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弄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宦海弄波- 第1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镜湖的景色确实不错,因为这上面没有任何工厂,整个湖水并没有受到半点污染,可是说是清澈无比,碧水蓝天,再衬以天上的白云和远处的山林,整个就如同在画中一般。
只可惜镜湖没有开发出来,湖上没有游船之类,岸边的村民往来,使用的都是一些简陋的竹筏,虽然这种竹筏划起来,有《闪闪的红星》电影里的那种意境,但毕竟安全系数太低,冯志怕勾起张竹雅的兴趣,只得强按住去湖上荡舟的冲动。
看到周小扬她们在一边干得很起劲,冯志干脆去看朱正国和郭县长钓鱼,小王和小宋看到这边的事情忙得着不多了,也跑到自己的老板身边。
王峰平毕竟才出学校,脸皮还是较薄,面对冯志这样的领导,还是放不开,再加上舒园她们又叫他去打下手,自然乖乖地听几个女孩发号司令了。
冯志看到朱正国和郭县长十分专注地看着湖面,也不招呼,走过去一看,只钓了两条不到半斤的小鱼,不由笑道:“两位领导,成绩不理想啊,要不,我去买几斤鱼?不然中午我们可就没鱼吃了。”
郭怀凯闻声,回头瞪了冯志一眼,笑骂道:“看你这乌鸦嘴,我老郭钓鱼还真没有空手而归的时候,你就耐心地等着瞧吧。”

第二百三十三章 野炊(二)

果然,到了快吃中午的时候,郭副县长还钓了一条约有两斤的大鱼,让冯志惊叹不已。提着钓上的鱼,小跑着过去,交给在那边忙碌的周小扬她们。
王志敏和谢红梅在观赏了镜湖的景色之后,还是跑过来指点这群年轻人做饭,冯志的鱼提过来后,王峰平自然就承担了剖鱼的任务。
到中午的时候,各种菜也做好了,于是冯志招呼小王和小宋过来帮忙,把带来的塑料布铺在地上,然后把做好的菜也一一摆上。
知道可以吃饭了,郭副县长才和朱正国余兴未尽地收了钓杆,不慌不忙地走了过来,大家围着坐下,冯志吩咐周小扬负责开酒。
因为是野外活动,所以冯志征求了郭副县长的意见,并没有准备白酒,而是带了一件葡萄酒,大家共饮一杯后,也就随意喝了。
饭后,冯志又陪着郭副县长他们在镜湖四周看了看,顺便谈了自己开发镜湖的初步设想,郭怀凯认真地听着,不住地询问一些细节,虽然这旅游开发,并不是他分管的范围,但毕竟他当了多年的领导,很多事情的看法,还是值得冯志借鉴的。
至于那群年轻人,自然欢呼着到处照相留影,这个时候,数码相机才刚刚上市,张竹雅把家里那个德国产的新款数码相机带了出来,自然是惹得这群年轻人羡慕不已,就是王志敏和谢红梅,也跟着照了不少的相。
最后,全体参加野炊的人,照了一张合影,本来冯志说自己负责照,不去合影的,但郭副县长坚持要他参加,最后还是朱正国的司机小王在冯志的指点下。负责给大家照相。
一行人回到镇上,林长春早已等在那里,他极力邀请郭副县长和朱局长在越江镇吃饭。说郭县长和朱局长好不容易下来一趟,如果连饭都不吃一顿,那就太那个了。
郭副县长理解乡镇上的同志的心情,最后答应在越江镇吃晚饭。不过要求时间早一点。
趁着吃晚饭前的时间,冯志带着郭副县长和朱局长,在林长春等镇里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越江镇的古街,为了让两位领导更加详细地了解古街。冯志还让周小扬当了一回导游,负责向两位领导介绍情况。
吃过晚饭,冯志陪着两位领导回到县里,成芳芳因为家在城里,张竹雅便拉着她和自己坐在后排,两人小声地一路说话。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周四,这天早上。冯志刚到办公室。和新华村的支书柳全学和村长许德红谈了一下征地的事,就接到宋家国县长的电话,说越江镇征用土地的事,上面已批下来了,明天国土局相关人员就下来进行测量,越江镇做好准备。
冯志一听。心里大喜,对着话筒感激地说道:“宋县长。这真是太好了,我代表越江镇的全体干部群众感谢你对我们的关怀。你放心,我们一定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一定严格按国家的政策办事。”
放下电话后,冯志对着坐在那里的柳全学和许德红说道:“老柳、老许,你们都听到了,国土部门已批准了我们的征地计划,明天国土局的相关人员,就要下来进行测量,你们回去向村民做好宣传,一定要让村民理解支持这项工作,在这里,我表个态,镇政府一定严格按照国家的土地赔偿标准给付土地赔偿款和青苗补助款。另外,我再强调一点,这个事绝对不能出现什么问题,这可是考验你们新华村两委会的战斗力的时候,我你们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当然,对认真工作的同志,组织上是不会忘记的。”
冯志说到最后,其态度变得强硬起来,现在全国各地都因为征地的事出现问题,虽然大部分是因为政府拖欠土地款,但也有少数群众,总是狮子大开口,总想借机多敲一点钱什么的。
这次征地,涉及到新华村好几十户人家,自然也难免有人在其中挑起事端。
