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宏开解救网瘾孩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陶宏开解救网瘾孩子-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这并不是说你就可以按照你的意志去塑造孩子,不顾孩子的心理要求,也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因为孩子也有自己的意志和思想。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帮助孩子参考人生中的选择,而不是命令式的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压力,让孩子感到无奈。那么,孩子一旦达不到这个目标,就容易产生挫折感与自卑感。这会使得孩子心里原有的那点自信也被毁掉了。


第二部分第9节 家长爱虚荣毁了孩子

    有些家长对孩子太主观,强加自己的意志,还觉得自己是最完美的,觉得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塑造孩子,孩子就必定是完美的,就好拿出来比。    
    有的家长只讲给孩子买东西——妈妈多爱你,这是名牌,500块钱一件。其实,在众人面前说这些是为了炫耀自己,意思是你看我儿子穿名牌,我多么有能耐。而如果孩子管教不好,父母又死爱面子,好像在同事面前,朋友面前抬不起头,回到家里就打骂孩子。其实,这样做都是为了满足家长自己的虚荣心,而不是真的为孩子好。这是中国传统观念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在美国的时候,去参加一个party,是一个很有名的教授开的party。那天晚上来了很多人,那个教授也非常热情。大家在聊天的时候,她告诉我,她有3个儿子,大儿子贩毒,判了无期徒刑在牢里关着,二儿子又贩毒给人打死了,三儿子当教授,化学系的教授。她还有4个孙子,其中有两个孙子贩毒,都被抓了。我心里觉得很奇怪,我第一次到美国,她就和我说这些,我开始还说这个老太太有神经病,谈自己的孩子就像谈别人的孩子一样,很平静。    
    其实在美国就是这样,她根本不觉得这些是丑事,她觉得这是事实她就告诉你,她显得没有遗憾,也没有愤怒,就是很平静的样子。这种态度让我非常佩服,她能如此坦然地面对现实,实事求是。    
    然而,中国的家长是怎么做的呢?人们常说,家丑不可外扬。出丑了,他们怎么解决?许多中国父母,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仍然死要面子,好像让外人知道就会很没面子,好像就要受天大的委屈。所以,一旦孩子让他们在众人面前丢脸,不是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帮孩子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拿孩子出气。    
    我不得不告诫父母,这是虚荣心在作怪,是掩耳盗铃的做法,只考虑到了自己的面子、感受,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这样做不光会影响到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会毁了孩子。


第二部分第10节 家长错让孩子把电脑当玩具

    很多家长现在根本不懂电脑也不懂网络,更不懂得怎么引导孩子健康上网,这是导致孩子上网成瘾的重要因素。为什么在西方很少有孩子上网成瘾的问题?我在美国18年,从没有一个家长因为孩子上网成瘾去找我。为什么呢?因为电脑和网络不是我国物质文明发展的产物,它发源于西方,是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这个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是同步发展起来的,父母懂得电脑,孩子是看着父母用电脑长大的,电脑在他们观念里就是一个生产工具。    
    还有一个事实是,电脑刚出现的时候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是很庞大的机器,要用几间屋子装,那时候谁买得起?谁能去玩?那时候,这种宝贵的工具只有科研单位和经济实力雄厚的单位才买得起,并且需由几个人去操作,因此,不可能用来玩。后来,电脑逐渐变得越来越小,由单位团体拥有变成了个人家庭拥有。20世纪80年代,我出国的时候,美国的家用电脑还没有完全普及,还很贵,几万块钱一台。那时候,电脑是财富,家长很自然地引导孩子去使用电脑,正确上网,科学上网,健康上网,他们知道电脑是用的而不是玩的,所以孩子对电脑的认识自然是:学习用的东西,不是一个玩具。    
    再回头看10年以前的中国,电脑对大家来说是新鲜的,但到今天它的社会问题已经明显地表露出来了。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回国以后,看到国内到处是网吧。你问孩子电脑是用来做什么的?大部分孩子都把电脑当玩具,他们说,不玩干什么?他们作出这样的回答时是那么的自然。你告诉他们,这是工具,他们反而很惊讶。    
    我1997年开始回国探亲的时候,给我弟弟和我妹妹的儿子各买了一台电脑。过了一年,等我回国一看,我弟弟和我妹夫本人就玩起了电脑游戏,不仅孩子玩游戏,家长也玩,他们都把电脑当玩具了。    
    这就说明我们中国的家长没有与时俱进,没有能做到从小帮助孩子去正确认识电脑和网络。    
    现在,是这些血腥的电脑游戏,这些比较恶劣的东西导致了很多孩子荒废学习,甚至导致了很多家庭破裂,形成了社会中极不稳定的一个因素,而不是电脑和网络本身。我始终强调,电脑和网络绝对不是坏东西,是个很重要的好东西,是我们新时代的代表。什么叫新时代?就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高科技时代。我们离不开网络,离不开电脑,但一定要注意电脑和网络是用的工具,而绝对不是玩的工具,我们要正确引导孩子健康上网,科学运用电脑。    
    所以说,只有家长与时俱进,学习正确认识电脑,使用电脑,才能够正确地引导孩子。


