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瓯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瓯缺-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能够作为自己的主人的人;一般都在干着与本身愿望相符合的事;有时迫于环境;虽也会去做一些相反的事;但只限于特定的场合。马扩曾经多次出使辽、金;每一次都认为自己要去完成的任务有益于国家;也符合他本人的意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明确地意识到他这次出使要去执行的是别人强加于他;与他本身意愿绝对相违反的任务。换句话说;他此行要去执行的任务;完成得越符合上面的要求;就越加给朝廷带来严重的灾祸。但是这个朝廷的主人——官家;不会因他这样忠心耿耿而感谢他的;因为他与官家之间隔开的层次实在太多了。高高在上的官家怎么可能清楚地了解一个沉在低层的微末武弁的一切想法呢?官家既然称赞他的条陈为〃伟论〃;又怎么可能忽略了他杂陈中最主要的一点;反而派他到金邦去执行一项他最反对的任务?
官家确实不可能了解马扩的观点。在官家的想法;还认为〃两用其计〃是满足了马扩一半的愿望;而特擢他为国信副使;又满足了他另外的一半。过去马扩只以随员的身份跟随父亲出使金邦;没有正式名分;现在他作为龙图阁学士赵良嗣的副手出使;他的名字、官衔都要载在国书上;这就大大提高他的政治地位和发言权。他应当为了这两个一半拼成的完全的满足;为了官家对他沛施鸿恩而高高兴兴地前去奉圣州〃履新〃才是。
官家理解的马扩只不过是这样的一个马扩;好像他理解其他在官场的梯阶上一直向上爬的千千万万名官员们一样。
马扩的条陈写得如此明白;又经过官家信任的可以在他面前说话的刘锜在其间疏通;不料得到的结果还是与他的本意大相径庭。他不由得第一次想到童贯之所以如此〃得君〃;所以能够随心所欲地取得官家的御笔;这是由于童贯与官家之间的想法大致相同;而他本人与官家的想法却是很不相同的缘故。
这时;马扩第一次想到他本人与官家之间的关系。
对于他;官家本来是高不可攀的;但他过去从未想到过这一层;这因为他一向崇拜官家是天纵聪明、洞烛一切的;而他自己过去干过的;现在正在干的和将来准备去干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官家的利益;他与官家之间根本不存在扦格凿枘的可能性。过去事情也有办得不顺手的时候;那都是王黼、童贯一干人在中间上下其手、为祸作祟的缘故;与官家无涉。至于政宣时期许多荒谬的陋政;也由于同样原因造成;与官家无涉。这一次;他和官家的距离骤然缩短了;官家欣赏他的才能;在御笔中亲自写了〃特擢马扩为国信副使〃几个字;还嘱刘锜转言对他倚任之意;他倒反感到自己与官家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了。正是这个天纵聪明、洞烛一切的官家为他的〃事业〃带来了许多碍手碍脚。如果官家真是聪明睿智;洞烛一切的;为什么竟能接受童贯这样一个明显的荒谬绝伦的建议;要求金军入关;拿下燕京城;好像过去下令全军不得渡河挑衅一样?难道官家就没有想到这样做的后果是给他的朝廷和他本人带来无穷之祸吗?
这个〃为什么〃忽然好像一颗种籽植进马扩心里。从此;马扩常常要想到一些他的能力暂时还无法解答的问题来苦恼自己。
马扩把希望寄托于军事的进展。官家让刘锜来前线参赞戎务是目前唯一差强人意的措施。他出发前;把军队萎靡不振的情况与刘锜谈了两次。军方的情况虽然复杂;但他深信刘锜之来到可以起协和诸将、团结战友共同赴敌的积极作用。在军事上;主要是人事问题;西军将领一般都愿为国驰驱;只要订制出明确的军事目标和计划;稳定了他们的情结;抚慰了他们的不平之气;军事前途就乐观了。
因为官家御笔中有〃临机应变〃四个字;马扩抓住了这一句;(有时候;他自己也要以御笔为工具与别人斗争)就有理由与赵良嗣力争。在出发前帮助刘锜做了一些工作;出发后又在代州淹留了八、九天;直到他们听到一些令人鼓舞的消息以后;才正式成行。
(三)
马扩、赵良嗣等一行人离开宣抚司后不久;一个出人意外的新局面出现了。
似乎为了补偿七、八两个月淹留不进的损失;到了九月上旬;前线忽然活跃起来。童贯、刘延庆受到朝旨的谴责和刘锜的督促;不敢再说什么〃按兵不动〃的话;连日召开军事会议;要大家戮力同心商议进兵之计。原来心灰意懒的西军将领们也积极起来;愿意在会议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原来驻扎在安肃军的杨可世、驻扎在霸州的王禀行动神速;一俟会议有了决定;立刻把部队带到雄州;会合其他将领;先后于九月初十、十一两天渡过界河白沟;实现了伐辽战争以来第一次的越界进军。
