志在胸中鼓荡,周东进自然更没有心思理会魏明坤了。说老实话,他根本就没在意魏明坤。当他在士兵当中脱颖而出以示范的身份在训练场上翻飞腾跃的时候,当他在实弹射击中每每名列前茅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当他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般地引用古今中外著名战例把连队干部镇得目瞪口呆的时候,魏明坤就与所有普通士兵一样,统统在他的眼前化做了“零”。而他自己则是“1”,是那个有可能在将来统领这无数个零的“1”。    
    这种“1”的良好感觉一直持续到评五好战士的那一天。在那天以前,准确地说是在魏明坤发言以前,周东进始终认为自己是当之无愧的五好战士。    
    但魏明坤发言了,魏明坤一发言,周东进顷刻间翻身落马。    
    魏明坤在发言前先念了一段毛主席语录。魏明坤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魏明坤说我不同意周东进当五好战士,他身上存在着严重的干部子弟的“骄”“娇”二气。接着,魏明坤就一一列举了周东进“骄”“娇”二气的具体表现。    
    周东进惊讶地发现自己竟有那么多缺点。首先是骄气:瞧不起农村入伍的战士,笑他们走正步像跨垄沟,练刺杀像抡锄头,还说自己根本用不着练瞄准,闭上眼睛也比他们打得准……周东进无话可说,明摆着,虽然是开玩笑,但这些话的确都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令他没想到的是,那些整天跟在后面让他帮着练单杠、练瞄准,被他数落时只会跟着嘿嘿笑的兵们,见有人出头为他们伸张正义了,立刻就揭竿而起冲他来了,而且一个比一个苦大仇深。特别是那个总跟在他屁股后面的河南兵,说着说着竟委屈得眼圈都红了。    
    还没等周东进反过味来,魏明坤就又举出了一个更为严重的事实:周东进竟敢嘲笑指导员的辽西口音。魏明坤说周东进在背后笑话指导员发不出“二”这个音,说指导员总是把“二”说成是“阿”,还说他知道在指导员的家乡有这样一种说法:谁要能说“二”,谁就能当官。魏明坤是在指导员刚巧转到他们班检查评比情况时,不失时机地说出这件事的。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指导员的脸当时就变了颜色。    
    至于周东进娇气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最主要的一个例子就是周东进在连队吃忆苦饭时不仅没掉眼泪还扔掉了半个糠菜饼子,这也是铁证如山无可辩驳的事实。周东进确实扔掉了忆苦思甜的半块糠菜饼子。当时,他强忍着吃了半个,只觉得那东西吃到嘴里扎扎巴巴的很牙碜,实在难以下咽。一咽到嗓子眼处,后脖子上的汗毛就呼地一下全竖起来了,怎么也吞不进去。他就悄悄地把剩下的半块糠菜饼子攥在手心里,一出食堂门赶紧扔掉了。没想到,这个动作偏偏就被跟在后面的魏明坤看到了。魏明坤瞥了一眼一直躲在暗处观察的指导员,不声不响地把那半块糠菜饼子捡起来,缓慢而坚决地一口一口地吞了下去。事后,指导员指名道姓地表扬了魏明坤,虽没点名批评周东进,只笼统地批评说“有些同志”如何如何,但周东进的脸上一直火烧火燎,很是羞愧难当。这件事周东进自然也得认账,自然也无话可说。    
    直到魏明坤提出周东进不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经常上街买水果、糖块吃的问题时,周东进终于忍不住跳了起来。周东进说这个意见我不能接受!哪次不是你们大家让我买的?再说,哪次买回来不是大家伙儿一起吃的?我周东进又没多吃一口,怎么我掏钱买东西给大家伙儿吃反倒成了我一个人的不是了?魏明坤说,周东进同志你不要一口一个大家伙儿,好像所有人都吃过你东西似的。周东进愣了一下,这才记起魏明坤似乎的确从没吃过他的东西,也从没吃过任何人的东西。指导员这时在一边发话了。指导员说,为了说明问题,请同志们都把自己的存折拿出来。同志们就一人拿出了一个存折。经逐一检查发现,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了些钱,只有周东进和小四川没有存折。但小四川有一把汇款单的存根,小四川家庭生活困难,每个月六块钱的津贴费他只留下一元,其余五元都按月寄回家去了。周东进当时就蒙了,他没有存折,也从没想过要存钱。指导员不动声色地启发周东进说,没存折也不要紧,把钱拿出来看看,说明你没乱花钱也行。周东进就上上下下地满身摸起兜来,每个兜里都有钱,但每个兜里的钱都不多,一共就掏出了四元三角六分,连一个月的津贴费都不足。指导员问怎么会这么少?一个月六元钱的津贴费,一年总共发七十阿(二)元钱呢,怎么只剩了四元多?你的钱都到哪去了?其实周东进自己也正在想这个问题,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他确实没有什么大的开销,家里也不需要寄钱,钱都到哪去了呢?情急之下,周东进突然想起自己曾经给过河南兵一些钱。那天他俩一起去街上,河南兵说他家乡今年发大水了,想往家里寄点钱,但因为自己烟抽得狠手头剩下的钱不多了,所以很是为难。当时,周东进想都没想就把兜里的钱全掏出来给他了,也不记得是多少,只记得那一趟因为没买吃的东西回来,大家伙儿好不扫兴。还记得河南兵当时感动得鼻涕老长,一个劲地表示感谢,说年终评五好战士时他一定要投周东进一票。想到这里,周东进立刻抬起头求救似的去看那河南兵,希望他能站出来帮自己说出一部分钱的出处。但河南兵却坚决地把目光挪向别处,死活不看他。周东进呆着脸想了一会儿,终于决定什么也不说了。一来不好意思说出自己帮助别人的事,二来他也说不清到底给了河南兵多少钱,三呢,就算是这点钱说清了,剩下那些钱哪去了他还是说不清。    
    于是,周东进彻底败下阵来,连五好战士的毛也没沾着。没有一个人提他的名,连那个信誓旦旦的河南兵也没提。


第二章不当兵,毋宁死!(1)

    3    
    因为当兵第一年就没评上五好战士,周汉对东进的表现很失望,专门派南征到连队找东进谈了一次话。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告诉东进,干部子弟要学会夹起尾巴做人,干部子弟应该与广大的工农子弟打成一片。    
    一见面,南征就上下打量着东进说,瞧你这一身干部子弟做派!白衬领,懒汉鞋,让人家一打眼就能看出你是个干部子弟!    
    看出来又怎么了?东进不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