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甲午战争史-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饺俳拇砦罄斫猓衔馐敲谝挥位鞫踊卦阮!⒊喑恰S谑牵⒓聪铝钕蜃蟊浠环较蚴龋匀傧虮毖蠼⒍拥那胺绞蝗ィ圆扇〈佑蚁吓诨鞯淖耸啤<爸恋谝挥位鞫踊睾剑阮:统喑且丫拥迷独胝匠×恕R炼v亨见状,只好令本队向右转,绕到北洋舰队后冀而到达背后,与第一游击队正形成夹击的形势。正在此时,北洋舰队停泊在大东沟港口的平远、广丙两舰前来参加战斗,港内的福龙、左一两艘鱼雷艇也赶到作战海域。平远从东北方向驶来,恰好经过松岛的左侧,便向松岛进逼。下午二时三十分,平远与松岛相距二千八百公尺,又缩短至二千二百公尺,突然发射二十六公分口径炮弹,击中了松岛的中央水雷室,击毙其左舷鱼雷发射手四名。松岛也发炮还击,命中平远的前炮座,炸毁平远二十六公分口径的主炮,并引起火灾。平远管带都司李和为扑灭烈火,便下令转舵驶向大鹿岛方向,暂避敌锋。广丙管带都司程壁光也随之驶避。

“西京丸”海战开始不久,西京丸即多次中炮,因其位于本队之左侧,距北洋舰队较远,故受伤不重。西京丸随日舰本队向右转变时,其右舷正暴露在北洋舰队的前方。定远、镇远趁机开炮,一颗炮弹穿过西京丸的客厅,在客厅和机械室之间爆炸,将气压计、航海表、测量仪器等全部击毁,炮弹还穿过上部甲板,将通往舵轮机的蒸气管打断,蒸气舵轮机因之不能使用。西京丸被迫发出“我舰故障”的信号。由于舵机损坏,西京丸只得使用人力舵,勉强航行。不久,飞来一弹,击中西京丸右舷后部水线,立即出现裂缝,渗进海水。下午两点五十五分,北洋舰队的福龙鱼雷艇见西京丸受伤,便驶近攻击。当驶至距西京丸四百公尺的距离时,福龙先发一鱼雷,未中。又对直西京丸的左舷发一鱼雷。此时,西京丸已躲避不及,桦山资纪中将见之,惊呼;“我事毕矣!”其他将校也都相对默然,目视鱼雷袭击。但因相距过近,鱼雷从舰下深水处通过而未能触发。这样,西京丸才侥幸地得以保全,向南驶逃。此时,在战场上,中国八舰与日本九舰还正在激烈地战斗。但是由于日舰采取分队夹击的战术,北洋舰队陷入了背腹受敌的困难境地。

