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何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今夕何夕-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地享受着,孟维周却突然僵在上面了。尖尖睁开了半闭的眼睛,问,怎么啦维周?
孟维周说忘了重要事情了,必须马上赶回去。尖尖不敢误他的事,说,好吧,你做
完就走吧。孟维周便在上面偷工减料了一回。
    孟维周穿戴整齐,出门叫了的土。司机问到哪里。孟维周吐出两个很庄严的字:
地委。他双手交叉着,放在胸前,显得很有风度。心想自己刚才还是精光一个,这
会儿竟是绅士派头了,真有意思。
    到办公室忙了个把小时,事情妥了,已是午夜一时多,便回到单身蜗居。躺在
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已习惯于用做爱来比附人世间一切事物了。做爱时两人再怎
么疯怎么癫,完了之后还是要穿好衣服,人模人样地在街上行走。自己所从事的事
业不也是这样吗?还是要讲究个人前人后。遇着些事就怕了不行,听凭自己的性子
一味潇洒也不行。
    悟出这一点,情绪慢慢稳定起来。干事业的信心又坚定起来。不干这个事业,
干什么去?这世道可不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啊!孟维周真责怪自己一度的怯弱和幼维。
男子汉立身行世,需要百般的刚毅。对,刚毅。有一段,当他在尖尖身上暴风骤雨
时,总语无伦次地连声嚷着刚毅,他妈的刚毅,刚,刚,毅,毅,毅呀!弄得尖尖
丝丝溜溜地发欢。
    有女人照料,孟维周衣着清爽多了。尖尖替孟维周一连买了好几套名牌衣服,
还有名牌皮鞋。价格贵得吓人,孟维周不太敢穿,隔一段才试着穿一件。名牌就是
名牌,穿上之后,自我感觉极佳。孟维周每次走过办公室楼道口的玻璃镜子,总忍
不住自我欣赏,把手臂儿摆得很像革命干部。有时猛然想起什么,会神经质似的翻
弄一下衣服,查看一下扣子上或别的地方,怕缠着尖尖的长发。
    穿着一下子气派了,孟维周还是有点不自在。尖尖说,现在都是有钱的和你们
这些有身份的人率领服装潮流哪!孟维周寻思身边这些人,还真是这么回事。记得
以前都是那些被认为不太正经的人率领服装潮流的,慢慢地形势就发展了。就拿戴
帽子来说,七十年代,社会上戴鸭舌帽的被人看作流氓。到八十年代,流氓早不戴
鸭舌帽了,当领导的几乎一人一顶。如今九十年代,绅士礼帽流行起来,仔细一看,
戴礼帽的是两类人,一类是不三不四的人,一类是领导。孟维周有次来兴,同人讲
了这些话。有人马上钻他的空子,说,你的意思是说官员和流氓殊途同归了?孟维
周着实吓了一跳,忙辩解道,你怎么这样分析?这可是你说的,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不是这个意思。

                                  十四

    这年头,天天有新鲜话儿。现在至少有三条小道消息同时在流传。一说杀了半
个仙人,救了一个凡人;一说省纪委派人调查张兆林的问题来了;一说张兆林马上
要上调省政府。各种传言都到了孟维周耳中。半个仙人是指唐半仙,一个凡人亦不
言自明。盂维周严厉地批评别人,纯属谣言!省纪委来了人,这是事实。可他们是
来总结这个地区廉政建设经验的。对这方面的谣传,孟维周鄙视道,捕风捉影!至
于张书记是否上调,孟维周说,无可奉告!
    各种流言以形形色色越来越生动的语言形式传播了半年之后,张兆林终于要调
省政府了,刚刚结束的省人大会议已正式选举张兆林同志任副省长。这种事向来会
有各种议论的。有的说,我们地区终于出了一位副省长了。有人却不以为然,说,
人家当官,你们高兴什么?他当他的官,我搬我的砖。最有影响的议论据说是一位
老干部说的,现在当官,太容易上去了,但是就像市场物价,物价一上涨,钱就不
值钱。时无英雄,竖子成名啊!很多人猜想是陶老书记的话,孟维周觉得不像。凭
他老人家的修养,不会这么议论的。但时无英雄,坚子成名这一类的话,老干部当
中又只有陶老讲得出。
    张兆林上调的事明确下来后,第一个就拜访了陶老书记,感谢他多年的培养和
支持。李秘书长和孟维周在座。张陶二人谈得很投机,其境融融,其意陶陶。如果
有电视记者摄下这个场面,全区人民又可以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地区两代领导人
的革命情谊何等真挚!
    张兆林在李秘书长的陪同下到各县市辞行去了,孟维周留在家里清理张兆林的
办公室。所有的文件、资料、书籍等,哪些该带走,哪些应交公,哪些要销毁,只
有孟维周清楚。工作量很大,别人又插不上手。干到第二天下午,发现一份当年舒
先生来地区进行投资考察的意向书,虽然名日投资意向书,其实只是舒先生单方面
的投资承诺。看上去印得很精致,中英文对照,中文是繁体字。孟维周有点好奇,
因为舒先生在他一直是个谜。这会儿却没有时间看,便丢在一边,忙完再去看看。
就在他丢下这份意向书时,隐约晃见后面的英文中有骗子一词。骗子?奇怪。投资
意向书中怎么会有这样的单词?他马上打开,细细一看。这一看,孟维周目瞪口呆。
后面原英文翻译过来,竟是这样一些叫人难以置信的文字。

