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 第5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这十句,我们不能不留意。这个地方问的是「一切菩萨誓愿海」,这个「一切」意思很广,广义的来说,就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菩萨,这是一个说法;另外就菩萨阶位来说,从初发心一直到等觉,也叫「一切」。所以,「一切菩萨」就包括我们在内,我们是初发心,不管你发的心是真心还是假心,总算你有这个念头了,你发心去求菩萨戒,也不管你能持不能持,你动了这个念头,也沾上一点边。「一切菩萨誓愿海」,共同的誓愿就是四弘誓愿,我们发了没有?几乎天天都在发,每天早晚课里头都要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天天念,一天念好几遍,念得很熟,可是那个心并没有发起来。善根是有了,力量不足。不能说没善根,善根的力量要是足,他就发出来了。发出来就起作用,不起作用就是没发出来。我们要怎样把自己的善根向上提升,不断的增长,把这个愿真的发起来了。
  「众生无边誓愿度」,发出来的样子是什么?看到众生在受苦受难,就像自己父母在受苦受难,就像自己最亲的人在受苦受难,这个时候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同学们都念过《地藏菩萨本愿经》,你看看光目女,你看看婆罗门女,她知道她的母亲在世的时候造种种恶业,她信佛,她信因果,根据她自己的判断,她的亲人过世之后必定落恶道受苦。那种忧虑,想方设法来帮助亲人,那是「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有没有看到这个世间苦难众生,有这样的心情,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们?你见到、听到了,你有没有想到?有没有认真尽心尽力去做?
  今天我知道,这个世界有很大灾难,我们能不能帮助全世界这些苦难众生,这些造作罪业众生?依照佛经里面的教诲,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做。怎么作法?把自己真实修行的功德回向给他们。怎么回向法?我所修学一切功德,是为他而修的,不是为我。就像婆罗门女一样,觉华定如来教给她这个方法,她不是为自己,她是为她母亲,勇猛精进,不疲不厌,一日一夜之间,真的就跟《阿弥陀经》上讲的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她勇猛精进一日一夜念佛,得到念佛三昧。我们看她的果报,肯定她最低限度念到事一心不乱,为什么?她在定中有能力去游地狱,去参观地狱。她到地狱,无毒鬼王看到她,对她致敬,称她菩萨。地狱只有两种人可以去,一个是造作罪业,你去受报的;另外一个是菩萨,到地狱是度众生。
  一个普通凡夫,就是那个誓愿力,誓愿力太强了。我们看世间人,每天勤奋的去工作,辛辛苦苦,那是什么力量在推动他?古人讲得很好,两个力量:一个名、一个利,为名为利在拼命工作。诸佛菩萨以及发心出家的人,世间名闻利养统统放下了,什么力量在推动你,你在那里发愤图强,勇猛精进?愿力。不是别的愿力,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就是这个愿力。我们今天不能勇猛精进,没有这个愿力,「他死活与我有什么相干?他享福受罪与我也不相干!」这个愿力发不起来。
  为什么菩萨发得起来,我们发不起来?菩萨听的经多,对於宇宙人生真相了解,明白了,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是什么关系,真的知道了,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这关系搞清楚了,所以他能够精进不退。我们今天这个关系没有搞清楚,完全不了解,以为跟自己没有关系。菩萨知道关系密切,这个力量推动他认真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为什么?全是为了度众生。由此可知,我们今天在此地如果认真的断烦恼、断习气、学法门,认真的做,我不是为自己做的,我是为世界苦难众生做的,这就是回向给他们,他们消灾得福,这就是大乘佛法里面常常讲的「代众生苦」。我苦一些,他们灾难就消除一些;我不肯受苦,我还懒散不肯精进,不肯认真学习,这些苦难众生就要多受一些苦。关系在这里,不是没有关系。