在这战局转为极端不利的危急时刻,北洋舰队广大将士皆怀同仇敌忾之心,继续与敌搏战。丁汝昌身负重伤,不能站立,而置个人的生命危险于度外,拒绝部属要他进舱养息的规劝,裹伤后始终坐在甲板上激励将士。“各将士效死用命,愈战愈奋,始终不懈。”注2由于海战开始不久,定远的信号装置被敌舰的排炮摧毁,指挥失灵,因此除定远、镇远两姊妹舰始终保持相互依持的距离外,其余诸舰只能各自为战,伴随敌舰之回旋而战斗于是,战场上出现了这样的局面:日舰第一游击队位于北洋舰队的正面,“以快船为利器,而吉野为其全军前锋,绕行于我船阵之外,驶作环形,盖既避我铁甲巨炮,而以其快炮轰我左右翼小船,为避实击虚计”;日舰本队则位于北洋舰队的背后,作为策应,回旋炮击,使北洋各舰首尾难以相顾。日舰两支“左右环裹而攻”注3,使北洋舰队更加凌乱不整。虽然如此,各舰将土仍拼死搏战,与敌舰相拒良久。战至下午三点零四分,定远忽中一炮,“击穿舰腹起火,火焰从炮弹炸开的洞口喷出,洞口宛如一个喷火口,火势极为猛烈”。注4定远舰上正集中人力扑灭火灾,攻势顿弱,而火势益猛,暂时投有扑灭的迹象。这时,日舰第一游击队不失时机地向定远扑来,炮击愈频,使定远处于危急之中。在此千钧一发之际,镇远管带林泰曾命帮带大副杨用霖驾舰急驶,上前掩护。致远管带邓世昌见此情景,为了保护旗舰,也命帮带大副陈金揆“开足机轮,驶出定远之前”注5,迎战来敌。于是,定远的火灾得以扑灭,转危为安,但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却因此而受重伤。邓世昌(一八四九——一八九四年),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青年时随父寓居上海,目睹中国积弱的现实,蓄志投人海军,以保卫祖国海疆为己任。后终于实现宿愿,考入沈保桢创办的福州船政学堂驾驶班。毕业后,留福建水师任运船大副,又调充炮舰管带。一八八O年,清政府大办海军,李鸿章留意海军人才,闻其“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注6,遂调至北洋差遣。同年,随丁汝昌赴英国接超勇,扬威二舰,并考察西方海军发展情况。一八八七年,又去英国接致远等舰。他每次都利用接舰的机会考察西方海军发展情况,潜心研究海战之术。平时精于训练,治事精勤,时人称他“使船如使马,鸣炮如鸣镝,无不洞合机宜”。注7他经常“在军激扬凤义,甄拔士卒,有古烈士风。遇忠孝节烈事,极口表扬,凄怆激楚使人零涕”。注8曾对人说:“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耳!”注9丰岛海战后,邓世昌“愤欲进兵”注10,在战略上争取主动,并对部下将土说:“设有不测,誓与日舰同沉!”注11以表露其誓与敌人决一死战的决心。及战于黄海,他见旗舰定远情况危急,便激励将士说;“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注12“然虽死,而海军声威弗替,是即所以报国也。”注13于是,致远舰于“阵云缭乱中,气象猛鸷”,冲上截住敌舰。在激烈的战斗中,致远中弹累累。此时,日舰吉野适在致远前方。邓世昌见吉野横行无忌,早巳义馈填膺,准备与之同归于尽,以保证全军的胜利。他对大副陈金揆说:“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是船,则我军可以集事!”注14陈金揆深为感动,开足马力,“鼓轮怒驶,且沿途鸣炮,不绝于耳,直冲日队而来”。注15日舰第一游击队见致远奋然挺进,向前冲锋,便以群炮萃于致远,连连轰击。有数颗榴弹同时命中致远水线,致使其舷旁鱼雷发射管内一枚鱼雷爆炸,右舷随即倾斜。注16时为下午三点二十分。据目睹致远沉没的洋员马吉芬记其事道:“不转瞬间,该舰即向一方倾斜。最以勇敢著称之邓舰长世昌,早经觉悟已迫于最期,能破敌一舰,斯可以洁此生,故毅然决然出于杀身成仁之举。第敌舰所发巨弹有如雨霰,加之自舰倾斜已甚,致功业成之际遽尔颠覆,舰首先行下沉,推进器直现于空中,犹在旋转不已。惜哉,壮哉!”邓世昌与大副陈金揆、二副周居阶同时沉海。“该舰乘员大抵葬身海中,遇救者仅水兵七名耳。”注17据载,邓世昌落海后,其仆刘忠同时坠水,以救生圈付之,拒不受。左一鱼雷艇也赶来相救,亦不应,“以阖船俱没,义不独生,仍复奋掷自沉”。注18此刻,他所蓄爱犬凫到身边,“衔其臂不令溺,公斥之去,复衔其发”。注19邓世昌誓与舰共存亡,毅然用力按爱犬入水,自己也随之没入波涛之中。舰上管理机务的英人余锡尔先受重伤,与舰同沉。

致远沉没后,北洋舰队左翼阵脚之济远,广甲二舰远离本队,处境孤危。开战后,济远累中敌炮,二副守备杨建洛阵亡,共伤亡十余人。济远管带方伯谦“先挂本舰已受重伤之旗”。注20及见致远之沉,遂转舵西驶,于下半夜二时许遁回旅顺。广甲管带吴敬荣见济远西驶,也随之而逃。夜半时,驶至大连湾三山岛外,因慌不择路而迫近丛险石堆,舰底触礁进水,不能驶出,遂致搁浅。吴敬荣纵火登岸。两天后,广甲被日舰驶近开炮击毁。海战后,李鸿章奏参逃将称:“致远沉后,该管驾方伯谦即先逃走,实属临阵退缩,应请旨将该副将即行正法,以肃军纪。广甲管带澄海营守备吴敬荣亦随济远逃,至中途搁礁,咎有应得,惟人尚明白可造,可否革职留营,以观后效。”注21九月二十三日,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谕旨:方伯谦军前正法,吴敬荣革职留任。次日天未明,方伯谦被押至旅顺黄金山下大坞西之刑场上处斩。济远、广甲之遁,日舰第一游击队曾随后追击,因相距过远而折回,转而绕攻经远。经远被划出阵外,势孤力单,中弹甚多,“船甫离群,火势陡发”。经远管带林永升率领全舰将士奋勇搏敌,有进无退,“发炮以攻敌,激水以救火,依然井井有条”。注22吉野等四艘日舰死死咬住经远,环攻不已。经远舰以一抵四,毫无畏惧,拒战良久。日舰第一游击队依仗势众炮快,以群炮萃于经远。在激烈的炮战中,林永升“突中敌弹,脑裂阵亡”。注23林永升(一八五三——一八九四年),字钟卿,福建侯官人。福州船政学堂驾驶班毕业。曾与刘步蟾、林泰增、严宗光(严复)等留学英国,学习海军。归国后,在北洋任炮舰管带。一八八七年,李鸿章在英、德船厂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快船竣工,林永升与邓世昌等奉命出洋接带。林永升任经远舰管驾。他在军中反对肉刑,认为当长官者应以身作则,循循善诱,以其“待土卒有恩,未尝于众前斥辱人,故其部曲感之深,咸乐为之死”。日本挑起战争后,他知海军决战必不可免,“先期督励士卒,昕夕操练;讲求战守之术;以大义晓谕部下员弁士兵,闻者咸为感动”。注24临战前,林永升下令尽去舰上舢板及舰舱木梯,并将龙旗悬于桅顶,以示誓死奋战。但经远一舰终难抵御四艘日舰的进攻。激战中,林永升不幸中弹身亡。林永升牺牲后,帮带大副陈荣、二副陈京莹也先后中炮阵亡。经远舰在“船行无主”注25的情况下,士兵仍坚守岗位,决不后退一步。此时,经远与敌舰相距不到两千公尺,遭到吉野等四舰的“近距离炮火猛轰,尤其被吉野之六吋速射炮猛烈打击,遂在烈焰中沉没。”注26舰身虽在遂渐下沉,炮手继续开炮击敌,一直坚持到最后的时刻。全舰二百余人中,除十六人遇救生还外,余者皆葬身海底。在海战的第二阶段中,中国致远、经远二舰沉,济远、广甲二舰逃,只剩下定远、镇远、靖远、来远四舰还在坚持战斗,而日舰本队尚余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扶桑五舰,加上第一游击队之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四舰,则共有九艘战舰。双方战舰的数量对比是四比九。特别是日本联合舰队去掉了比睿,赤城、西京丸三艘弱舰,无疑解除了后顾之忧,更可肆行无忌地放手进攻。因此,在此阶段中,日本方面已跃居绝对优势,而北洋舰队则大为失利,处境更加困难了。

