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天改明- 第1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据说水泥产量不够,不准备售卖。”商贾回答了他的问题,让他死了打水泥的心。
“大哥,我俩没有请帖,没法去啊。”矮个子倒没有把注意力只集中在水泥上面。
“没事,我可以带两个随从,就委屈两位贤弟当下大哥的随从了。”商贾咬了口馒头,咀嚼了几下就吞了下去,然后才回答道。
“大哥,具体什么时辰开始?”矮个子关心地问道。
商贾估摸了下时间后说道:“没多少时间了,赶紧吃,吃完了赶过去。”
壮汉和矮个子一听,也不再言语,开始埋头拼吃。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这结义三兄弟所坐的马车就到达了水泥厂前面的广场入口。
入口处守着的五城兵马司所属的兵丁拦下了马车,要求出示请帖,闲杂人等不能入内。
商贾示意壮汉掀开车帘,然后从袖口中抽出请帖交给兵丁查验。
兵丁验了请帖后指着不远处的一处独栋建筑道:“你们直接去那处竞拍厅,别到处乱走,抓到是要打板子的。”
商贾好像是知道此处的规矩,并没有特别反应,答应一声后,吩咐马车往那处竞拍厅而去。
在车内,矮个子奇怪地问商贾道:“大哥,此处怎么有兵丁把守,还那么严,乱走都要打板子?”
商贾听了解释道:“此处靠近水泥玻璃厂,朝廷设兵丁把守是为了防止配方泄密。据说里面还有锦衣卫把守,下车后记得千万别乱走,明白么?”
壮汉和矮个子点点头,不敢乱来。
到了竞拍厅门口,马车停住,壮汉首先钻出车子跳到了地面上。
他感觉落脚平整,但壮汉有点担心自己的体重大,这么跳下来会不会踩凹了这水泥做的广场。就连忙移开一步看了下,发现没有一丝踩凹的痕迹。
他四下一看,发现竞拍厅门口也有两个五城兵马司的兵丁,正在检查他们前面一辆车里下来的人。
壮汉见没人看自己,就又使劲踩了几脚后,再移步到一边看了下自己跺脚的地方,发现仍然没有丝毫痕迹留下。
这时,商贾已钻出车厢,刚巧看到了壮汉的动作,就笑着道:“不要说你人,你看这车子,可有车轮痕迹留于这水泥路上?”
壮汉还真拿眼往车后一瞧,没看到有痕迹,不由得对商贾笑笑,然后小声道:“前些天的雨水也没冲软一丝水泥路面,真是不错。”
矮个子钻出了车厢后,和壮汉一起跟在商贾的身后,扮作他的随从,然后往门口走去。
至于车子,自然不用他们操心。
过了兵丁的检查后,就来到竞拍厅的大门了。
矮个子和壮汉对于类似衙门的地方有点点敬畏,紧跟在商贾的身后,仿佛如此做,就会得到一丝安全感。
没想到商贾猛然站住了脚步,矮个子和壮汉收势不及,都撞到了商贾的后背。
“大哥,怎么了?”矮个子以为房屋里出什么事情了,连忙问道。
“你们两人上前来看。”商贾没有解释,只是让他们自己去看。
壮汉的个子比较高,目光直接越过商贾看到前面,嘴巴成了“o”型。
矮个子绕过商贾,猛然发现前面有透明的一大块东西挡着。
他伸手一摸,冰凉的感觉,然后看向商贾道:“大哥,这是。。。”
“玻璃。”商贾毫不犹豫地答道,他差点就撞上了,因为他没料到这玻璃的透明度这么高,更没想到,玻璃竟然有这么大,还能当门用。
“大哥,玻璃有这么大么?”壮汉这时也开口了,他不是没见过玻璃,之前他拿大明九思宝钞去换银两的时候,在大明皇家银行见过那边窗户改用了玻璃,但都是比较小块的。
守在台阶下的那两个兵马司的兵丁一直有注意看这三人的情况,看他们没人撞上玻璃门,那个兵丁甲冲他对面的那个兵丁乙一伸手。
兵丁乙无所谓地从怀里掏出一张一分银的大明九思宝钞,一边递给兵丁甲,一边说道:“总算给你赢了一回。”
这结义三兄弟自然不知道有人会拿玻璃门来打赌,壮汉伸出手掌,抵着玻璃轻轻地推开,让两位哥哥先进去。
三人都进去后,绕过影壁,进入了大厅。没想这大厅又让三人吃了一惊。

第三百五十四章 竞拍
大厅宏大宽敞,但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很亮,自然的亮光。
商贾三人感觉他们到得不是室内,而是一个露天的院子。
三人顺着亮光抬头往上看,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只见房顶每隔一段就有一块大的玻璃铺设,光线就是透过这些玻璃照亮了整个大厅。
