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赤唐- 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轻捻起一支玉杯送至唇前,杨花花只觉一股淡淡的忧伤袭来。

“三妹啊,在想什么?来,哥哥我敬你一杯。”被李隆基一番夸赞,杨钊自是志得意满。他今晚心情大好,连饮了三盅美酒,瘦削的面颊已是熏得通红。

“整这些虚的东西作甚,杨中丞,你欠我的还少吗?要真还你拿什么还,你还得起吗?”杨花花却是并不领情,径自将玉杯中的琼浆倒入口中。

杨钊被虢国夫人一番挤兑,只觉脖颈烧的分外燥热,立时酒意全无。不过碍着面子,他却不得不大度的笑了笑:“三妹啊,哥哥若是有哪里对不住你,在这里给你赔罪了。”说完一仰脖,将美酒一饮而尽。将杯口朝杨花花的方向推了推,杨钊叹道:“咱们毕竟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不满也要在族中解决,千万不要让外人钻了空子。再说,徽儿的婚事不是办的挺风光吗?你看看哪家的公子能有这个福分,跟天家联姻。”

说完,杨钊朝上首太子李亨的位置瞥了一眼,言语中满是得意。

他这话不说还好,此话一出杨花花立时变了脸色:“呦,这么说奴家还得谢谢哥哥呢?哥哥当是真豪杰,为徽儿找了一个好媳妇儿!”

一谈到此事,杨花花便是一肚子气。那个什么永安县主仗着自己是太子的嫡亲女儿,在杨府中作威作福,根本不把徽儿放在眼里。她莫非以为自己还住在东宫,这杨府是她想撒泼就能撒泼的?连他的父亲李亨见到自己都得止步躬身,称一句虢国夫人,她这个死妮子有什么资本如此猖狂?

碍于徽儿的面子,她不好将事情做得太绝,可谁知那个死妮子这般没有眼力见!

听杨花花话中夹枪带棍的,杨钊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忌讳,忙赔笑道:“哥哥我错了,哥哥我错了还不成吗。你啊,这个性子,唉。”

这是天家筵席,杨花花也不想搞得太僵让外人看了笑话,摆了摆手道:“算了,就当是我上辈子欠你的!”

杨钊见虢国夫人主动和解,立时喜笑颜开:“我就说嘛,我家三妹宰相肚里能撑船,怎么会为了这些芝麻绿豆大的事烦心。”

“下个月我便写个折子递上去,保徽儿一个吏部郎官。这孩子也老大不小了,怎么能老在家里窝着。”杨钊心中有愧,自是想在官位上对杨花花多做补偿。

“如此,奴家这厢便谢过哥哥了。”杨花花象征性的施了个满福便不再搭理杨钊。若是真想让徽儿入仕,莫说一个小小的吏部郎官,就是九寺少卿她杨花花翻翻手腕也能轻而易举的得到,何须他杨钊做好人?

杨钊灿灿的笑了笑,便将探前的身子缩了回去。

切起一片炙鹿肉送入口中,杨花花慵懒的扫了一眼右首的韩国夫人,突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韩国夫人的女儿涵儿,如今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正托帮忙她找个婆家呢!

她杨花花虽然不能像那些大男人般在朝堂上呼风唤雨,却也生有一套斡旋姻缘的好手段。得到皇帝陛下李三郎的允准后,她便获得了为皇室子弟择婚的权力。那些王子皇孙,公主郡主,若是想谈婚论嫁必须得到她的同意。而这女方的姿容美丑,雅艺高低自然就看他们给的银子的数量了。

同样,若是有哪个公卿侯爷家的女儿、儿子想与皇家结缘,也需经得她杨花花点头。'感谢支持小说'

涵儿是自家侄女,自然不能以常理度算。即便韩国夫人不说,她杨花花也好倾力相助。只是她母亲一直想让他嫁入皇家,却让杨花花颇为头疼。

为那些龙子龙孙搭了那么多红线,她杨花花还不清楚嫁入皇家后的悲哀?

一入宫门深四海,别的且不论,四妹玉环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人人只看到了她独承主恩,宠冠后宫,可曾知道她的辛酸无奈。

皇帝陛下生养了这么多儿孙,怕是自己都记不住名姓了吧?十王宅,百孙院,陌陌高墙将天家与俗世隔开,那浩瀚的煌煌宫殿与囚牢何异?(注1)况且这些皇子皇孙乃是天潢贵胄,势必要三妃四滕十二孺人,与这些艳花名媛整rì勾心斗角,可是值得?

偏偏还有那么多人想嫁进去,真是恼人!

韩国夫人见杨花花朝自己往来,主动向前迎了上去:“三妹啊,涵儿的婚事就要麻烦你了。”

真是说什么来什么!

