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赤唐- 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乒!”“乒!”羽箭射在盾牌发出声声脆响卸了力道后纷纷从一侧滑了下去。

“吁!”吴海抹了一把额角的汗珠长出了一口气。吐蕃弓弩的力道本就不如大唐从近百丈高的石堡射下来自是力道全无。只要自己命弟兄们护住身体要害就不需担心吐蕃人射来羽箭的威胁!

“单手持盾继续攀登!”此时容不得半分松懈唯有一鼓作气登石原大伙儿才有生还的可能。

城头铁刃悉诺罗的眉毛已经拧成了一条黑线。三轮羽箭射出去竟然还没能阻止唐军的推进这帮人真是废物!

“传我的将令射火箭!”铁刃悉诺罗高喝一声下达了军令。

唐军即便再坚毅强悍亦不可能在火海中幸存!

百夫长点了点头前臂一挥道:“准备点燃捻子火箭!”

“擦!”箭头包裹的捻子被火油瞬时引燃妖娆的火焰不耐的跃动着。

“射!”百夫长一声大喝数百支火箭离弦朝山壁的唐军袭去。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唐军不是喜欢用火攻吗?我铁刃悉诺罗今天就让你们尝一尝炙烤的滋味。

“刺啦!”火箭插入到一面木盾霎时溅起点点火花。那麻绳本是浸润了桐油经由火箭这么一引立时燃起熊熊大火。浓烈的黑烟打着旋儿升了起来直呛得人喘不过气。

“咳咳咳。”一名唐兵被呛得咳嗽不止眼角一紧涌出不少酸泪。

越来越多的火箭漫了过来射到木盾射到唐兵四肢。浓烟滚滚火光熊熊一时唐兵不能抬首。

“快。。。快快扔掉木盾。”吴海流着酸泪冲身边的士兵吼道。吐蕃蛮子忒的歹毒竟然妄图用火箭烧死大伙儿!

一名唐兵刚扔掉了手中满是火光的木盾还没找到掩体便被随之而来的羽箭贯穿了脑袋。他没有感受到任何痛苦便身子一僵摔下悬崖至死握着腰间的皮袋子。。。。。

另一个唐兵被浓烟呛得张开嘴大口喘着气却不料飞来一支箭矢生生从他的喉咙穿了过去。。。。。。

“呃!”“呃!”那唐兵一时吃痛双手抓着喉咙拼命想将羽箭拔出来他痛苦的扭曲着身体鲜血顺着脖颈咕隆隆的涌了出来。

“倏!”一支羽箭射穿了他的左眼立时终止了他的挣扎。那唐兵膀子一挺朝身后的百丈深渊倒去就跟之前战死的数百弟兄一样随风而来随风而去不带走一样俗物。

失去了盾牌的护卫唐军士兵便如同一群绵羊般脆弱。如蝗的羽箭从四面八方射来直叫人避无可避。无数的兵士中箭倒地。羽箭划空的呼啸声箭入骨髓的崩裂声人之将死的呻吟声交织到一起营造出炼狱一般的可怕氛围。

“起来都他娘的给老子起来啊!”

“赵老三你他娘的还欠老子三贯酒钱呢别他娘的装死!”

“孙德子说好的送老子的黑羚角弓呢?别他娘的说话不算话!”(注1)

“小五你你还没娶媳妇怎么能怎么能。。。。。。”

眼看自己身旁的袍泽一个个倒下吴海的眼中满是血丝声音里已是带了哭腔。

“都是我没用都是我。。。我了个娘咧咋整成这个样子了?”

七尺大汉嚎啕大哭起来眼中满是木然。

。。。。。。

夜戚戚月郁郁。

赤岭北峰的坡原直是死一般的沉寂。劲风呼啸着从兵士脸边划过和着碎石遁地的低沉声让人不由地打着颤。

八十三人八十三人!足足六百余名唐军就只剩下了八十三人!

这八十三人正是踩着同伴的尸体才一步步爬到了这山原!

