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第1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指示。学完之后你要去证,你要去行、你要去证,行是什么?修行,就是这里修行住。修什么?修清净心、修平等心。
  菩提心我说了五桩事,大乘经里面讲了三样,三样不好懂,我说五样就好懂。你看经里面所讲的,菩提心是真心、是觉心,觉悟的心不迷,中国人讲的本善,这本善没有了。我们讲十个字大家好懂,第一个真诚,第二个清净,第三个平等,第四个正觉,第五个慈悲。这五个,一即是五、五即是一,真诚心必定有后面四个,没有后面四个,那就不叫真诚。慈悲心亦复如是,慈悲心没有前面四个,那不是真的慈悲。慈悲心里面有真诚、清净、平等、正觉,这是真的慈悲,那是佛菩萨的慈悲。我们这个世间人虽有慈悲,不具足前面四个,那个不是佛菩萨的标准。所以佛跟我们讲慈悲讲四个等级,最高的叫大慈大悲,没有条件的,就是上面四句统统都具足,圆满的具足,他有真诚、有清净、有平等、有正觉,这叫「无缘慈悲」,没有任何条件,是自性它自然流露的。第二个等级叫「法缘慈悲」,这有条件的,菩萨的慈悲心,他有没有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有,四个都有,真诚、清净、平等、正觉,他都有,但是没有圆满,到佛才圆满。再下一等,这是我们人间有了,上面这两种慈悲人间没有。第三种是世间圣人有这个慈悲心,叫「众生缘慈悲」,我们中国圣人常讲「推己及人」,想到自己就会想到别人,这叫众生缘慈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是众生缘慈悲。第四个就是我们普通人,叫做「爱缘慈悲」,我喜欢你对你慈悲,不喜欢你就对你不慈悲,这是凡夫,道道地地的凡夫,他的标准是他个人的好恶,看他喜不喜欢你。可是众生缘就不是,心量就大,时时刻刻能够想到别人,自他不二,他到这个境界,这是世间圣人。所以慈悲讲四个等级,这四个等级都是智慧大小不一样。从这个地方就认识了佛教,佛教的智慧教学,真能解决一切问题。
  底下两句就「一切诸世间,思惟莫能及」,这是真的,这说实在话,科学家、哲学家甚至於宗教家,只要用思惟的方法,你就没有办法得到事实真相。这就是说佛法跟科学用的方法不一样,科学家的方法虽然多,在大学里面,学的哲学系里面所开的课程,逻辑、辩证法、佛法的因明,可以说是纯粹哲学,也可以称之为科学的方法论。我们想一想,他有没有用思惟?有没有用想像?有,没有离开思惟、想像。在佛法里面讲,他没有离开意识,他没有离开末那,意识是分别,末那是执著,没有离开这个,没有离开这个你就见不到事实真相。所以世间人讲研究,教育到最高等的是研究院。佛法不叫研究,佛法叫参究,究是明了,究竟通达,佛知道研不行,研是用心意识,怎么样去研也研不出来,所以佛家用参,参是什么意思?不用心意识这叫参。也就是说不要用分别、不要用执著、不要用去想像,不用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不用,怎么会知道?我们还用刚才这个比喻来说,心像水一样,执著是染污,分别是波浪,你这个心水既染污又有波浪,你怎么能照见?你想想看这个道理。如果我们不用执著,染污没有了,不用分别,波浪没有了,自然就照见。所以佛菩萨讲经他没有分别执著,他说的东西、他做出来的样子,是从清净平等性里面流出来的,这是真实智慧,真实的圆满。世间圣人跟出世间圣人比较,要差很大的差距,为什么?世间的圣人他有分别、有执著,比一般人轻,显出他很高明,他没断!所以局部他看得很清楚,根源他看不清楚。宇宙之间这一切法,他能搞得很清楚;宇宙之间这些法从哪来的,他就不晓得。所以他能够解决局限的问题,局部问题,不能解决整体的问题,局限问题里面他还有副作用,没想到的。但是智慧不一样,智慧起用决定没有副作用,这些道理、事实真相,我们不能不知道。
  哪天你明白过来了,你学习的方向、目标就不会改变,学佛修行为什么?恢复自己自性里面的本能。这不是向外求,自性里面本有的智慧要恢复,本有的德行要恢复。佛法里面的戒律,就是自性本有的德能,佛法里面的经论,就是自性里面本有的智慧。等你恢复你再看佛所讲的,就跟你自己心性里头完全相同,你哪里还有不明了的道理!所以你才真正看出字字句句无量义,妙不可言。真是像经上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多不二」,这个时候你得自在了,真的是得大自在了,你得法喜。《论语》里面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得这个喜悦,喜悦跟佛经上讲的法喜充满,意思很接近。古人常讲的孔颜之乐,孔子乐乐在哪里,颜回快乐,快乐在什么地方,一般人不懂。夫子跟颜回物质生活都很贫乏、很清苦,但是他的生活非常快乐,富贵人也没有法子跟他相比。这什么原因?我们能不能够体会到?很难,真的很难,为什么很难?我们心不干净又不平等就难了。所以努力听佛的教诲没错,尽量要把心静下来,要把染污舍弃,所以要放下,真放下了,你能看破。