要说他们也见过一些房子的房顶是用琉璃瓦,但那个光线和眼前的一比起来,实在太暗了。
商贾的眼睛比较尖,他发现屋顶的玻璃和刚才在门口见到的玻璃又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透明度上面。房顶的玻璃,看上去比较模糊,显然透明度不是很好。但经过房顶的那种玻璃后照下来的亮光,感觉不到太阳的那种晒,就像是过滤过一遍,把阳光中的热量给过滤掉了。
大厅前面有个台子,台子上面只有侧面有桌凳,桌子上好像放着文房四宝。
台子下面放着一排排的椅子,每张椅子之间则是一张小小的四方茶几。在茶几上放有一些东西,由于有点距离,他们看不清楚那是什么。
商贾数了一下,大概能坐三四十人。此时已有不少人坐在那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就在他们三人还在打量之时,走过来一个吏员,对他们拱手道:“麻烦看下请帖。”
商贾拿出给他看了后就被带入他的座位,而他的两个随从,也就是他的两个结拜弟弟就被安排到了靠墙一侧侯着。
没过多少时间,座位上都坐满了人,请帖上写明的时辰也到了。
后台走出来一个吏员,唱道:“安公公到。”然后他走到那张桌子上,坐下准备之后的竞拍记录。
台下所有的人马上停止了交头接耳,从椅子上站起来,看向台上。
等安贵义迈着官步走到台前正中后,商人们纷纷见礼。
封建王朝的士农工商,到了明末,已经变成了士商农工,商人的地位提升了不少。
而且这些商人的背后大都站着京师的文臣武将,勋贵皇亲。最重要的是,中兴侯临走前曾交代过要待之以上帝,让他们掏钱。
安贵义知道中兴侯的意思,因此他在台上也抱拳拱手,回了一礼,请他们坐下,然后开门见山地说道:“请帖上已写的内容,咱家就不重复了。咱家的事儿多,就直接开始吧。”
商人们都静静地看着安贵义,等着他继续。
安贵义拍了下手,后台就有一批人抬着各种玻璃制品出来,放置到台前。这些玻璃制品都放在一个特制的架子上,并且在每种玻璃的下方都标有一个数字。
等这些抬玻璃制品的人下去之后,安贵义走到台前,看着底下这些商人说道:“朝廷所办玻璃厂生产的玻璃器皿,原本是给皇上御用的贡品。但现在朝廷正需用钱之际,皇上特批每月拿出一定产量的玻璃进行售卖,以补国库。”
安贵义一张口,就告诉他们这些东西是高端产品,皇上用的贡品,暗示这些玻璃器皿的市场价不会太低。
安贵义指着玻璃制品边的数字道:“这些就是这月售卖的产量,一共就这么多了。现在咱家先让人给你们介绍下这些贡品。”
说完之后,安贵义又拍了下手,从后台出来一人,先向安贵义行了一礼,然后开始给台下的商人介绍各件玻璃制品。
底下的商人们虽然看形状大概就能猜出是干嘛的,但经过专业人士的介绍,发现有好多玻璃制品的用处其实更多。
玻璃制品的种类其实并不多,没多少时间就介绍完了。那人再向安贵义行了一礼就回后台了。
安贵义清了下嗓子,吸引那些商人的注意,然后继续道:“所有的这些玻璃制品,一个月内的量,一次性拍卖。规则就是自由竞价,价高者得。”
底下的商人一听,连忙瞪起眼睛来看数字,心中计算着每月产量到底有多少。
安贵义说完之后按照事先的计划就不准备再管了,想走回后台。不过他马上想起还有一事,差点忘记了。于是,安贵义又转身回身子继续交代道:“如若用大明九思宝钞来交割,则朝廷会给百分之一的优惠。”
这一下,底下就“嗡嗡”成一片了,没想到朝廷扶持九思宝钞的力度竟然这么大,还肯让利出来让大家都用这九思宝钞。
在安贵义进了后台后,另有一人出到前台开始主持拍卖,先前的吏员就开始记录起来。
底价是成本的三倍,可玻璃是用最不值钱,也是最常见的一些材料烧制出来的,花费最高得也就是人力而已。
这些商人能被派来竞拍,自然是有能力获得主家赏识的人。因此他们心中一番计算之后,就开始互相竞价起来。
大约过了二刻钟之后,竞拍结束,商人开始陆续退场。
矮个子和壮汉接到商贾,本想问问情况,但看人比较多,只好忍了,一直憋到坐回车里后,壮汉才忍不住问了:“大哥,如何?”
商贾看看两个结拜义弟,叹了一声,然后说道:“这次太出乎意料了,没想安公公开价如此之低,最后只是十倍底价成交了。”
“十倍?这还少么?”矮个子不解地问道。
“当然少了。你们也不想想,这是皇上用的东西,京师中很多达官贵人都没用上。这要是一拿出去卖,不要说这些东西实在,比如那大的玻璃,改造下书房,那多亮堂;就说用这东西人的身份,就会变得不一般。你们说,有钱人家会差这点钱买么?”