吴海不知道是什么支持着自己爬了来他不知道不知道。。。赵老三、孙德子、小五都死球的了连个囫囵个的尸首都没曾留下。

吐蕃人吐蕃人这一切都是因为该死的吐蕃人!吴海一拳砸向一侧的石壁砾石戳进了皮肉褐红色的血液随着浸了出来。

“吴大哥你怎么了?”小九儿将脑袋探了过来低声询问着。

“啊?”吴海借着微弱的光线才是看清了来人。

“我没事就是心里有些堵着慌。”

“我听先生说有句话叫‘壮士断腕以全质。’现在咱们虽然被吐蕃人狠狠咬了一口但只要振作起来也并不是没有报仇的机会!”

“看不出啊你小子还会背经儿。你你念过书?”吴海如死色的面颊终是挤出一丝笑容。

“念念过几年县学。”小九儿呵呵一笑摸了摸后脑勺。“当时尽顾着贪玩了经学都没记着几句。”

小九儿挑了挑眉道:“不过这句我可是记得透亮是汉子的都会不拘小节。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我们先把这仇记下到时候让他们双倍奉还!”

“说得好!”吴海赞了一句正欲借这机会赞赏这孩子几句却是面有涔涔然。

说来惭愧吴海竟然叫不出这孩子的全名。一来他手下兵勇太多不可能做到对每个人都了解。二来小九儿这孩子着实内敛的紧本就不喜主动与人交谈。

“你嗯你叫?”

“我叫薛小可家是范阳郡(注3)新良乡的。”看出了吴海的尴尬薛小可一股脑儿把自己的身世全抖了出来。

“听口音我还以为你是蓟县的。”微顿了顿吴海赞道:“范阳自古出英豪啊!前隋时罗艺将军就是凭着一把黑刀把突厥人赶到了塞外!”

“我哪能跟罗老将军比。”薛小可羞红了脸忙摆手道。

“这有什么不能比的罗老将军当时还不是跟你一样出身的苦哈哈?还不是凭借自己的努力爬到了高位?”

“这倒是。”薛小可应了一句便不再言语。

“有十八了吧?”

“十九不二十了!”薛小可不想让人看清挺了挺胸脯。

“哦都二十了?有不?”

摸了摸脑袋薛小可有些不好意思:“农户家的孩子哪有那么多的讲究。”

“嗯也对。那些花花绕绕都是国公侯爷整的咱军人不整那些虚的!”

薛小可就如同黑夜中飞舞的一只萤虫虽然光亮微弱却是点燃了众唐兵的希望。

“小可那你成亲了没?”一个瓜子脸的唐兵挪着尻子近了来霎时打开了话匣。

“哦阿爷给我说了一门亲事说是这次回去就办。”少年显然不想在这个话题多做纠缠将将一句搪塞而过。

“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我们来唱歌吧好歹也能暖暖身子。这夜里半山腰还挺冷的。”

薛小可不想让好不容易活跃起的气氛就这么萎靡下去主动提议道。

“不行不行。我们都是粗人这破楼嗓子哪里能整那些梨园伶人的玩意。”吴海摆了摆手断然拒绝。

“就唱我们大唐的军歌中不中?”薛小可挺了挺胸脯攥紧了拳头。

“这感情好啊。”瓜子脸率先响应起来:“这歌儿不耐嗓子调调儿还来的简单大伙儿都能哼两句。”

“是啊是啊。这个曲儿好!”

