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故事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读故事会-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两篇稿子改好后,《故事会》破天荒地在同一期上发表了,一篇叫《苹果树上掉下梨》,另一篇叫《骆驼的命运》。在当年的《故事会》评奖中,《骆驼的命运》是读者投票最多的故事之一,获得了当年的当代写实故事二等奖,一个年轻的基层作者就这样脱颖而出。    
      这位作者名叫陈荣霞,笔名叫晨雨。    
    


第二章第一次挑战 (6)

    已经在北京担任文物出版社编辑室主任的崔陟,深深地记得这样一幕:    
      那时,他是一名北京下乡知青,考上大学后毕业分配在河南邯郸的一所学校里教书。他给《故事会》写了一篇稿子,编辑陈中朝看了之后觉得不错,但有的地方还得作一些修改,电话里怕说不清楚,于是,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陈中朝从上海不远千里来到邯郸。当两个人见面时,崔陟万万没有想到,陈中朝竟然是一位鬓发染霜的老编辑,心中非常感动。稿子经过两个人的仔细推敲后,由崔陟再次作了修改。陈中朝带着崔陟的稿子,登上了十分拥挤的火车,连个位子都没有。只见这位令人尊敬的老编辑站在车窗前,不停地向他挥手,他那头上的白发,在人群的拥挤下时隐时现……    
      崔陟呆呆地站在月台上,眼里不由涌出了泪花……    
      后来,在一次笔会上,崔陟终于看到了自己那篇名叫《老山沟的奇闻》的修改稿,只见上面陈中朝用红色毛笔写下的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稿纸。    
      这是我于2002年8月5日上午在北京采访崔陟时,他激动地给我谈起的一件难忘的事情,现在回忆起来,他的眼里都还盈盈地闪着泪花。    
      正是由于编辑们坚持眼睛向下,《故事会》才能随时把握住时代的脉搏,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注意反映普通老百姓所关心和感兴趣的故事,以高品位的作品奉献给读者。    
      为了使每一篇发表的故事都能够真正地达到高品位,对于所发的稿子,编辑除了进行认真的修改和加工之外,还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字都不轻易放过。    
      家住江苏常州的故事作者陆柏树写了一篇《走进〈故事会〉》的短文,谈到编辑对作品的要求,他是这样写的:“……其实,走进《故事会》的每位作者,都会有这样的共识:编辑部对每篇作品,是不惜任何代价的。而编辑老师对作品倾注的心血更是感人至深。就本人而言,在所有变成铅字的作品中,惟有《故事会》每发(表)一篇作品,都得经过编辑老师指导后反复修改。(我的)《不得安宁的灵魂》这篇作品,从构思、创作到稿件寄出,我用了一个星期的业余时间,结果在编辑部鲍放老师的具体指导下在数月之内两易其稿,定稿后她还先后打来三次电话,对作品中一个细节进行查询、修改和敲定,足见编辑老师对每篇作品的劳心劳神之极了。”    
      北京的故事作者范大宇,是一个写故事的高手,他给《故事会》写了整整十年的作品,共获得了十五个故事类的大奖,也算是故事界的一个名人了。但是,他的稿件在编辑部同样会遇到退稿的命运。为什么?因为《故事会》用稿从不看人,不管你是名人也好,还是靠口述请人记录的文盲也好,稿件面前人人平等,因为名人不一定每篇作品都是名篇,为了对她的读者负责,凡是不“出彩”的稿子,绝不能用一个字。对于作品与朋友,编辑们从来都是实行“一‘国’两制”——朋友归朋友,作品归作品。    
      对于像范大宇这样的名人,除了在作品上从严把关之外,对其准备发表的作品也同普通作者一样地接受“挑刺”。    
      范大宇写了一篇《偷钩》的故事,编辑部都通过了,准备在下期发表。但在评审组审读时,这篇作品最终未获通过。故事大王张道余指出,这篇作品在一个细节上有问题:“这篇故事在写黄花鱼出海的事情上是不通的,因为黄花鱼是不出海的。”    
      这个细节一提出,编辑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张道余。    
