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名词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识名词解-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八识心王】唯识宗将心解析为八,立下八识心王的名称。此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唯识宗不说心而说识,佛法上谓之方便。事实上,识即是心,亦即是意,心、意、识三者,同体而异名。小乘佛教建立六识,没有第七、八识,但在文字中已有七、八二识的含义,如《顺正理论》卷十一谓:‘心、意、识体虽是一,而训词等义类有异,谓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集起故名心者,即相当于第八识;思量故名意者,即相当于第七识;而了别故名识者,即相当于前六识。唯识宗将一心析为八识者,无非是破遣我人‘实我’的执著。原来我人通常执著于实我实法,把宇宙万有视为实体,因此我人说到‘心’时,把心视为整体的东西存在。唯识家为对治此等观念,乃以分析的方法,解析此心为八,以此心不是一个整体的东西,来破遣‘实我’的执著。
 
【八识王所相应】八识心王,各有其相应的心所,因八识的作用各不相同,相应心所的多寡亦不相同,八识王、所相应的情形如下:一、前五识,各有三十四个心所相应,即遍行心所五,别境心所五,善心所十一,中随烦恼心所二,大随烦恼心所八,根本烦恼中的贪、嗔、痴三烦恼。二、第六识:第六识作用范围最广,五十一个心所均与之相应。三、第七识:有十八个心所与之相应,即遍行心所五,大随烦恼心所八,别境中的慧心所,以及根本烦恼中的贪、痴、慢、见、四心所。四、第八识:唯五遍行心所与之相应。
 
【八识所依】八识心王生起,各有所依,其所依如下:一、眼、耳、鼻、舌、身前五识,依于五根。二、第六意识,依于第七末那识。三、第七末那识,依于第八阿赖耶识。四、第八阿赖耶识,依于第七末那识,七、八二识是互相为依。
 
【八识界地】在三界九地中,鼻、舌二识,仅通于欲界五趣杂居地。眼、耳、身三识,通于欲界五趣杂居地,及色界离生喜乐地。六、七、八三识,通于三界九地。
 
【八识俱转】八识心王,俱不俱转,情况各不相因。七、八二识,长恒俱转;第六识除‘五位无心’外,亦恒时现起。前五识则随缘而转,如缘俱足,八识可同时而转。
 
【八识规矩颂】凡四章十二颂四十八句。唐代玄奘三藏著。概述唯识学说,著重于讲说唯识学说中心的心识问题。前三颂说前五识,四至六颂说第六识,七至九颂说第七识,末三颂说第八识。注释本甚多,以明代普泰之《八识规矩补注》、明昱之《八识规矩补注正义》、智旭之《八识规矩直解》、广益之《八识规矩纂释》等较为著名。
 
【八识规矩补注】凡二卷。明代普泰撰。文略义深,可称唯识学之精髓。世亲菩萨摄取瑜伽百卷之要,精粹成三十颂,开后学易入之道。后经护法等十师广释,却演为繁琐难解,故玄奘入竺归国后,糅百本之论为成唯识论十卷,至此始见唯识学之大成。师复撮择精粹,撰《八识规矩颂》一卷四章、十二颂、四十八句。以其文略义深,后世遂出现多种注解释文,然以此书较为简明直截。本注内容以心意识之问题为主,一部十二偈颂,前三颂明前五识之心王、心所相应生起,次三颂明第六识之三性、三量及相应心所,次三颂明第七识,最后三颂明第八识。
 
【八识缘境】八识缘境,各不相同,其所缘之情形如下:一、眼、耳、鼻、舌、身五识,所缘的是色、声、香、味、触五境。二、第六识缘一切法境。三、第七识缘第八识的见分,恒审思量,执为自我。第八识缘根身、器界、种子。故第八识只缘色法,不缘心法。
 