心中苦笑,杨花花道:“大姐说的这是哪里话,一家人说的这般生分,不怕外人笑话。”

韩国夫人摆了摆手道:“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况且涵儿这孩子心比天高,寻常人定是看不入眼,此事怕是要三妹多费份心了。”

“哦?不知涵儿可有什么中意的郎君不?”杨花花一时起了兴趣,崔涵这个小妮子平时看着随性的紧,没想到心气儿还这般高。

韩国夫人闻言大喜,看来三妹对涵儿的婚事还是挺上心的。

她轻掩着嘴,压低了声音道:“涵儿心气儿高,说一般的男子不入眼,她要嫁就嫁真英雄。”

“哦?这下可难办了,这真英雄哪里有什么标准,大姐莫不是在寻我开心吗?”杨花花摘下一粒葡萄送入口中,淡淡道。

“唉,我就跟你明说了吧。涵儿她,她看上了广平王殿下。”韩国夫人见杨花花跟她已是不耐,忙直截了当的说了出来。

“他?”杨花花心中一惊,瞥了一眼太子下首的李俶。(注2)

细细看来,这个广平王倒也算是皇孙一辈中的翘楚。相貌英俊,能文能武又是当今太子的嫡亲长子,怕是令迷倒了无数名门嫡女吧?最重要的是,就连当今皇帝陛下李三郎都对这个孙子赞赏有加,称他像年轻时候的自己!

遍数当今皇子皇孙,有哪个能得陛下如此赞赏?

只是他的年纪已是二十二有余,怕是身边已有佳人添香了吧?

“广平王已然加冠,姐姐难道以为这郎君还是独人儿?”杨花花浅浅一笑,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韩国夫人闻言压低了声音道:“这个你不用担心。我早已打听过了,广平王殿下志向远大,不想过早被女子拖累。故而虽已加冠,身边除却两个侧妃外还没有正室。”

“哦?”杨花花有些动心了。作为女人,她当然知道嫁给一个优秀男子的好处。涵儿是她的嫡亲侄女,她没有理由不为她着想。不过她杨家的女儿家,要嫁便要做正房,即便夫家是皇子皇孙亦是如此。如果广平王已有正妃,那么无论大姐如何坚持,她都不会同意。不过,既然他还未纳正室,确是可以好好考虑一番了。

“嗯,此事便交给我了,我定会让姐姐满意。”杨花花一口应了下来,在这婚事方面,只要她想做,还没有不可为的事。

世人皆叹红尘虚妄,可又有谁真正抛舍的开呢?

月下寒江红袖宴,青衫伴影踏芙园。

蛾眉淡转红芍羡,半缕青丝绾子缘。

王孙携美人,入则成双,出则成对。如此的爱情有谁不艳羡,如此的良缘有谁不嫉妒?

寒江陪烟火,煮酒煨佳人,确是人生一大乐事。可是这些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她杨花花这般为杨家拼走,最后到底得到了什么?她一介女流抛头露面,居中斡旋,究竟值与不值?

回首一望,她的青衫才子却在何方?

整个大明宫,整个长安,乃至整个大唐都笼罩在一片和美之中。明德殿里的龙涎香从香炉中漫了出来,一刻一神一份凉,直沁的人心脾清爽。明堂前的霓裳舞绚丽缤纷,一步一景一分色,直旋的人心神荡漾。

君王广德,公卿齐心,子孙孝顺,万国来朝,好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唐!

只是,这些都不是她杨花花关心的。

她只知道大唐遥远的边疆有一个地方,她所牵挂的人正在为了保卫家园与吐蕃人浴血战斗。

那是刀刀见血的拼杀,那是枪枪用命的博弈。

值此莺莺燕燕觥筹交错时,陇右战事正是吃紧。

那个小冤家可还好吗?

。。。。。。。。。。。。。。。。。。。。。。。。。。。。。。。。。。。。。。。。。。。。。。。。。。

注1:十王宅:唐玄宗诸子年长封王之后所共居的大宅。宅在长安安国寺东。百孙院:唐玄宗为众孙建立的住所。《旧唐书·凉王璿传》:“外诸孙成长,又於十宅外置百孙院。

注2:李俶:即后来的唐代宗。初名俶,后改为豫。贵妃为韩国夫人之女崔氏。不过由于对沈珍珠的思念,他一生未曾立后。故而,崔氏虽为正室却只能为贵妃。

ps:对于皇家,二十二岁的男人,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所以杨花花才会有此担心。

可将您看到的最新章节 或

,方便下次接着看



   

 第七十七章 血袍(二)

。。

( )( )更新时间:20130103

九曲城外,夜色正浓。

离城池不远的一座小山包处,簇起的禾柴熊熊燃烧着,发出噼噼啪啪的脆响。

唐军在经过三四rì的跋涉行军,终于在天宝八年五月二十一rì午后抵达了九曲一线。经过斥候的查探,附近的吐蕃军大多龟缩在城墙之中,九曲城外并未发现驻扎的吐蕃兵。

唐军统帅高秀延与行军司马一番商议后,便下达了全军隐匿埋伏的命令。数百人的斥候队查探了好一番,才在距离城墙五百步的地方找到了这个三百多丈高的小山。一看到这个绝佳的天然掩体,高秀延心中即是大喜,当即下令唐军就地扎营。

临时的宿营地选择了一处背风的小洼地处,一来此处地势明显低于山坡阳面,易于大量部队隐蔽。二来恰巧有一条唤为伧河的大河从山间洼地流过,一下解决了大军的饮水难题。

“再加把劲,把这跟杆子支起来!”窦青指了指帐篷的北角,冲一名铜武老兵吩咐道。

“唉,唉。”那老兵忙点头称是,扛着一根木杆就朝帐篷走去。

说来也怪,这顶帐篷的皮面儿并不是唐军常见的三角制式粗麻布,而是由数张帷子、皮子缝到一起的混搭行儿货。由于赶制的匆忙,明眼人一定睛便能瞅到连缝处歪歪扭扭的粗线儿头。不过这行军打仗,最看重的实用。又不是给小娘子赶制新袄子,何必针针计较,线线穿心?

