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天改明- 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太极城府很深,心里虽怒,却没有表现出来,他也没有强行指派,要人去帮忙攻打昌黎,这样有损大金的威名。
只听他说道:“那昌黎只是一座小小县城,打吧,留那的兵力少了点,不打吧,又有点可惜了。”
蒙古诸部首领一听,有点不明白,大汗这是说什么可惜了,不是说昌黎只是一座小县城么。
有一个头领没沉住气,被皇太极勾起了兴趣,问道:“大汗,一座小县城有什么可惜的?”
皇太极假装有点惋惜地道:“你们不知道,那昌黎是小,但那边是明国京畿之地最富有的地方之一,朕听闻昌黎周围的富户在战事刚起的时候,纷纷携带财物躲进了昌黎城里。因此,朕才觉得不打就可惜了。”
什么,最富的地方,有钱人都跑进昌黎城了,而且还是一个小县城,防御肯定不咋的,这等好事还有什么可以纠结的。
马上,一批首领跳了出来,向皇太极请战。
“大汗,我们敖汉部一直以大汗马首是瞻,大金还在打仗,我们怎么能袖手旁观。”
“大汗,奈曼虽然没有很多兵,但为大金出一份力也是应该的。”
“大汗,不是缺兵力么,我们巴林有的是兵,只要大汗一声令下,二话不说,马上挑选最厉害的勇士听大汗的号令。”
“。。。。。。”
这些人反正就一个意思,有便宜不去占是傻子。
皇太极也不急,摆摆手,让他们安静下来,然后慢悠悠地道:“打仗是要死人的,朕不忍心让蒙古的兄弟有损伤。”
“没事,没事,我们自愿的。”
“为大金效命,我们心甘情愿。”
“我们与汉狗有不共戴天之仇,大汗不要拦着我们。”
“。。。。。。”
皇太极看着这些人前后的表现,心里暗自鄙视,想占便宜,那就去吧。
于是,皇太极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让他们也去攻打昌黎。
这些人一见大汗同意了,马上告辞回去整顿兵马。不用半个时辰,就拔营而走,将近三万人,浩浩荡荡地杀奔昌黎而去。
再说昌黎城东关侯庙的建虏大营,代善送走皇太极之后,马上下令军队分成两部分,分别攻打昌黎县城的东西两边。
此时,冬rì已出,阳光洒在大地上,虽然还是那么的寒冷,却照亮了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
代善随攻打城东的部队一起出了营地,往昌黎而来。
他远远地看到昌黎城在阳光下亮闪闪地,有点诧异。等走到近处能看清之时,不由目瞪口呆。
你道为何,原来此时的昌黎城头全部结着一层厚厚的冰,那些木排包裹着一层晶莹透明的冰层,有的木排上还悬着一根根的冰凌柱,既漂亮又刺眼,亮瞎了代善的狗眼。
攻城的部队已经就位,各部指挥都来向代善请示是否开始攻城。
代善看着昌黎城墙,心里恨得直咬牙,这用火攻显然不行了。但自己又和皇太极那个yīn人立下了军令状,不打不行。
现在攻城姿态已摆开,东西两边同时强行攻城,说不定还是能攻下来的,毕竟,城墙并不是很高,防守的也不是明国的jīng锐,甚至连正规军都不是。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一点,代善怎么都要试一下,于是,下令击鼓攻城。
你道城头为什么又和之前不一样,原来昌黎县令左应选明白代善可能会采用火攻之后,记起古时候的泼水成冰的战法,就下令在夜间往城墙外侧包括木排,全部泼几遍水。在这滴水成冰的天气,泼出去的水很快就被冻住了。
左应选想着,就算你不是用火攻,这加上了厚厚的一层冰,也能有利于防守,多做些事总是没错。这一下,刚好破了代善的如意算盘。
一大早的时候,建虏大部队的离去,让全场军民都舒了口气。
虽然留下的建虏比前几次的时候还是多不少,但经过昨rì数量上的对比,反而没人因为现有的建虏兵力,而有心理负担。
左应选和守备石国柱分别负责东西两边,抵御建虏的进攻。
这次攻城的建虏,比上两次多,又分东西两边同时进攻。手段却差不多,只是用云梯攻城。
因此,在昌黎军民同心协力之下,毫无意外的又守住了。
代善在昌黎城下碰了一鼻子灰,徒然损失了兵力,却一无所获。
他懊恼地坐在大帐中发呆,想着是否写信给其他几个兄弟,由他们向皇太极求情,放过他一马。
忽然,亲卫进来禀告说永平来人。
代善想着,不会皇太极遣人来羞辱自己的吧,他不情不愿地召见来人。
没想是个刚降的汉狗,看那亮晶晶的脑门就知道了。
不过,当他看了皇太极的旨意之后,大喜过望。现在的他,觉得能不打是最好了。现在皇太极派了昌黎县令的熟人过来劝降,能成功就最好了。他也不召见李应芳,马上就开始安排来人前去劝降。

第一百九十三章 诱骗成功
昌黎县令左应选正在县衙大堂和众位乡绅总结今rì的战事,忽报城外有老熟人求见。
堂上的人听得都是一愣,这时候城外全是鞑子,县尊难道认识建虏不成,不会又是汉人败类吧。
左应选也是奇怪,自己千里之外赶来赴任,不认识什么人啊。
忽然,他想起和自己同行而来的那位,估算起来应该是失陷在永平城了,难道真是他?