  所以今天这首偈一开头就给我们说,『凡夫妄观察,取相不如理,佛离一切相,非彼所能见』,佛给我们做证明、给我们做示范,佛为什么能见,你为什么不能见?佛离相,我们怎么样?取相。取相就是执著,尤其执著为我所有,现在讲所有权,所有权从哪里发生的?从身体发生的。执著这个身体是我,执著这个衣服是我所有的,这块土地、这个房子是我有的,所有权!再执著家亲眷属是我所有的,不如理,这个理是什么?事实真相,不是事实真相。这是什么?凡夫看错了、想错了。为什么这个身不能执著是我?佛有许多的解释,说明你的观察、你的执著是错了。这是给一般人讲没有人肯相信、没有人能接受,六道里面的众生,你去打听,哪个人不执著身是我?如果有个人说身不是我,那这个人就奇怪,这个人头脑有了问题。这是我们中国古人讲积非成是,大家都错认了就变成是真的,就承认是事实,其实我们统统搞错了。所以佛告诉我们身是假的,身是不存在的,破我们执著身相。为什么?身相要破了,身外之物说是我所有的,那就不必说,自然就没有了。你破身相就能破我所有,那就是取相。
  身为什么是假的?众缘和合而生的。就是许多条件凑合起来,这个现相生了,这个相现了;如果这个条件不能成立,这个相就没有了。哪些条件?不能细说,细说是太多了,细说《华严经》上讲无量因缘。在教学当中佛把无量因缘归纳,通常一般讲四缘生法,这个法是一切万法,一切万法怎么来的?四种缘现出来,所以不是大爆炸。这四缘生法对一般人讲,对六道众生讲的,六道众生也很容易接受,「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说这个四缘生法。亲因缘是什么?像我们这个种植,我们种植物,种瓜、种豆,瓜子、豆的种子那就是亲因缘;这粒种子它确实能长成植物,能开花结果,能世代相传而不断绝,这是什么?这是它的本能,这个本能确实永远不间断。你看讲的四大类的缘,三个都是本身具足的。在我们人来讲,种子是阿赖耶里面的习气种子。佛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阿赖耶里面的种子都是圆满的,都是很健全的,十法界的种子统统都有;换句话说,你的心里面,自心里面的种子有成佛的种子,有佛种、有菩萨的种子、有阿罗汉的种子、有辟支佛的种子、有诸天的种子、有人的种子,也有饿鬼、地狱、畜生统统都有,样样具足。这个身体好像一个瓶子,十种种子都装在这个瓶子里面,这些种子统统具足所缘缘、无间缘的功能,现在就看到你希望哪个种子起现行,就是它起作用,你来享受它,这是自己做主,不是别人做主。好比瓶子里面十种种子都有,我希望这个种子能够把它栽培好,它将来开花结果,我受用它。这是个西瓜种子,我给它增上缘,增上缘是什么?它的长成它需要土壤、它需要水分、它需要肥料,它需要阳光、需要空气,这些条件统统具足了,又有很好的照顾,它会长得很好。它长成了,你看开花结果,结成西瓜了,我们就能享受。
  现在我们知道,我们有佛的种子、有菩萨的种子,乃至於三途的种子统统具足。我们想得什么样的果报,你就在这个种子上给它增上缘,它就会成就。你想作佛,能不能成佛?肯定能成佛。为什么?想作佛,就是佛种子的所缘缘,这是它的功能,想什么就现什么。这是大乘教里面佛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一切法就是十法界,十法界是从心想生的,不是从大爆炸的。你想什么成什么,只要你那个想不能中断,中断就不行。我们今天想在这一生当中成佛,只要这个念头不断,只要真正努力的学习。成佛怎么成法?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是!就是真佛。可是我们现在放不下,我们今天在这里学教,学教是放下的一种方法。所以说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我们用这个方法来帮助我们放下。为什么放不下?因为对事实真相不了解,所以不肯放下、不知道放下。真正透彻了解,哪有不放下的道理?不要人劝你,你自动放下。譬如我们常讲,你有钱叫你布施舍财,不肯施,为什么?赚钱好不容易。假如真的明白这个道理,不叫你放你偏要放,为什么?你命中的财富,就是过去生中财布施的果报。你过去生中布施得多,你这一生命里面的财富大,你命里有财。你晓得这道理,肯不肯放?肯放,愈施愈多!你命中有很大的智慧,是你过去生中法布施的果报;你这一生身体健康长寿,是你过去生中修无畏布施的果报。它有因有果的,这道理才讲得通,要不然为什么这个人身体好,那个人有钱,那个人聪明,那个人贫贱,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你修的不一样。
