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归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巨人归来-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到越来越火的生意,员工们开始不满足只拿工资了,一个仅上了一个月班的员工就对史玉柱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股份,大家应该将赚到钱的分掉。   
  显然,史玉柱不同意这样的做法,他继续把赚到的钱送到各家报社打广告。在他看来,软件是他开发的,启动资金也是他出的,他至少应该控股;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25%的股份。为了稳定员工队伍,史玉柱表示,可以给两人10%到15%。 
  但是,这样的想法没有获得同意,其中一人当即和史玉柱闹僵。一气之下,史玉柱连续摔了两台IBM286电脑。   
  此事一直成为史玉柱的心病,他认为中国人是没有合作精神的,而一旦有了股份,就有了和你斗的资本,自然就会造成公司结构的不稳定。   
  经历了这一次风波之后,史玉柱给自己制定了一条原则〃我从此再不搞股份制了〃。于是,我们查到的资料显示,史玉柱后来运作的企业,母公司基本都是他个人所有,即使有些公司为了法律的需要,需要体现其他股东,那些股东也是史玉柱能控制。而母公司下面的公司也必须全是自己控股的。 
  后来,史玉柱总是喜欢给他的高管高薪水和奖金,甚至超过他应该得到的股份分红的钱。   
  〃我认为这个模式是正确的,从此以后,我的公司就再没发生过内斗。〃史玉柱后来说。   
  尽管史玉柱坚信,因为这次的股权纠纷,他摸索出了好的股权模式,但是,在实际的利益面前,员工往往是追求现实利益的。   
  1993年6月,珠海市召开的第二届科技进步特殊贡献重奖大会上,获得珠海市第二届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的史玉柱手捧鲜花,站到了领奖台上,他获得珠海市政府的科技重奖:一辆奥迪轿车、一套三室一厅的住房和63620元人民币的奖金。 
  看到巨大的荣誉和巨额的财富转眼就变成了私人的囊中之物,珠海巨人集团内部的不少人就眼红起来。于是,就出现了开发部一批技术骨干集体辞职的情况。   
  所有辞职者的理由都很简单,但也很实在他们要产权。在这些员工心中,珠海巨人集团的产品都是他们研究开发的结果,所以,有收益就应该实行〃再分配〃。   
  有人后来记录说,史玉柱起初并没有理会这个问题,因为与其委曲求全地平息这一场辞职事件而换来更多人的不满,不如让这些好事者离开珠海巨人集团。   
  但是,大家都忽略了这样的现实,珠海巨人集团当时开发的软件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并不复杂,这些骨干中的任何一个人只要掌握系统编程之后,都可以继续开发,最终形成产品。 
第40节:我不给,你别抢(4)         
  事实也的确有人这么干了。一名邓姓员工从珠海巨人集团辞职后,就将一项技术转让了深圳一家公司。不久,当珠海巨人集团的M6405投放市场的时候,他们发现深圳这家公司出品的〃某某超级多窗口办公系统〃,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程序方面,均如出一辙。 
  这件事情的结局是诞生了广东省首宗计算机软件雇员侵权案。尽管珠海巨人集团最终赢得了这场官司,但是珠海巨人集团的损失却已成为永远的伤痛。   
  当然,这件事带来的更大的伤害是给史玉柱的,他为〃中国人合作精神本来就很差〃这句话,再次找到了注脚。   
  你不抢,我会给   
  面对辞职员工的反戈问题,珠海巨人集团采用了签订文字形式的保证书的方式来约束员工对技术成果的使用规范。   
  我们查到的资料显示,任何辞职员工,在珠海巨人集团参与开发研制出的技术与产品,所有权归公司所有,不得侵占、隐瞒和转让他人使用,并且在离职后一年内不得从事与该项目相同或相关的产品开发。虽然这种成文的规定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这种自律更多地还是取决于员工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 
  史玉柱甚至还通过给予离职员工相应的奖金的形式来〃封口〃,比如上面提到的邓姓员工,史玉柱曾经在他离职前给予了5万元的奖金,却依旧没能让他〃免开金口〃。   
  于是,史玉柱开始怀疑起金钱在企业管理中的力量。   
