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后期军事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军事史-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往自行“伐茭”,以为官方供给的补充。在国家的补给不继时,甚至出现官 

府出钱“买茭”的情况①。 

     由于秦汉疆域辽阔,战事频繁,战场广大,所需军用物资颇多。因此, 

转输须投入大量人力。秦汉时期,政府专门组织力量从事转输工作,其办法 

之一是征调“更卒”服徭役。在更卒无法满足军需时,便利用部分士兵承担 

转输任务。在非常时期,战事急需而人手又不足时,国家还出钱雇佣民力转 

输。此外,秦汉还设有专门的官吏监督转输工作,如西汉的转校尉、东汉的 

护漕都尉官等职;并在中央至地方乃至边境地区建有粮仓,形成完备的仓储 

系统;同时加强水陆交通建设,以利于军资转输。 


… Page 81…

                             4。秦末农民战争 



     公元前209年7月,在安徽宿县大泽乡爆发了陈胜、吴广等人领导的农 

民起义,反抗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史称秦末农民战争。 

     秦统一全国后,维持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和官僚机构,并时常进行大规模 

的战争,还大兴土木、营造宫殿等。为此,秦朝大量征收租赋,强迫百姓服 

徭役,致使“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②。百姓苦 

不堪言,稍有反抗,即施以严刑峻法,将之变为囚徒。秦二世继位之后,对 

农民的剥削压迫更甚,继续役使百姓修建阿房宫,发民远戍,农民困苦之极, 

无法再生活下去,最后终于起义反抗。 

     秦二世元年 (公元前209年)七月,一支900人的宫左戍卒被征发前往 

渔阳(今北京密云),队伍行至大泽乡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①于是,戍卒中的屯长陈胜和吴广便领导这支农民出身的 

900戍卒举起了义旗。 

     起义者使用已被秦二世赐死的秦公子扶苏和已故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 

大家“伐无道,诛暴秦”,得到广大农民的积极响应。紧接着,起义军向西 

北推进,一部分人在葛英率领下沿今天的安徽省地区北上,直指彭城(徐州); 

陈胜、吴广则率主力北上,向陈(河南淮阳县)挺进,迅速夺得陈城。此时, 

起义军已有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名,步兵数万人。陈胜自立为“张楚王”, 

以吴广为假王。 

     起义形势大好,许多受尽秦朝官吏之苦的郡县百姓“皆刑其长吏,杀之 

以应陈涉”②,以前六国境内的旧贵族、游士、儒生等也趁机归顺陈胜,以 

利用农民起义军的力量达到各自的目的。起义队伍更加声势浩大,陈胜将队 

伍兵分三路向秦进攻:吴广率兵向西进击荥阳;武臣向北攻击赵地;魏人周 

市攻取魏地。 

     吴广的西路军在荧阳受到敌人阻击,陈胜立即加派周文西援。周文的队 

伍发展很快,“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③,号称百万大军,攻入 

函谷关。到达戏水(今陕西临潼县)时,排成阵势,作好进攻咸阳的准备。 

秦二世闻讯大惊,忙令少府章邯率领原用于修建骊山陵墓的刑徒组成的士兵 

应战。周文孤军深入,后援不继,很快被击败,撤出函谷关。 

     北路军在武臣指挥下,迅速占领旧赵都城邯郸。武臣随即自立为赵王, 

拒不听从陈胜的命令,不去援助周文,反派手下韩广前往略取燕地。韩广在 

攻下燕地之后,也仿效武臣自立为燕王。 

     周市的队伍进至旧魏南部和旧齐境内时,齐旧贵族田儋自立为齐王,组 

织反击周市。周市则在魏地立魏旧贵族魏咎为魏王,自任丞相。 

     再说周文兵撤退出函谷关后,章邯穷追不舍,周文军奋力抵抗,终因强 

弱悬殊,孤立无援,再败于渑池(今河南渑池县)。最后,周文自杀身亡。 

     章邯乘势向东进攻,逼近荥阳。不久,吴广被部将田臧杀死。田臧率兵 

迎战章邯,旋即败死。章邯率军向陈逼近。此时,起义军分散于各地,起义 

军大本营兵少空虚,陈胜率留守义军奋力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而败退至下城 

乡(今安徽毫县东南),被车夫庄贾杀害。 

     轰轰烈烈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在历时6个月之后失败了,其原因是多 

方面的:(1)起义军过早地定都称王,使自己成为矛盾的焦点和官军的主攻 

目标。(2)起义军中旧贵族的加入不利于革命队伍的发展,这些旧贵族在关 


… Page 82…

键时刻分裂起义军,甚至自立为主、自行复辟,使起义军力量大为削弱。(3) 