      张道余来自上海的金山,那里不远处就是大海。他说:“我是一个老渔民了,打了一辈子鱼,由于海水的压强比淡水大,在禁渔期出海的黄花鱼就会内脏破裂。”    
      编辑们都是些秀才,何曾知道那可口的黄花鱼竟是如此的“娇嫩”,差一点在作品中闹了笑话,于是,立即对作品进行了技术修改。    
      为了给读者提供高品位的作品,《故事会》的编辑们真是费尽了心血。    
      前面所写到的那篇备受读者欢迎的故事《彩蝶》,我在采访中发现,直到十八年后的今天仍然为许多人所铭记着。    
      前些年,被各种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作品不少,结果也只是“各领风骚两三年”,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彩蝶》能够被流传至今,也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大的反响,能够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引起如此大的震撼,这与编辑部追求品位向上的一贯办刊原则同样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首先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是对九岁女孩彩蝶美好心灵的赞颂,以及对其父亲华铁成讨好新欢,不择手段谋害亲生女儿丑恶行的无情鞭挞。整个故事没有一句空洞的说教,而是以情动人,许多读者读了后都禁不住潸然泪下。    
      但是,光有高品位、积极健康的思想内容还是不够的,这则故事之所以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达到如此强烈的社会效果,与整个作品的艺术魅力也是分不开的。    
      为了达到一定高度的艺术效果,编辑们对这部作品倾注了大量心血。    
      老编辑陈中朝和编辑部的编辑们多次与作者交换意见,最后又亲自动笔对作品进行反复的修改,抓准了情节在组织安排上的疏密相间,从而使作者试图在故事创作中探索以情动人的意图获得了成功。    
      作者在原稿中,用了一千多字的篇幅去写华铁成与新欢的鬼混,写得十分细腻。编辑审稿时认为过多地写他们之间的肮脏丑恶,会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开,从而冲淡中心情节。同时会使故事显得庞杂臃肿,影响了故事的单纯性。为此,修改时就只用了几十个字,一笔就带过了。而对于其父狠心毒害亲生女儿一节,作者开始却写得较简单,编辑在看稿后又做了细致的修改加工。这样使故事的重笔就落在了父女之间,通过美与丑心灵的对比,使美者愈见其美,丑者愈见其丑。如果说在华铁成第二次出车回来,不较为细腻地写他的心理和回到家里的情景,而采用简单叙述,就会削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这篇故事的结尾,作者原来是这样写的:    
      正当人们轰轰闹闹将华铁成和“蝴蝶女士”往公安局送时,急救室的门开了,两腮挂满泪水的老医生告诉大家:“孩子醒过来了!”顿时,人们沸腾起来。这时又见车队的几个青年司机跑到急救室门前,把一捆钱捧到车队队长爱人的面前:“张嫂,这是我们大伙自愿凑的三百元钱,交给你,你就留在医院,好好照顾两个孩子吧!”张嫂接过了钱激动地说:“大家放心,这两个没娘的孩子我收下了,我一定要把她俩抚养成人!”话音刚落,人群里暴起了阵阵雷鸣般的掌声。不知是谁带头朝张嫂的怀里丢了五元钱,接着,人们便三元、五元、十元、八元地争着朝张嫂的怀里丢钱。顷刻间,张嫂的怀里、脚下、身前、身后都是钱。看着眼前的景象,华铁成“扑通”一声,跪倒地上,身后的“蝴蝶女士”也跟着跪在了千人百众的面前。    
      经过修改后的结尾为:    
      正在这时,急救室的门开了,两腮挂满泪花的老医生告诉大家:“蜓蜓醒过来了!”他顿了一下,声泪俱下地说:“可是,彩蝶这孩子,她为了保护妹妹,她……她把自己身上的热全给了妹妹,她……她死了!”    
      “哗,”人群中顿时怒吼声、唏嘘声响成一片。人们高喊着:“严惩杀人凶手!”公安人员立即出示拘留证,把华铁成、赵爱娜戴上手铐带走了。    
      这时,张姨抱着小蜓蜓出现了。小蜓蜓看着蒙上了白布的彩蝶遗体,被两个穿白大褂的缓缓推走了。她拼命从张姨手中挣扎下来,边奔边哭喊着:“姐姐!我要姐姐!”    
