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师,他好心想来种福田,我们自己要衡量一下,我们有多少的福田来给他修福。如果不是福田,他也种下去了,行,佛门里面有句谚语,「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那就变成债务,今生道业不能成就,来生要还债,这不能不知道。我们自己没有德行怎么办?接受过来之后,要知道要替他培福这就对了。决定不可以拿来自己享受,你自己享受那你就完全错了。佛教给我们「以戒为师」,还有句话「以苦为师」,这要知道。佛陀当年在世过的是什么生活,我们要常常记住,今天我们修学有这么好的环境,比世尊在世的僧团,你说超过多少倍。他们真干,还怕自己没有福报,我们今天干假的,还以为自己福报很大,这个帐怎么算法?今天我回到这个地方来,正好遇到过年,大家喜气洋洋。我们恒顺众生,欢度这个丰年,过年之后,我们想想我们应该怎么做法。佛门里面常说「一钵千家饭」,我们的饮食起居要简单、要简化。所以将来我希望还是能过著丛林的生活,一个菜、一碗饭。过堂吃饭是佛门的规矩,佛法特别是大乘,重实质不重形式,但是佛门现在形式也没有,所以好的榜样还是要建立,给大家看看,传统的佛教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佛法传到中国,在当初,可以说一直到清朝雍正、干隆年间,依旧是正法住世,还没有变质。佛教变成宗教,大概总是在同治以后,或者更前一点道光,道光、咸丰、同治以后才变质,在过去是教学。你看中国丛林制度,丛林是中国佛法的特色,就是把佛法正规的学校化,丛林就是学校,就是大学。丛林的主席,就是方丈、住持,是校长,他下面三个纲领职事,你细细一看你就晓得,这是大学。首座和尚管教学,维那管训导,监院管总务,你看现在大学也是这三个执事。在佛教就是称呼不一样,称首座、称维那、称监院,实际首座就是大学的教务长,维那是训导长,监院是总务长,工作完全是这么分的,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就是学校。天天上课,解行相应,寺院它有禅堂、有念佛堂,禅堂、念佛堂是行门,喜欢参禅的有禅堂,有堂主领导,喜欢念佛的进念佛堂。学教经典也是分座讲经,如果这个寺庙人多,讲经的法师也多,同时可以开「华严」,可以开「法华」,可以开「般若」,可以开「方等」,有好几个讲堂,喜欢到哪里去学习的一门深入,有解有行。初学的进忏悔堂,学戒律,奠定基础,有考试,它是学校,跟宗教真的没有关系。我们供养佛菩萨形像是供老师,尊师重道,释迦牟尼佛不是神,他也不是仙,而且都著重在表法的意思。
  大殿里面供佛菩萨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报本反始,不忘记以前老师教诲的恩德,念念不忘。从释迦牟尼佛以来,代代相传这些老师、历代祖师大德,我们今天才能学到佛法,这个恩德不可以忘。我们学得好才能报答,才对得起他们。第二个意思见贤思齐,看到他是佛,我本来也有佛性,我这一生要学得跟他一样,看到观音菩萨,我要像观音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看到地藏菩萨,我要像地藏菩萨那样的孝亲尊师;看到文殊菩萨,我要像他一样有智慧,他是表法的。常常看到这些像,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认真努力学习,他代表这个意思。现在这个意义都没有了,都把它当作神明去膜拜,错了。佛教教育变成了宗教,非常不幸,他是大智大觉,现在变成迷信,你说冤不冤枉?我们怎么能对得起佛菩萨?怎么能对得起祖师大德?所以今天我们回到这个地方来,志同道合的同学们,我们发心一起来做,把释迦牟尼佛本来的面目呈现给这个时代。前几年我在澳洲,我们在澳洲办净宗学院,澳洲政府注册的时候我们是属於宗教,这出家人办的是宗教,学院还是宗教。可是我们学院办了一年之后,澳洲政府跟澳洲这些大学,到我们那里参观之后,他们说:他们不是宗教,他们是学术。我们不必自己辨别,做出来让别人自己说,这就对了。宗教,我们要给它加以新的解说,照中国的字来说,宗是什么意思?「宗」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是主要的,第二个是重要的,第三个是尊崇的,值得尊重、崇高的,「教」是教育、是教学。用中国字来说,宗教就是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是值得一切人尊重、推崇的教育,这个意思好,这跟外国的讲法不一样。
