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兴唐- 第2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他现在何处?”碧儿几个女子急切地问。
“太子大约是想从吐蕃的松城方向突围出来,可前方有许多吐蕃的大军。雅州刺史得到消息后,立即召集军队,准备与太子殿下遥相呼应,策应殿下返回。可又得到谍报,殿下看到前方吐蕃军队多,又滑向了金川,然后不知去向。”
几个女子又为之沮气。
没有出来,有何喜之有?
然而消息传开,群臣一个个默然,不知道太子是怎么走的,想出现在东女羌,必须经过紫山口,上了哪里,真正是高原所在,天气恶劣,特别是前段时间,天气恶寒。
武则天在后宫大哭:“我苦命的儿啊。”
哭完后,直闯政事堂,将李贤批阅的奏折一一拿了出来,说道:“你就这样监国的?”
其实第一次监国,李贤所批的奏折,已经能可圈可点,缺陷不少,但做得不错。可终是年青,又是第一次,落在武则天眼里,想挑错误与不足之处,可想而知的。
一边挑,一边指责!
张大安嘴张了张,却说不出来。人家是教儿子,而且还有本事教儿子,所挑的错误,就是自己平时都没有在意过的。有什么反驳的理由?
裴炎只是心中冷笑,这一大家子乱了,不过他心中的更腾起了许多想法,唯一忌惮的是太子,除了太子外,还有什么?一个急佻的皇子,一个贪恋权位日渐昏暗的皇帝,一个更贪恋权位的妇人……
好啊!
但是冷眼相观,心中却清楚,皇后这是一步步相逼啊,逼到雍王寝食不安时,必然会做下更悖逆的事。那时候新账老账,全部一下子收拾。甚至武则天都不会出面,李治主动会用雷霆手段,处理这个儿子!


第400章 夜寒月白(四)
“想,”李威毫不犹豫答道。
这个女子可不简单的,而且记得不多,但记得她手腕是很强硬,杀了许多反对的大臣,可是儿子大了立即让权给儿子,孙子大了,立即让权给孙子。单从这方面来讲,母亲做得也不及。
当然,各人的遭遇不同,所做的选择不同。
若这个女子死心塌地与自己共同生活,再成长几年,纵然是母亲,在后宫中都能与之抗衡。
“我也想啊,可不行,噶尔钦陵还没有死呢。还有他,”一拍肚子,现在终于确认了,肚子里有了身孕。只是措词,主要还是舍不得吐蕃这个基业。但与李威在一起,确实也很开心,喜欢汉家的文化,能谈诗,能谈文,还写了一手好字,文有文才,武有武略,年龄也不大,说不喜欢,又是昧心之言。
顿了顿又问道:“太子啊,为什么这次你屡屡有机会,不强行突破?”
“无法突破,何必为之?”
“所以才不停地游动,一步步拉开空缺,猛然逃出生天,是不是?”
“是,”但李威不明白她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对她来说就是白痴的话,问都不需要问。
“很多事情都是一理相通的。政治亦是如此,回去后,在青海还呆上一两年吧。”
“那样的话,青海战局更糜烂,你可以从容收拾噶尔钦陵?”
“这只是一部分因素,赞普一死,情况不同了。本来这次噶尔钦陵劳国伤民,兵力大损,倒是一个机会。可是赞普一死,会有许多变化。我打算秘不发丧,看一看是男孩还是女孩。若是男儿,也不发丧,先授意一些大臣反对他,给他压力。最后再进行拉拢,让他主动扶持你我的儿子做赞普。赞普掌握在手中,大义也就掌握在手中。这才是根本。等儿子再长几年,然后猛然发力。”
说到这里蹙了一下秀眉,眼中也很迷茫的,何其容易。
叹口气又说道:“还要怪我太孟浪,到了他的军营,屡次挑衅激怒此人,现在想起来,不应当啊。”
十分后悔。
“莫要后悔,你做得很好了,要相信自己。”
“你这是担心你的儿子,还是担心我?”
“两样皆担心。”
“我很开心,又难过了,马上我就要回去,这天隔一方,以后日夜思念,如何了得?”这一句说得柔情万种,李威生生让她说得心都软了下去。
“这是次要的,太子啊,你还没有想明白。你身陷重围,休说我们吐蕃人,就是你们唐人也认为你再无生理,可想而知,你们唐朝国内政局的动荡。我在你们军中,相隔遥远,不能得知具体的情报。可以想的,为了你们帝国的将来,你们那个皇帝陛下,必然扶持你的二弟。可他又做了那么多悖逆的事,你的母亲手腕又了得,你二弟与她生死不容。是你二弟胜,还是你母亲胜?”
李威没有回答。
自己这一困,不用想的,自己二弟得意了,甚至朝堂上更多大臣投奔于他。但是不是呢?别人不知,自己还不知道母亲的能力?那可是权谋之术,天下无几人能及的智慧女子。休说是二弟,就是自己与一干大臣联手,还加上这个没禄氏相助,与母亲为敌,鹿死谁手,未必可知!