想到这里,左应选临时中断会议,赶往城头。
乡绅们纷纷随着左应选一起前往城头,不是说信不过县尊,经过这么多天生死与共,都已了解县尊的为人,现在一起去城头,只是想看看来者何人,究竟想干嘛。
城外,几名手拿盾牌的建虏护着李应芳前来劝降。心里还想着,贝勒怎么这么看重这个汉狗,不但要护着他,还得听他的话,配合他劝降昌黎城的行动。
他们不知道,这其实不是代善的主意,而是皇太极在信中的要求。
李应芳一边等着一边心里想着,大金打了这么多天,还是没能打下来,现在自己要是能劝降成功,那就是一份大功劳了,必能受到大汗的重用。而后用自己所学,帮大汗征战天下,说不定还能成为开国功臣。
左应选上了城头,看到离城大约一箭之地的地方,有一个穿大明百姓衣服的鞑子骑马站那,还有几个真鞑子拿着盾牌护在他身边。
仔细再瞧瞧,发现果然是他,同乡举人李应芳。
左应选的心里一紧,他是真投靠了鞑子还是为情势所迫?
这时,李应芳已看到城头来了一伙人,簇拥着中间一个身穿七品绿袍之人。仔细一看,认得那人,当下鼓足中气,向城墙上喊道:“五彩兄,别来无恙啊,小弟火烈在此。”
“原来是你,来此有何贵干?”左应选yù施故计。
李应芳还是站原地不动,大声道:“五彩兄,平rì你的嗓门不小,为何如今比小弟的声音还小,小弟可是为救五彩兄而来的。”
“连rì战事,cāo劳所致。你说那话是什么意思?”左应选面对知道自己底细的人,颇有点无奈,只好解释道。
李应芳稍微催马走近几步又站住了,对着城头喊道:“五彩兄,这才打了几天时间的仗,你就憔悴成这样了。”
感叹完之后,他又大声喊道:“大金还只用了十分之一的力而已,大汗再次发兵五万,马上就来夷平昌黎。弟不忍兄长遭此兵灾,特向大汗请命,救兄长而来。”
此时,谁也不知道,李应芳瞎编乱说,还给他撞了个正着,皇太极还真派了大军前来。
左应选面对城外,嘴唇微动,低声问身边的石国柱:“可有把握一箭毙命?”
看李应芳的反应,左应选觉得他应该是真心投靠建虏的,这才问了石国柱。
石国柱见左应选如此小心,也不敢有摇头的动作,低声道:“有鞑子盾牌护着,怕是难以得手。”
他俩的声音再小,站他们身边的乡绅还是能听到的,心想县尊是又想用上一招啊。
不过他们微微有点奇怪,上次两个劝降的人,县尊不认识,还饶了两人xìng命。
这次是他的老熟人,反而想要他的命,这么一来,以后就绝了通过和谈拖延时间的路了。
左应选眉头微皱,略一思索,就喊道:“你说为救我而来,有何凭证?”
李应芳一听有门,连忙喊道:“小弟知道五彩兄喜明辨秋毫,为民伸冤,已向大汗为兄求来按察使一职,管一方刑名。”
左应选知道自己不能表现的太猴急,故作沉思状,他不敢再说话,因为他怕刚才李应芳又走近了几步,能看到自己说话。
他用垂着的手给周围的人打手势,指指他们,又指指自己,再指城外,如此反复几次。终于有人理解了左应选的手势,开始大声劝道:“县尊,您不能抛下我们不管啊!”
其他人一听,也跟着说起来,咋一看,城头乱成一片。
左应选心底暗赞一声,转身面对他们说道:“此人绝不能为建虏所用,有盾兵护着,难以shè杀。本官决意诱他进城再行杀之。诸位假装犹豫劝解本官。一会由万人杰假装不同意,本官会押你下去。”
李应芳在城下看着自己的诱饵抛出之后,左应选已经意动,在做其他人的工作了,不由得暗自欢喜。
等了一会,左应选终于对他喊道:“大金如何处置昌黎百姓?”
李应芳连忙回道:“他们成为大金的百姓,自然也免去了兵灾,不再有家破人亡之祸。”
“百姓家财如何处置?”左应选又问出了大部分人应该很关心的话题。
“大汗有命,不拿昌黎百姓一针一线,大金军队纪律严明,绝不会违背大汗的命令。”李应芳继续信口开河,一心只想赚开城门。
护卫着他的建虏头领是个懂汉语的,听李应芳说话,心中暗自嘲笑。等进了城,我等自然不会拿一针一线,要拿就全拿,连命都要。
城头上听了李应芳的话后,又开始吵起来了,虽然听不清楚他们吵什么,但李应芳很明确是城头的人意见不一。
他看到左应选又对城头的人说了一通话之后,转身喊道:“火烈贤弟,你可有何保证?”