      读者完全可以从这两个不同的结尾,看出《故事会》的编辑们是如何在高品位的艺术上所作的努力和追求。原稿意在通过群众献钱来触及华铁成的灵魂。这样便使这则故事的主题发生了变化,同时人为的痕迹较重,也缺乏更深的感染力。修改稿是顺着整个故事的中心情节与立意顺流而下的。并且以彩蝶为了保护妹妹而献出自己年幼的生命,来揭示主题,这样改动,整个故事顿时力增千钧,撼人心魄,彩蝶的形象也更加丰满、感人。    
      《彩蝶》获得了全国故事大赛的一等奖。    
      在通俗文学卷起的大潮中,《故事会》没有迷失自己的方向,她仍然以自己独立的个性,高扬起自己的大旗,挺立在潮头,并以此赢得了最广大的读者。    
    


第二章第一次挑战 (7)

     6.拿什么来“喂养”我们的孩子    
      在《故事会》的读者中,有一部分是青少年,更有许多是在校的大、中、小学的学生。刊物上面所发表的故事,并不一定每一篇都适合他们。如何使这些青少年能在这本刊物上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家园”,成了读者群中的一些家长和老师所提出的一个问题。    
      湖北省沙市六中的罗时梅在给编辑部的来信中写道:“《故事会》中所有的故事都适合中小学生,便于他们了解社会,了解人生,分辨真善美丑……但同时他们也想看到反映他们生活或贴近他们年龄的好故事。”    
      罗时梅的来信只是这部分读者群中的一个代表,这样的来信编辑部还收到不少。对于编辑部来说,这是一个始料未及的问题:因为从刊物创刊时所提出的办刊宗旨,主要是面向成人,面向基层,为故事员提供资料。在首次全国部分故事工作者座谈会上,大家所提出的“还故事于民”,是让故事真正地回到民间,回到普通的老百姓中,这部分老百姓也主要是比较成熟的中年人,用以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应该说当时对于青少年、特别是在校的青少年学生和未入学的低龄儿童,刊物还来不及考虑,或者说考虑相应还是较少的。谁知刊物按照新的总体构想一改版,一下子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还有一些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人,闲时也将上面的一些故事讲给还未入学的儿孙们听。    
      《故事会》的读者,在这时的年龄结构上开始出现由中年向高龄和低龄两头辐射的新情况。    
      编辑们在阅读这些来信的时候,发现在读者群中,对于这方面的呼声正在日益增长。这主要是当时供他们阅读的东西的确太少,加之许多学生和低龄儿童所订阅的期刊,大都要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多次筛选,一本思想内容和艺术品味都经不起历史检验的期刊,就很难在这种严格的筛选下“中标”。《故事会》在新的构想下进行重新调整后,几年下来,终于在全国众多的期刊中浮出水面,受到了社会中这部分最年轻、最活跃、同时也是最挑剔的读者的欢迎。    
      编辑们又重新翻阅了自己所编辑的这本刊物。作为一本不但是受到成年人,同时也受到青少年欢迎的刊物,过去对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内容的确是发表太少。刊物必须迅速适应这种变化,适当地调整版面。    
      “拿什么来‘喂养’我们的孩子?”《故事会》的编辑们在思考。    
      不久,《故事会》上开出了一个栏目,叫做“历史人物故事”。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青少年最丰富的营养,而那些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上做出不朽贡献的人物,则是后人学习的榜样。这些故事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我们如果在前进中忘记了过去,忘记了那些曾为民族的复兴而傲然挺立的筋骨,我们就会忘记我们自己。    
      可是,青少年都有文化,重复历史书上那些背熟了的故事,他们就不一定愿意听。《故事会》采用了从民间挖掘历史人物故事的办法,作者深入生活,在民间去广泛搜集,不久便是硕果累累。    
      例如林则徐在青少年中几乎是人人皆知,对于他在中国历史上的丰功伟绩也是多有史书记载,如果我们的刊物为了教育而去“教育”,总是重复那些青少年都知道的东西,他们就会有一种厌倦,就不会去读。《故事会》则选取了一则《林则徐求雨》的故事,说的是他在楚地做官之时,有一年久旱无雨,米价飞涨,遍地饿殍。他向巨商富户借粮救民,但这些人正想借此发财,不肯借粮。    
      林则徐为了救民,便通知巨商富户三日内吃斋沐浴,一同到东城门外龙王庙设坛求雨。    
      烈日下,林则徐规定了“三不准”:不准张伞,不准喝茶,不准退席。这些脑肥肠肥的巨商富户何曾受得了这般痛苦,个个被晒得汗如雨淋。直到三炷香过后,他才叫人抬来茶缸,让这些人喝水。巨商富户们顿时豪饮。一会儿便都呕吐。林则徐吐的是米饭素菜,巨商富户们吐的全是鱼肉荤腥。这时,林则徐站起来,训斥道:“我辈为民请命,理应虔诚祈天赐福,消灾避难;君等却视民命如儿戏,该当何罪!”直到这些人答应出粮救济灾民,方才放他们回家。    
      原来,林则徐早在茶中放了少量吐药。他求雨是假,为民筹粮是真。    
      这位竭力禁烟的民族英雄,爱民之心跃然纸上。青少年结合所学的书本知识,对林则徐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类似这样的历史人物故事在《故事会》上一刊登,好像是“洪水”中突然隆起的一块“净土”,令读者怦然心跳。民间流传的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