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弄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宦海弄波-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呵呵,小冯啊,我是梁武明,还记得吧?”电话那头,一个和气的声音说道。
“梁武明?”冯志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道,在脑子里急速搜索这个名字,过了几秒,才想起曾***儿子,就叫梁武明,于是试探着问道:“是不是曾奶奶……”
“对对对,她是我的母亲,说起上次的事,母亲还说要好好感谢你呢,怎么样,今晚有空吗?我做东,我们喝一杯?”梁武明热情地说道。
“今晚?梁大哥,你回县里了?”冯志好奇地问道。
“呵呵,我现在调到县农行工作了,我听说你调到越江镇当书记了,这越江镇回城也就一个小时的路程,你不会不给我这个大哥的面子吧。”梁武明打趣地说道。
“梁大哥,看你说的,我就是谁的面子不给,也不能不给梁大哥的面子吧,你说地点和时间,这顿我请,算是替大哥接风。”冯志笑着说道。
“这哪能啊,既然是我先提起,这顿怎么着也不能让小弟破费吧,我听说玉水湾的鱼味道不错,干脆我俩去尝尝,时间就定在六点吧。”梁武明似乎是早已作了安排,在电话中随即说道。
冯志一听他这话,敢情今晚就只有自己和梁武明一个人,他十分干脆地点了头。
随后,冯志躺在家里的床上,这公务员考试就要报名了,就给人事局长朱正国打了过去。
“朱叔,你好!”冯志恭敬地说道。
“是小冯啊,今天怎么想起给朱叔打电话了?”朱正国一看是冯志的电话,心情愉快地说道。
这冯志的父亲在人事局工作多年,是自己的老部下,冯志也算是人事局的职工子女,再说每年春节,冯志小两口,都会到自己家里坐坐,所以对冯志的印象一向很好。
“呵呵,朱叔这是批评我啊,看来我要经常向朱叔报到了。”冯志笑着说道。
“你是堂堂镇党委书记,我哪有资格让你向我报到啊。”朱正国大笑起来,随即问道:“你小子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今天又有什么事?”
“还是朱叔了解我。”冯志拍了一个小马屁,然后把李小红准备报考公务员的事说了一遍,当然,他把李小红说成是自己一个同学的表妹。
朱正国当了多年的人事局长,一听冯志的话音,就知道冯志的目的了,他沉思了一下,说道:“小冯,你让她在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下午到办公室来找我吧。”
“谢谢朱叔了,周末我们聚聚,我作东,干脆到我们镇的那个镜湖边去搞野炊,你看怎么样?”冯志顺势提出邀请。
“好啊,我早听说你们镇那个镜湖,风景不错,我这把老骨头,也应该出去活动活动了。”朱正国随口答应。并说好他去邀请郭怀凯,星期六三家人一起到那里去玩。
谈好这件事后,冯志干脆在家里上了几个小时的网,然后才开着车把张竹雅接。
张竹雅听到冯志说晚上要和梁武明吃饭,就叮嘱他少喝点酒,别耍得太晚了。
梁武明到新原县农行任行长的事,冯志还是在下午的打听中知道了,他没那个连范刚的面子都不卖的陈坤行长,竟然被调到市农行去任客服部主任了,而那个飞扬跋扈的江盛波。却被发配到市农行下面的一个营业所站柜台。
这真是世事难料啊,如果没有县农行和越江镇的这一出,想来这两人在新原县。还是众人瞩目的人物。
只是,这梁武明接任行长,会怎么看待与越江镇的事,冯志心里还是没底。
冯志开着车赶到玉水湾农家乐。看到门口停了一辆蓝鸟,这辆车他原来见过,是陈坤行长的座车,看来梁武明已提前到了。
他把车在门口停下,苏顺田小跑着过来。殷勤地替冯志拉开车门,冯志跳下车,望着苏顺田问道:“梁行长到了?”
“他就是梁行长?”苏顺田好奇地问了一句,看到冯志点了点头,他急忙说道:“来了一会儿了,在后面的6号房间。”
苏顺田这农家乐也与时俱进,几个包间全编了号,而且还把这农家乐进行了重新装修。建了客房部。俨然有休闲山庄的架式。
冯志跟着苏顺田进了6号包间,一脸沉稳的梁武明正坐在里面静静地品茶,看到冯志进来,他把茶杯一放,站起来热情说道:“来来来,冯老弟。这边坐。”
两人握手坐下后,苏顺田恭敬地问道:“苏行长。可以上菜吗?”