商贾说到这里,又是一声叹道:“可惜东家犹豫了,只让我过来看看。不过我也看出来了,不止我东家一个是打这主意的。”
“大哥,不是还有下次嘛,没关系的。”壮汉一看商贾连叹了两次,就出言安慰道。
“你不懂,这次好多人就算出手,也是因为东家给的额度不足,无法竞拍。等下一次,都明白过来这里的利润,怕是要竞争地激烈了。”商贾看着壮汉回答道。
壮汉一听,挠了下头,他就没话说了。
“对了,二弟,三弟,你们以后不用每天去兑换九思宝钞,朝廷是铁了心要推广这九思宝钞,应该不会贬值的。”商贾想起竞拍会上安公公的话,就提醒两个义弟道。
矮个子和壮汉自然不解,但在经过商贾的解释后,才明白了缘由。壮汉哈哈一笑道:“以后不用每天那么麻烦了,还真不错!”
没想商贾一笑,对壮汉和矮个子说道:“真不错的不是这个,大哥我看到一个发财机会了。”
矮个子和壮汉一听,盯着商贾,异口同声地问道:“什么机会?”
之前商贾说过水泥的发财机会,最后是泡汤了。还说过搞大明通行宝钞,但他们俩都在涨了一点后就卖了,也没赚到几个钱。虽然后来看到涨得老高后悔,但最后又庆幸通行宝钞跌破了他们的卖出价,没有砸在手里。至于再以后的行情,他们就没关心了。
现在听商贾说又有机会,一心想着发大财的两人连忙咨询了。
“你们有看到那大玻璃没有,做成门或者窗户都是极好的,但也有缺陷。”商贾一脸神秘地说道。
“什么缺陷?”他的两个义弟又是一起问出了口。
“里面能看到外面,外面也就能看到里面。有的时候里面会有不方便是不是,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东西遮挡了。”商贾在两个义弟面前也不藏私,一口气说了出来。
“帘子?”
“对,就是帘子,做大气有档次的帘子,配得上那玻璃才行。怎么样,你们有没有兴趣跟哥哥一起做?”商贾是打定主意要做了。
壮汉和矮个子互相看看,然后一起点头道:“好,我们跟大哥一起干。”
说完之后,三人一起呵呵笑起来,为找到一门赚钱的生意而高兴。
他们不知道,紫禁城中有一人比他们更高兴。

第三百五十五章 不听劝的后果
安贵义在竞拍结束之后,第一时间赶往紫禁城,把第一次的竞拍结果禀告给崇祯皇帝。
“恭喜陛下,这月的玻璃器皿只要能达到按事先预估的产量,就能得纯利五万三千八百两白银之多,这还是去掉使用大明九思宝钞优惠之后的数目。”
安贵义跪在那崇祯皇帝禀告。他一脸的笑意,好像是他走路捡到金元宝一般地喜欢。
崇祯皇帝一边看着安贵义呈上的奏折,一边听安贵义说话,眼角露着笑意。
如果这份报告早三个月到他手里,他就不只是眼角露笑了。
现在他已经经过魏忠贤留在宫内财物和抄家八大晋商所得财物的刺激,对于月赚五万多就不是那么大喜大悲了。
崇祯皇帝看完之后,把奏折放御桌上,对安贵义道:“起来吧。”
“谢陛下。”安贵义高兴地再磕了一个头,然后才站起来。
“钟师傅说的那镜子如何了?”崇祯皇帝看完这些玻璃利润后,想起钟进卫说过镜子会更赚钱,因此就问了。
他一高兴,忘记了安贵义已经不管生产的事了。
不过安贵义事先有过预估,找过宋应星,因此他不慌不忙地答道:“陛下,尚未达到中兴侯所描述的那种清晰度。”
“哦?”
“陛下,这玻璃的一面遮上黑布或者刷上黑漆,确实能影出人来,但这种清晰度和眼下使用的铜镜相差不大,离中兴侯所说的毫发毕见的效果还有不少差距。”安贵义给崇祯皇帝详细解释道。
“那钟师傅所说的那种材料制法如何?”崇祯皇帝伸出一只手放在御桌上,用指尖轻磕着桌面,一边想着钟进卫当初的那封信一边问道。
“陛下,据奴婢所知,尚未找到粘附在玻璃上的方法。”安贵义不着痕迹地回答道。
“哦,朕想起来了,朕传那个宋应星过来问这事会更清楚点。”崇祯皇帝从安贵义的据说一词上才想起他已不管生产的事。
他沉吟了一会,表扬了下安贵义道:“做得不错,要再接再厉,争取下月多赚一些。”
“奴婢定当不服圣望,定让那些商人多掏钱出来。”安贵义心中有数,不说玻璃的产量会增加,光那些商人付钱时候那眉开眼笑的样子,他就知道这些商人肯定能赚好多,下次的竞争肯定会激烈,因此他大声地向崇祯皇帝做了保证。
只不过安贵义因为没了某个部件,声音大了格外尖锐,显得有点刺耳。
崇祯皇帝或许是听惯了,对此一点都不以为意,抬起在御桌上的手挥了下道:“你先回去吧,把本次竞拍内容给户部和内阁都抄送一份。”
“是,陛下。”安贵义答应一声,然后向后退出殿门才转身离去。
崇祯皇帝的心情不错,有钱就有底气,这段时间以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