  埃尔菲·艾恩在《奖励的惩罚》一书中描述了一个古老而有趣的故事:一群放学的孩子每天都会去嘲弄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天天取笑他并乐此不疲,这好像成了他们放学后的另一节课。这天,老头很平和地对他们说,如果他们明天能够再来嘲笑他,他会给他们每人一元钱。孩子们当然非常兴奋,因为不仅可以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还能有收入。于是,第二天他们早早地就来了,并且极尽能事地嘲笑他。老人遵守诺言,给了他们每人一元钱,并说如果明天还能来骂他,就给他们每人两毛五分钱,孩子们想想还不错。第三天他们就又来嘲弄他,老人给了他们答应的钱,然后告诉他们下一次再来只能给一分钱了。〃算了吧,我们再也不来了,才一分钱。〃孩子们就真的不来了。 
  这个〃狡猾〃的老人用所谓的〃奖励〃彻底摧毁了孩子们本来特别想做的事情。当孩子们发现自己得到越来越少的钱的时候,他们宁愿放弃曾经不要钱都乐意做的事情。   
  相信,史玉柱对这个故事有着深刻的理解。但是,史玉柱也在成长中改变自己的想法。   
  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烽火燃及18省,先后攻克城池600余座,创建了使晚清政府闻风丧胆的军队和政权,沉重地打击了晚清王朝的统治。其规模之宏伟、纲领之完备、影响之深远,是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无法比拟的。但它为什么没有推翻清王朝,取得刘邦、朱元璋式的胜利?它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在珠海巨人危机爆发之后,史玉柱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在找寻答案。   
  那时候,他一个人住在南京东郊一个不起眼的内部招待所里。   
  白天,他经常一个人开着一辆旧吉普到中山陵前面一点,然后停下来,在那片树林中〃疗伤〃,随身带的就是矿泉水和面包,车上有几本书都被他翻烂了,那几本书除了《毛泽东和第五次反围剿》、《长征》之外,就是《太平天国》和《洪秀全》。 
第41节:我不给,你别抢(5)         
  除了客观的历史原因(比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封建王朝和帝国主义双重镇压等)之外,太平天国的失败与这些原因不无关系,那就是:朝纲败坏,许多将领拥兵自重,敛财自肥,腐化堕落,甚至发生一连串叛变投敌的行为。 
  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研究之后,我们看到,史玉柱在对于员工的激励方面也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启动脑白金项目的时候,史玉柱只借到了50万元,但是,他首先干的一件事就是先拿出5万元把员工的工资补发了。史玉柱要让跟随自己的员工过好日子。   
  当然,和中国另一位网络大腕马云相比,他们在激励的方式上还是有一些异同的。   
  据《中国经营报》的资深记者谢扬林说,马云家的保姆,杭州行情是月工资800元时,他给出了1200元,保姆做得很开心。而史玉柱则不同,据说,跟随史玉柱多年的刘伟,最初工资只有450元,拼命加班,拼命工作。珠海巨人集团倒闭时,她不甘心付出的结果会是一无所有的回报,她相信,终有一天,公司会给自己带来大房子。而做脑白金时,史玉柱只给派出去的省级办事处管理者发工资,区域营销队伍其他人的收入,就从每箱产品的4个百分点中出。而区域管理者的营销费用,也来自产品销售的提成。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官方网站2007年10月12日公布的巨人网络向监管当局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史玉柱在巨人网络中占68?43%。刘伟、张路、何震宇、宋仕良、袁晖、汤敏 
、陆永华都拥有股票。这些都是长期跟着史玉柱的人。   
  11月1日,珠海巨人网络成功登陆纽交所后,史玉柱接受采访时毫不忌讳地说:〃我们造就了21个亿元富翁,186个百万以上富翁。〃   
  如果不是统计错误,这应该是史玉柱第一次采用股份制的方式和自己的下属合作。   
  想来,史玉柱也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他信奉的原则是:你不抢,我会给。   
  巨人网络上市后,史玉柱对人才是否会流失的看法关键有两点,一是待遇,二是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在上市之前的数月,他甚至为招聘研发策划总监一职开出了1000万元年薪的高价。 
第42节:史玉柱是一种精神动力(1)         
  2?史玉柱是一种精神动力   