  第三个名称,佛的第三个号叫「正遍知」,正是正确,决定没有错误;遍是圆满,没有欠缺。就是我们一般俗话说「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个话很难说,谁敢说这个话?佛告诉我们,全知全能是你的自性,你的自性本来就是这样的。《华严》,在「出现品」里面,佛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这就是遍知。究竟圆满的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我们要是读《坛经》,看了能大师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之后,说的二十个字五句话,这个正遍知你就会肯定,你不再怀疑。他开悟之后,等於说是给忍和尚提出他的心得报告,说明他的境界。他第一句话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是头一句话,清净不是学来的,你本来清净,你现在被染污了,你把染污的放下,你本来清净不又浮出来了吗?第二句话说「本不生灭」,印度许多宗教、学术界都追求大般涅盘,大般涅盘就是不生不灭,能大师告诉我们:自性本来没有生灭。第三句说「本自具足」,具足智慧、具足德行、具足才艺、具足福德因缘,没有一样不具足,你什么都不欠缺。第四句说「本无动摇」,你的心是定的,像章嘉大师一样,行住坐卧都在定中。他本来就是这样的,现在怎么会变成心浮气躁?末后一句话「能生万法」,这个宇宙万有从哪里来的?自性变现的。自性变现,自性哪有不知道的道理!没有不知道的。不知道是什么?你迷惑了,你要是不迷,样样知道。能大师这二十个字说得太好,佛是这些意思散在大乘经里面,他老人家用二十个字把它描绘出来,很难得,很不容易。叫正遍知。
  我们现在这两个都做不到,我们的知见很多错误,自己不知道。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实际上错误的,而且我们的知见很有限。到阿罗汉都还不能称正遍知,可以说他正知,但是他不能遍。阿罗汉六种神通恢复,恢复的能力有限,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尽,这个能力恢复。我们都没有,要怎样恢复?佛告诉我们,放下执著就恢复,於世出世间法不再执著,你的障碍就去掉,能力恢复。你有天眼,别人看不到的,你能看到。你有天耳,有天眼、有天耳不要用电视、不要用手机,远方朋友谈话,你只要一作意,就是心里想著我要听他的,无论他在哪里,讲话你听得见。这个一作意,我想听他的,就等於说频道就接通。神足,飞行自在,到任何地方去,不需要交通工具,想到哪里身体就到了,三果阿那含就有这个能力。四果,漏尽,不生烦恼了,见思烦恼断了。我们真的要想得到,没有别的,放下就是,只要你肯放下,你就得到。
  底下一条「明行足」,三明之行具足叫明行足。三明必须要简单解释一下,在佛叫三达,通达的达,叫三达,在阿罗汉就叫三明。要知道,三明跟三达是一个意思,浅深不同,三明浅,三达深。「智之知法显了,故名为明」,这是讲智慧,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它在起作用,对於一切法显了、明显、明了,所以称之为明。三明也称为智明,也称为智证明,「证智之境而显了分明」。这讲什么?讲三桩事情,第一个是宿命,第二个是天眼,第三个是漏尽,实际上三明就是六通,比六通更殊胜、更圆满,能力更大、更强,是这个意思。「宿命明,知自身他身宿世之生死相」,知道自己、知道别人,你想知道哪个人,你心里一想,就好像按钮按通了,那个人过去生生世世的,你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相不相信?你要问我,我相信,我为什么相信?有科学证明。科学怎么证明?现在西方有很多精神科的心理医生,他用催眠的方法。但他不是自己催眠,是把那个人催眠之后让他回到过去世,让他回去再过去世。我们曾经看到一个报告,他回到好像八十世之前,要算时间四千年,四千年前他是男的、还是女的,家庭环境什么样子,他都能说出来。把它录音记下来,等他醒过来之后放给他听,这个跟这个类似。有一个催眠自己,不催眠别人的,美国的凯西,凯西是做自我催眠,在催眠当中他能知道病人过去生,就是在催眠状况之下他有这个能力,知道别人过去生生世世所造的一些业报,这一生的病因是从哪里来的。很多病因与过去世的行业有关,他能把人的病治好,这个现在科学家承认。凯西在美国有个图书馆,完全收存他自己的资料,他一生当中好像帮过有一万四千多个病例,完整的记录,很值得做参考。所以,全世界有很多人专门去研究这些事情。这是宿命通。
  第二个,「天眼明,知自身他身未来世之生死相」。宿命是知过去的,天眼明是知未来的,知道过去、知道未来。你看阿罗汉就有三明,所以阿罗汉知道过去、知道未来。佛在经上告诉我们,阿罗汉的能力五百世,宿命知道过去五百世,天眼能见到未来五百世,这是普通的阿罗汉。大阿罗汉就不能说了,我们讲三明是讲大阿罗汉,不是小乘阿罗汉,小乘阿罗汉还是讲六通。也就是说他的能力只能知道过去五百世、未来五百世,小乘阿罗汉,很难得了,不容易!