【八识缘境广狭】唯识宗所立的八识,其缘境有广有狭。即:一、眼识缘唯实唯量境,谓眼见色时,即有识生,能缘青、黄、赤、白等实有之色,称为性境(现前所有实见之境);此识对境,称为现量(见现前之色而能量度)。以其但能见色,未起分别,故所缘之境狭。二、耳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耳闻声时,即有识生,能闻平直曲屈实有之声,称为性境;此识对境,称为现量。以其但能闻声,未起分别,故所缘之境狭。三、鼻识缘唯实唯量境,谓鼻嗅香时,即有识生,能嗅好恶实有之香,称为性境;此识对境,称为现量。以其但能嗅香,未起分别,故所缘之境狭。四、舌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舌尝味时,即有识生,能尝不同实有之味,称为性境;此识对境,称为现量。以其但能尝味,未起分别,故所缘之境狭。五、身识缘唯实唯量境,谓身觉触时,即有识生,能缘细滑粗强等实有之触,称为性境;此识所缘,称为现量。以其但能觉触,未起分别,故所缘之境狭。六、意识遍缘一切通彻假实二量,谓此识心,遍缘现前实有之境,于实境上分别长短方圆等相,称为假,是则此识三境(性境、独影境、带质境)皆缘,三量(现量、比量、非量)皆具。以其遍能分别假实诸境,故所缘之境广。七、第七识见分唯假唯实,谓此识无别体相,依第八识为因而起,复缘第八见分而为相分,分别思量,常执第八为我,能缘之心是假,所缘之境是实。以其唯起我执,生诸气习,不能遍缘诸境,故所缘之境最狭。八、第八识缘根身器界唯实唯量,根身者,即眼等诸根;器界者,以世界如器。谓此根本之识,染净同源,一切根身器界,依之而生,而此根界,是八识相分,皆为所缘,是实有现前之量,故所缘之境最广。
 
【九十六种外道】佛陀住世前后,印度出现许多反婆罗门的沙门集团,后来佛教称之为外道,又称为九十六种异道。九十六种之说,诸经论有不同异说,一般说法,认为六师外道富兰那迦叶、末伽梨拘赊梨子、删阇夜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鸠驮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等六师,各有十五弟子,合六师总计为九十六人,故称为九十六种外道。
 
【九上缘惑】九种缘上界上地所起之惑。即见苦所断之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疑、无明,及见集所断的邪见、见取见、疑、无明等九种。即十一遍行中,除身、边二见外之九种。此九种于缘上之中且约界说,或唯缘一界,或合缘二界,故《品类足论》卷五谓:有诸随眠为欲界系缘色界系、缘无色界系、缘色无色界系,为色界系缘无色界系。《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六则谓,欲界烦恼除无明、见、疑之外,不能缘上地为境,此无明等虽亦能缘上地,然彼不能亲缘上地如缘自地。小乘、杂集论等亦谓除此九之外,其余贪、嗔、慢等不能上缘,唯识则谓此等亦得缘上地,见《成唯识论》卷六。
 
【九心轮】心对某一对象之一作用有九种,连续不断,循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六~十划)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是一部初学唯识者手边备用的工具书。唯识学在佛学领域中,一向称为难治之学,它名相繁琐,辞意艰深,古人称此学‘文如钩锁,义若连环’,‘字包千训,辞含万象。’由此可知这是一门‘甚深最甚深、微细最微细、难通达极难通达’的学问;但相对的,它也是一门结构严谨,条理分明的理论,佛学中大部分的重要名词,都见之于唯识学中。果然能通达了唯识学,则再读其他经典,名相问题既已解决,自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但通达唯识之学,谈何容易?唯识学所依的典籍,由印度梵文翻译出来的,有‘六经十一论’,‘一本十支’之学,及揉杂十大论师释论译出的《成唯识论》,《成唯识论述记》以及注释识论、述记等许多注疏。读唯识书,须于众多典籍中,综理出头绪;于繁琐名相间,分析其差别义。因之诠释名相的辞书,就成为手边不可或缺的工具。但许多唯识学名辞,并不具备于一般的佛学辞典中,这就不得不求之于本宗的专门辞书。但本宗的专门辞书,据笔者知,民国建立迄今近百年间,唯有在民国初年,北京三时学会会员朱芾煌居士,曾编纂的一部《法相辞典》。《法相辞典》,是朱芾煌居士参考了七十余种唯识经论,穷三年之力编纂完成的。这部辞典,全书两百万言,汇集名词一万四千余条,是一部极珍贵的巨著。但这部辞典,只是‘录而不释’。正如朱居士在序文中说:‘皆录原文,不加诠释,并标卷页,藉便检寻。’皆录原文,初学者多数看不懂;不加诠释,就失去辞书的功能了。这只供研究高深的学者使用,而对于初学唯识的人帮助不大。近数年来,笔者为教学所需,在研读唯识典籍时,于名相部分随手劄记,日积月累,积稿盈尺。年来加以整理,得常用的唯识名词一千五百余条,以容易了解的白话文加以注解,按笔划顺序编辑成书,命名曰《唯识学名词白话辞典》。以供初学唯识者置诸案头的参考。唯识之学,所依经论浩繁,名相隐晦难解,笔者以个人研读所得,选录及诠释名相,缪误之处,在所难免,尚祈方家赐正,无任铭感。中华民国九十二年十月  于凌波序于台中雪庐纪念讲堂  
 
一划
 
【一小劫】古代印度的计时单位,《大毗婆沙论》载,人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为增劫之极;又自八万四千岁起,每过百年减一岁,至十岁为减劫之极。此一增一减,共计一千六百八十万年,称为一小劫。
 
