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张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巾张狂- 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⒍婀セ鳌
然后,吕翔与敌将大战三、四个回合,不支被杀,余众溃散。吕旷为了替兄长报仇,带领本部兵马冲上去,结果同样战不三合,也被敌将斩杀。好在敌将兵少,不敢追杀,大半袁军才得以顺利逃回本阵。
袁绍一方计点过后,损失约一百四十人,负伤八十人。这点儿伤亡,对五万人的大军来说,当真不算什么。
但是,此战过后,袁绍军中的士气受到一定的打击,不复前些天攻城略地时的高昂。而袁军的围城工作,也受到士气下降的影响,还有并州军不时出城干扰,进度变慢了不少。
对于这等局面,完全是技不如人,袁绍也没有办法,只得下令加派人手,加紧建设过程。
袁绍下令修建的,是一座攻城营地。
为了防止城内敌军的无谓袭扰,但凡攻城的一方,绝不会试图将己方营地直接修筑在城池附近。一般来说,距离敌城五里左右,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这个距离,可以让敌人出城偷袭时,难度大为增加,确保攻城一方的驻扎安全。
但是,大军在发起对城池的进攻时,若是直接从己方营地出发的话,对士卒的精神和体力消耗,就会有点儿大。直面敌城,行进在没有防护的旷野里,士卒们的精神必须时刻保持紧张,以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守军突袭反击。这对攻城士卒们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负担。
为此,攻城一方在正式大举进攻之前,都会在主要大营前,修建几个攻城营地。这些攻城营地,通常极为接近敌城,以方便对敌城的监视。
在攻城营地到主营之间,则通常会用简易的栅栏和壕沟,围出一条长长的安全通道。行走在栅栏里,可比行走在旷野里安全多了。敌人就算要发动突袭,也必须先克服栅栏和壕沟的阻碍。有了这些阻碍,处于行军状态的部队足以及时展开部队,转换成战斗状态。这种结果,绝不是突袭者想要面对的。
如此一来,当攻城正式展开时,攻城一方便可以直接从工程营地发动进攻,而无需浪费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在路上。
至于敌人会不会乘虚进攻这些攻城营地?
攻城者只会巴不得他们来进攻呢!
自古以来,防御就比进攻容易。若能够将守城者引诱到城外来解决,可比强攻防御森严的城池要好多了。所以,对守城者一方来说,反击敌军是必要的,但是如何反击,反击敌人的什么地方,却是一个需要慎之又慎考虑的大问题。
别看之前殷罡带兵斩杀二吕,阻挠了袁军一方攻城营地的修建,实际上他这一战除了振奋士气以外,真实效果并不算太大。袁绍的攻城营地建设,因为殷罡而拖延了一天,却依然在两天后顺利完工。
当袁军有了基本的防御工事以后,即使典韦亲自出动,也别想像之前殷罡那样成功的击退袁军。
顺便提一句,经过几个月的修养,典韦的伤势也基本消失,实力不减当年。
当然,袁军能够将巨鹿城四周的营地都修好,也是付出了相当代价的。比如东侧的围城营地,就曾经被张狂部将太史慈带领骑兵发动突袭,一战斩杀袁军一百六十人,俘获两百余。大将蒋奇也在反攻时,被太史慈射伤手臂,一个月内上不得阵,算是退出了巨鹿之战。
也许是由于被俘虏的袁军,都是些干苦力的辅兵,不值什么。两天后,张狂居然很大方的将这两百余俘虏尽数释放。
虽然按照张狂派出使者的说法,是因为杀俘不祥,而养着这群无用之人在城内,一是浪费粮食,二是浪费看守,还不如直接归还给袁绍。可是袁绍并不相信张狂的解释,依然觉得这其中有些古怪。
不但袁绍这么想,军师田丰也是如此想的。
为此,田丰在接收回这匹俘虏以后,将他们一个一个的分开来讯问一番,以探查其中是否有诡计。不过,这些俘虏除了控诉并州军俘获他们之后,强剥了他们的军服,还不好好的管饭,每天只给一点点口粮外,倒没有发现别的东西。
查不出古怪,又看不出俘虏们有被收买的迹象,即使以田丰的智谋,也只得放过这些俘虏。毕竟,这些都是自己人,不能对他们太苛刻,以免挫动军心。只是为了安全起见,田丰还是将他们打散建制,重新编制从军。
当然,事后对这些被俘士卒多加监视,也是应有之义。不过,负责这一块的是审配,那可是个能人,不用田丰操心。
虽然有着种种事故,对袁绍军的围城行动进行了制约,可到了十月初七,袁军依然利用己方的兵力优势,成功的完成的对巨鹿的四面合围。
这个时间,正在田丰的预计时间点上。



第41节 攻城需汗血
一条高度大约六尺,基座宽度大约三尺的土墙,在距离城池约四里地的位置,将巨鹿城完整的包围起来。土墙的外围,则是修建土墙取土而形成的,宽八尺,最深三尺左右的一条壕沟。
有了这样一条长壕,巨鹿算是基本被与外界隔离起来。
