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苏东坡传-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月,才回到眷属那里。
    徐州不仅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
皆有战事,今日仍位于津浦陇海两铁路交会之处。徐州离一个地区近在飓尺,此地
区即在此后数十年内因为一个盗匪巢穴受《水柳传》的渲染而出名。徐州位于河畔,
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当地出产上等花岗岩、煤、铁,苏东
坡时已开始开采。因此徐州也以产刀剑著称。苏东坡喜爱此地的自然风光,鱼与螃
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之为“小住胜地”。
    在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王安石以前曾设法
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络,工程竟归失败,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
黄河现在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向东方决口,水势开始蔓延,淹没了几百方里。
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
尺。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有几十天不回
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
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
这样把大家劝回去。此处不是细谈苏东坡建筑工程天才之所,不过也得说他是亲自
参与了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在盘旋滚转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
于加强城基和增加城高。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完成这
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扑味扑麻在泥里跋涉,他亲身到军营去见指挥官。因为
禁卫军直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大人都
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同时在徐州北方也正在准备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
河旧水道,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曾改道多次。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在十月初五,
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才开始撤退。
    百姓欢天喜地,感谢全城得救。但是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附以详细
数字说明,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将来。空等好久之
后,苏东坡修改了原定的计划,建议改用坚强的木材加强堤防,不再用石头。皇帝
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在次年二月,朝廷拨予苏东坡三万贯,一千八百百米粮,
七千二百个员工,在城东南建筑了一条木坝。在外围城墙上,由于苏东坡喜爱建筑,
他兴工建筑了一座楼,一百尺高,名之为黄楼。后来黄楼一词成了苏东坡在徐州所
作诗歌总集的名称,正如他在密州建筑的超然台,成了他在密州所写诗集的名称一
样。
    黄楼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对古老中国的宇宙论的信念而起。根据中国的宇
宙论,宇宙中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构成。五行中每一行都代表一种性质,如同
坚硬、生长、流动、热、重等等,这些性质都具有一种宇宙的意义,不但用以指物
质的宇宙,也用以指生命的功能与人的个性行为,也可以用于男女的婚配。生命离
不开五行的交互作用,比如相生相克。每一行皆有其颜色,正好像征那种元素的性
质。说也奇怪,黄代表土,黑代表水,黄土因具有吸水力量,所以可以克服水。黄