【一大劫】古代印度的计时单位,一期世界之始末,总括成住坏空四劫,称为一大劫。《瑜伽师地论》卷二载:‘又此世间,二十中劫坏,二十中劫坏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即八十中劫为一大劫,共计两百六十八亿八千万年。
 
【一分】因明用语。与‘全分’对称。指一名相或事物的一部分,或指多种名相之中的一部分名相或事物,称为一分。
 
【一分家】指安慧所立的心识一分说。谓心识生起认识作用时,唯起于自证分(自体分)。能认识作用的见分,被认识对境的相分,都是情有理无的遍计所执之法,属于无体之法,此乃凡夫无始以来执著我、法的熏习力,而生出类似于能缘、所缘之识体。安慧的一分说,古来即难解,其说虽不是正义,然可说是护法四分说的前驱。另有难陀立二分说,陈那立三分说,后护法之四分说成为最严密完整的学说,遂成一家正义。此即俗称‘安难陈护,一二三四’。见《成唯识论》卷八。
 
【一分常论】为古代印度外道所执的六十二见之一;属于计执前际而起的常见。此类外道共有四种,故又称四种一分常论。彼等系于前生、后生,或色心之一半而起常见者,故称一分常论。即:一、谓外道得宿住通,能观前世,而以为诸趣皆由梵天之意所化;如是,不见大梵天之始终,故以为大梵天为‘常’,而我及世间为‘无常’。二、计执色法灭而心法存,或心法灭而色法存;或谓色法为心法之一,故为常住者。三、计执从戏忘天而下生此间,依宿住通观过去,认为先前之住处为常住者。四、计执从意恚天而下生此间,依宿住通观过去,认为先前之住处为常住者。执持此见解者,相当于外道十六宗之‘自在等因宗’。这是唯识家破斥的对象。见‘瑜伽师地论’卷六。
 
【一心】唯识宗以根本识为一心。指万有能变之心,即阿赖耶识。成唯识论卷二:‘由自心执著,心似外境转,彼所见非有,是故说唯心;如是处处说唯一心。’
 
【一心四境】又作一水四见。譬如一水,本无有异,而因天、人、饿鬼、畜生果报不同,故于一水而见有四种境相。即天人见是宝严地,人见是水,饿鬼见是脓血,而鱼见是其窟宅。见《摄大乘论释》卷四。
 
【一心真见道】参阅‘真见道’条。
 
【一切】梵语 sarva,音译萨婆,乃总赅众物之词。《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载:‘萨婆,秦言一切。’《翻译名义集》卷五︰‘一以普及为言,切以尽际为语。’此词之实际用例颇多,如一切世间、一切众生、一切种智等用语皆是。然一切又分为全分与少分二种,全分指不限定在特殊范围内者,包含广的一切;少分指在某种限定范围内者。据《成唯识论枢要》卷二之说,一切声皆是不常不执,此有二释:一、一切的一切,即计内外皆常。二、少分的一切,唯内的一切声是常。如上所述,前者为全分之一切,后者为少分之一切。见《成唯识论》卷二。
 
【一切行苦】一切有为有漏之法,皆迁流不息,故称为一切行苦。这是如来所说四法本之一。(四法本为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见《俱舍论》卷二十三。
 
【一切行无常】指一切有漏法,皆不具有恒常之性,故曰一切行无常。这是如来所说四法本之一。见《俱舍论》卷二十三。
 
【一切有为法】泛指一切有作为、有造作的因缘所生法。即包含一切事物、物质、精神,以及所有现象的存在。原意作‘由因缘而起的存在者’。有为法是无常之法,如《金刚经》偈子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华严经》卷二十五载:‘如实知一切有为法,虚伪诳诈,假住须臾,诳惑凡人。
 
【一切法不生】指谓一切真实之法,乃超越相对的差别界。以其为‘绝对’,故不生不灭,此是不变的理法。
 
【一切种子识】又作种子识,乃执持一切法的种子而不散失之识,为阿赖耶识的别名。成唯识论卷二载:‘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又摄大乘论释卷二:‘谓有能生杂染品法,功能差别相应道理,由与生彼功能相应,故名一切种子识。于此义中,有现譬喻,如大麦子,于生自芽有功能,故有种子性;若时陈久,或火相应,此大麦果功能损坏,尔时麦相虽住如本,势力坏故,无种子性,阿赖耶识亦复如是。’
 
【一水四见】参阅‘一心四境’条。
 
【一中劫】古代印度的计时单位。谓人寿之一增一减为一小劫。合二十小劫,共计三万三千六百万年,称为一中劫。
 
【一本十支】唯识宗所依的经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