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四总统合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韩国四总统合传-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全斗焕同期,因为小一岁而算是全斗焕的师弟。  韩国军事学院要求学员遵从铁的纪律,实行所谓三禁、三忌制度,即禁酒、禁烟、禁女人,忌偷窃、忌欺骗、忌说谎。学校鼓励体育运动,卢泰愚成了学校橄榄球队的主力队员。一次,韩国陆海空三军士官学校联合举行运动会,在激烈的橄榄球比赛中,卢泰愚触球时手指骨折,但硬是坚持到比赛结束,为母校拔得头筹立下头功。  1955年10月,卢泰愚从韩国军事学院毕业,获少尉军衔,来到中部战线第五师团担任排长,他身先士卒,成为军中闻名的“模范排长”。后来大名鼎鼎的朴正熙,当时担任卢泰愚所在的第五师团的师团长,卢泰愚的军事才华给朴正熙留下了深刻印象,朴正熙当众褒奖卢泰愚是从正规军校出来的“最像军官的人”。卢泰愚听到赞许,受宠若惊。  1961年5月16日,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卢泰愚拍手称快,政变当天,卢泰愚召集同窗好友举行游行,以示支持和庆祝。  1967年卢泰愚晋升为中校,1968年任首都师步兵营营长,后被派往越南前线作战,任猛虎部队“在求营”营长。这是韩国军中知名人物姜在求少校生前所在的营队,姜在求也是韩国军事学院的毕业生,在赴越作战前夕,有一次军事训练时,一名士兵不慎失手掉落一颗手榴弹,就在手榴弹落地行将爆炸时,姜在求扑在手榴弹上,用自己的生命换得了部下的生命。  卢泰愚到任后,要求大家保持和发扬姜在求的那种奋不顾身的精神,经过不懈的努力,“在求营”名声大振。  卢泰愚于1970年晋升为上校,1974年晋升为准将,1978年1月晋升为少将,1979年任第九师师长,驻扎在与朝鲜北方对峙的前线———三八线一带,时年47岁。  1979年12月12日夜间,全斗焕发动“肃军政变”,卢泰愚亲率自己指挥的第九师从前线赶回汉城,牵制了郑升和的部队。  全斗焕、卢泰愚与两位陆军土官学校的校友郑镐溶、车圭宪组成了少壮派军人集团的核心,当时郑镐溶任特种部队司令,车圭宪任首都师师长,由于这四人均出身于以大邱为首府的庆尚北道,故被称为“大邱四人帮”。  政变成功后,卢泰愚受到重用。他先是出任汉城警备司令一职,不久又担任陆军保安司令。1981年,卢泰愚以四星上将军衔结束了三十多年的行伍生涯,出任政务长官。其后,卢泰愚任体育部长官,并担任汉城奥运会组委会委员长,成功地申办了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这届体育盛会极大地提高了韩国的国际地位。  1987年4月13日,全斗焕在青瓦台发表“四·一三护宪措施”,坚持总统间接选举制度,并声称即便修宪也要推迟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后再议。  6月2日,全斗焕在民主正义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上,提名卢泰愚为总统候选人,卢泰愚十分激动地说:“如果这是历史赋予的使命,我将义无反顾地去承担。”作为全斗焕的心腹和中意的接班人,卢泰愚与全斗焕的交情很深。  6月10日,执政的民主正义党召开总统候选人大会,八千多名代表正式推举卢泰愚为下届总统候选人,同时顽固坚持总统间接选举制。  当晚,在希尔顿饭店,政府要员、各界代表和执政党党员为卢泰愚举行庆祝宴会,而与此同时,饭店外面的大街上正在举行反政府示威,催泪弹的刺鼻气味透窗而入。来宾中很多人咳嗽起来,并拿出手帕擦拭鼻涕眼泪,有人露出痛苦的神情,庆祝活动大煞风景。  “四·一三护宪措施”的颁布和确定卢泰愚为总统候选人,这两件事触发了“六月抗争”,群众性争取民主的运动高潮迭起,韩国政局动荡。  据统计,仅在6月10日到26日的半个月内,各地示威达2145次,约有八百三十万人参加;警方逮捕示威群众17244人,向示威者施放催泪弹三十五万一千二百余发;在示威群众和警察发生的冲突中,约有六千余名警察和群众受伤;近三百个警察机构被捣毁,164辆汽车被烧毁。  6月26日这天,韩国全境180万群众参加了“国民和平大进军”活动。示威群众举行了规模浩大的示威游行,这成为全斗焕集团上台以来规模最大、冲突最激烈、延续时间最长的政治动乱。西方报纸惊呼:“韩国是一座正在冒烟的火山!”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关于韩国局势的决议案,里根总统致函全斗焕劝其改弦更张。  在这样一种十分复杂的历史条件下,韩国的政治发展面临严峻的选择。