柳全学和许德红离开后,冯志把林长春叫过来,两人商量了一下,统一了意见后,决定立即召开科级以上干部以及各部门负责人会议,专门布置这项工作。
党政办的开会通知发出去后,周立国还是不放心,又挨着通知到人。
下午上班的时候,全体参会人员,都来到了政府机关食堂的饭厅里。
这政府办公楼被银行收去后,开小型一点的会议,就在计生办的会议室,而开大型一点的会议,就只能在镇政府的食堂里了。
冯志和林长春坐在用两张条桌拼成的主席台前,周立国这个党政办主任,迅速清点了一下人数,看看人都到齐了,转过头轻声说道:“冯书记,林镇长,人来齐了。”
“那就开始吧。”林长春望向冯志,冯志沉稳地点了点头。于是周立国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大家安静一下,现在开始开会了。”
坐在下面的人,立即止住了话头,顿时会场变得鸦雀无声。
越江镇的干部都知道,冯书记最讨厌的,就是会风不好,如果在正式开会的时候,谁还敢在下面开小会,那就是自触霉头。
曾经有一个老资格的部门负责人,在开会的时候,冯书记在上面讲话,他在下面炫耀自己昨晚酒桌上的威风,被冯书记狠狠批了一顿,没这个人仗着自己资格老,竟然在会上替自己辩解。第二天,镇里就出了通知,让他到龙头村蹲点一个月,督促指导龙头村两委会的工作,并且在文件下还明确规定他除了周末以外,必须吃住在村里,和村民同甘共苦。
那个部门负责人当时找到县里的领导替自己说情,可是没有半点效果,最后没有办法,只得灰溜溜地到龙头村住了一个月。
听说这个部门负责人,下去之后,不知是姻缘巧合,还是他精于此道,和一个老公外出打工的农妇勾搭上了,打得火热。
有人还羡慕地说他是因祸得福,不过从此以后,谁也不敢在蔑视冯书记的权威了。
按照开会的惯例,先是林长春把近期的工作进行了详细布置,特别是林长春讲到镇里的征地申请已批下来了,明天国土部门就要来进行实地测量等工作时,这些镇干部顿时兴奋起来。
冯书记在会上早就说了,这次镇里把土地征过来后,准备进行公开拍买,也就是说,允许城镇户口的国家干部和居民,通过参加拍卖,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上面按照规划自己建房。
这些镇干部,有不少的另一半,都是镇上其他单位的职工,现在都住在单位分给的三四十个平方的住房里,虽然每年交不了多少钱,但毕竟太窄了,都想着像城里人那里,拥有宽敞的套房。
可是,根据国家现行的土地政策,镇城户口的居民,是不能利用集体土地建房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是非农户口,你就只能利用国有土地建房或者去购商品房。像越江镇这样的乡镇,政府手里,根本没有可供转让的国有土地,这些国家干部,也就没有办法获得国有土地了,这样一来,他们要想改变一下自己的居住条件,却是千难万难。
现在镇里征收了这片土地,进行平整规划后,有一部分,将向社会人士进行公开拍卖转让,这让镇里的干部以及教师和一些有钱的商人,看到了建房的曙光,他们怎么会不高兴呢。
按照林长春的布置,镇国土所这段时间,要全力配合好县国土局的工作,党政办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乡企办和派出所要做好那些被租用了土地的村民的工作,严防有人阻挠国土局的工作人员的行动。
至于镇党委成员,更是各人承担一块,确保自己负责的一块不出事。
最后,冯志激情洋溢地谈起了这次的征地行动对越江镇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说越江镇新区的开发,将是越江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将标志着越江镇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并将带动越江镇的经济飞速发展。
在会上,冯志描绘了越江镇美好发展前景,他说道:“……同志们,我们越江镇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我们不奋发有为,我们就愧对组织上对我们的信任,愧对越江镇四万父老乡亲。我们越江镇将已养殖业为龙头,以特色农业为契机,有旅游产业为增长点,切实抓好小城镇建设,全面提高全镇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志们,镇党委的方针已定,只要我们全体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冯志的讲话,赢得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就连一向阴沉的刘帮学,都不由得两眼一亮,随即陷入了思索:看来,这姓冯的并不简单,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自己的立场了?