  第三个叫「漏尽明」,漏是烦恼的代名词,这是指见思烦恼,见思烦恼断了,称为漏尽。「知现在之苦相,断一切烦恼之智也」,这个智慧叫漏尽,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漏尽没有了,就是见思烦恼断尽了。也就是佛在《华严经》上常常讲,执著断尽,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他就得到了。所以,执著不是好事情。有人说:我不执著不能办事。对的,你可以用执著做手段。你心里有没有执著念头?有执著念头你是凡夫。心里确实没有执著,而用它做手段,你是菩萨。菩萨在这个世间没有分别,因众生的分别而分别,这个东西众生叫它毛巾,我也叫它毛巾,众生执著是毛巾,我知道这个没有名字。像《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你们大家都叫它毛巾,我随著你们叫毛巾,你们执著真的有这个,我知道这个没有东西,「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菩萨跟凡夫不一样的地方在此地。菩萨就更高了,菩萨不但没有执著,分别心都没有,清净,到分别心没有的时候才生实相智慧。阿罗汉还不行,阿罗汉只是不执著,他有分别,他的信心比我们来讲清净多了,我们不如他,比菩萨来讲他不清净。所以清净必须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你的清净心才现前。清净心现前,菩提心生了,我们常讲的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就现前。这个心浮现出来这是佛,佛就是这个心,这是你的真心,这是你的本善。中国古圣先贤教给我们,「人之初,性本善」,你有分别执著,不善,善没有了;分别执著统统放下,本善、本性现前。放下到一定的纯度,自性的智慧开了,这就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金刚经》上讲的「则生实相」,生实相就是大彻大悟、就是明心见性,一个意思。所以它是断一切烦恼的智慧,这是看破,烦恼看破了,看破之后你才真放下。为什么你现在放不下?没有看破,这是老实话,看破难,太难了;放下容易,太容易了。
  为什么不能放下?就是没有看破。早年亲近章嘉大师的时候,大师曾经跟我讲佛法知难行易。你看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讲四十九年,我们都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行易?惠能大师一放下就成佛了。凡夫作佛,你说要多少时间?一念之间。一念迷你是凡夫,一念觉就成佛,就在一念,容易!这一念转不过来,是因为你不明了。我们天天在读经,天天在学教,这是一种增上缘,是一种方法,为什么?我们的烦恼习气太重,迷得太深了。如果不在经教上用功夫,你一定是胡思乱想,你会增长你的烦恼习气。我学经教是可以把烦恼习气能降温,降一点,好处在这里,我听佛的话,要怎样听了才能受用?要听很久才会受用。如果听的时间很短不起作用,一出门跟外面境界一接触又被染污,自己做不了主。那要听上多久?每个人根性不相同,有人三、五年,这是上根人;二、三十年,中根人;四、五十年,下根人,下根也不错,四、五十年他起作用。我跟诸位同修说,我是中下根人,我天天读佛经,天天跟同学们在一起研究、讨论、讲解,实在讲是自利,不是利他,利他我还做不到,自利,到今年五十七年了,才得一点受用。要不是天天干,早就被世间欲流、欲望埋覆掉了,你就迷了。所以唯一,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能帮助自己的,天天读经、天天讲学,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也好,两个也好,不必要讲堂,不必要很多人,不必。一、两个,碰到人就讲,天天讲、天天学,才能保得住。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八九六卷)  2008/1/23  华严讲堂  档名:12…17…189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今天有许多新的同修,我们第一次相聚在一起修学。《华严》正好讲到「十住品」,使我们联想到真言宗里面有说「十住心」,我们利用这个机会把这一段重要的开示略略的说一说,做为我们修学的基础。这段的内容出自於《大日经》以及《大日经》的疏文,重要的意义是说一个人在这个世间出不了十法界,那就是十种心。我们也曾经讲过多次,但是没有依《大日经》的说法。我们通常是依大乘经教里面佛告诉我们,成佛是平等心,菩萨是六度心,缘觉是因缘心,声闻是四谛心,天道是上品十善,人道是中品十善,修罗是下品十善,饿鬼是贪心,畜生是愚痴,地狱是瞋恚心。这是我们常常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