见气氛这么热烈吴海也不想扫了大伙的性点了点头。

“如此小九儿你便起个头儿吧。”

“嗯嗯。”薛小可清了清嗓子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一二三!”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

南腔北调的声音混杂在一起却没人觉得有丝毫怪异。

跃动的火光映在唐兵们的心大伙儿只觉的心头很暖很暖。

。。。。。。。。。。。。。。。。。。。。。。。。。。。。。。。。。。。。。。。。。。。。。。。。。。

注1:角弓:唐代弓分为长弓、角弓、稍弓和格弓四种。长弓用作步战角弓用于骑战稍弓和格弓是狩猎用弓和皇朝禁卫军用弓。

注2:窦皐《述书赋下》:“君子弃瑕以拔才壮士断腕以全质。”

注3:即唐初幽州天宝元年(742)改为范阳郡乾元元年(758)又为幽州。

ps:好吧我真的不忍心看到小九儿这么好的孩子因为战争而绝望大伙儿也应该在生活中多关注光明的一面。

可将您看到的最新章节 或

,方便下次接着看



   

 第七十五章 石堡(四)

。。

( )( )更新时间:20130102

三千世界笙歌里,十二都城锦绣中。

赢得深宫明rì月,银筝檀板度新腔。

薄雾浅绕,长安城内,月华正浓。

大明宫明德殿中,大唐天子李隆基正大摆筵席,为贵妃玉环做寿。

这次筵席定的规制乃是家宴,赴宴的不是皇子皇孙,就是公主郡主。除了极少数蒙受皇恩的显贵,很少有外臣能够值此花好月明之时踏上明德殿的石阶。

当然,杨家人除外。

除去圣眷正隆的御史中丞杨钊不论,京城五杨已是悉数到齐。

虢国夫人、韩国夫人、秦国夫人罗袖轻飘,袭衣拖地,羡煞几多王子皇孙;司农寺卿杨锜、太仆寺卿杨铦峨冠博带,器宇轩昂,俘获无数公主芳心。

杨氏权力之盛,已至于斯,即便连大唐右相李林甫都不敢直拂其意。

大殿内罗袖轻舞,宫商交错,一派祥乐和美的景象。(注1)

可大唐皇帝李隆基却是提不起半分兴致。这些时rì来他心里甚是烦闷,陇右传来的战报一封接着一封,却没有一份让他舒心!哥舒翰不是在奏章中向他倒苦水,言及粮草供应紧张就是请求宽限一些时rì,好让唐军充分发挥人数的优势。殊不知太仓的米粮已是入不敷出,为了平息京中的米价,他已勒令李林甫从豪门世家中征粮。这样一来,粮价是降下来的,却也把关陇的豪门世族得罪了个遍!为了陇右战局,他李隆基已是勒紧了裤腰带将私库的钱都拿了出来,偏偏他哥舒翰还觉着自己委屈!

哼,他哥舒翰有委屈可以上表奏请,自己的苦衷又去向谁言说?

当然前线的战报也有令他欣喜的。五月初五发来的一份密奏中,监军王献忠便特地赞扬了一名低级军官。嗯,好像名字叫什么李括?这个小子居然率领五百多名唐兵横渡青海,一把火烧了伏俟城的粮库!这可让他实足兴奋了好几天,要知道伏俟城可囤积了吐蕃东线的大量军粮,如此一来,若不及时从逻些城、乌海一代调粮,吐蕃人便连饱饭都吃不上了!

不过让李隆基不满的是,哥舒翰居然没有在正式表彰中陈述此事。王献忠给自己的密奏中写的rì子是五月初五,哥舒翰不可能得到消息比王献忠还晚。陇右五百里加急军报最多也就需要三天,哥舒翰直到现在都未提及此事,莫不是想压下这个少年的战功?

哼!他李隆基最忌恨边将节度跟他耍心机,王忠嗣和皇甫惟明的例子就摆在眼前,他哥舒翰莫不是以为自己比这两人聪慧?

看来自己是该好好敲打敲打他了,刚刚兼任陇右节度便如此欺瞒自己,若是再过几载陇右的军队还不得变成他哥舒翰的私兵?

