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宏开解救网瘾孩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陶宏开解救网瘾孩子-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说。他回答,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说,自由是当时追求的事业。我请问你,一个没有事业的爱情有价值吗?一个没有事业的生命会幸福快乐吗?事业最重要,你知不知道?断章取义。他知道自己不在理,便不再说话了。    
    其实,我在回国之前并没有关注过网瘾问题,回国之后到武汉就有人找我了。他们都是我以前的学生,而且学历很高,孩子也是在名校里面读高中。但是家长不注意引导孩子的成长,最后孩子上网打游戏,后来网恋了,出了问题之后成绩一落千丈。父母的层次都比较高,可孩子怎么说也不听。他们听说我回来了就马上找到我,我就开始帮助他们找问题。    
    我跟孩子说,我把天下的事分成三种:一种是该做的事,比如:遵纪守法、努力学习、孝敬父母;一种是不该做的事,比如:违法乱纪、荒废学业、打骂父母;第三种,也是最关键的,因为前两种比较好鉴别,该做不该做很清楚,而第三种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可做可不做的事。    
    孩子听我说完后说,那你是不是认为我做了可做可不做的事?我说,我怎么知道,你觉得呢?你做了吗?他就点了头。我说,能给我举个例子吗?他说,打游戏。他告诉我是打游戏。    
    我说,你感悟能力很强,你自己就能把这个划定为可做可不做的事。我再告诉他,一个人做了很多该做的事,没有做不该做的事,同时少做可做可不做的事,那这个人的成功概率就会非常高;相反,如果一个人做了太多的可做可不做的事,这个人能成功吗?他说,不能。他一下子就感悟到了,从那以后他就不打游戏了。这是2002年9月份的事情,他是第一个,要说还是我帮助的第一个上网成瘾的孩子,回去以后他就上课去了,2004年考上了大学。    
    通过上面我举的几个例子,大家可以看到,孩子其实是很聪明的,你用不着对他说教,很多大道理你用不着说得那么直白,要启发他,让他自己去想,这是个可用的办法。