杨、王大军渡河并没有遭到敌军真正的抵抗;并没有发生过什么值得一提的战斗;但它具有信号的意义。这时布满在残辽后方的各种反辽势力好像布满在各个角落里的火药包;单等引线烧着;就乒乒乓乓地爆炸起来。它们纷纷出动;到处举义;驱逐零星的辽军;占领乡村城镇;顷刻间就形成燎原之势。
形势的发展比西军按照常规的进军要迅速得多。杨、王大军渡河后的第二天;刘光世的选锋军也跟着渡河;并且跑在杨、王前面。他比诸将先行一步;一路上只受到牛拦军零零星星的抵抗;很容易就收复新城了迄。九月十五日;消息传来;易州军民在一个有胆识的和尚领导下;举起义旗;杀死守城的契丹军官;强迫知州汉儿高风以州城迎降;响应大军。刘光世刚刚接管了易州;坐席未暖;又传来更加惊人的消息:九月二十三日;辽军都押管、常胜军统领郭药师俘获了萧干的叔叔、涿州刺史萧余庆;统率全军九千多人;以涿州及其所辖的四个县城来降。
常胜军来降是震惊一时的大事件;它已酝酿多时;果然在人们的意料中爆发了。它的过程是这样的:
常胜军统将甄五臣等人早已和宋朝宣抚司接触联系;约定宋军一渡过界河;他们就发动兵变。郭药师对此虽然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但还没有下定最后决心。易州易帜以后;谣诼纷传;萧干也看到大势不妙;还想作最后的努力以挽回颓势。九月二十二日;萧干凭着泼天大胆;居然只带着少数随从;跑到涿州来劝说郭药师〃效忠皇室;屏藩帝京;永作大辽之荩臣〃。郭药师再想观望观望;设宴招待他。这一次是甄五臣、赵延寿等将领等得不耐烦了;甄五臣一言不合;就拉出刀子来杀死牛拦军统军萧遏鲁;萧干带来的其他将领也死在乱军之中。郭药师在这既成事实面前;只好起来响应。萧干在醉醺醺的酣饮中;听到兵变;惊出一身冷汗。郭药师又做了个人情;亲自带着城门的钥匙;把萧干护送出城。
郭药师这才真正积极地行动起来。他立刻发兵把严密监视他的萧余庆捉起来;尽占府库中的财帛粮食;稳定了城里的秩序。然后派甄五臣、赵延寿两名统将率部前去迎接宋军;负弩前驱。过了两天;他本人也到统帅部来参见都统制刘延庆。
常胜军的迎降;涿、易两州的收复以及其他各地义军的响应;为北宋军直趋芦沟河、攻打燕京城铺平了道路。于是在几个月前;甚至于在旬日前还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都变得可能了;或者说;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什么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了。
十月初;有一支十多个人的巡哨队奉命出去巡哨。他们都是刘鞈在真定招募的新兵;号称〃敢战士〃;由一名姓岳的二十一岁的小队长率领。他受到的命令只是在附近地区巡哨;但这个青年军官显示出过人的胆略和出众的才能;他不仅仅以完成这样一个普通的任务为满足。经过当地居民的响导;他们这支队伍居然远远越出任务的范围;渡过芦沟河;一直巡哨到燕京城下。这个姓岳的小军官还画下一幅形式上不那么正规化;而在实际上却很有参考价值的军用地图;标明他们经过的道路、河流、桥梁、渡口以及他们所了解到的辽军的薄弱配备情况;向军前汇报(这幅地图中他错误地把燕京城标上了黄龙府的名称;认为黄龙府就是燕京城的别称。这个错觉在他头脑里扭不过来;以至到了许多年以后;他已成为一代名将;还认为自己曾到过黄龙府)。
这个小小的军官由于这一越轨行动而受到纪律处分。但是军队是一种奇怪的组织单位。有时受到奖励的人反而被大家鄙视;受到处分的反而被人们称道。这个小小的军官因为这一次受的处分忽然成为大家注目的人物了;他干下的这件小小的越规行为壮了许多人的胆量;特别是壮了都统制刘延庆本人的胆。刘延庆本来也是个急功好利之徒;现在看到前方形势发展得如此迅速;辽方的防御系统似乎已经全面崩溃;他的大本营再要牛步化地前进;显然是跟不上形势了。他忽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忽然忘记了一切的〃持重〃、〃谨慎〃;以急行军的姿态把统帅部从新城搬到易州、又从易州搬到涿州;不断地北移;累得宣抚司的僚属们气喘吁吁地赶不上来;叫苦连天。他们显然也是为了要抢到抢先得到的好处;忘记了所有的〃持重〃〃谨慎〃;一反前议;快马加鞭地从河间府一直追赶上来。
牛拦军的阻击;基本上是停止了;有相当军事才能的萧斡里剌这时在南线负责指挥;他不断地把正规部队往后撤;最后和萧干的大军会合在一起。北宋军队顺利地到达芦沟河南岸;这才发现萧干、萧斡里剌统率的奚军还是相当完整的。一部分有组织的契丹军这时也在他们的指挥下;与北宋军隔河对峙。看来还待经过一场决战;才能分出雌雄。
