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三国之英雄与诸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网游三国之英雄与诸侯-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刘表在荆州,民数被寇,自璋在事,寇不入境。。
  4、合肥之役,张辽奄至,诸将不备,陈武斗死,宋谦、徐盛皆披走,璋身次在后,便驰进,横马斩谦、盛兵走者二人,兵皆还战。权甚壮之,拜偏将军,遂领百校,屯半州。
  5、权征关羽,璋与朱然断羽走道,到临沮,住夹石。璋部下司马马忠禽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
  6、刘备出夷陵,璋与陵逊并力拒之,璋部下斩备护军冯习等,所杀伤甚众,拜平北将军、襄阳太守。
  7、魏将夏侯尚等围南郡,分前部三万人作浮桥,渡百里洲上,诸葛瑾、杨粲并会兵赴救,未知所出,而魏兵日渡不绝。”璋曰:“魏势始盛,江水又浅,未可与战。”便将所领,到魏上流五十里,伐苇数百万束,缚作大筏,欲顺流放火,烧败浮桥。作筏适毕,伺水长当下,尚便引退。
  十二、丁奉
  丁奉在东吴十二虎将里是最年轻的一个,但他是个早年就以武勇闻名的将军。“数随征伐,战斗常冠军。每斩将搴旗,身被创夷。”虽然没有记载他参加了哪些重要战役,但是“战斗常冠军”也足见其勇猛过人。
  在一个老将纷纷谢幕后,丁奉走上了他的舞台。当时,魏遣诸葛诞、胡遵等攻东兴,诸葛恪率军拒之。诸将皆曰:“敌闻太傅自来,上岸必遁走。”唯有丁奉冷静分析曰:“不然。彼动其境内,悉许、洛兵大举而来,必有成规,岂虚还哉?无恃敌之不至,恃吾有以胜之。”此后,奉曰:“今诸军行迟,若敌据便地,则难与争锋矣。”乃辟诸军使下道,帅麾下三千人径进。时北风,奉举帆二日至,遂据徐塘。天寒雪,敌诸将置酒高会,奉见其前部兵少,相谓曰:“取封侯爵赏,正在今日!”乃使兵解铠着胄,持短兵。敌人从而笑焉,不为设备。奉纵兵斫之,大破敌前屯。会据等至,魏军遂溃。迁灭寇将军,进封都(亭)〔乡〕侯。这一战打出了江东豪杰的英雄气,大雪中奋短兵,丁奉勇武可见一斑。
  随后在迎接魏降将的战斗中,丁奉又一次出彩,他“跨马持矛,突入其陈中,斩首数百,获其军器。”以当时而言,丁奉很可能是三国末年的第一虎将。此后又一位降将诸葛诞在寿春被魏人围困。“奉为先登,屯于黎浆,力战有功,拜左将军。”虽然没有救下诸葛诞,但毕竟力战有功。
  孙綝猖狂,无视吴帝,又是靠丁奉挽救了一次政治危机。可见并非只有战场上可以显示这位猛将的雄风。
  丁奉的寿命应该也是非常了得的,直到晋吴对峙时,他还在为国家奋斗着“奉与晋大将石苞书,构而闲之,苞以征还。”不过随后“因攻晋谷阳。谷阳民知之,引去,奉无所获。”这一次虽然不算失败,但是只得到一座空城,显然还是不能让暴君孙皓满足的,再加上屡次有大功,丁奉也渐渐骄傲起来,于是他受到批评。不过不久之后,丁奉也彻底走完了自己精彩的一生。为十二虎臣的风云战史画上了句号。
  附:丁奉功绩表
  1、数随征伐,战斗常冠军。每斩将搴旗,身被创夷。稍迁偏将军。
  2、魏遣诸葛诞、胡遵等攻东兴,诸葛恪率军拒之。诸将皆曰:“敌闻太傅自来,上岸必遁走。”奉独曰:“不然。彼动其境内,悉许、洛兵大举而来,必有成规,岂虚还哉?无恃敌之不至,恃吾有以胜之。”及恪上岸,奉与将军唐咨、吕据、留赞等,俱从山西上。奉曰:“今诸军行迟,若敌据便地,则难与争锋矣。”乃辟诸军使下道,帅麾下三千人径进。时北风,奉举帆二日至,遂据徐塘。天寒雪,敌诸将置酒高会,奉见其前部兵少,相谓曰:“取封侯爵赏,正在今日!”乃使兵解铠着胄,持短兵。敌人从而笑焉,不为设备。奉纵兵斫之,大破敌前屯。会据等至,魏军遂溃。迁灭寇将军,进封都(亭)〔乡〕侯。
  3、魏将文钦来降,以奉为虎威将军,从孙峻至寿春迎之,与敌追军战于高亭。奉跨马持矛,突入其陈中,斩首数百,获其军器。进封安丰侯。
  4、魏大将军诸葛诞据寿春来降,魏人围之。遣朱异、唐咨等往救,复使奉与黎斐解围。奉为先登,屯于黎浆,力战有功,拜左将军。
  5、布曰:“丁奉虽不能吏书,而计略过人,能断大事。”休召奉告曰:“綝秉国威,将行不轨,欲与将军诛之。”奉曰:“丞相兄弟友党甚盛,恐人心不同,不可卒制,可因腊会,有陛下兵以诛之也。”休纳其计,因会请綝,奉与张布目左右斩之。迁大将军,加左右都护。
  6、宝鼎三年,皓命奉与诸葛靓攻合肥。奉与晋大将石苞书,构而闲之,苞以征还。
  7、因攻晋谷阳。谷阳民知之,引去,奉无所获。
  

写作资料:木牛流马详尽制作(带译文注解)
更新时间2010…11…13 22:11:43  字数:9640

 整理出来的资料,关于木牛流马的制作方法,超详细,有心的书友可以了解下。
  为译注方便,特将罗贯中著《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二十一,孔明造木牛流马)中关于木牛流马造法之原文转录如下,并根据译注的需要分句编号:
  1造“木牛”法曰:
  2方腹曲胫,3一股四足,4头入领中,5舌着于腹,6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7曲者为牛头,8双者为牛脚,9横者为牛领,10转者为牛足,11覆者为牛背,12方者为牛腹,13垂者为牛舌,14曲者为牛肋,15刻者为齿,16立者为牛角,17细者为牛鞅,18摄者为牛秋革由,19牛仰双辕,20人行六尺,牛行四步,21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22人不大劳,23牛不饮食也。
  24造“流马”法云:
  25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26左右同,27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28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29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30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31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32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寸七分。33后载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34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35后杠与等。36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37每枚受米二斛三斗。38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39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40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41形制如象。42革干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43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下面以编号为序,对原文逐句译注。为便于理解,请注意结合图文阅读。
  原文1:造“木牛”法曰:
  译文1:造木牛流马的方法是:
  注文1:笔者认为木牛和流马是同一种运输工具的两个名字,应当合称木牛流马,而以统称木牛为宜。理由之一,在原文中极少单独提到木牛或流马的功用。假如是两种运输工具,应当优胜劣汰只选用一种。理由之二,原文前部分“造木牛之法”只介绍概貌而无数据,后部分“造流马之法”只介绍数据而无概貌。两部分都不完整,只有将前后两部分合为一个“造木牛流马之法”才是完整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原文第24句是“造流马法云”,这句在《三国志》写成“流马尺寸之数”,说明后段是“造木牛流马之法”的数据。
  除前述理由外,也有可能木牛和流马是两种有细微区别的同一种运输工具。也许其中一种是另一种的改进型号,可能木牛在先,因原文介绍的都是牛头、牛角之类牛身上的部位名称。也许以后将木牛改造后速度稍快,便称作流马了,或许只是头面部的装饰物是牛头便称木牛,是马面便称为流马。
  制造木牛的数据中有6个较重要的数码,如肋长、前后轴孔、前后脚孔、前后杠孔、板方囊和前杠长等等。将“6码”按谐音读作“流马”,既有实际意义又增加神秘感。也许就是这种神秘感使后人以为是两种运输工具,因而难以研究仿制出木牛流马。
  原文2:方腹曲胫。
  译文2:牛腹是方形的,牛胫是弯曲的。
  注文2:后文介绍的板方囊是方形的,板方囊置于牛腹内,故牛腹应为方形,牛胫呈弯曲形状,是为了与真牛形似,可能是整条牛脚从上至下呈上大下小形状,这样的结构才稳定牢固。
  原文3:一股四足。
  译文3:牛屁股1副,牛足4只。
  注文3:1副牛屁股可能是个装饰物。也可能作挡风雨用。置于牛腹后部,可能装饰有牛尾。如果制成盾牌,则可兼作兵器。牛足为4只,不论是什么形状都能排除独轮车的可能。
  原文4:头入领中。
  译文4:牛头装入牛颈中。
  注文4:牛头本来与牛颈相连,根据“舌着于腹”和“垂者为牛舌”句推断,牛头是紧连牛腹的,牛颈的长度不大。为了转弯的灵活性,牛颈宜短不宜长。
  原文5:舌着于腹。
  译文5:牛舌紧靠着牛腹。
  注文5:另有记载,牛舌扭转后,牛足则不能转动。可见牛舌是一个机关,看似平常的装饰物,一经扭转即能制动。其形状应与牛舌形似。扭转后制动的设计并不难,只要牛舌扭转后能卡住“前足”,前足不动则牵连后足不能动。这牛舌是“刹车”装置,也是防止外人抢夺的一种秘密机关。司马懿仿制成木牛流马,却没有发现牛舌的功能,可见其设计是很巧妙的。牛舌的长度应在6寸7分以上,参见注文27。
  ?