梁武明很有气势地点了点头,苏顺田躬了一下身子。然后退出去。
冯志和梁武明还没来得及说两句客套话,房门就被推开了,两个相貌端庄的服务员,一个端着茶杯和碗筷之类进来,另一个则端着一盆鱼火锅,小心地放在桌上。
“嫩姜火锅鱼。”那个服务员报了一下菜名,然后征询了两人的意见,替两人放好佐料,说了一句请慢用,这才小心地退了出去。
梁武明拿过一瓶汾酒,麻利地扭开,倒了两个杯子,一杯放到冯志的面前,一杯端在手中,诚恳地说道:“来来来,冯老弟,我俩喝一杯,感谢你对我母亲的照顾。”
“梁大哥真是太客气了,我只不过是做了一点自己应该做的事而已,大哥这样说,小冯我真是无地自容啊。”冯志连忙说道。
梁武明说的,是冯志在政府办时候的事,当时曾奶奶手里有一堆医药费发票,她找政府办几次,都因为没钱,没能报帐,后来曾奶奶要搬到市里和儿女一起住,于是冯志让曾奶奶放心到市里去,等政府办报销医药费的时候,自己打电话通知她。
后来年底的时候,政府办报销职工的医药费,冯志专门给梁武明打了电话,最后是曾***女儿梁洁琼把医药发票送上来,交给冯志去办理的。
喝了一杯之后,冯志关切地问起曾***身体,听到梁大哥说他母亲身体还不错,冯志为此又和梁武明喝了一下。
“冯老弟,上次我们银行的事做得不地道,在这里,我向老弟陪罪。”梁武明把话题转到了工作上,冯志自然客气地说没有什么,今后越江镇的发展,还银行方面能多多支持什么的,两人的话越说越投机,最后梁武明在和冯志喝了一口酒后,突然说道:“冯老弟,关于你们镇的几个破产企业拖欠贷款的问题,我向市行领导汇报请示了一下,认为这企业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在改革开发中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最后决定把这笔贷款作为死帐冲销,所以,这办公楼我们准备还给你们镇政府,另外,关于这几家企业的剩余资产的处理,我们也不参与,如果在付了工人工资等费用后,还有节余,就当是我们银行系统支持地方建设吧。”
听到梁武明这话,冯志心里一喜,不过,随接就了新修办公楼的事,这件事现在才向上面打报告,还没有正式立项,如果银行方面这时把那旧办公楼还给镇里,县委的领导知道自己有地方办公后,说不定就不会同意越江镇新建办公楼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 野炊(一)

冯志在心里迅速盘算了一下,端起酒杯,和梁武明碰了一下,口里说道:“梁大哥,感谢你们银行系统对我们镇工作的大力支持,这样一来,我这个书记就轻松多了。”
喝了一口酒后,冯志又吃了一口菜,“梁大哥,我想请你帮我个忙,不知行不行?”
梁武明听到这话,有点不明就里,不过还是爽快地说道:“冯老弟,自从一看见你,我就觉得我俩挺投缘的,你有什么事,只管说吧,只要能做到的,我梁武明不会说半个不字。”
其实梁武明还是多了个心眼,话里的意思,自然是事情容易,那就好说,如果有难度,那就值得考虑了。
不过冯志看到梁武明有这么个态度,心里还是十分高兴,自己虽然是镇党委书记,堂堂实职正科,但真正放到梁武明这个县农行的行长面前,其份量还是很轻的,说句不客气的话,梁武明看得起冯志,是他冯志的幸运,梁武明傲视冯志,也是他的本份。
当然,要说梁武明刻意放下身架,和冯志攀交情,那是因为冯志曾经照顾过他母亲,为人坦诚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是从市行钱兵行长口里,隐约知道冯志的背后,有重量级的领导罩着,不然的话,他也用不着主动还办公楼的。
“梁大哥,照理说,你能代表银行把收去的办公楼还给我,这是看得起我冯志,我不应该再给你增麻烦,不过,我也不瞒大哥,我们镇里正在积极争取让上级同意我们建新的办公楼,这事现在正在关键时期,我想请梁大哥等今年过后,再把那楼还给我们,你看行不?”冯志还是有点难为情地把话说了出来。
梁武明一听这事,起初心里还隐隐不悦。敢情自己的热脸还贴在人家的冷屁股上,不过,等冯志说完后。他理解了冯志的想法,沉思了一下,说道:“那也行,反正我才到县里。对单位的很多事还不很了解,这事过完年再说也不迟。”
看到梁武明答应了,冯志自然又敬了他几下,两人的谈话更加亲密。
回到家里,张竹雅还在看电视。看到冯志进来,她忙起身准备替冯志找换的衣服,冯志连忙一把按住,体贴地地说道:“竹雅,你好好休息,我自己去准备就行。”
张竹雅也没有再坚持,冯志坐在那里,接过岳母递过来的茶。喝了一口。和张光海聊了几句,这才进屋去洗澡了。
冯志从卫生间出来,张竹雅已坐在床上了,冯志边用毛巾擦着头发上的水迹,边说道:“竹雅,这周末我约了人事局的朱局长。他答应把郭县长约出来,然后我们三家人。到越江镇的镜湖去搞野炊,你的身体没有问题吧。”