  所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要肯种,你不肯种是什么都得不到,所以修布施,想得财富你就修财布施。但是取相如果不如理,那就错了,理是什么?我得的财富,财富再多不拥为己有;如果有拥为己有的心,增长我执这就错了。增长我执错在哪里?错在你永远离不开六道轮回,这就真错了。拥有大财富而没有拥有的观念,你就超越,你才真正会享受,你享福,真的享福了。我们现在看到有很多发大财的人不快乐,富而不乐,什么原因?不是不富有,真富有,他那个财要拥为己有,不肯帮助别人;纵然帮助别人,少分,九牛之一毛。拥有就有患得患失的心,没有得到希望多得,多了还要多,贪而无厌,他这个负担就很重。有了怎么?怕丢掉,天天操心,得失的心太重,变成一种苦恼,生活很痛苦。如果把得失的心放下了,得到没有欢喜心,失掉也不难过,永远保持一个正常的心,平常心,平就是平等,常是永恒不变,那多快乐!我有福,我修福,修来的福大家享,你说多快乐。不要自己独享,不要自己一家去享,一切众生都享你的福。像佛菩萨一样,所修的福供养一切众生,他是平等的供养,没错。一切众生能不能享到佛菩萨的福?有人享到,有人享不到。什么原因?有人肯接受,佛菩萨送福报来我肯接受。有人不肯接受,不肯接受就享不到;肯接受就是欢喜、认真学习,依教奉行,佛菩萨是平等布施。不接受是不喜欢,不想去学它,那你就得不到,纵然这个地方佛法很兴旺,你得不到佛法的利益。这不能怪佛菩萨,佛菩萨没有偏心,怪我们自己不肯接受,这里面差别就很大。
  所以佛法常常讲缘,缘也不是偶然,佛法讲三世因果,人有过去世,有过去世当然就有未来世。大乘教里面,佛给我们讲得很透彻,人有没有生死?没有,真的没有生死。贪生怕死是错误,佛门常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为什么因果不空?因为没有生死,所以因果就不空。善因会传到来生后世,生生世世修善享不尽的福报;那个恶因也传到后世,念念作恶不回头,那就受不完的罪,这叫因果不空。所以明白之后,你得回头,佛教人也分几个阶段,对於根性差的,也就是说分别执著严重的,佛教他的目标只限於引导他断恶修善,这是小乘教、人天教。你没有办法脱离六道,但是帮助你在六道里面少受点苦,少受点罪,帮助你在六道里面得人天福报,这是佛法的小学。向上提升帮助你破迷开悟,那真的会离苦得乐,那就看你程度的提升,你觉悟的程度可以超越六道、可以超越十法界,终极的目标是帮助你转凡成圣。这个凡有内凡、有外凡,六道里面这叫内凡,六道之外的四圣法界叫外凡。转凡成圣是帮助你超越十法界,那个时候得的乐是永恒的乐。这是佛法教学的终极目标,帮助你回头是岸,帮助你回归自性。
  所以在佛法修学,放下比什么都重要。佛法里面的进步,也就是烦恼轻、智慧长。进步从哪里看?妄想分别一年比一年少,智慧、德行一年比一年增长,这是成绩。这两桩事情是有连带关系的,都是属於放下,真放下,从内心里面放下,事上要放下,理上更要放下。事放下,理没有放下,得人天福报,我们看现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拥有一百亿、一千亿的财富,但是他烦恼很多,顾虑很多,活得不快乐,那就是过去生中他在事上放下,理上没放下。如果你真的是通达的话,一接触、一看、一听都明了了,不但知道他过去,也晓得他未来,他将来会到哪里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别人是我们自己一面镜子,自己看自己很困难、很不容易,看别人容易。所以做学生,特别是做圣贤人的学生,最重要的要学会回光返照,看到别人,回过头来马上想到自己,才能提升自己。因为自己看不到自己,看到别人的好处,想想我有没有?不要嫉妒,嫉妒会堕地狱,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妨害不了别人,自己堕落,这是愚痴到极处。看到别人好,要欢喜赞叹,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