第三部分第13节 学会与孩子进行理性的心灵沟通

    很多家长问我,我和孩子讲话还需要学习吗?他们意识不到和孩子交流也是一门学问,对培养教育孩子没有什么知识准备,只凭一种随心所欲的行为支配自己,甚至是把对同事对下级的态度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什么叫“子不教,父之过”?他们没有认真地教过自己的孩子,或者有的家长本身的素质就有问题。孩子的模仿能力又很强,所以有其父,必有其子。    
    上网成瘾的这些孩子,很多都存在和家长感情不好的问题。很多家长说,陶教授,我们永远不理解,我们给了孩子一切,孩子为什么不爱我们?我告诉他们,你们只给了你们认为应该给的一切,但可能该给的你们并不懂,你们并没有给到,你们没有和孩子很好地沟通,不懂得孩子的需要。    
    那这些孩子的问题到底怎么来解决,家长可以做什么?我要告诉家长的是,用理性的方式去进行心灵沟通,这是一种方法。凡是我解决的问题都是用的这种方法,我是特别强调沟通的,理性的沟通,心灵的沟通。    
    有很多家长说,我已想了各种办法跟孩子沟通,但他根本不理我们。我要说的是,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是家长沟通的方法不对。为什么沟通不了?比如有一条江,你不会游泳,也没有船、没有桥,当然过不去了,但你着急想飞过去,那可能吗?你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过去,要么学会游泳,要么找条船、找座桥。对待孩子的问题也是这样,你要学会架桥,我们叫它心灵的桥。你不会架桥还怪孩子,那怎么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有障碍是孩子上网成瘾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父母一定要和孩子沟通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是父母和孩子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孩子需要的生长环境只有父母可以给他。    
    那么,家长到底应该怎么沟通,怎么来找到这个心灵的桥梁?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包括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懂得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孩子的需要;第二,要反省自己走过的路,反省自己的哪些教育方法不对。    
    我在这里念一封孩子的来信:陶教授,你好!看到中央电视台播出《网瘾少年》以后,我非常想跟你谈话。因为玩网络游戏,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希望你能跟我谈话,帮助我把学业追回来。我认识到自己的不对,但是我不知该怎么克服。我不愿和父母说话,因为我们无话可说,他们总是骂我,责怪我,我想听到你给我的开导。    
    这个孩子不愿和父母交流,但事实上,他是需要有人和他交流的,他非常需要温暖,需要有人真诚地跟他沟通。我给这个孩子打了电话,特别有意思的是,我一拨过去,刚说了一声“Hello”,他就一声尖叫“陶爷爷吗?”非常可爱的孩子,为了和我说上话,一直守在电话旁,可见,他是多么需要和人沟通呀。事实上,这个孩子以往跟他父母的沟通的确是不太好。像这样的孩子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沟通不好?原因有很多,家长占80%的原因,当然也有学校和其他方面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家长、老师、亲戚、朋友、校长跟孩子谈他都听不进去,而我一个外人和他一谈他就改变了呢?为什么我的话他就听?孩子说,我就感觉陶爷爷真诚,孩子说和我握手的这个动作让他感觉到了真诚,说看我的眼神很自然,心就融化了。    
    是呀,很多人包括父母连真诚都做不到,又如何谈得上很好地沟通呢?特别是一些家长,条件比较好,看孩子有问题了,就把亲戚朋友叫来,大家七嘴八舌地数落孩子,说的全是孩子的缺点,孩子听了烦不烦?还怪孩子?    
    比如,家长往往爱说,你看你这么不听话,你看隔壁那个孩子多听话,成绩多好。我告诉孩子,今后你父母再骂你的时候,你就跟你父母讲,你看对面那个家长多懂事,多会教育孩子。所以我说,家长说话要有一个度,家长们要从人格、素质、哲学修养上提高自己。为什么我们平时讲“真善美”重要,而且“真”尤其重要?因为“真”是人类追求完美之首,真诚的交流才可以到达彼此的心灵深处。所以说,父母跟孩子应该建立一个平等、真诚的交流沟通平台。    
    举一个例子。我到浙江时,有一个母亲看到关于我的报道就花了很多工夫找我。她完全是一副白领女性的打扮,她是一个宾馆的经理。她的孩子上网成瘾,和父母的关系不好。她把孩子叫过来,开口就说,亲爱的孩子,从今天起,妈妈就是你最好的朋友。像演戏一样,不自然、不真诚。可这一点她就是感觉不到,因为她多年的习惯已经养成了。虽然她真正的主观愿望是想改变,但是她的语态、她的眼神、她的举手投足都透露出一种傲气、做作。    
    讲这个故事时,我有一种悲哀的感觉。许多当父母的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在教育孩子方面他们是一片空白。“亲爱的孩子,从今天起,妈妈就是你最好的朋友,明白吗?妈妈有多大的痛苦,你知道吗?妈妈有多么爱你,你理解吗?”你可以想像,用这种语气和方式,孩子能和她交流吗?    
    家长要注意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生活当中,以前妈妈从来不是这个形象,突然这么一做,孩子就会觉得假。    
    正因为父母的态度不真诚,好多孩子都不相信父母了。我曾经接了一个云南的电话,是一个母亲打来的。她这样说,我已经向女儿道歉了,但是我女儿说,你虚伪,你在骗我。因为常常是,道歉第二天母亲又重复以前的态度,又摆出家长高高在上的派头,所以女儿已不再信任母亲了。还有那种语气“妈妈不对,爸爸不对,妈妈今后改,你也要改。”家长总是觉得应该是等价交换,我们改了你也马上要改,这会让孩子觉得你不是真心地想要改变,想要扭转你们之间的关系。    
    所以,在生活中,家长的每个细节都是很重要的,家长最了解孩子,孩子也最了解父母,家长的一举一动孩子都很清楚。不要装,要真诚,以一颗平常心去做,从平时做起,真正地体贴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帮助他们成长。    
    也有家长对我说,陶教授,我们难道不想改吗?当然想改呀,可改了孩子不领情呀。我说,你真的改了吗?每个家长都要真正问自己,是真的改了吗?当然家长们,你们也不要绝望,一步一步地来,对孩子不要揠苗助长,对自己也不要揠苗助长。要慢慢去体会,一点一滴地做,水滴石穿,就这样把坚冰一点一点融化掉,不要有过急的心情,巴不得马上就融掉,这是不科学的。    
    另外,夫妻之间有问题也要互相沟通,争吵对孩子也是一种伤害,差不多百分之八九十的家庭都是这样,丈夫说要严一点儿,妻子说放松一点儿,丈夫说放松一点儿,妻子又说管严一点儿,就这样争个不休,你说伤不伤孩子?    
    对很多家庭来说,最好的方法还是慢慢地投入感情,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彼此真诚地理性地去进行心灵沟通。