“三郎,看你愁眉不展的,有什么事不开心了?”杨玉环今天穿了一身鹅黄色的宫装襦裙,酥胸半露煞是媚人。

“呵呵,没什么,不过是为陇右之事烦心罢了。”一看到杨玉环那如羊脂玉般的面庞,李隆基只觉心中一颤,脸上的愁容瞬间消散。

“前些时rì,三郎不是才收到一封捷报吗,为何还不开心?”杨玉环捻起一颗高昌葡萄,递到了李隆基嘴边。

李隆基一口将葡萄吞入嘴中道:“嗯,确是有一份捷报。一个陇右军官率众潜到青海西畔,一把火烧了吐蕃人的粮仓。”

“哦?有这等事?”杨玉环一般从不过问外朝政事,故而虽然她通过高力士的关系得知三郎收到过一份陇右捷报,却并不知道其中的内容。

“那三郎可要好好奖赏予他。”杨玉环半眯着眼睛,倚在了李隆基胸前。

“嗯,那是当然。朕向来是赏罚分明,绝不会让一个功臣心寒。玉环说要怎么赏他,朕便怎么赏他。”李隆基只觉胸中甚为舒畅,便随口应下了允诺。

“听说那个将军甚为年少,方及十七?”杨玉环向李隆基递过一杯琼浆,施施然笑道。“如此,奴家便要这小郎君来做师傅,教授奴家射艺,不知宅家可否允准?”(注2)

李隆基一挥手道:“这有何难,想来他若得知能成为爱妃的师傅,定会暗自偷笑。便是朕,都不曾有机会教授玉环射艺啊。”

听他话中醋意十足,杨玉环娇嗔一声:“瞧瞧你,心胸就跟那针鼻儿那么小。”

知道杨妃是有意调笑,李隆基也不以为恼:“嗯,对,朕这心胸为了玉环还就是这般小了。”

“陛下,这一曲秦王破阵乐可是奏的臣热血沸腾。臣恨不能立时提剑至陇右,替陛下收复河湟故地啊。”(注3)

御史中丞杨钊见李隆基心情不错,忙站起身几步走至御案前,俯身便拜。

“嗯,大唐有杨卿这样的栋梁之才,朕有这样的肱骨忠臣,我大唐何愁不兴?”

李隆基满意的朝杨钊点了点头,毫不吝啬的将夸赞之言送出。杨钊很会做人,进奏的分寸拿捏得极为恰当。每每高谈阔论一番都会让自己觉得心中分外舒畅。

“臣不敢当,大唐能繁盛如斯,皆是陛下的功劳。若不是因为陛下重瞳亲照,百官何以能各尽其用,士子何以能报效朝廷;若不是因陛下胸怀宽广,四夷何以得归顺我大唐,胡虏何以得仰慕我华夏文化。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天可汗,万岁,万岁,万万岁。”

咚,咚,咚!

杨钊俯身拜倒,连磕了三个响头。

“呵呵,杨卿真是朕的张子房、荀文若啊。来人啊,继续奏乐。今rì筵席不拘君臣俗礼,当是不醉不归!”

管弦齐鸣,歌舞翩飞,殿内自是一片旖旎光。

大唐天子李隆基只觉豪情万丈,霓裳羽衣奏升平,自己仿若又回到了几十年前那青葱岁月。

。。。。。。。。。。。。。。。。。。。。。。。。。。。。。。。。。。。。。。。。。。。。。。。。。。

注1:宫、商:为中国雅乐调式之一。共有: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宫。

注2:宅家:唐代宫中对皇帝的敬称。《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四年》:“建乃与知枢密刘季述矫制发兵围十六宅,诸王被发,或缘垣,或升屋,呼曰:‘宅家救儿!’

注3:《秦王破阵乐》即《秦王破阵舞》,又名《七德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最初乃唐初的军歌。

可将您看到的最新章节 或

,方便下次接着看



   

 第七十六章 血袍(一)

。。

( )( )更新时间:20130103

虢国夫人不屑的瞥了一眼身旁的杨钊,只觉的一阵恶心。

天下之事,千穿万穿,唯有马屁不穿。自己这个族兄的所作所为,还真是应了这句老话。

轻捻起一支玉杯送至唇前,杨花花只觉一股淡淡的忧伤袭来。

“三妹啊,在想什么?来,哥哥我敬你一杯。”被李隆基一番夸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