第二部分第11节 对孩子永远不要放弃

    我帮助改好的许多孩子都与我进行过长时间的沟通,我们谈5个小时、10个小时,谈3次、6次……不管被家长认为是多麻烦的孩子,我从来都没有轻易放弃过。这也是我能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帮助过一个郑州的学生,算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他上网六七年了,目前已经被大学退学回家10个月了。他父亲是个大企业的负责人。他父亲把他送到郑州、上海、北京等地几乎所有的精神病医院去看病,花了一万多块钱买药,而且还把他送到神经病院关了15天。就是这么一个被认为精神上有问题的孩子。在我做戒除网瘾报告时,他的父母把他带去了,结果听了一半他就出去了。他说,这算什么报告?我讲的比他(陶宏开)好,有什么可听的?陶教授那套对18岁以下的孩子起作用,对我不起作用,我已经形成世界观了。但他的父母还是把他带到了我家,并且说,陶教授,我们把孩子带你家来,孩子的情况比较复杂,而且他那么顽固,你有信心帮助他吗?我说来就来吧。    
    结果来了十几个人。有人问我,陶教授,你跟这么多孩子谈话,你就不怕失败吗?我说,我为什么要怕失败?他们说,你就没想到会失败吗?我说,为什么要想到失败,所有的事情都是你想到结果之后才去做的吗?其实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我说,一个人做一件事,为什么还没去做就要想到失败,就要放弃,那不是很愚蠢吗?我从来不会去想失败,我也不会怕失败,这与一个人的性格和信念有关。    
    我告诉他,怕有用吗?怕你就成功了?怕你就幸福了?怎么可能呢?我就是不怕,怕它干什么呢?我要自己有信心,去做就可以了。    
    最典型的是在美国我被抢的那件事。我每天下班都是走路回家,从学校到家需要一个多小时,其中要经过一段荒无人烟的地方。到秋天的时候,天黑得早了,那天下雨,天黑看不见人影,我举着一把雨伞往前走,差不多走到没有人烟的地方,有四五个人跳出来,其中有一个人用枪指着我说,把钱拿来。我没有想到会遇到坏人,这一刻发生得太突然了,我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我说,你说什么?我是学校的老师,你要我的书吗?然后我就打开包把书拿出来。他一看我的包,很沮丧,但是他们的同伙还不甘心,又在我身上搜来搜去。我告诉他们,别动,你们的手太脏!因为当时下雨,他们是趴在路边等待抢劫的目标的。他们又把我带到一个树林里,希望在我身上搜寻到值钱的东西。我从口袋里拿出一张地铁票给他们,他们觉得很失望,其中有一个人还对我说,对不起!对不起!后来我说,我可以加入你们吗?那伙持枪的人一听,转身就跑,他们没想到我会用这样的方式对付他们,没想到我胆子那么大,他们被我吓着了。    
    我的意思是面对困难不要妥协,要沉着应对,不要着急,着急也没用,要勇敢地面对,不要轻言放弃。孩子沉浸在游戏里面,荒废了学业,毁坏了身体,很多人都把我看作是最后的希望、救命稻草,这是错的。我一个人怎么可能救那么多人?有人说,你要几千块钱,我去卖血我去借钱救我的儿子。我说,你不能这样,你要是死了,谁来管孩子。我告诉他要相信孩子,不要放弃,给孩子和自己多一点儿的时间,最后还是要靠你自己去帮助孩子。    
    我的方法就是保持信心,沉着应对。    
    前面说到的来找我的那个郑州的孩子很大方,他根本不羞涩,刀枪不入。我说,你没有听完报告,听完就会改变的。他说,你不让我玩电脑游戏那可能吗?结果我和他谈了9个多小时他还是投降了。还记得那天,他刚一进来就说,陶教授,听说你是戒网瘾的专家?我说,我们不谈网瘾问题,谈别的,谈妈妈谈爸爸。谈到一半,他又问,陶教授,你是来谈网瘾问题的吗?我说,谁说要谈网瘾问题?是我叫你来的吗?我想怎么谈就怎么谈,不要打断我。我跟他谈了两个小时,他又说,陶教授,你不是要劝我吗?我说,怎么的,这是我的家,我请你来了吗?我强迫你了吗?他说,没有。我说,为什么你要强迫我谈网瘾问题?事不过三,    
    你这样说对不对?他说,不对。我说,你给我道歉。他说,对不起,陶教授。结果谈到最后    
    ,他自己就很明白了,到最后是他自己承认的,真是电脑游戏害了他。这是他自己说出来的,是他自己主动认识到的。    
    但是,他自己说出来并不意味着能改变他。我就问他,你觉得来这里值吗?他说,很值很值。我说,你觉得陶教授对你怎么样?他说,很有教育意义。我说,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呢?他说,我希望天下所有上网成瘾的孩子都能够脱离网瘾。我听了以后好感动,所以当天晚上他们走的时候我说,你给我做3件事:第一,拔了你们家里电脑的网线;第二,你自己把卧室打扫干净,在窗前摆一个书桌,摆点植物;第三件事就是天天写日记,把这个过程写下来。3件事情他都答应我了,回去后经过一段时间就真的把网瘾戒除了。    
    原本被认为有精神病的孩子经过这次谈话后,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关键还是我相信孩子,我相信,还是没有坏孩子,只有没教育好的孩子,我没有放弃他。我认为,解决孩子的网瘾    
    问题,首先不能急,要冷静沉着地应对,要对孩子和自己有信心,不要老说放弃。


