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83.明-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文中资料都是来自前人的研究结果,酒徒属于照搬照抄,抄得不对地方,欢迎大
家指正。

    首先说一说中央银行,关于故事中的通货膨胀问题,很多朋友建议酒徒虚构
一个中央银行出来。这个建议开始酒徒非常心动,仔细考虑之后认为,哥们,这
缺德事情咱不能干。原因酒徒曾经提及,在封建君权时代,君主出言即为法律。
中央银行的建立与货币发行完全依靠国家信誉,但中国古代的封建政权对百姓往
往是最不讲信誉的,其权力又不接受百姓监督,所以建立中央银行容易,破产也
容易。明显的例子就是金朝的纸币。金朝初起时,军事上四面出击,发了战争财,
上下骄奢糜费。后来四面受敌,军费开支太大,财政极端困难,就滥发纸币。金
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以后,取消纸币七年作废一次的限制,不限发行数
量,不管兑现,不备钞本,并且不断发行新钞,扩大交钞面额。金宣宗贞祐二年
(1214年)在已经严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发行面额二百贯到一千贯的大钞,结
果币值跌成千分之一,一贯钞币实际只值一文钱。百姓的资财受通货膨胀影响瞬
间即化为乌有,当时称作“坐化”。贞祐三年又发行新币“贞祐宝券”。一年后,
宝券又跌到每贯只值几文钱。贞祐五年再发行新币“贞祐通宝”,一贯当宝券一
千贯,再跌成千分之一。至兴定五年(1221年),银价已上涨四十多万倍,元光
二年(1223年)银价已涨到六千万倍。与其信任这样一个朝廷,倒不如信任黄金
实在,好在这个星球上到目前为止,黄金探明储量不多。

    再说一下大明宝钞,明代只发行了大明通行宝钞一种钞币。洪武八年(1375
年),设立宝钞提举司,立钞法,发行大明通行宝钞。它的形制基本仿照元钞,
花纹结构、款式格局都差不多,桑皮纸印刷。面额按铜钱从一百文到一贯共分六
种。一贯的宝钞,长一尺,宽六寸,是我国最大的钞币。允许与铜钱混合流通,
但政府发钞不兑现钱。每钞一贯,折钱一千文,银一两,钞四贯准黄金一两。明
代钞法,沿用元制,不限地区和流通时间,不定发行限额,没有发行准备金。宝
钞的印制和发行都集中于中央政府。为了推行宝钞,曾实行“户口钞盐法”(每
户大人配盐一斤,收钞一贯)、“门摊课程”(店铺商人用钞交纳门摊课),强
制商民用钞,但收效甚微。弘治年间(1488—1505年)宝钞已无人使用。

    从官方规定的宝钞兑换价格来看,一贯钞的价格是一千文或者白银一两,四
贯钞为黄金一两,所以明初金银比价为一比四是基本正确的。明朝中后期银价一
直下跌。满清入关后,由于战乱,银价又回升到洪武初年水平。这中间不能与铜
钱做比例计算,因为铜钱由于私铸和滥发贬值更甚。若按米计,洪武初年每石值
银四钱六分,明末崇祯年间每石约需银一两一、二钱。清康熙年间每石值银五钱
九,清末光绪年间为二两一七。银钱比价的变动,受打击最重的是市井小民,因
为他们能够出卖的只有劳动力,生活用品都需要购买。卖出的劳动力换不回生存
物资时,就是社会治安极大破坏时。这种破坏对城市文明的打击几乎是灾难性的,
后果仅次于满清入关在江南一带的作为。

    金银比价,酒徒找到的资料在中国唐朝大约为一比五左右,维持了相当长时
间。至宋初为一比六点五二。明初经历百年蒙古人劫掠,黄金和白银的比价为一
比四,到明朝中期则为一比七到八,明末为一比十左右。清乾隆时为一比十四左
右。有人经常把乾隆年间的国库存银和明朝比较,以此证明大清皇帝英明,实际
上有些瞎掰。价钱已经跌了三倍,还有什么可比性。况且一个国家的国库存银过
多,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公众产业投入的不足。不过封建王朝皇帝通常不会把
钱花到公共产业上,下几次江南,封几次泰山,再遍地造些寺庙和行宫,家底也
就踢蹬光了。好在这些家伙终究有个寿终正寝的时候,没有像某些电视剧导演希
望的那样,“再活五百年”或者“燃烧自己照亮大地”!