另一方面,各种大型攻城器械的制造,也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云梯,计划建造两百具,现建成一百四十具;五梢抛石机,计划建造六十具,现建成五十六具;七梢抛石机1,计划建造二十二具,现建成十七具;冲撞车,计划建造八十具,现建成三十八具;巢车,计划建造十六具,现建成十一具;井欗,计划建造四十具,现已全部建成;轒辒车,计划建造六百具,现已全部建成……
也就是说,以袁军目前的准备工作而言,已经可以发动前期的进攻了。剩下的那些攻城器械,大可以边打边造。只要能够弥补上前方的战损,维持住对攻城的需求,攻城器械到底早一天建造好还是玩一天建造好,那都是不大的问题。
话说袁军之所以能够轻松的制造出如此众多的攻城器械,一来是由于袁军进攻迅速,并州军连坚壁清野的工作都没能完成,让袁军得到了充足的材料。二来由于冀州当地豪强厌恶张狂的统治,积极的出人出力,为袁绍踊跃效劳。三来,也是袁军缴获了并州军之前为了南下进攻袁绍,在列人城里所准备下的不少战具和木材。
用并州军的资财,去进攻并州军的城池,这就是兵法当中所谓的“因粮于敌”。对于这个成果,袁绍表示非常满意。
十月初九。经过充分的军事整备以后,袁军的大规模攻城活动,终于正式拉开了序幕。
首先出动的,是上百辆轒辒车。这种简陋的四轮带顶盖式人力推车,担任的任务,便是将泥土运送到城下的壕沟里,填平这些攻城的障碍。
夹杂在轒辒车中间的。有一些高度达到五丈以上的巨大木车。这些被称为“井欗”的木车顶部,有一个简易射击平台。平台上搭乘着十名左右的精锐弩手,用他们精准的箭矢,威胁城墙上的守军,掩护着担任填平壕沟任务的袁军民夫。
另一些高度还在井欗之上的巢车,则距离城墙要远些。上面搭载的士卒,皆是眼神奇佳的机灵人。他们呆在高达七、八丈的空中小屋内,仔细观察着城内守军的分布和调动情况,还有战场第一线的各种变化。一有动静。士卒就要随时准备向下方的将校们回报。
至于抛石机之类的高级货,第一天攻城,还不急着用出来。等城外的壕沟被填平,就是抛石车发威的时候。在将城墙砸的差不多以后,云梯接着便会登场。那时候城中守军将会大量登上城头,又可以让抛石机有一次大威力的爆发。
别看整个攻城的过程看起来有条不紊。其实,袁绍的心中可是相当着急。
并州军虽然被袁军借助流言传播和地方豪强之力,暂时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可是其总体实力并没有受到多少损害。以最近被袁绍任命,专门负责并州军情报的许攸所言,如果必要,张狂短期内在并州,至少可以再动员出三万经过一定训练的大军。
还有北方的鲜卑人,也与并州军势力关系密切。如果张狂开口向鲜卑人借兵的话,只要一两个月,袁绍就要面对数万来自草原大漠游牧骑兵的威胁!
张狂被围困的消息,现在想必已经传到了并州北疆。张狂手下的头号重臣程昱,对张狂忠心耿耿。必然会全力以赴的前来救援。如果在一个月之内,袁绍没能攻下巨鹿,只怕就要遭到并州军的里外夹击。
所以。袁绍可以用来攻城的时间,最多不超过二十天。二十天以后,若是巨鹿依然没有被攻下,袁绍就必须果断考虑撤军的问题。
只是,越是紧要的时刻,袁绍就越是能够沉得住气。在攻城这件事情上,心急是没有用处的,只会徒增伤亡。按部就班的发动连绵不断的攻势,才是效果最好的做事方法。
随着太阳西斜,第一天的攻城作战结束了。十月份的夜晚,已经有了相当的凉意。连夜攻城,对士卒的体力和精神恢复不利。就算心中着急,就算袁军兵力充裕,袁绍考虑了一番之后,还是放弃了这种打算。
一天的作业下来,巨鹿城南面的壕沟,基本上已经被填平。袁军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三百多辅兵的死伤。而利用井欗进行反击的袁军强弩手,也让城头的并州射手,付出了至少八十人的伤亡。
这样的死伤数字,听起来不是太大。但不要忘记,那只是一个开始。而双方也只是隔着十多丈的距离,相互对射而已。
当壕沟被填平,城墙被摧毁,双方在损坏严重的城头,进行短兵相接的战斗时,有时候一天之内,死伤人数就会突破千人。那样的战斗,基本上几天就会有结果。守城者胜利,则攻城一方不会有余力和士气继续强攻,就剩下长期围困一条路。攻城者胜,则城市就被攻克了,守城者一方一般会全军尽殁……
在袁绍的计划中,这样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袁绍虽然出身大汉最顶尖的世家,可是作为一军主将,也必须及时的抚恤士卒,鼓舞士气。平时就罢了,如今正是袁绍用人之际,他当然要尽量鼓舞部下的作战意志。
所以,首日战斗以后,袁绍很快带着亲兵,出现在今天参与攻城的辅兵队伍里,和蔼的巡视着参战官兵,还常常停下与部下们说上两句。
在士卒们的欢呼声中,袁绍一个屯接一个屯的视察过去,不时对士卒们发表一些鼓舞的话语。为了显示他与士卒同甘共苦,避免士卒心生怨言。袁绍还特地随机选了一个屯,与屯中的小兵一起围坐在火堆边,享用同样的饭食。
已故的名将皇甫嵩那一套与士卒同甘共苦的做派,袁绍哪怕没有亲自见过,却也听说过。此时被袁绍拿出来用一用,效果倒也不坏。
有些粗粝的面饼,虽然让袁绍感到磨牙。但并不妨碍他就着咸咸的干菜和清淡无味的汤水,大口大口的吃下去。吃完之后,袁绍还特地鼓励该屯中,曾经被并州军俘虏过的两名士卒,奋勇杀敌,不要有任何的思想包袱。
什么,要问世家贵族子弟袁绍,怎么吃得下这等粗粝的食物?