此时,作为全斗焕挑选的总统候选人卢泰愚作出了惊人之举,他于1987年发表了“六·二九”宣言,提出了全民直选总统等政治民主化的一揽子方案,外界评论道:“卢泰愚此举说明,创造经济奇迹的韩国人,也能创造政治奇迹。”   铁腕人物全斗焕最终被迫承认既成事实,执政党最终全面接受了反对党提出的由国民直接选举总统的要求,使遍及全国的反政府骚乱迅速平息下来,当局宣布恢复修宪活动,实现了军人政权向民选政权的和平交接,这在战后韩国宪政史上是首开先例。  7月8日,释放了因参加政治斗争而被监禁的四百多名人士。  7月9日,赦免了包括金大中在内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二千多名政治犯。  7月25日,民主正义党召开中央委员会会议,同意全斗焕辞去总裁职务,选举卢泰愚为该党新总裁。


第三部分:民主斗的双雄者—金泳三与金大中“三金”被熔化 (1)

  “三金”被熔化于“ 一卢”的尴尬境地  按照卢泰愚的日程表,执政党与在野党若能在8月初就修宪问题达成协议,并在同月的临时国会获得通过,9月间即可将新宪法草案交全民投票公决,当年内即可举行总统选举。卢泰愚的算盘是,利用他宣布民主方案、打破政治僵局而得分的有利局势,速战速决,一举赢得选举。  以此为契机,卢泰愚又先后出访美国和日本,争得主要盟国的支持,在外交上得了不少分。  卢泰愚出访归来后,积极推进朝野政党协商修改宪法。1987年10月12日,国会通过了包含总统直选制等内容的新宪法,10月27日,以总统直接选举制为主要内容的改宪案交全民公决,在全国公民投票中以93%的赞成票获得通过。《总统选举法》也经朝野商议后得到通过,根据这一新的选举法,第十三届的总统选举,预定在1987年12月16日进行。  卢泰愚以“开辟伟大的平凡人时代,施行安定的民主化,反对军人继续干预政治”等一连串诱人的口号为竞选纲领,迎合了选民求稳怕乱、希望在稳中渐变的心理。并且,由于他掌管党政军财的一切大权,条件独特可资利用,因而当选呼声很高。  在野党争取到了多年来为之斗争的成果,击败了由军事政变起家的军人政权,遇到了执掌国政的千载难逢的机会,成败取决于能否赢得选举。  10月30日,在野政界的另一巨头金钟泌重新组建了新民主共和党,当选为共和党总裁,并被推举为该党的总统候选人。  然而此时,统一民主党作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在野党,其内部的矛盾变得突出起来,金泳三当然本来就准备参选,而金大中的支持者也正式要求他参加竞选。  民主阵营强烈希望金大中和金泳三联合起来,实现民主阵营总统候选人单一化。只要金大中和金泳三携起手来,则总统竞选的胜利一定属于民主阵营。反之,两金如果分裂,总统竞选的结局必然是执政党取胜。  在“二金”都有意参选的情况下,金泳三表示,为了二人的团结和赢得选举的大局,民主势力只宜推举一人参加竞选,以利与卢泰愚相抗衡,金大中也同意实现在野党总统候选人的单一化。  舆论界注意到,一向有问鼎总统宝座之心的“二金”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发展,反对党能否以大局为重而相互妥协呢,还是重蹈再度分裂的覆辙呢?这是韩国媒体关心的焦点。  尽管“二金”为了总统候选人的单一化,多次进行协商,然而由于两人都无意退出,也无法通过让步和妥协解决问题。于是,在最后的时刻他们又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金泳三主张,既然会谈解决不了总统候选人的单一化,则在党内通过竞选,以投票方式确定单一的候选人。金泳三一直主张,政党是政治活动的基石,必须以一个强有力的政党为依托,来开展争取民主的斗争。在他多年的苦心经营之下,统一民主党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在野党,而他又是该党的核心人物,在党内的影响根深蒂固。  与金泳三相比,金大中自己长期流亡国外,在统一民主党内的地位和势力远不如金泳三,因此在党内恐难出线。而且他一贯认为,广大的国民是政治家从事政治活动的基础,民主主义者应更注重国民大众的政治选择,既然要选出国民支持的总统候选人,那么就应该到地方去听取国民的意见,在统一民主党内投票选出总统候选人有失公平。  金泳三强调“党内的决定”,金大中主张“国民的支持”,各自方案的特点是从自己的优势出发,以对自己有利的手段和途径确定总统候选人。  两人各不相让,摊牌不可避免。  11月9日,统一民主党召开临时全党大会推荐金泳三为总统候选人。  10月12日,金大中率本派二十多名议员脱离统一民主党。  11月12日,东桥洞派系召开和平民主党(简称平民党)建党大会,选出金大中为总裁,同时推荐金大中为该党的总统候选人。  金大中和金泳三这两位民主旗手,在朴正熙时代同属新民党,两人携手联合,共同反抗维新政权。在1980年的“汉城之春”,两人就因为总统候选人单一化问题而分裂。