    鸦片战争后,白银在中国的行情一路飙升,没办法,都赠送给友邦了。导致
后来中国民间,特别是割据地方之间换了一种货币-鸦片。这是另一个话题,牵
扯过多,在此不细说。

    白银作为货币本位本来就不科学,中国古代以白银重量作为货币,实际上包
含了对中央财政信誉和能力的不信任。在西方纷纷采用计数货币而不是计重货币
后,银两在中国依然持续使用了很多年。后来因为西班牙和墨西哥银圆的出现并
受到民间欢迎,政府才开始着手考虑铸银币事宜。不过那时候,中国已经没多少
白银储备,电视里随便一个皇帝就是英明神武的朝代也瓦解于辛亥革命中。

    作品前言资料与杂谈酒徒杂文(三)穷孩子的梦想在愤青时代写的一篇杂文,
一些年少轻狂的记忆。

    这篇稿子写于六一,一直没有发出,一是不愿破坏节日的气氛,招人嫌,另
一个原因,不说也罢。现在还是要把它贴出来,因为有些伤口,即使你不提它,
它依然存在,隐隐作痛)

    穷孩子的梦想又到六一了,也许是年龄越来越大的缘故吧,每年这个时节总
是想起自己小时候,然后对记忆中那个没出息的小不点儿笑笑,很惨然。

    因为那时候我的梦想就是:快点长大,用一块钱买二十根儿冰棍儿,躲到一
个没人的地方自己独享,谁也不给!

    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却是振兴中华。记得班上的一个同学用毛笔写了漂亮的
“振兴中华”四个大字贴在黑板报栏,老师还教育我们要向他学习,做一个有理
想的少年。

    然而我却固执着自己的梦想,买二十根儿冰棍儿,躲到一个没人的地方自己
独享,谁也不给!要吃牛奶的,尽管小豆的可以买三十根儿,但我就要吃牛奶的!

    这个梦想不能跟人说,我却带着他,在塞外小镇的旷野中长大。

    那时候爸爸妈妈都很忙,经常加班。但每月也只有三十几块钱。几乎每到六
一我都要“例行”逃学,因为那天学校有活动,要穿新球鞋,我没有,家里也不
给买。记忆里最奢侈的时候就是妈妈发工资或心情好的时候,给我一个大崩儿,
买根冰棍,不敢咬,因为那样吃得太快,通常是含在嘴里,慢慢地等他化掉,回
味无穷。

    其实也曾经富过,过年的时候的压岁钱加起来有五六块还多,但照例总是被
父母收回,说等我长大后给我。于是我就拼命的想长大。

    后来自己终于长大了,一个月的工资可以买上千根儿最好的冰棍儿,却再也
没有吃冰棍儿的渴望。即便在和家人闲谈时,也不敢再提起。因为母亲的单位已
经在某公所主持的“抓大放小”的潮流中被卖掉,她的退休金已无着落,虽然我
们和父亲都说养得起她,也的确养得起他,却无法抹去她眼中的忧郁。过年时,
看着一向要强的母亲卑微苍老的身躯,我们兄弟几人都无能为力。我们都知道那
百十元的退休金不够我们一顿饭的开销,却代表着母亲前半生奉献给国家的价值,
如今在她自己心中,她已是个需要人供养的废人。我那二十根儿冰棍的梦想,足
以打碎她所有的精神支撑。因为在我最想吃冰棍儿的时候,她为单位的所有加班,
都是为“四化建设”而无偿的。

    九八年领导要我写一篇歌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变化的文章,尽管当时我身在
北京,已经去过了深圳、广东、上海,看尽了中国最繁华的城市,却迟迟不能下
笔,最后以学工科的写不好文章而推掉。因为纵使我写尽世上所有颂歌,依然无
法面对母亲的眼睛。很惭愧自己虽然在京数年,依然买不起一套经济适用房,把
父母接来,安享晚年。而母亲却总在信中安慰我,说她以我为荣,因为在左邻右
舍中,我是最有出息的孩子。我小学的六十几个同学,除了父母由背景的之外,
大多数已下岗,在街上摆地摊儿为生。能够飞出小镇的,不过四个。

    我很幸运的,飞了出来,把小镇远远抛在了回忆中。将来我的孩子,将不再
以冰棍儿为理想,他们能和大城市的孩子一样,在年少的梦里,指点江山。而我
小学同学孩子,我不知他们的梦与现实是什么,但愿,每个有梦的明天不再有泪。

    后记;写这些文字很累,搁笔之后,心情郁结。我并不想揭示些什么,或反
对些什么。只是生在变革年带,我们这些承受阵痛的小人物不过是锅里的小鲜,
至于清炖还是红烧,自己是无法作主的。且夫天地为炉,阴阳为炭。

    作品前言资料与杂谈资料篇-贴木儿,海战及其他资料篇1 、关于贴木儿的
实力,很多人置疑。感谢负天下人网友留言,让酒徒想起了给大家提提历史上的
贴木儿。以下为负天下人的留言。

    1382年帖木儿消灭了存在了130 年的克尔特人的西阿富汗古尔王朝。开始向
东伊朗进军,波斯人的赛尔巴朵尔公国投降。贴木儿开始进攻西伊朗,打败了札
刺儿人的蒙古王朝,国王阿合木… 札刺儿逃到埃及马木路克那里。接着,贴木儿
在库拉河下游打败脱脱迷失。贴木儿占领了穆什和库尔德斯坦的土库曼黑羊朝
(喀喇… 科雍鲁朝),首领哈拉… 玉素甫逃亡埃及。最后又占领了穆札法尔王朝
统治下的法尔斯(泄刺只)、伊斯法罕。