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猎(一)

随着国土局的人下来进行土地测量规划,整个越江镇的征地工作,正式进入了程序,国土局的人按照国家的的相关政策,向新华村的村民公布了土地补偿标准,并对拟征土地范围内的建筑物进入丈量清点。而镇政府成立的以姜奎为组长的协调组,则负责做涉及到的村民的思想工作,并按规定程序,让相关村民在征地协议上签字。
两天后,国土局的人完成自己的工作,回到县里准备相关的资料了,而就在这时,镇里成立的资产清理小组也依法对这四家乡镇企业申请破产,并对剩余的资产进行公开拍卖。
这些企业的厂房之类,因为是建是租用的土地上,没有土地使用证,自然不能交易,因只能进行拆除,然后把拆下来的建筑材料,也列入了剩余资产,进行公开拍买。
经过资产清理小组的一番精心准备,这些企业的剩余资产,最后一共卖了三十五万元。不过,那些拆下来的材料,却是无人问津,只能当一堆废料堆在一个空坝里。
这三十五万,在支付了这几家企业所拖欠的工人工资之后,只剩下不到十五万元了。
看到越江镇卖企业有了钱,就有七八个从未见过的人闻讯赶来,拿出这几家乡镇企业欠他们款的证明,要求越江镇政府代替这些企业支付欠款。冯志听到林长春的汇报,淡笑了一下,眼睛一转,就让林长春把这剩余的钱,在支付了土地租金后,全部打给县农行,林长春听到这话,不由一愣。
本来,按当初和县农行的协议,就是这资产处理结束后,剩余的钱。全部归银行方面所有,至于梁武明答应免掉越江镇企业贷款一事,冯志并没有向林长春透露。所以冯志让林长春把钱转给银行方面,也是正常。
不过,林长春并不这样想,这次镇里费了老大的人力物力。才把这几家企业处理掉,再怎么着,也应该给相关人员发点工作补助什么的吧,现在一下子转给银行了,那自己和一大帮镇干部。不是白忙活一场,再说,如果不给点钱把这些讨债的人打发了,这些人一天到黑缠着自己要钱,自己还不给烦死啊。看到林长春疑惑的表情,冯志笑了笑,说道:“林镇,我们越江镇未来的发展。还离不开银行方面的大力支持。况且我们和银行方面不有协议,至于这几家企业欠外面的债,这些人在我们申请破产的时候,并没有前来登记,按照破产法的规定,这资产清理所得资金。首先是支付拖欠的工人工资,然后是照债务的多少来按比例赔偿。县农行是这些企业的大债主,自然应该获得首先赔偿的权利。至于这些人的债,我看了一下,不是还有一堆没人要的建筑材料和几台旧机器嘛,干脆把这个给他们吧,爱要不要,就是这么点。”
这些人以前没有谁向镇政府提起过说这几家企业欠了债,这个时候却冒出来,里面的猫腻谁说得清?而且这几家企业的法人,现在一个也找不着,谁又知道这些人手里的欠款依据是真是假,所以冯志想了想,还是采取乾坤大挪移的办法,让这钱先到银行走一遭,再以其他名义转。
反正梁行长已表态这点钱算是支持越江镇的发展了,他自然有办法把这钱转的。
听到冯书记的主意已定后,林长春没有办法,只得让人把钱转给银行,然后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跟那几个债主费口舌。
这时的林长春,真正体会到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差别,冯志作为书记,只是动动嘴皮子就行了,自己这个镇长,还得亲自去做一种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越江镇政府关于建办公楼的项目报告递上去后,不到一个月,县里就批了下来,同意越江镇新建办公楼进行新区开发。两个项目一共预算资金一百五十万,其中市财政补助一百万,县财政补助五十万。
随着批文的下发,这一百五十万资金,就直接打到了越江镇财政所的帐上,这笔钱下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顺利,让冯志也不由大感惊讶,后来听到范刚的透露,他才恍然大悟。
敢情是越江镇的事,引起了市委韩书记的注意,不然的话,市里怎么会这样关心越江镇这个山区镇。不过不管怎么说,这钱的事有着落了,冯志心里还是十分愉快。
这天,冯志接到洪玉冲的电话,说他这周末和郭司令到越江镇打猎,让冯志作好准备,冯志一听,自然笑着说自己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两位领导前来。
放下电话后,冯志还是给齐家鹏去了一个电话,说洪主任和郭司令已定了这个周末前来打猎的事。
告诉了齐家鹏后,冯志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