李应芳一听,还要保证,根本没保证啊,不管大金的大汗还是贝勒,都没说过啥保证,只是说让自己尽管开价,只要昌黎能开城门投降就成。
他正犹豫着拿什么做保证,以便让昌黎城头上的人能相信的时候,有一个声音嚷起来了:“除非那人能坦诚相待,进城来当人质,如此诚意,才能相信他。”
“对,只要他不是骗我们的,就不会害怕先进城当人质。”另外一个声音附和道。
“县尊,千万不要投降啊,上对不起朝廷,下对不起祖宗。”这是万人杰在大声说话。
左应选大声喝道:“你说什么话呢,本官自有主张,来人,把他押下去严加看管。”
然后就是万人杰一边挣扎地相劝一边被押下去了,不甘地声音慢慢地远去,显然是被押走了。
“火烈贤弟,你看这。。。。。。”左应选拖了一个长音。
李应芳把城头上的一切都看在眼里,听在耳里。
他心里想着,他们有顾虑才显得是真心实意在考虑投降这件事,我显得坦荡一点,他们看来才觉得确有其事。等大金军入了城,就由不得他们了,自己自然也能安全。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应芳暗自打定主意,就对城头上喊道:“五彩兄,小弟所言句句是真,如若不信,小弟愿入城为人质,以救兄长,救昌黎百姓。”
左应选为避免反复,假装还在考虑,并未一口答应下来。围在他身边的乡绅则是纷纷大声呼喝喊叫,一个意思,县尊如要投降建虏,此人必须为人质才行。
左应选估摸了下火候已足,就对李应芳道:“那为兄就委屈贤弟了。”
李应芳见城头已答应,就转身对护卫在身边的建虏头领说道:“这位爷,麻烦您回禀一声贝勒,我进城去当人质,约定时间后,请贝勒及时进城。”
那人已得代善吩咐,要自己全力配合。而且他也没有怀疑李应芳是以此为理由假装为人质投回明国,真要是这个原因的,也不会投到一个必会被大金攻破的小县城中去。
因为以上几个原因,这个建虏头领同意了李应芳的要求。
双方一协议,由城头放下一个吊篮,把李应芳吊了上去,护卫他的建虏则回去禀告代善。
李应芳上了城墙后,对着左应选一躬身道:“五彩兄,这下可安心了吧,是否可以谈谈什么时候开城门?”
左应选一听,李应芳已脱离建虏控制,还在一心想劝降昌黎,心中最后一丝对他的幻想破灭,于是,装作热情地道:“先不忙,多rì未见,先去县衙为贤弟接风洗尘一番才是。”
周围的乡绅听了一愣,这厮不是已经上来了,该杀该剐都是县尊一句话的事了,县尊怎么还要和他去喝酒,难不成真得是要投降了吧?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为国除奸
左应选热情地在前面带路,一边走一边对李应芳说道:“贤弟在永平还好么?”
“当然好了,大汗仁义,永平的百姓没有一个不称赞的。”李应芳为宽左应选的心,什么话都信口拈来。
“那就好,这样为兄也放心了,毕竟为官一方,多少总要对百姓有一番交代。”左应选一幅如释重负的样子,两人在互相演戏。
“昌黎城的百姓能有五彩兄这么好的父母官,真是有福气啊!”李应芳也奉承着左应选。
两人这么聊着走着,就快要到县衙的时候,左应选忽然说道:“贤弟一路看来,为兄的布防怎么样,为兄就凭着这些乡兵,硬是撑了好多天。”
李应芳已和左应选聊得熟了,放松了刚进来时候的小心翼翼,慢慢地显露出了傲气,听左应选在吹,就不屑地道:“五彩兄应该知道小弟的本事,如果我向大汗献上利器,攻城拔寨,必不在话下。”
左应选一听,站定身子,看向李应芳道:“怎么,你还没向大汗言明你jīng通火器,懂造红夷大炮?”
“我待立一份大功之后再向大汗言明,如此方显小弟的本事,可不只是会造火炮而已。”李应芳傲然地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左应选一听,大喝一声:“好。”
李应芳被他吓了一跳,赞同自己的打算也不用如此大声吧。
跟在后面的乡绅纷纷看向左应选,不知道县尊要干什么。
“万人杰何在?”左应选点名了。
“县尊,学生在此。”不知何时,万人杰已跟在他们的后面,见县尊召唤,上前应道。
李应芳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万人杰的声音好熟,然后看到闪身出来的万人杰,越看越眼熟,忽然想起来,这个人不是在城头不愿投降被左应选押下去的那个人么,怎么没被关起来?
“马上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