    关于上迷投资意向的“翻译”
        这是一份无法翻译的投资意向书,我的这种“翻
    译”方式也将是绝无仅有的。因为前文一共五条,所以
    我也凑出以下五条。不伦不类敬请包涵。
        1.这是一个骗局,投资意向书的持有者是个骗
    子。他曾用过许多化名,真名叫舒培德,小名培儿。他
    在行骗中偶尔使用真名,这是当他看出受骗人比较愚
    蠢的时候。他谎称自己是美国西蒙·培尔公司商务代
    表,其实该公司只有天堂或者地狱才有。培尔就是培
    儿。
        2.这是个天才的骗子。他从小浪迹江湖,大行骗
    术。七十年代冒充高于子弟行骗大江南北,屡屡得手。
    后来东窗事发。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一九八一年出
    狱后重操旧业,骗术更加炉火纯青。曾冒充西南某酒
    厂副总经理到东北行骗,骗取货款三十八万元,至今没
    有败露。此只是一例。
        3.此人聪明绝顶,最能取信于人,惯于混迹官
    场。所幸的是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不然说不定还会
    上联合国玩他的行骗魔术。
        4.即便哪位官员识破了他的骗术,说不定也已被
    他套住难以脱身了。所以我奉劝各位官员,莫贪小利,
    洁身自好。
        5.我是舒先生小学同学,现为某中学英语教师。
    我曾认真地为他翻译过一些投资意向书或合同书之
    类。同学相求,不便推辞。但这位仁兄玩得太过火了,
    弄不好我也会搭进去的。万不得已,出此下策。不要以
    为是他给我分肥太少我才这么干的。我声明他所做的
    一切与我无关。

    孟维周反过来细看前面的中文,却见文法、逻辑、文字及标点等错漏百出。口
气倒是很大,愿在食品工业、旅游。娱乐等行业选择合适项目,投资一千五百万美
元。当时,在这样一个山区,已是笔可观的投资了。孟维周想这舒先生也的确是个
人才。他知道现在大陆人不太认得繁体字。认得英文的更是不多,官场更少;而且
摸透了人们的心理,一见印刷精致的繁体字和英文,立即觉得浮光耀金,眼花缭乱,
高贵得不得了。孟维周摇摇头,说不出的幽默和悲哀。心想假如将大便作了除臭处
理,放在精美的银碟子里做成拼盘,端上贵人们享用的西餐桌,大家也会围着雪白
的餐巾,一手刀一手叉,嚼得津津有味。明知什么味也没有,怕出洋相,也不好意
思讲。若是除臭未尽也没关系,食客们会以为就是这种西洋风味。
    孟维周怎么也想不到神通广大的舒先生会是这个根底。可是说来也不太像。舒
先生不仅同张兆林很密切,同省里不少领导都有交往,怎么可能是个骗子?舒先生
的图远公司还是全省私营经济的先进典型,舒先生本人是省政协委员,省里领导多
次到图远公司视察。难道大家都有眼无珠吗?也许是那位英语教师无事生非吧。
    且不去管舒先生到底是怎样的人吧,眼下是这份不同寻常的意向书怎么处理?
是否报告张书记?转而一想,千万不要让张书记知道这事,因为一切骗术,不论如
何高妙,一旦捅破了西洋镜,都是十分拙劣的,相形之下,被骗的人就显得愚蠢可
笑。一讲,不是让张书记难堪?孟维周想起在哪里看到的一则真实故事。二十年代,
一个叫维克托什么的骗子,一时手头拮据,忽发奇想,在报纸上登了一条拍卖埃菲
尔铁塔的广告。这位维克托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很像政府高级官员。他在下榻的
豪华酒店很傲慢地接待了五位做废钢铁生意的商人。五位商人利欲熏心,相互竞价,
最后,维克托卷着五个商人的巨款远走高飞。而五位受骗者则在顿足擂胸之后,相
约守口如瓶。直到十几年以后,这位骗子因别的案子被捕,这个国际笑话才大白于
天下。也许舒先生就有这样的本事,善于将那些自以为很聪明的官员们置于极其可
笑的境地,然后大行其道。孟维周发现自己可能陷入了这样的境地。因为那迷人的
尖尖,自己同舒先生的关系也难以斩断了。那么,还是让这事成为永远的秘密吧。
不知这个意向书当时有几份?万一落到一个懂英语的人手里,那就大事不好了。反
复一想,即使别人手中有,也许早已打作纸浆了吧。孟维周熟悉官员们的习惯,这
类材料一般不保存的。十多年了,要出事早出事了。那么就把这唯一的一份销毁吧。
从此天下太平。
    孟维周把意向书塞进那堆需销毁的材料里,继续埋头于清理工作。临下班了,
又很不甘心似的,拿出那份意向书,揣进自己口袋。心想,私下留着吧,说不定今
后用得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