自己也不知,可以预见,二弟就要倒霉了。
“但是你一回去,你们那个皇帝陛下,又如何作想?”
“这时你返回长安算什么?不如不回,青海收一收,不是帮助我,也许会对我锦上添花。我既然打算暂时与噶尔家族和解,换取他们的支持,纵然青海战局再糜烂,对我的帮助不大。主要还是你啊。”
也不是假话,感情不谈,若是实现她的目标,李威成为唐朝皇帝,同样很重要,对她会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李威开始有所悟。
“青海战事,你没有获全功。一旦你平安回去,我们吐蕃国内压力必增,噶尔钦陵只好返回逻些城,将政局稳定下来。没有了噶尔钦陵,那个赞婆会是你对手?这是全战功,你是要问鼎的!你在青海不回,会想像的,你们那个皇帝害怕你夺位,又重新扶持你的二弟,然而你母亲又不甘心。朝局虽乱,正与你的孤芳自赏形成一个对比,百姓思念,良臣思念。然后你从容布置,不动则己,一动必将这个鼎拿下来。与这次突围有何区别?”
从容说来,几句话就将李威以后的方向指导出来。
“孤真想你了,”李威不由感慨道。
有这样的人相助,自己还害怕以后做不了皇帝吗?
“想我可以,切莫回长安后,搂着那些漂亮的妃子,就将我忘记,”说到这里,使小性子,伸出小手,在李威手背上狠掐了一下。
李威不能答。
“还有啊,万一我生下了一个女儿,还要去青海,你回长安,我可不便啊。”说到这里咯咯地笑了起来。笑如嫣花,眼角儿都流荡着一层媚意,当真比春花还要灿烂。
……
温存了一下,没禄氏说道:“我有些话要说。”
“说吧。”
“从这里离玛多城有两天路程了。”
“是。”
“城中的守将叫囊赞多,是噶尔钦陵的死党,但其人嗜酒如命。我托人安排,送了一千坛美酒,到了玛多城。两日路程,明天晚上他还是不设防备,会继续吃酒。但城中的副将却是我的人。因此,明天早上起来后,不急于行军,慢腾腾地向北进发。到了傍晚时,不得休息,勿得在四更时分抢到玛多城下。我会让人安排,让守城的将士吃着酒,吃醉酣熟,或者用其他手段调开,悄悄将城门打开。”
“那太好了,不过孤不懂,虽是你的人,他们为什么也同意放孤逃出生天?”
“你笨啊,”没禄氏用手指敲着李威的脑门子,说道:“很简单的,我只说一句话,为什么钦陵如此不顾国力民力,一定要将你击杀?既然有如此的能力,为何青海还落败?还中了他的圈套?还要亡命天涯?这是钦陵虚夸你的作用,将你击毙与前几年南诏忠于赞普军队形成对比。杀死了你,他声名如日中天,下一步要做什么?”
“原来如此。”
“我不懂军务的,可大道理还是懂的。”
李威苦笑,这并不是大道理,而是纯粹的权谋与手段。自己比起来,是差了。
“就是这样,我挑选的将领并不多,只是能派上用场的人,大约仅三四人耳,这些人对赞普忠诚都不用怀疑。并且为了害怕走露风声,我也没有告诉他们,我在你们大军中间,只知道我的贴身侍卫在帮助你。这些侍卫更全是我们没庐族的忠心虎贲,他们更加放心。”说到这里,她犹豫了一下,虽是忠心,可一旦有了儿子,这些人还是必杀的。
想了想眼前这个人的性格,怕他反感,不敢说了。
天亮了起来,不紧不慢地向北逃去。但是到了傍晚,李威忽然下令,加快行军速度。大军马不停蹄地向北冲去。四更刚过一点儿,来到玛多城下,果然城门大开。几条身影闪了出来,骑马绕过他们这支军队,向南消失在茫茫黑夜里。知道是没禄氏的人,皆没有阻拦。没禄氏说道:“待会儿,需要放一些人逃出来。否则我的人离开后,钦陵必然怀疑。”
“行。”李威立即吩咐下去。
其实这时候离开是最要紧的,杀不杀伤敌人皆是次要。
挥了一下手,大军冲了进去。
看着唐朝军队冲进城中,一会儿喊杀声,惨声叫传了起来。城中大多数是吐谷浑士兵,可也有几百吐蕃将士。这一路上只是逃亡,唐朝军队没有与吐蕃军队交战。可今天晚上,交战再难避免。而且还是一面倒的屠杀。一时间,没禄氏心中百味杂陈,国家、民族、个人的仇恨与爱情,种种得失在脑海里翻飞滚动,亦不知是喜是忧。
大半天才说道:“太子啊,我就要告别了。”
“孤来送你。”
“谢。”
走了一段路,没禄氏勒住了马,说道:“就到此吧,终有一别的。”
但眼中还有一些感谢,是人,总有一份感情的。又说道:“以后切莫耽搁,否则你们将士还是太少。”
“孤知道。”
没禄氏又骑马来到他身边,将身上大红披风解了下来说道:“这是我喜欢的披风,将它送给你,希望它能伴你杀出青海,也希望它能陪你返回长安,荣登宝鼎。”
说着动作温柔地将这件披风系在李威的身上,就象一个柔情蜜意地妻子,在为丈夫深情款款地告别送行。
“是,那你也要保重,”李威想了想,将背上的角弓解下来,当作礼物交给了没禄氏。
没禄氏接了过来,用手在上面摩娑着,然后盯着李威,似乎将他的模样记在脑海中。过了好一会儿,终于也说了:“保重!”