  众生,特别是老人、孤儿,没有人照顾。所以这么多年来,我常常念著「弥陀村」,目的为年老退休的人,为他们服务,帮助他们,照顾他们,前面跟诸位讲过,三种布施都圆满:财施、法施、无畏施,我们不能没有这个誓愿。照顾他们里面,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觉悟,帮助他们来生往生的处所比这一生更殊胜。基督教、天主教,帮助他真正生到天堂。伊斯兰教,我们帮助他真正生到天园。佛教徒,我们帮助他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跟任何宗教要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助合作,互相尊重。不拉信徒,劝他放弃那个教信我这个教,这是决定错误的,没有这个道理。最重要的是觉悟。觉悟了,觉悟了的天堂,就是华藏世界,就是极乐世界。迷的时候有层次,觉了的时候,层次没有,我们讲的空间维次没有了。没有了,那个天堂就是一真法界。迷的时候有层次,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再上去是声闻、缘觉、菩萨、佛,这是四圣法界,各有各的界限。如果真的觉悟,这个界限没有了,界限突破了,我们对这些事情有相当程度的认知。所以我们自己必须要突破心理上的界限,那就是一定要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这个界限就没有了。
  今天我们居住这个小城,我们看到许许多多退休的老人在这个地方定居,很难得,这个小城岂不就是弥陀村吗?弥陀城吗?这个小城里面所居住的一切老人,没有人照顾的,我们来照顾。有人照顾,很好,我们赞叹,没有人照顾的,我们照顾。我们发心照顾,这就是修行,把佛经上的教诲,完全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行为。我们课堂里面上课,学了之后马上就用上,懂得如何尊敬老人,敬爱老人,伺候老人,安慰老人,妥善的照顾他们。学了马上就有用,不是学了没用处。三福里头第一个:「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些老人都是我们的父母,都是我们的师长,我们可以常常跟他聊聊天,向他请教。他年岁大了,一生当中经历不少故事,许许多多的经验我们可以学习。善的向他学习,不善的我们来改进,这样就能够达到至善。
  菩萨的誓愿真的是无量无边,总归纳起来就是四弘誓愿。四弘誓愿前面三条好懂,后面那一条我们得说说,「佛道无上誓愿成」,为什么?不要把这一句讲成了迷信。我们去成佛了,话是没讲错,恐怕外面一些人听到这个话,产生了错觉。「佛道」是什么,我们把这个解释清楚。「佛」是觉,「道」就是道路。我们讲六道,那是六条路,讲十法界,是十条路。哪些是觉道?佛道是觉悟,这十条道路里面,往上面的四条路是觉道,下面这六条路不是觉道,那是迷道。所以声闻、缘觉、菩萨、佛,觉悟的道路。觉道里面,以佛道跟菩萨道最为殊胜,为什么?走这个路,我们所得到的结果,是究竟圆满的智慧,究竟圆满的能力,究竟圆满的相好。我们这样解释,人家就明白了。我们有圆满的智慧,有圆满的能力,有圆满的相好,我才能帮助一切苦难众生离苦得乐。我今天想帮助人,我没有智慧又没有福报,拿什么帮助?所以我们要帮助人,要有智慧、要有福报,两者不能缺。断烦恼是修福,学法门是开智慧,「佛道无上誓愿成」是你的福慧达到究竟圆满,是这个意思,统统是为了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
  我们今天讲修行,为谁修的?为一切众生修的,决不是为自己。我自己早一天成就,众生就少吃一天苦,我晚一天成就,他们就多受一天难,就这么回事情,这是事实真相。我们欢迎四众同学,真正发弘誓愿的人,我们在一起共修,把佛法慈悲喜舍的精神做出来给世间人看,正法才能够久住世间,众生才能灾消福来。这桩事情,看我们怎么作法。清凉大师注解,「创於生死,立大誓愿」,这一句讲得不错。我们为什么立这个大誓愿?对自己来讲,了生死,脱十法界。不但是脱离六道轮回,同样的,我要了脱生死,脱离轮回,脱离十法界,一切众生也一样的。菩萨道先度别人后度自己,度别人就是度自己,菩萨先人后己。
  第二句,『一切菩萨发趣海』。清凉大师注解,「胜进大心,趣求佛果。」「胜」是殊胜,真的是无比的殊胜,「进」是精进。「大心」就是前面讲的大誓愿心、大菩提心,四弘誓愿就是大菩提心的落实。菩提心,经论都讲三种,三心,第一种是讲菩提心之体,后面两种是讲菩提心的作用。菩提心的体是真诚,《观无量寿佛经》上讲的至诚心,真诚到极处。至诚心,这是菩提心。自受用的,深心,四弘誓愿里面「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深心。他受用的,回向发愿心、大慈悲心,那就是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他受用。「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就是至诚心。四弘誓愿就是大菩提心,这四句说得好,我们知道怎么落实。所以发心,一切菩萨发趣心,这是最殊胜的大心。胜进,进是有进无退,目标是什么?目标是佛果,四弘誓愿末后一句「佛道无上誓愿成」,目标在这里。成佛,一定这个概念要清楚,要明白。成佛,成就自己圆满智慧、圆满德能、圆满相好,诸位这样子给别人解释就不错了。佛就是究竟圆满的意思,这三种圆满叫大圆满,智慧无所不知,能力无所不能,相好这是所有一切人都喜爱的。