楼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
    神宗元丰元年(一0 七八)九月初九,黄楼举行盛大落成典礼。苏东坡是由衷
的欢喜。老百姓得免于水灾,建堤建楼费了半年工。黄楼属于全城的居民,分明是
将来防洪的保障。落成仪式举行时,全城万人空巷,前来参加。一看黄楼耸立于东
门之上,高一百尺,下面立有五十五尺高的旗竿。楼的形状犹如一个宽广的佛塔。
大家一齐登楼,一览四周的景物。那天早晨,偏偏浓雾笼罩。他们往窗外降望时,
只听见下面过往船只桨橹摇动辗轧作响的声音,大家觉得犹如置身于海船之上。不
久,雾散日出,可以看见远处渔村错落,在峻岩峻峨的山峰之下,有六七个庙宇罗
列其间。老人觉得寒冷,苏东坡请他们先喝几杯热酒。往近处看,在南方,看见一
个高台,以往用为赛马之地,今已建成一座寺院。由那座庙起,一道一里长的新堤
防,顺着东城墙向北伸展。他们可以听到远处陆洪和百步洪波涛澎湃之声,与近处
下面的鹅鸭之声相错杂。最后,摆设盛筵,款待来宾,有大乐队奏乐。
    苏东坡写了一篇文章记此盛事,刻之于石,以垂久远。那块石碑,也经历非凡。
后来苏东坡遭朝廷流放,所有带苏东坡名字的石碑都奉命毁坏,当时徐州太守只把
这块石碑投在附近的护城河里。约十年之后,老百姓已然忘记了禁令,而皇家也在
搜集苏东坡的墨迹手稿,当地另一位太守把此石碑打捞上来。在夜里暗中把那碑文
拓了几千份。此事过后,那个太守突然向诸同僚宣布道:“为什我竟会忘记!禁止
苏东坡的碑文法令尚未取消,这个碑文还在,应当毁坏才是。”自然在石碑毁坏之
后,那碑的拓本的价钱立刻高涨,那位太守名叫苗仲先,发了一笔大财。
    苏东坡现在名气甚大,受人欢迎,不仅是因为治河成功,也因为他十分关心囚
犯的健康和福利,这是当时为太守者所绝无仅有的。他亲身视察监狱,并指定医生
为囚犯治病。当时有一条法律,凡太守鞭打犯人致死者,太守受罚,但是苏东坡指
出,犯人因病致死或照顾不善而死,则无人过问。因为犯人并非别人,也是一般的
老百姓,因此犯人的家属对苏东坡非常感激。
    有些小事,很容易做,只要人想到去做,但是只有苏东坡肯去做。比如说,他
看见很多逃兵沦落为盗匪,因为有一条荒谬的法令,凡是低级军士因公出差,官家
不发予旅费,等于是逼良为盗。他自己改革这项陋规。他只要每年节省下几百绢钱,
就可以够用。他严禁军中赌博饮酒。在上皇帝书中他指出当地军队“熟练技艺为诸
郡之冠,陛下遣使按阅所具见也。”
    苏东坡今名日大,以中土鸿儒之冠为远近所知。欧阳修去世之后,文坛盟主之
名即降到苏东坡头上。文人儒生皆以“夫子”呼之。他以前曾遇见他那“苏门四学
士”之中的两个,在淮扬与张来相识,在杭州附近结识晁补之。另外那两个是秦观
和黄庭坚,秦黄二人后来成为宋代有名的诗人、词人,而今请求列在苏东坡的门下。
五短身材的李常,春天曾去拜访苏东坡,屡次谈到秦观,并拿秦观的词给东坡看。
由于李常的介绍,秦观那年夏天曾去拜谒过苏东坡。秦观这位风流潇洒的词人,据
野史说曾娶过苏东坡的小妹。秦观尚未应科举考试,还没有功名,但是年轻,文采
风流,有不少的女友。后来秦观死时,曾有一歌妓为爱他寻了短见。他的词清新柔
媚,如春日的黄鹏。秦观见苏东坡时说:“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苏徐州。”
他把苏东坡比做“天上映群”,又向苏东坡说:“不将俗物碍天真,北斗以南能几
人?”
    黄庭坚日后成了江西诗派的鼻祖,他与秦观又不相同,他沉默寡言,有学者风,
他没去拜访苏东坡,但是写了两首诗,以万分谦逊的语气毛遂自荐,将苏东坡比之
为高崖的青松,自己则比为深谷里的小草,希望将来能和青松比高。苏东坡以前曾
看过黄庭坚的诗,他说黄庭坚的诗内容充实而深厚,诗思高旷,“数百年来未之见
也”。他回黄庭坚的信说:“今者辱书,执礼甚恭,如见所畏者,何哉?试方以此
求交于足下,而惧其不可得。”苏门四学士中,庭坚年最长,在当时人常以苏黄并
称。苏东坡去世后,黄山谷遂成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人也是把他和苏东坡相提并
论的。但是黄庭坚终身以苏门弟子自居。黄庭坚后来还是由苏东坡最亲近的朋友引
荐的,因为黄庭坚是李常的外甥,孙觉的女婿。
    九月间,另一个人后来在宫廷上审问苏东坡的案件时,也深受牵连,现在来看
苏东坡。他就是王巩,为人又是另一型。他是宰相之孙,出游之时,携一整车家酿
美酒相随,因为他不肯饮酒肆所沽之酒。他随身有三个爱妾:英英、盼盼、卿卿,
一齐来到徐州。苏东坡对他的爱妾开玩笑,在他那“百步洪涛”前的序言中,描写
王巩携带梨涡美女下险滩,自己则身披羽鳖立身黄楼高处,俯眺她们漂浮水面,自
己望之若神仙,或如李太白再临人世。
    这时,有第四个重要人物在苏东坡生活中出现,就是诗僧参寥,大概是由秦观
介绍的。奇怪的是,苏东坡在杭州的三年内,参寥住在附近一个城市,居然苏东坡
从未听说过他,参寥为一大诗人,道德崇高,不慕虚名。他只是在遥远之处观察苏
东坡而心生羡慕。由现在起,参寥便成为苏东坡一生的密友了。
    在那年的中秋节,我们也许可以把苏东坡看得更近,更清楚一些。八月十二,
他得了一个孙子。中秋之夜,他微感不适,稍感寂寞。过了六天,他接到子由写的