别忘了,袁绍可是曾经在父母墓前。完美的达成过守孝六年战果的强人啊!六年的艰辛生活,他都能够忍受,吃一餐粗粝的饭而已,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光是从这一条来说,袁绍这个“婢生子”,可比一贯奢华无度。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纨绔子”袁术,更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统帅。袁术那位大少爷,别说是与底层士卒们同甘共苦了。就算他平日里所喝的水里没有加上些蜂蜜,他都会大声的抱怨不已,然后重重的责罚负责的仆役。
安抚完士卒,袁绍回到主将大帐内,已经快到亥时了。此时,大部分士卒已经睡下。可袁绍还不能休息。就在过去的一两个时辰里,又有好几封军情文书,堆叠到了袁绍的案几上。好在这次的军情文书里,并没有什么坏消息。袁绍看完以后,笑着对跟在身边的从事陈琳说道:
“孔璋。孟德的援兵,后儿就能到了。”
陈琳做过大将军何进的主簿。当何进身死之后,他便避难逃奔冀州。袁绍起兵反董之时。陈琳也得到袁绍的邀请,加入了袁绍的幕府,成为“书记从事”,专门为袁绍起草命令。这份职务,虽然品级不高,却相当于后世的“领导秘书”,非贴心人不能为之。
听到袁绍的话,陈琳本来木然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笑意。
“孟德也算是不忘本了。他在内黄扼住西贼东援的道路,压力不小,还能够派大将前来支援,果然堪称国家忠良啊!”
袁绍这次突袭并州军,可不是孤立的动作。在安平国,他命令麹义务必牢牢拖住于禁军团;在魏郡,他敦促兖州刺史曹操全力发动,一方面威胁邺城的臧霸,一方面不让河内的谢逊军团东进。在赵国,他派出崔琰和牵招两位能干的部将,带着小部队潜入,牵制周仓军团的动做。
曹操的兖州刺史,是得到袁绍大力支持,才得以上任的。在曹操临危上任之初,袁绍对他可是要兵给兵,要粮给粮,支援了曹操整整十万斛粮草,还有一员大将朱灵所统御的四千精兵。
若是没有袁绍在背后的大力支持,曹操当初接任兖州刺史的时候,面对一个前任刘岱留下的,残破无比的烂摊子,凭什么能够力挽狂澜,一举击破数以十万计的黄巾贼?
所谓“投桃报李”,曹操得到袁绍如此强力的支援,才得以割据州郡以自立。那当袁绍遇到前所未有的大麻烦时,曹操出人出力,为袁绍奔走效劳,也就不足为怪了。
曹操这次北上支援袁绍,一共动员了三万大军。其中,两万人由曹操亲自率领,屯驻在内黄一带,用以对抗臧霸和谢逊。另一万精兵,曹操则交给从兄弟夏侯惇带领,北上支援袁绍,攻克巨鹿。
ps:
ps:1中国古代抛石机,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是纯利用人力的人力抛石机,是用人力在远离投石器的地方一齐牵拉连在横杆上的梢(炮梢)。炮梢架在木架上,一端用绳索栓住容纳石弹的皮套,另一端系以许多条绳索让人力拉拽而将石弹抛出,炮梢分单梢和多梢,最多的有七个炮梢装在一个炮架过,需250人施放。这东西与西方的配重式抛石机(帝国时代2里面那种)原理截然不同,算是我国古代比西方落后的少数技术之一。
另,本节中有一个伏笔,关系到后文的一个神转折。



第42节 伐交显谋略
对于袁绍抓住巨鹿不放的战略,曹操表示可以理解。并州军之所以能够从一支黄巾残兵,发展到当前这等庞然大物,大半归功于张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