更为怪异的是,这个临时赶制的帐篷个头大的骇人,足足顶上二十余个三角单顶儿的营帐。

远远望去,这个庞然大物就像用黄牛皮包裹的巨型草屋一般,虽则外表丑陋,却是里里外外透着新奇。

“将军,等搭好这最后一跟杆子,就完工了!”窦青见李括走至身前,忙拱了拱手汇报了最新情况。

“嗯。”李括满意的点了点头,拍了拍窦青的臂膀:“窦大哥,这次辛苦你了。此计若成,你当是立了大功。”

窦青却不敢居功,忙摆了摆手道:“您说的是哪里话,若不是您想出了这么个妙计,大伙儿现在还不是憋在这山疙瘩里干着急?”

“话不能这般讲,若不是弟兄们用力,我们不可能这么快完工。”

“你们两个就不要争了。”李子固踱着步子走了过来笑道:“七郎想出了妙计当居首功,窦校尉身体力行,使工程如期完成,位于次席。”

“三哥你真是充了个老好人儿,什么好话都让您说了!”李括已经完全从被三哥逼婚的阴影中走了出来,与李子固的亲密关系一如当初。

李子固轻咳一声:“现在不是开玩笑的时候,高帅要找你商议要事,且随我速速来中军一趟。”

“嗯。”李括收了笑容,点了点头。

此番,中军帐中,行军统帅高秀延正焦急的踱着步子。

“嘶”,帐帘打开,灌入一股寒风。

“你们可是来了,快快过来入座!”

高秀延显然甚是焦急,声音急促不堪。

李括与李子固按照军中位阶一一入席坐定,冲高秀延拱了拱手。

“我们来晚了,请高帅恕罪。”

“算了。”高秀延摆了摆手,坐到了主位上道:“今天连夜把大伙儿找来,原因你们应该都清楚。我们到达九曲一代已有五rì,这么多人马一路上浩浩汤汤的行过,即便隐蔽工作做的再好,吐蕃人多少也已察觉。”

“高帅说的不错,我们派出的斥候搜遍了山头儿,却连一个人影儿都没寻见。依属下愚见,方圆数十里该是都没有大股吐蕃军队,他们应该已经得到了消息龟缩在了九曲城中。”

一个副官模样的唐军将领拍了拍胸脯,率先响应。

“嗯。”高秀延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之所以一路急行军,就是为了避免走漏风声。现在看来,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啊。”

他本想率众先击溃驻扎在九曲城外围的吐蕃军,再集中优势兵力强行攻城,现在看来这个计划已是不可能实现了。吐蕃人虽然人数少于自己,但却有一座坚城可守。只要他们坚闭城门,拒不出战,自己便无可奈何。虽然他手中有三万精兵和白狼族的五千勇士,但他却没有绝对的把握和勇气强行攻城。

九曲城虽然不像中原城池那么高耸坚固,却也足足有数十丈之高。他的人数仅仅多出吐蕃人一倍,即便夺下了城池,损失亦会非常惨重。

况且他们此行的任务并非为了夺城,而是围城以逼得赤岭一线的吐蕃人回援。但在城外干耗着显然也不是什么好办法,九曲城内的戍军应该在一万到两万之间,城中囤积的粮食保守估算也够吐蕃人吃上足足两个月。

两个月!高秀延心头苦笑一声。且不要说两月之后,河湟战役会不会已经结束,即便大军能在正面战场与吐蕃人僵持,到时还没耗疲吐蕃人,自己这几万号弟兄说不定已经饿得奄奄一息!

好在李括这小子想出了这么个绝顶妙计!

朝少年瞥了一眼,高秀延心中百味杂陈。

作为一军统帅,他现在的心情很是矛盾。一方面他为少年想出了妙计而庆幸,但另一方面他又感到一股很强的威胁感。近来这个少年表现的太过抢眼,太过出色了,甚至风头儿已经隐隐盖过了自己!

哼,他若是老实点,就给他点甜头,若是不知进退,正好借着这个机会。。。

“多亏了李都尉想出了如此妙计,这下吐蕃人可有的受了。”心下如是想,他脸上却早已换上了一袭笑容。“我今天急忙召大家来,就是告诉大伙儿,河道已经改好了!”

环视了众人一眼,高秀延颇为得意的说:“昔rì有王贲借天河灌大梁,今有我高秀延引伧河淹九曲。只希望大伙儿齐心协力拿下这座坚城,到时史书上亦会浓墨重彩的为我们记上一笔!”(注1)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