  原文6: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
  译文6:木牛载重量较大,但行进速度较慢。单独行进每天几十里,成群行进每天约二十里。
  注文6:后文有“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句,以及根据2枚板方囊的尺寸计算,估计每牛载粮草约200千克。古代一里相当于434米。日行20里的速度不算快。不论山地还是平地,木牛流马行走的速度都比独轮车慢得多,木牛流马只适合山地而不适合平地,这也是木牛流马失传的一个原因。
  原文7:曲者为牛头。
  译文7:木牛的头部模仿真牛拉重物时的弯曲形状。
  注文7:结合“垂者为牛舌”句,牛舌既垂,牛头则不能平视前方,只能是两眼朝地。真牛在拉重物时必弓肩,两眼朝下。木牛就是模仿这一姿势。同时为安装牛舌这个秘密机关作掩护(见注文5)。
  原文8:双者为牛脚。
  译文8:牛脚分为前后两双。
  注文8:笔者研制的木牛,左右两只前脚是一个整体,同时进退。左右两只后脚也是一个整体,同时进退。这点与真牛步行有很大区别。如果要设计像真牛一样四只脚分别进退,用现代的钢材作材料是可以办到的,在古代用木材可以制造,但不宜负重。
  此句可以理解为,牛脚是固定在两根辕木尾端的着地的支柱,这支柱在停止时可以支撑木牛的后部,防止向后倾倒。如果作这样理解,“脚”和“足”就有区别了。但笔者认为设这样的支柱没有必要,因而将足和脚看成是同一概念。如果不这样,后文的脚杠和脚孔等概念就不好理解。
  牛脚的长度后文未提及,考虑到人体高度等因素,牛脚长度(从脚孔至下端)以2尺5寸为宜。(参见注文20)
  原文9:横者为牛领。
  译文9:示意图上横杠即为牛颈。
  注文9:结合“头入领中”和“舌着于腹”可以说明,牛颈的长度不大。为的是缩短木牛的总长度,以便重心后移,转弯灵活。
  原文10:转者为牛足。
  译文10:牛足可以转动。
  注文10:以往有木牛流马即圆轮车(独轮车或四轮车)之说。笔者则认为木牛流马不是圆轮车。理由是:三国以前即有圆轮车,不管怎么改革都不值得千古流传;二是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圆轮车上坡下坡都很难制动,平路也因地面不平难以行进,如果圆轮车能适用,就用不着发明木牛流马了;三是原文中有“牛行四步”句,显然是指木牛象真牛一样一步一步地前进;四是原文中“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句,明白指出木牛脚是四方的木杠,而不是圆轮;五是笔者研制的木牛流马模型,四足是木杠式的,已经很好地利用原文的数据,也是一种印证。
  可以设想,在四足的模式上,于四足之中心装一圆轮,平坦地用圆轮行进,圆轮不能转动时,再以四足着地行进。这样做,行进速度快,转弯也灵活,有许多优点。但原文没有依据,暂不讨论。
  原文11:覆者为牛背。
  译文11:覆盖在牛腹上方的部分是木牛的背部。
  注文11:牛背的作用是遮太阳挡风雨。其材料可以用竹片、木板、油布等材料。照理说,牛腹两侧也应有遮阳避雨之物。
  原文12:方者为牛腹。
  译文12:牛腹呈方形。
  注文12:牛腹呈方形,内装2枚板方囊。牛腹内空的前后长度不大于“肋长三尺五寸”,上下高度为“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加“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共2尺。牛腹的左右宽度是下列数字之和:前杠长1尺8寸;左右辕、左右脚和左右秋革由共6层木板,每层厚1寸5分,计9寸;两数之和为2尺7寸。
  以上说明,牛腹长3尺5寸,宽2尺7寸,高2尺,这个空间可以供2枚板方囊前后平排放置。这样放置占长3尺2寸(“广一尺六寸”的2倍),占宽2尺7寸(板方囊的长),占高1尺6寸5分(板方囊的高)。牛腹内装下2枚,略有空余,以方便板方囊的装卸。
  如果将2枚板方囊上下迭放或左右平排放置都是不妥的。假如上下叠放会增加牛腹的高度,使重心上移而不稳定,牛腹的高度2尺也不够用。假如两枚板方囊平排左右放置,会增加牛腹的宽度至3尺2寸,不利窄路行走,也会使左右稳定性较差;若两枚板方囊载重量不相等时会影响左右平衡;这样放置会使板方囊容易滚落。
  原文13:垂者为牛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