第三部分第14节 网瘾是“果”,找到“因”才能解决“果”

    网瘾这种状况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就是说当物质文明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人们心理、精神上的发展时,就会出这样的“果”。它是长期积累而产生的东西,而非偶然。而上网成瘾又只是众多“果”中的一个,其他“果”的表现还多得很,比如早恋,懒惰,等等,只不过网瘾显得更突出而已。    
    有“果”必有“因”,导致孩子上网成瘾的“因”很多,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孩子自身的。    
    我收到一封来信,有一名西安的学生叫李×,在重点中学上初二,他的学习成绩很好,还是班长。到初二的下学期,班里换了班主任,新来的班主任重新调整了班干部,李×就被换了下来。对此,他觉得受不了,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和同学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后来就逐渐接触了网络,最终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家长把责任全部归到学校,认为是学校的原因,但是,家长有没有反思过,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否培养了孩子自信和自立的能力?是否正确地引导孩子去正确地看待生活中的困难?    
    还有一个例子。有一个初一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也很好,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他的考卷被老师收掉了,第二天当他到教室发现后赶紧把考卷交给老师。老师把考卷改完之后,他的分数名列前茅,但是在课堂上,这位老师却用讽刺的语气说,有的学生故意把考卷藏起来,回家做完才交来,想得高分。这件事在同学中间引起了很大反响,同学们开始嘲笑他,疏远他。从此之后,他的学习开始下降,他变得害怕上学,经常逃学到网吧玩网络游戏,家长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法改变。    
    我想说的是,孩子上网成瘾的原因有很多,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原因,然后再想办法去克服。像刚才这个例子,家长应该和学校去沟通,如果的确是老师有方法不当或者错误的地方,就应该要求学校和老师改正,并请老师用恰当的方式向学生道歉,同时学校也要帮助学生走出心理上的阴影。讲到这里又让我想到,一些学校在教学中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时有发生,这也是需要加以改进的。    
    再说网络游戏。血腥的网络游戏的确害人,因为这些打打杀杀的游戏就像毒品,就像故意往火锅里放大烟壳,它会让孩子上瘾。如果说父母对孩子的错误教育是下意识的,他们不懂得,而生产网络游戏的商人们则不一样,他们恰恰懂得这点,他们就是要让孩子上瘾,就是要让孩子不顾一切地去打他们的游戏。这是事实,不是我故意强加于谁的。游戏一关关地过,就让孩子走进了圈套。我写了一句诗叫“传奇幻宫少年迷,锱铢千亿泪几多。”他们就是做了一个迷宫去迷住孩子们,赚他们的钱。    
    网络世界是虚幻世界,对父母来说是地狱。游戏中有意地构造了这么一个迷幻的宫殿,它不是现实的。更可怕的是,它是运用了现代最发达的科技,网住了这些孩子,让他们走不出这个迷宫。一个孩子背后有一个家庭,千万个孩子被网住就会导致千万个家庭破碎、伤痛。    
    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找到铸成网瘾这个“果”的“因”,从“因”下手,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第15节 家长应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

    有人问我,很多家长找不到自己到底哪里错了,作为素质教育专家,你怎么建议这些家长,如何反思自己的行为,然后从一些小细节上来改变。我说,其实我也没有什么万能的方法,只有结合具体的案例来分析,所以,我只能告诉他们,要寻找自己的错误,而不可能直接告诉他们什么地方错了,因为千万个家庭各有各的不同。如果一定要我给家长一个方向的话,那就是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    
    就目前的一些事实来看,一些家长的素质确实不高,导致了他们很难意识到自身有错误,造成了量的积累,以致积重难返。同时,家长们做不到与时俱进,因而缺少了与孩子沟通的知识储备,缺少了前提。    
    我所说的素质问题,不是指学历、文凭,有很多家长有很高的学历,但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仍没有起码的常识。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是指要提高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物质建设发展迅速,但是上层建筑却没有跟着发展起来,导致了人们精神空虚、道德缺失,导致了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没有同步发展起来,跟不上我们物质发展的水平。简言之,我们目前的状况是经济上来了,精神文化滞后了,这是很大的落差,是影响家长素质不高的重要因素,而家长素质不高又进一步导致了代沟矛盾的加剧。    
    当然,每一代人都不可能没有代沟,但以前的社会发展比较慢,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