  相好从哪里来的?相随心转。中国一般算命看相人常讲的「相随心转」,佛法里面讲「唯识所变」,其实唯识所变就是相随心转,心善相就善,心净身就清净。身清净,我们一般人,特别是学过一点医学的他都懂得,每一个人身体气味不一样,这个气味叫体臭。人身体气味不一样,给诸位说,所有一切动物它身上气味都不一样,同一类的都有大同小异,绝对找不到两个人或者两个动物体臭完全相同,什么原因?他想的不一样,从心想生。他想的很接近,但是不会完全一样,因此每一个人的气味不一样。心地善良清净的人,那气味很好闻;心行不善的人,气味就不一样了。凶狠的人,我们常讲那个人有杀气,杀气有严重的刺激、有血腥味。真正修行人,心地清净善良,他的身体是放清香,佛经里面讲莲华的香味。莲华是代表不染著,表这个意思。他对於世出世间法一点染著都没有,他的气味清香,这个气味能治病,作用不可思议。
  往年我在香港讲经,听同修们告诉我,虚云和尚曾经到过香港,虚云老和尚一年洗一次澡,剃一次头。所以诸位看到虚云老和尚一些照片,要是剃了头的,你就晓得那在过年时候照的,他刚刚剃了头。你看他头发很长,那是平常的。一年洗一次澡,剃一次头。衣服从来不洗的,就是那一件衣服,所以领子油垢很深,可是闻闻有香气,不但不难闻,你常常闻这个香气,百病不生。身上放香气。我们这些人,三天不洗澡,那个气味就不能闻,人家一年洗一次澡。
  我们还听说金山活佛,这是江苏镇江金山寺的妙善法师,他一生都没有洗过澡。有一次在南洋,有些同修给他准备了洗澡盆,一定要他洗个澡。「好吧!你们要我洗,我就洗。」洗了澡之后,那个盆里面水放清香。有个佣人给他收拾,妙善法师告诉他:「你把这个水喝下去。」那个佣人听话,真的就喝下去了。佣人有病,水喝下去他病就好了。治病的,他的洗澡水可以治病,比什么药都灵,什么原因?一切唯心造。他在这个世间一尘不染,我们要学这个。我们现在这个身上放臭气,是什么东西?这些是毒气。什么毒?贪瞋痴三毒。你里面有毒,放出来的气当然是毒气。人家心地清净,三毒烦恼断得干干净净。心地是什么?大乘经上讲的「慈悲喜舍」,那个气味当然不一样,不能不学,学了好处太多,说不尽的好处,说不尽的功德利益,为什么不学?
  任何一部经里面我们都学不尽,《华严》尤其是圆满,它分量大,讲得详细,重要的部分,世尊非常慈悲,不断的重复,这真正叫苦口婆心。遍数少了,你的印象不深,所以佛并不需要我们强记,叫我们专心听。我过去跟李炳南老居士学教,老师常常教导我们,不要强记,不要做笔记,只要专心听。一堂课你能够领悟一句两句,你就得受用了。一天能够受用一两句,我们每天四个小时,如果以两句为标准的话,你一天就八句,那还得了?这样三年五载,虽然你不能成为圣人,贤人是名副其实,这是真正的人生,这是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除这个之外,要谈人生的意义价值,那是幻想,不是事实。
  
  「现相品」念请最后十句:
  【及一切菩萨誓愿海,一切菩萨发趣海。】
  这两句我们讲过了,接著看第三句:
  【一切菩萨助道海】
  『助道』,经典里面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正助双修。我们今天选择的法门是净土,我们的正修是《无量寿经》教导我们「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我们正修的。助修重要,如果没有助修,这个正修很难得力。哪些是重要助修的?净宗学会成立,在缘起里面我们提出五个科目,这五个科目就是助修。「积集菩提福智资粮」,世尊告诉我们,净业三福是基础,这是属於助修,能助一切菩萨道,能助一切法门。换句话说,菩萨,不管你修哪个法门,你要想成就无上菩提,都要以三福为基础。三福详细的讲解说明,都散在整个《大藏经》里,换句话说,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常说,不过在《观经》这一会上是把整个纲领说出来了。
  正如同《华严经》开端这四十个问,这四十问都是属於念请,并没有说出来,与会菩萨们心里有这个念头。菩萨有念,佛就知道,所以这部《大方广佛华严经》都是解答这四十个问题。四十个问题,前面所讲的佛的十海,「一切诸佛皆为诸菩萨说世界海,众生海,法界安立海…」,这十海是全经的纲领。如果有人问《华严经》的内容是什么,你用这十种海,如果再加上现在我们念的「一切菩萨誓愿海,发趣海,助道海…」,那就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