在“五·一六”军事政变之后,两人面对军政权,又携起手来推进民主改宪运动,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如今还是因为总统候选人单一化问题,两人再一次走向分裂。  1987年11月16日,当局正式公布,确定12月16日举行韩国第十三届总统大选。随即,卢泰愚、金泳三、金大中和金钟泌等候选人在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进行登记。至此,第十三届总统选举,形成了“一卢对三金”的竞选格局。“一卢”即执政的民主正义党总统候选人卢泰愚,“三金”就是统一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金泳三、和平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金大中、新民主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金钟泌。  在“三金一卢”中获胜希望最小的金钟泌,曾对其对手作了以下评语:“如果金泳三获胜,将会政局混乱;金大中获胜,将造成国乱;至于卢泰愚胜利,将会造成民乱。”  金钟泌的上述谈话,当然是出自竞选的宣传目的。但多少也反映了某些韩国人此刻的忧虑,许多人都预料会出现选举混乱。  国内外关注的视线主要集中在金大中和金泳三两人的动向,他们两人在民主阵营中旗鼓相当。两人分裂,则执政党取胜,两人联合,则民主阵营取胜。国民为了保卫民主化斗争的胜利果实,强烈要求金大中和金泳三重新携起手来,同时,还想方设法促成两金的联合。入“四党时代”。


第三部分:民主斗的双雄者—金泳三与金大中“三金”被熔化 (2)

  12月1日,汉城大学学生总会和其他学校的学生一起到金泳三和金大中的住宅,以绝食要求两金联合,实现总统候选人单一化。12月4日,汉城大学、延世大学等高校学生六百多人,到统一民主党、和平民主党的党舍前示威游行,要求两金联合。12月8日至9日,又有九百多名大学生到两金住宅要求他们两人联合。  在国民的强烈要求下,金大中和金泳三也举行了数次会谈,但都未能达成联合的协议,整个民主阵营分裂成两股势力恶性竞争,选举形势基本上按照卢泰愚设计的谋略在发展。  金大中全力以赴,四处讲演。他在汉城近郊的保拉麦公园举行竞选演说,集会现场听众多达二百五十多万人,在汉城汝矣岛广场举行竞选演说,集会现场听众也达到二百万人。尤其在保拉麦公园演说结束后,大约有十万多听众还不愿离去,情绪激昂地徒步十五多公里,向市政府进发。他在国民中享有的威望和出色的演说,很快掀起了一股热浪。  但是,执政党当局又使出了从朴正熙时代继承下来的老手段,大肆造谣“金大中是容共分子”,不失时机地利用当时大韩航空公司客机在缅甸上空爆炸的偶然事件,把金大中与赤色颠覆挂起钩来,对金大中的竞选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韩国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07班机于11月28日在缅甸上空爆炸坠落,是此次总统大选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插曲,涉嫌韩国飞机坠落事件的“神秘女郎”峰谷真由美于12月15日下午2时被遣送至汉城,各路记者纷纷派出强大阵容抢发热门新闻。  这架客机的机次是858号,该班机上有机组人员25人,乘客90人。于1987年11月28日当地时间11时30分从巴格达起飞,预定飞往汉城。29日中午,该班机在缅甸仰光上空与地面进行了最后一次联络,此后便去向不明。  飞机失踪后,人们从858班机乘客名单和机场的出入境登记卡上发现,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府阿布扎比加油时,有日本国籍的父女二人下机,男的叫峰谷真一,69岁,女的叫峰谷真由美,27岁。他们在阿布扎比下机后,即搭乘海湾航空公司的班机去巴林。  10月30日下午,日本驻巴林大使馆接到来自阿布扎比的电话,要求他们核实峰谷父女是否还在阿布扎比,日本外务省也来电指出峰谷真由美的护照是伪照,要求予以没收,并将二人遣送回日本。  当时这一男一女已结完账,正准备乘约旦航空公司的班机去罗马。在机场办理出境手续的柜台前,两人被机场保安人员拦住。匆忙赶来的日本使馆人员没收了峰谷真由美的护照,并将由日本班机遣送她至日本。  峰谷真由美未提出异议,峰谷真一也表示取消去罗马的计划,同峰谷真由美一同返回日本,日本使馆人员为磋商此事暂时离开拘审两人的房间。  峰谷父女此时提出吸烟,保安人员允许,二人各自拿出一支万宝路香烟,点燃后送到嘴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