注释:

注1 《依东祐亨在保勋会上关于黄海海战的演说》,《中日战争》续编,第7册。

注2 《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靖光绪朝中日交涉史

料》(1738),第21卷,第23页。

注3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见《中日战争》(1),第67页。

注4 《日清战争实记》第6编,第11页,第7编,第4页。

注5 《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

料》(1738),第21卷,第22页。

注6 《番禺县续志》第23卷,《邓世昌传》。 

注7、注11 《大东沟海战》,《中东战纪本末》,朝警记四,第4卷,第10页。

注8、注12 徐珂:《邓壮节阵亡黄海》,见阿英编《晚清祸乱稗史》下卷。

注9 《番禺县续志》第19卷,《邓世昌传》。

注10、注13 《清史稿》,列传247,《邓世昌传》。

注14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见《中日战争》(1),第67页。

注15 《英斐利曼特水师提督语录》.《中日战争》(7),第550页。 

注16 《普拉茨塞海军年鉴》(1895年出版),转见日本海军军令部:《二十七八年海战史》,别卷。按:致远舰之沉没原因,历来说法不一。或谓中雷而沉没,然据查日舰在黄海之战中并未发射鱼雷,或谓中炮而沉,然无法解释何以其状似鱼雷爆炸。《普拉茨塞海军年鉴》的记述较为合理,也可使上述矛盾得到解决。故采用此说。

注17 《马吉芬黄海海战述评》,《海事》第10卷,第3期,第41页。

注18 《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738),第21卷,第23页。

注19 池仲祐:《邓壮节公事略》,《海军实记·甲午海战阵亡死难群公事略》。

注20 《大东沟海战》,《中东战纪本末》,朝警记四,第4卷,第11页。

注21 《军情要电清单》,《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711),附件一,第21卷,第12页。

注22 《大东沟海战》,《中东战纪本末》,朝警记四,第4卷,第11页。

注23 《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738),第21卷,第22页。

注24 池仲祐:《林少保钟卿事略》,《海军实记。甲午海战海军阵亡死难群公事略》。

注25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见《中日战争》(1),第68页。

注26 川崎三郎:《日清战史》第7编(上),第3章,第67页。

 

 

 

 

 
  
 
 

 

 



 五 力挽危局  

 
 
——海战的第三阶段

海战的第三阶段,从下午三点二十分到四点十分,历时五十分钟。北洋舰队虽然居于劣势,处境极端困难,但定远、镇远、靖远、来远四舰将士拼死战斗,力挽危局,誓与敌人拼搏到底。因此,战场上出现了敌我相持的局面。下午三点二十分以后,双方舰队开始分为两群同时进行战斗: 日舰本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扶桑五舰缠住定远和镇远;第一游击队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四舰则专力进攻靖远和来远。日本方面的企图是,将战场上仅余的中国四艘战舰分割为二,使之彼此不能相顾,先击沉较弱的靖远、来远两舰,然后全军合力围攻两艘大型铁甲舰定远和镇远,以期胜利结束战斗。这个阶段一开始,对于北洋舰队来说形势仍然非常险恶。日本联合舰队依仗其舰多势众,对北洋舰队又是环攻,又是猛逼,恨不得一下子将其吃掉,早奏凯歌。但是,中国四艘战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