由于农民自身的弱点,陈胜在定都称王后骄傲自满,对部下也很严厉,动辄 

任意杀戮,想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威望,结果适得其反;吴广同样如此,虽不 

懂军事,但却很骄傲,后被部将杀死。(4)起义军中缺乏军事指挥人才,周 

文曾当过项燕军的“视日”(推算时辰吉凶的人),他便算是起义者中最懂 

军事的人了。如此诸多因素导致了起义军的最终失败。 


… Page 83…

                                5。楚汉战争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之后,全国各地的反秦斗争此起彼伏,最后逐渐形 

成两大势力——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彼此之间争斗激烈,结果刘胜项 

败。史称“楚汉战争”。 

     早在陈胜起义后不久,旧楚名将项燕之子项梁和项梁侄项籍(羽)便起 

兵响应。随后,项梁率八千子弟渡江北上,投奔者不计其数,队伍迅速扩大 

到六、七万人,连克秦兵。在谋士范增的建议之下,项梁立楚怀王孙心为楚 

王,仍号楚怀王,自己则引兵至定陶(山东定陶县),与秦交锋,数败章邯。 

项梁开始骄傲起来,不把秦军放在眼里。章邯集中兵力击败楚军,杀死项梁, 

进而率大军渡河攻赵,包围钜鹿 (河北平乡县)。楚王派宋义和项羽前往救 

赵,宋义向北行至安阳,便滞留不进,被项羽杀死。与此同时,燕、齐、魏 

等各国也派兵前去救赵,但到钜鹿之后,皆惧怕秦军,不敢与之交战,只在 

城郊观望。而项羽则率大军向秦进击。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 

项羽率兵渡过漳水。为表示与秦军决一死战,项羽令将士“皆沈船,破釜甑, 

烧庐舍,持三日粮”①,进击秦军。楚军士气极高,呼喊声惊天动地,与秦 

军大战9次,以一挡十,大破秦军,歼敌20万,俘秦将王离。随即进攻固守 

棘原的章邯军,派兵切断章邯的退路,章邯率20万秦军投降。秦军主力被全 

歼。项羽威望大增,前来救赵的各国援兵全都隶属在他的麾下。 

     陈胜、吴广起义时,各地反秦力量兴起,沛县(江苏沛县)亭长刘邦也 

聚众几十人,杀秦沛县令,征发沛县子弟兵3000人。在项梁引兵到薛(今山 

东滕县境)时,刘邦率众投奔项梁,项梁给了刘邦5000兵力,小将10人。 

此后,刘邦与项羽一样,同是项梁部下的主力军。 

     项梁被章邯杀死后,楚怀王与众将约定,谁先灭秦,谁就做关中王。公 

元前206年,刘邦率兵数千人自武关入秦,沿途招纳陈胜和项梁的余部,收 

编各地反秦武装,扩充并壮大了自己的队伍。与此同时,秦统治集团内部矛 

盾重重,争斗激烈。先是赵高杀掉秦二世,立二世侄子婴为秦王。然后子婴 

又杀死赵高,派兵扼守峣关。刘邦听从谋士张良的计策,在关外的山上设下 

疑兵,又派人对峣关守将加以利诱,再率军绕过峣关,进至蓝田 (今陕西蓝 

田),大破秦军,兵抵霸上(今西安东南),秦王子婴出降。 

     项羽得知刘邦入关,迅速率兵40万攻入刘邦军据守的函谷关,进驻鸿门 

 (今陕西临潼东),设鸿门宴欲杀刘邦。刘邦只有10万兵力,自知不如项羽, 

不得不亲赴鸿门宴。鸿门宴上,项羽的谋士范增多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但 

项羽犹豫不决,使刘邦得以脱身。 

     之后,项羽驱逐了楚怀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江苏徐州市), 

占地9郡,其余土地分封给诸侯。刘邦被项羽逼处巴蜀汉中一隅,封为汉王, 

都南郑 (陕西南郑县)。项羽还把秦朝的3个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封为 

关中三王,以堵刘邦回关中之路。 

     项羽的分封加剧了分裂与混乱,受封和未受封的诸侯都以为不公平而互 

相混战。未受封的田荣首先起兵反抗,项羽忙与之交战,刘邦趁机实施自己 

的入关计划。公元前206年8月,刘邦率汉军潜出故道(甘肃两当附近), 

进入关中,陆续消灭了关中三王,但又以“欲得关中,如约即止,不敢东” 