要立功逞能的郭药师及时献上一条奇袭燕京城的计策。这条计策大胆泼辣;要冒相当的风险;但是郭药师言之凿凿;似乎很有把握。按照形势来分析;也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很多高级将领都支持它;刘锜也支持它;刘延庆对此也感到很大的兴趣。既然大家的意见一致;经过一次军事会议的详细讨论;确定了奇袭的具体部署以后;就迅速行动起来。
十月廿三夜晚;杨可世、郭药师率领先行军;然后是刘光世率领接应军;两批人马;先后出发。他们要绕过辽大军的背后;乘敌之虚;迂回曲折地前去奇袭燕京。计划经过周密研究;切实可行。在付诸实施时;一切也都很顺利。只要奇袭得手;两百多年来的辽局;在两;三天内就可以见分晓。而北宋建国以来一百多年的军事活动;也没有比这次奇袭更加重要的。因此奇袭军出发后;大家都在兴奋、紧张地等候捷报。
(四)
好像一根绷紧得太长久的弦线;如果不是一下子绷断了;就会失去弹性;慢慢地松弛下来。残辽政权中大部分统治阶级的心理状态就是这样。经过十年来辽、金之间的血战(那是一系列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的激战)以及这一、二年来风雨飘摇的动荡形势(那是数度使他们濒于亡国边缘结果又奇迹般地把他们保存下来的动荡形势);特别是经过这几个月以来决定归降宋朝以后;又发动了一次大战打败宋军;胜利了又把大军撤退以缩短防线的微妙局面以后;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培养成一种安之若泰的心理;并没有那么紧张、恐惧、惶惶不可终日;也不是上下一致;发奋图强;力挽狂澜;反而是乐天知命;变得相当安定和轻松了。他们既没有把刘延庆的十万大军压芦沟河而阵;直薄京师的处境看成为不得了的大事情;更不会觉察到北宋军已经在发动一场将在几天内就可以决定他们国家命运的奇袭战;而加以预防、反击。
总而言之;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处在一种麻木不仁的心理状态中。这是持续得太久长的紧张和恐惧心理造成的后果。
目前辽政权的中心人物是萧皇后——她的闺名为普贤女;成年后嫁了已被封为国王的耶律淳;她受册封为德妃。随着耶律淳晋级为皇帝;她也晋级为皇后。耶律淳逝世后;她改元称制;已成为事实的女皇帝;但在称呼上仍保持皇后的称号。如果单从表面上看来;在决定她国家命运的前夕;十月廿三这一天;她也和平常一样安闲地处理政务;和平常一样安闲地与大臣们筹商御敌之计;只有一点儿区别;就是在当天傍晚;她发出了明晨要到芦沟河前线去御驾亲征的命令。摄政的皇太后御驾亲征;是辽的传统。当年澶渊之役;景宗睿智皇后萧燕就带着小皇帝圣宗御驾亲征;几番冲锋陷阵;最后定下和约;被传为一时盛事。如今萧皇后以祖宗为法;也要发动一次亲征。对于她;好奇和炫耀的成分多于悲壮的成分。因此;即使下了这样一道不寻常的命令后;她的态度还是像往常一样端庄矜重;从容不迫;有着充分的自信;丝毫不显得慌张失措。
难道以聪明、能干、见事明白著称的萧皇后没有看出危机已迫在眉睫之间?不错;她确实是聪明、能干、见事明白的;否则她怎能从一个普通的贵族妇女一跃而居皇后之位?她的这个皇后并非依靠丈夫之力;而是丈夫依靠她微妙、灵活的手腕;才使丈夫坐上皇帝的宝座的。她确实是聪明、能干、见事明白的。可是聪明人有时也会干蠢事;他们总是相信自己能够掌握局面、控制局面;主观上自信可以避免危机的发生;客观上却常用一双自作聪明的手亲自铸造了危机;成为自己的掘墓人而不自觉。
在人类历史中曾有屡见不鲜的例子表明以聪明、能干为其特点的典型人物总是得到了很多、失败于一夕;在非决定性的事务上积累了很多便宜;在决定性的事务上一败涂地。除了思想麻痹是造成失败的重要原因外;还有种种其他的原因。
萧皇后一生复杂的经历;正好说明她是属于上述的一种典型。
萧皇后出身在一个中上级的奚贵族家庭;她攀上了一门好亲。自从与耶律淳结婚的第一天开始;她就理所当然地进入辽的最高统治层;并且开始了一帆风顺的政治和交际生活。她一贯地运用不露声色、不着痕迹的巧妙手段;协调各方面的人事关系;博得从天祚帝以次的契丹、奚贵族以及汉儿的高级南面官等一致的好评。一般说来在男性中间普遍获得好评的妇女;未必能在同性中间获得同样的声誉。异性相吸、同性相斥;这一条物理规律也适用于人事;但她却与众不同地能够使同阶层的妇女们也对她发生好感。这是因为她运用了另一条物理规律:减少摩擦面就能加速事物运动推进的速度;这一条物理规律似乎也适用于人事。从两性之间得到的好声誉给她带来了实际的好处。她使得老拙无能的丈夫突出于所有的宗室之上;高踞贵族的首席;后来又使他成为皇帝。其实以〃亲〃、以〃尊〃、以〃能〃这几项标准来看;他都轮不到皇帝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