    白帐汗斡儿答的第六位继承者兀鲁思汗(1361…1377 年在位)与他的侄子脱
脱迷失之间展开战争,兀鲁思死后,他的两个儿子脱黑脱乞牙、帖木儿灭里先后
继位。脱脱迷失在帖木儿的帮助下,打败了帖木儿灭里,使自己成为白帐汗。接
着脱脱迷失打败了金帐汗马麦,登上金帐汗位,重新统一了祖先术赤的领地。于
是脱脱迷失开始了对贴木尔的数次战争,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德里苏丹国在1335年时几乎囊括了整个印度,其后不久分裂。德里苏丹国失
去了德干,该地形成了巴曼尼小苏丹国、孟加拉、乌德(札温普儿)王国、古吉
莱特。这些地区穆斯林国的割据削弱了德里苏丹国,它只拥有旁遮普和多阿布。
1398年贴木尔消灭德里苏丹国。1400年贴木尔击败马木路克军,占领大马士革。
1402年贴木尔又征服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于是,帖木儿帝国统治了原伊尔汗国、
印度河、钦察汗国,成了巨大无比的" ;;蒙古" ;;第二帝国。

    2 战舰时代写最近几节时,参考了无敌舰队覆灭记,具体资料如下。

    1588年5 月末,西班牙“无敌舰队”从里斯本扬帆出航,远征英国。这时
“无敌舰队”共有舰船134 艘,船员和水手8000多人,摇桨奴隶2000多人,船上
满载2。1 万名步兵。显然,腓力二世是要利用西班牙步兵的优势,运用传统战法,
冲撞敌舰,在强行登舰后进行肉搏,然后夺取英国船只,经英吉利海峡直捣伦敦。
英国方面做了迎击准备,由霍华德勋爵任统帅,德雷克任副帅。英军共有100 多
艘战舰,载有作战人员9000多人,全是船员和水手,没有步兵。英国的战舰性能
虽不如西班牙,但由豪金斯做了改进,船体小、速度快、机动性强,而且火炮数
量多、射程远。这种战舰既可以躲开西班牙射程不远的重型炮弹的轰击,又可以
在远距离对敌舰开炮,以火炮优势制胜。

    8 月6 日,“无敌舰队”到达法国加莱,停泊在海上,想与驻佛兰德尔的西
军联系。由于后者未能及时到达,会师计划落空,后面又有英舰尾随,无法等待,
只得继续前进。第二天夜间,昏暗无光,云雾重重,海面刮起强劲的东风,西班
牙船员都已进入梦乡。英国人巧施妙计,把6 艘旧船点燃,船内装满易燃物品,
船身涂满柏油。6 条火龙顺风而下,向西班牙舰队急驰而去。顿时,火海一片,
烈焰熊熊,“无敌舰队”一片混乱,在断缆开航时各船乱成一团,有的相撞沉没,
许多船只烧毁。

    8 月8 日,两军在加莱东北海上进行了会战。西班牙的战舰高耸在水面上,
外形壮观,但运转不灵,虽然人数和吨位占优势,却成为英国战舰集中炮火轰击
的明显目标。英国战舰行动轻快,在远距离开炮,炮火又猛又狠,打得“无敌舰
队”许多舰只纷纷中弹起火。西班牙开炮向英舰射击,却不能命中英舰,英国舰
只尽可能避免进入西班牙火炮射程之内,在远处灵活闪避,活动自如。这种远距
离炮战使西班牙舰队的步兵和重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激烈的炮战持续了一整天,
直到双方弹药用尽,轰击才告终止。“无敌舰队”被打得七零八落,两只分舰队
的旗舰中弹、撞伤,一个分舰队司令被俘。

    剩下的西班牙舰只乘着风势向北逃窜,准备绕过苏格兰、爱尔兰回国。狼狈
逃窜的西班牙舰队弹尽粮绝,更倒霉的是在海上接连遇到两次大风暴,有的船只
翻沉了。不少士兵、船员被风浪冲到爱尔兰西海岸,被英军杀死。到1588年10月,
“无敌舰队”仅剩43艘残破船只返回西班牙,以近乎全军覆没的结局惨败。而英
舰没有损失,阵亡海员水手只有百人左右。

    3 风帆战列舰风帆时代的战列舰基本上全为木材建造的风帆战舰,有时在水
线以下包裹铜皮。动力为风帆,武器为前膛火炮,发射用于摧毁船体的圆形弹丸
以及杀伤人员的霰弹、破坏帆具的链弹。

    十五世纪末,主要是两个领域的技术进步产生了最初形态的战列舰:一是冶
金技术的提高使前装滑膛炮逐渐成为一种可靠的武器;二是航海技术的发展使人
们能够建造较大的船只,以风力而不是人力航行。于是出现了装备许多火炮的大
帆船,海战的战术随之发生了剧烈的变革,不再依靠原始的接舷肉搏,代之以远
距离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