①的表白麻痹项羽。公 元前205年4月,刘邦联合诸侯军数十万,攻陷彭 

城。项羽闻讯,亲率3万精兵回头与汉军作战。楚军绕道至彭城西、南两方, 


… Page 84…

切断汉军归路,猛攻之,大破汉军,使汉军在泗水损失10万余人。随后,楚 

军又穷追汉军至灵壁(安徽淮北市北),汉军无路可逃,被压迫落入睢水, 

死者10余万人,睢水为之不流。刘邦军已处于层层包围之中。正在这时,忽 

刮西北狂风,天空一片漆黑,沙石飞扬,楚军大乱,刘邦趁机率数十骑出围 

逃走。之后,刘邦军退守荥阳和成皋之间,与项羽对峙。项羽多次进击,但 

刘邦一直坚守荥阳不战,楚军围攻无效。公元前204年4月,刘邦设法逃出 

荥阳,转入宛 (河南南阳)。为复夺成皋,不久与楚再战,败逃至黄河北岸 

的韩信军中。 

     就在楚汉主力鏖战于成皋之时,汉将韩信先破魏以解汉军左侧威胁,继 

而率军北攻赵、燕、俘赵王降燕王,从左翼对楚军形成包围之势;不久,九 

江王英布在刘邦使臣的劝说下归汉,从右翼攻楚。项羽陷入汉军包围之中。 

     公元前203年,韩信向东攻齐,歼灭楚齐联军20万,齐王田广被俘,完 

成了对楚军右翼的战略迂回。随即派兵逼近彭城,使项羽进退维谷,不得不 

与刘邦议和,商定以鸿沟为界。项羽自行引兵东归,刘邦则乘势追击。 

     公元前202年12月,刘邦与韩信、彭越等对项羽联合作战,项羽寡不敌 

众,连连失利,败于垓下 (安徽灵壁南壕城集)。楚军兵少食尽,被团团围 

困,几经突围仍未成功,不得不退至乌江(安徽和县东北)。项羽欲东渡乌 

江,又深感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自刎而死。 

     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取胜告终。随即,刘邦称帝,建立西汉王朝。刘胜 

项败有其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的诸多因素: (1)项羽轻易地大封诸侯, 

导致诸侯混战,由此削弱了项羽的力量;刘邦则不轻易封侯,使手下诸将有 

受封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攻楚。(2)项羽残暴无比,在新安(河南渑池县) 

坑杀秦降兵20余万,入咸阳之后,又杀秦王子婴,火烧秦皇宫室、掳略宫中 

宝物妇女,其凶残超过秦二世,秦民对之深恶痛绝;刘邦则善收人心,在攻 

入咸阳之后,申明军纪,废除秦严刑峻法,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处死, 

伤人及盗贼按轻重治罪,深得秦民拥护。(3)项羽作战英勇,但不善于招纳 

贤才,采纳群臣智慧,鸿门宴上便因未采纳范增建议而失去了除掉刘邦的机 

会,致使放虎归山,后患无穷,项羽还喜好胡乱猜疑,嫉贤妒能,群臣都离 

他而去;刘邦却很会用人,善收贤能,在他身边聚集了一批精英为其出谋划 

策、冲锋陷阵:张良出谋划策、萧何料理财政、韩信征战沙场,使刘邦能由 

弱到强,从小吏到皇帝。(4)刘邦被项羽逼处巴蜀汉中时,以关中作为自己 

的根据地,使兵卒粮饷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而项羽则无民心可靠的根据地, 

以致失败后无路可走,唯有死路一条。(5)刘邦能审时度势,采用恰当的战 

略对付项羽,当对方兵力强大、声势逼人时,刘邦能忍辱相让,虽先行入关, 

却不急于称王;明知赴鸿门宴有杀身之祸,仍亲自前往,与项羽卑辞言好, 

再伺机脱身;进攻三秦并拿下关中后,谦恭地向项羽表示自己别无所求,只 

为关中而已;当项羽忙于攻打田荣时,抓住时机攻克彭城,使项羽疲于应付; 

彭城兵败之后,刘邦一方面改变进攻战略,转入防守,以持久战牵制项羽主 

力,同时又在项羽的北面、南面与后方开辟战场,包围楚军;待项羽兵力消 

耗大半之后,又违背鸿沟媾和协议,乘胜追击楚军,将之全歼。 

     基于上述原因,刘胜项败便是理所当然的了。 


… Page 85…

                             6。吴楚七国之乱 



     在楚汉战争中,刘邦主要依靠了一批猛将的协助,才得以打败项羽。当 

时,为了争得这部分人的支持,刘邦分封了一批异姓诸侯王,他们是楚王韩 

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长沙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 

闽越王无诸、南粤王赵佗。项羽败死之后,天下已基本平定,这些异姓王多 

拥有大量封地,且手握重兵,对汉朝中央集权不利。因此,汉高祖刘邦采取 

行动消灭了异姓诸王。 

     然而,汉高祖在消灭异姓诸王的同时,又不得不在国内分封“同姓诸王”, 

即将自己的同姓子弟分封到各地为王,因为他无力直接控制地域辽阔的全 

国。分封情况如下:刘邦之子刘肥为齐王,刘长为淮南王,刘建为燕王,刘 

如意为赵王,刘恢为梁王,刘恒为代王,刘友为淮阳王。刘邦之弟刘交为楚 

王,刘邦之侄刘濞为吴王。同姓王据有封地,拥有兵力,十分富有,吴王刘 

濞采铜铸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