  史玉柱无论走到哪里,第一件事就是办员工食堂,1992年在珠海,他按每人每天15元的标准让食堂开伙,规定早餐的主食和中晚餐的菜式必须有4个以上,饭菜不好,或者偶尔有人吃不上,他就会大发脾气。 
  史玉柱在巨人集团早期一直与员工一样在食堂排队进餐,中后期也天天吃食堂,只是让人把饭打好送到办公室。早期的史玉柱,一直与员工穿一样的制服。从他身上,看不出任何〃中产阶级的奢侈消费〃。 
  我不骗他们   
  1997年8月,在给巨人大厦做了〃人工呼吸〃也救不活之后,史玉柱突然松了一口。制定好了脑白金的计划后,他把工作一布置,就闲了下来。   
  利用接下来没事干的一个月,史玉柱决定去一个一直很想去,但是由于过去工作很忙挤不出时间而一直没有去的地方珠穆朗玛峰。   
  根据规定,珠穆朗玛峰从5300米往上是不准随便去的;要上的话就必须要雇当地的导游,因为上面很危险。但是雇一个导游要800元钱,史玉柱想当时自己的经济情况并不好,所以就没有雇导游。 
  他带着三个创业伙伴一起上山了。   
  非常不幸,他们在冰川里面迷路了;更糟糕的是,背去的氧气也吸光了。史玉柱不愿意拖累大家,他对其他的3个伙伴说:〃你们回去吧,我的体力已经耗光了,又缺氧,走一步路最后都走不动了。〃 
  那时候,天快黑了,气温只有零下二三十度。大家都知道,只要天一黑,他们肯定要被冻死。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独自离开。   
  幸运的是,最终他们找到了一条路。三个人把史玉柱拖到了路上,然后一起走下了山。   
  ▲1997年在珠穆朗玛上的史玉柱经历了一次死亡的威胁   
  这次的生死考验给史玉柱很大的感触:〃我已经死过一次了,算是捡了一条命回来,以后还有什么要顾虑的呢?这条命都是白捡的了。所以一下子人就放得特别开,回来后把所有的从管理、从营销各个方面,都变得没有任何条条框框了,就把过去的所有条条框框都打破了,怎么实用怎么来。〃 
  当时陪着史玉柱的三个人,都是他原来在珠海巨人集团的部下,后来还有人成为了史玉柱重新创业后的企业的管理层。   
  〃富在深山有远亲;贫在城邦无近邻。〃一个让人很难理解的事实是,无论成败,史玉柱的周围都有一群死党。史玉柱说,他们之所以如此不离不弃,主要是因为大家志同道合,相信凑在一起一定能干一番大的事业;另外就是他对他们还算真诚,就是不骗他们。 
  〃我觉得我和他们在工作上面是经常会发生冲突的,但是个人关系确实非常好。我觉得我比不少的民营企业老板做得好,对自己的下属,对他好是真心的,〃关于这一点,史玉柱还强调,〃对于自己的团队成员,你潜意识里要随时认定他们和你是平等的,有同样人格,那么你就会学会尊重。〃 
  当然,所谓尊重首先得自己学会尊重自己。〃再加上我们是年轻人,没有什么政治斗争,大家也没有斗争经验,也不斗争。〃   
  那么,即使穷到发不了工资,发领带也成。史玉柱最得意的是,1997年之后,整个团队都没有人用手机了,大家腰里都别一个BP机,〃他们都是自发的,手机停掉,他们缴不起了,不是我要求的,他们是自发的。〃 
  正是因为如此,史玉柱带的人中,珠海巨人集团的高层一个都没有被别人挖走的。   
  一直追随史玉柱的副手刘伟后来说:〃老史这个人总能把事情说得特别有吸引力。〃   
  她认为史玉柱说话特有煽动性,〃把我们向他想煽动的方向煽动,如果你一直跟着他的话,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你会毫不犹疑地相信他还会成功。我们总是为他设定的目标吸引,一直向前。〃 
  费拥军是一直跟着史玉柱的珠海巨人集团的骨干。2001年,《中国经济时报》的记者描述他时说:〃30多岁的人,却显得很苍老。〃   
  之所以如此,都是史玉柱的〃功劳〃。巨人〃落难〃后,费拥军和其他几十个史玉柱的追随者一样,一两年居无定所,四处游击,坐硬座,住30元一宿的招待所。   
  不仅如此,由于经常奔波在外,费拥军还跟爱人产生了分歧。史玉柱知道费拥军不可能会离开自己,就建议他把爱人也弄到南方来工作。   
  但是,爱人没有同意费拥军的建议,最后不得不选择了离婚。   
  2001年2月15日,史玉柱在还清了债务,宣布复出后,费拥军应某媒体的请求,提供了一份跟随史玉柱的人的不完全名单:陈国、程晨、吴刚、贾明星、薛升东、王月红、蒋衍文、张连龙、黄建伟、陈凯、杨波、陈焕然、方立勇、李燃、陆永华、龙方明等。 
第43节:史玉柱是一种精神动力(2)         
  这一帮人和费拥军一样,坚定地追随着史玉柱。   
  当时,史玉柱在说他不骗他的兄弟们的时候,实际他是时刻地理解内部的骗与被骗是多么伤害感情。事实上,一个团队的信任是多么重要,只有史玉柱能够体会,因为,在创业的过程中,他也被骗过。 
  比如前面讲到的,从珠海巨人集团辞职把技术转让给深圳某公司的邓某。据说,还有一位开发部经理,史玉柱把他提为计算机软件总工程师,希望能成为典型。没有想到,他也最终离开了珠海巨人集团,并且把一项在珠海巨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