中秋诗,他也写了一首诗,叙述如何度的中秋节: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阀涌,乱云脱壤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外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昭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幡。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职舟临古汁,千灯夜竹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附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蜇鸣露草。
    卷帘推广寂无人,窗下中哑惟楚老。
    南部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那时,苏东坡为整个学术界所爱戴,所尊敬,所景仰。那年九月底,在黄楼有
一个盛大的集会。苏东坡坦然谈笑,轻松愉快,极为众人所喜爱。只因为他深得众
望,他之被捕与审判才轰动一时。


第十四章  逮捕与审判
    苏东坡,我们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过去生活的态度,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
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不过到目前为止,还幸而安然无事。可是在他吐
到第一百次时,他就被人抓住了,在神宗元丰二年(一0 七九)三月,他调任江苏
太湖滨的湖州。在他到任谢恩奏章上,他说了几句朝廷当权派觉得有点儿过分的话。
只要他单歌咏人民的疾苦贫穷、捐税、征兵,那派小人还能装聋做哑,置之不顾。
现在他直接指明那些小人,其中有在王安石势力下蹿升起来的李定和舒直。朝政是
在无以名之的第三流人才的掌握中,这类人是唯利是图随风转舵,既无所谓东,也
无所谓西。苏东坡过去曾不断给皇帝上表,每次皇帝看了他的表章,就向侍臣赞美
苏东坡。现在我们想起来,这些小人以前曾经阻挡苏东坡进京城。万一苏东坡蒙召
当权,可就真有危险,因为新政的领导人物那时不是已经失势,便是已然退隐。
    苏东坡到任谢恩表只是例行公事,譬如略叙为臣者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
浩荡,以此美缺相赐。但是苏东坡说:“伏念臣性资顽鄙……知其愚不适时,难以
追隋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新进”一词,在王安石口中是指突
然升迁的无能后辈。在过去为新政的朋党之争里,这一名词是固定代表那种含义的。
李定和舒禀心想苏东坡为什会自信能逃得出他们的手心呢?并且他说在他那个年纪,
他担任地方官是因为他不可能再惹是生非。他是不是暗示那些在朝为官的必然会惹
是生非呢?古之文人学者,因为没有民权的保障,在措词造句上,便发明出一种极
其微妙难以捉摸的表现法,而阅读的学者也养成一种习惯,乐于寻求含义于字里行
间之中。在中国古代,朝廷的公报是固定按期出版的,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苏东坡所写的文字,照例惹人注意,这次谢恩表,使那些“新进”成了读者心目中
的笑柄。
    在神宗熙宁元丰二年(一0 七九)六月,一个御史把苏东坡谢恩表中的四句挑
出来,说他蔑视朝廷而开始弹劾他。数日之后,舒禀,当时尚在御史台,找了几首
苏东坡的诗,内容关于农人青苗贷款,农人三个月无盐吃,还有燕子与蝙蝠争论的
寓言。他说写的那种诗,显示苏东坡不但考虑欠周,也是不忠于君。舒禀随同弹劾
表章,附呈上苏东坡印出的诗集。李定,现今升为御史中丞,也随后跟上一表,陈
述有四个理由,苏东坡必须因其无礼于朝廷而斩首。一共有四份弹劾苏东坡的表章。
这件案子交予了御史台。李定,当年因隐瞒父丧司马光骂他是禽兽不如,现在担任
检察官。他挑选了一个极其能干的官吏派到湖州去,免去苏东坡的官职,再押解入
京受审。御史请求,一路之上苏东坡必须关入监狱过夜,皇帝不许。神宗皇帝从无
意杀害苏东坡,不过这个案子既然依法控告,他也愿予以充分调查一番。
    苏东坡的一个好友王洗,是他印了苏东坡的诗集,听到这个消息,赶紧派人去
给南部的苏子由送信,子由立刻派人去告诉苏东坡。这可以说是使者之间的大竞赛。
朝廷使者偕同他的儿子和两个御史台的兵丁火速出发。但是他儿子在靖江忽然生病,
于是耽误半天的行程,结果苏子由派的使者先到。
    这个消息到达时,苏东坡是何等心情,我们必须要知道。他到达湖州不久,也
很喜欢这个新职位。他常和长子去山林间漫游,同游的还有子由的女婿、女婿的弟
弟。在苏东坡记游飞英寺的诗里,他说自己“莫作使君看,夕以中已非”。他最好
的朋友画竹名家文与可已在二月去世,他一直哭了三天。在朝廷的差官正越程前去
逮捕他时,他正再度创览他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