听说去搞野炊。张竹雅顿时来了兴趣,上次野炊,还是在江城上大学时候的事,参加工作这几年,一直呆在机关里,很少有机会到野外去玩玩,这些,张竹雅的脸上就荡着向往的笑容。
“没有问题,现在才五个月呢,前天我到医院检查了一下,医生说胎儿发育正常,还建议我适当增加一点活动量呢。”张竹雅笑着说道。
听到张竹雅自己到医院检查,强烈的内疚就涌上了冯志的心头,他把毛巾放到一边,伸出双臂,温柔地把妻子揽在怀里,柔声说道:“竹雅,我这个丈夫当得太不称职了,你都怀孕五个月了,我还没有陪你去过医院呢,下次检查我一定陪你去。”
张竹雅靠在冯志的胸膛上,幸福地闭上眼睛,呢喃道:“冯志,我知道现在是你的关键时期,工作要紧,有妈陪我,你就放心吧。”
两人温存了一阵,自然就倒在床上,冯志把耳朵贴在妻子微凸的肚子上,听着孩子在里面过不一会儿,就动那么一下,感受着就要当父亲的幸福。
后来,冯志知道现在做男女之事,对腹中的孩子并不会有影响时,自然两人满怀激动温柔地做了一会。
这种不同以前那种狂野的冲撞,给了冯志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让他浑身无比的舒畅,然后在妻子**的娇喘中,一泻如注。
第二天,冯志等到周立国把报告送上来,又亲自送到县政府,然后才回到镇里。
星期五下午,冯志回到县城,准备了一些野炊所需要的东西,朱正国打来电话,说他已和郭县长说好了,到时三家人到镜湖好好玩一天。
虽然说是三家人聚聚,但张竹雅有身孕在身,自然只能看和吃,不能动的,而朱正国和郭怀凯,当了多年的领导,想来做这种具体的事,也不在行。而朱正国的妻子王志敏和郭怀凯的妻子谢红梅,都已过五十,这搭灶捡柴的事,自然不能让他们去干,于是冯志让周小扬约了越江镇中学的三个才分来的年轻老师前来帮忙。
吃过早饭,冯志开着车到城外的路口等他们,过不一会儿,就看到朱正国和郭怀凯两人的车来了,看到冯志,朱正国从车窗里伸出手来,示意冯志在前面带路,冯志发动小车,向越江镇驶去。
到了镇上,周小扬和三个年轻老师已带着冯志让他们准备好的东西,等在那里了,冯志把车停下,指挥周小扬几人,把一些锅碗盆盘之类的东西,放进自己的后备箱,然后让她们四人,挤在后排,三辆车往镜湖而去。
从镇里到镜湖的公路,是新修的村道,不过还算平整,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镜湖边。
在一个农家的院坝里,冯志把车停下,那家主人看到是冯书记,急忙恭敬地跑过来问候,冯志笑着说自己陪几个客人,到这镜湖玩玩,那家主人自然就忙着帮冯志他们搬东西,并亲自替冯志他们在湖边选好地点。
朱正国的司机小王和郭怀凯的司机小宋,这时自然表现得十分积极,跑上跑下地帮着拿东西,弄得冯志反而无事可做,只得陪着郭副县长和朱正国两人,走到湖边,替两人找好钓鱼的地点,帮他们撒下钓钩,这才过去帮着那群年轻人准备野炊的事。
张竹雅自然是陪着两位阿姨说话,不过王志敏和谢红梅知道张竹雅和她们并没有多少共同的话题,就笑着让张竹雅别去管她们。
张竹雅看到两位阿姨这样理解自己,也不客气,和她俩打了招呼,就跑到冯志的身边,饶有兴趣地看着冯志在那里忙上忙下。
越江镇的三个老师,是一男两女,都是才从阳平学院出来的学生,脸上还充满大学生那种书生气,不过,那个男老师那王峰平,本来就是出自农村的,对这种搬石头搭灶的事,自然是轻车熟路,而那两个女教师,一个长得娇小玲珑,名叫舒园,是徐家镇的人,另一个长得苗条秀气,名叫成芳芳,却是新原城里的人。
这两个女教师,竟然都没有半点娇生惯养的模样,挽起衣袖,就帮着干起活来,冯志在一边看着,脸上还是露出赞许的神色。
周小扬知道这个风姿绰约,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女人,就是冯书记的妻子,自然对张竹雅格外热情,那舒园和成芳芳,和张竹雅的年纪相差并不大,知道张竹雅是从南江大学毕业的,现在在县招办工作,自然也十分热情。
很快,四个女孩就变得热络起来,在一边吱吱喳喳地说着话。
冯志已给周小扬交待了,说妻子已有五个月的身孕,周小扬自然在一边随时关注着张竹雅,根本不让她干哪怕是一点轻微的活。
把灶头搭好后,找柴的事,自然就落到冯志四个男人身上,不过,四人找了一大圈,却只找回一小抱柴,最后还是冯志带着他们到那户农家,抱了几抱柴,才算完成了任务。
镜湖的景色确实不错,因为这上面没有任何工厂,整个湖水并没有受到半点污染,可是说是清澈无比,碧水蓝天,再衬以天上的白云和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