第二部分第12节 方法要得当

    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思想,干巴巴的说教往往适得其反。潜移默化,我的方法就好在这里,我是用交流启发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而不是把要表达的意见直接说出来。就像移栽一棵树一样,你若从它的根部刨土,这树肯定死掉了,但你从远一些的地方刨,树就容易成活。其实戒网瘾是同一个道理,不要直接谈网瘾。    
    我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方法分四步:首先要认同他、认识他,不然的话怎么交流。    
    所以,第一就是心理交流;第二是让他认同我;第三就是让他认同父母,就是把对我的态度转移为对父母的态度;第四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关心他的学习,告诉他首先搞好学习,那    
    么自然而然,戒除网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那么,我怎么让孩子认同我,我讲的观念怎么让他理解呢?其实,我就是像朋友一样地和他交流和沟通,把道理用浅显的方式讲给他听,而不是逼着他接受。我愿意用三个词六个字“人格、素质、哲理”去影响孩子,体现我的综合素质,让孩子真心地佩服我,愿意与我交往。    
    比如,有的孩子是被家长骗来找我的,孩子很生气,我就要开导他。我问他,你觉得撒谎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说,如果一个强盗跑到你家里来了,要抢你家的钱财或者要杀你爸爸妈妈,而你爸爸妈妈躲在门后面,强盗找不到他们,转而问你爸爸妈妈在哪里,你能不撒谎吗?    
    又比如说,我在美国,因为我妈妈年纪很大,80岁了,我每个礼拜给我妈妈打电话,怕她担心,有时候她问我在美国怎么样,我虽然很累,身体也不好,但我还是说我最近身体很好,工作也很顺利,妈妈你放心,我马上回去看你。就是这样,有时候撒谎也不一定是坏事,它也是为了维护一种利益的需要,是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而撒谎。撒谎对不对关键是要看撒谎的对象是谁,撒谎的目的是什么。比如说你病了需要打针,你不打,病会越来越重,甚至会死掉,所以打针这个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长痛不如短痛”,你能说打针是坏事吗?那是为了一个好的目的,是对你好。我绝对不相信你爸爸是为了害自己的孩子而把你带到我这里的。说到底,你应该知道是有坏处还是有好处。这样一说,孩子就明白了,还心领神会地对我点头。    
    还有一次,在一堂课上,我说,现在校园里面学生搂搂抱抱、卿卿我我的,这是不好的现象,校园不是公园,教室不是寝室也不是卧室,这样做是错误的。有的学生很反感,就举手了,问我,教授,不是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吗?爱情比生命都重要,你凭什么不让我们谈恋爱?我说,你搞清楚,第一点,我从来没有不让你们谈恋爱,我是指什么时候谈,在哪里谈,怎样谈恋爱。另外,你为什么只念这首诗的前两句,后面两句怎么不连起来,后面是什么?你说。他回答,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说,自由是当时追求的事业。我请问你,一个没有事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