说完后,一拍马向南疾行而去。
此时夜已深,渐近黎明时分,晨风呼啸,虽是三月,可在这个高原上,寒气依然逼人入骨。倒是一轮明月渐渐西下,在天空中闪着寒冷的白光。
没禄氏一行人只是一会儿,就消失不见,与夜色融为一体。
其实李威心中同样复杂,将来面对这个女子,还有欠下的这份恩情,自己又如何自处?默立了良久,一拍马道:“进城!”
一行人向城中冲去,夜风吹拂着腥红的披风,发出猎猎的声响。


第401章 红妆春骑(上)
穿过了一层薄薄的晨曦,上了木桥,这里离黄河源头不远,黄河并不宽大,就象是江南的一些小河,河水涓涓,清澈动人,大团大团的春雾便从河面上蒸发上来。
破晓时分,夜色未尽,城中的战斗仍然在继续,只是变成了零星的战斗,惨叫声也越来越少了。
契苾刚说道:“殿下,登城楼吧。”
战事仍在继续,此时在城中会有危险的,刀箭无眼,况且天色依然很黑暗。
这个倒没有争,也没有必要逞这个英雄,李威上了城楼,眺望远方。远方一大团一大团的晨雾越来越重,一团雾意味着一个湖泊,在这里晨雾里,碎碎地散着上千个湖泊,但西南方向那团雾是最大的,无疑就是东柏海。西柏海已经出了视线范围。
李谨行也走了过来,看着南方说道:“这一次还要感谢那个王妃儿。”
“是。”
李谨行看着李威身上的披风,又说道:“若是殿下将此女收下,对殿下大有帮助。”
这段时间李谨行算是见识了这个女子的胆略、智慧,最难得的是吃苦精神,虽说她是吐蕃人,耐寒,可这一行艰苦之极,非是常人所能想像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士兵被活活冻死,需知,经过积石山前的一批淘汰,所剩下的那一个不是虎贲之士?
仍然活着的人,能让李谨行佩服的真的很不多,太子算一个,本来刘仁轨算一个的,可逃回长安,改变印象了,要么是杀神薛仁贵,辽东那一带,就没有那一个不佩服这个杀神的,论钦陵也让他佩服的,是军事才能,现在不得不加上这个王妃。
与敌人无观,况且这个王妃是敌是友,也未必得知。
李威喃喃道:“还是要将她想方设法笼回长安。”
“那是,有些女子相助,不亚于天后帮助陛下。”
李威没有言,记得没禄氏一生在武功上作为不大,可正是因为这个女子的文治,为吐蕃中兴打下了很好的基石。论文治能力,吐蕃前后也有一千多年,出了许多英雄豪杰,她绝对能挤入前十位。岂止是权谋之术!
这样的女子放在吐蕃不大好啊。
当然想是这样想的,可自己能不能登基呢?没禄氏能不能顺利铲平噶尔家族?至少眼前来说,噶尔家族才是唐朝的真正隐患。
白光渐渐压过黑光,天微微亮了。
城中的战斗也结束了,不仅是打通了一条通道,击毙了近四千名吐蕃与吐谷浑的士兵。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与战马,武器需要补充,特别是战马。最多时,是出积石山,人均两匹多战马,还有许多耐寒的牦牛。到了党项人生活的地界,大量的物资与牦牛送给了党项人,一些稍劣的与受伤的马匹,也送给了党项人。
逃向多弥时,除了人均一马外,只带了四千匹战马,可以换乘,可以作驮马。然而到了截支川,因为没有足够的马料,又为了隐饰行踪,只好将马又丢下一大批,仅多存一千五百匹,士兵皆舍不得了。
路上又冻又饿,又有大批战马倒了下去,再度出紫山口,人均勉强一匹马。还要带一些辎重,这无疑减慢了速度。而且强行赶路,这些精挑细选留下的良马,糟蹋得不成样子。包括自己跨下的这匹大宛名马,以及李谨行那匹青海璁,都目不忍睹,看不到当初名种马的半丝风采。
但在这个小城中,又缴获了三千来匹马,无疑对提高速度会大有帮助。
李威说道:“做饭,然后立即休息。准备再度行军。”
“喏!”侍卫传令下去。
但还有一些吐蕃人逃了出去,其中一些有见识的,立即奔向九曲,通知论赞婆。稀里糊涂的,连唐朝军队如何攻进城中都不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