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证治准绳·幼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35-证治准绳·幼科-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顿服必吐。 
x酿乳方x 
人参 木香 藿香 沉香 橘皮 神曲 麦芽(各等分) 丁香(减半)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碗,姜十片,紫苏十叶,枣三枚,煎至半碗。乳母食 
后须去乳汁尽,方取服之,即仰卧霎时,令药入乳之络,次令儿吮数口,不可过 
饱,此良法也。如呕定一日,急宜截风,服八仙散,两日后,宜醒脾散,如前件 
药俱用不效,危困可忧,须诊太冲脉,未绝者,当灸百会一穴,前后发际两耳尖 
折中,乃是穴也,《方书》所载,但云顶上旋毛中,殊不审有双顶者,又有旋毛 
不正者,庸医之辈,习循旧本,误人多矣。灸后即当控涎,用青州白丸子末再煎 
如稀糊,入炼蜜调夺命散,良久涎下,细研灵砂,米饮调,旋抹口中,渐看退证。 
如风盛服八仙散,昏困服醒脾散,常令减乳,乳母服酿乳药,如此调理,无不愈 
者。间有禀受不坚,五行数短者,虽神圣工巧,不能夺其造化矣。若涎已离膈, 
但在喉中如锯,药不能入,又不可控,当用别法撩之,兼搐鼻喷嚏得出,次服夺 
命散,庶免再作。 
x撩痰方x 
川乌尖 白附尖(各七个,去皮,生用) 蝎稍(七枚) 石绿(少许) 
上为末,一处和匀。用软鸡翎蘸药,入喉中逐渐抽出,频用帕子拭之。 
上,汤氏治慢惊法,先用夺命散、白丸子控涎,候涎下一回,用八仙、醒脾, 
等一回令乳母用酿乳法,如危极者,却灸百会及撩痰法。但夺命用礞石,气虚者 
难用,必与东垣益黄散相兼服之,可也。 
〔陈氏法〕 
治慢惊风,先服芎蝎散,用手法斡出寒痰冷涎,自不痴呆,次服油珠膏,后服 
益真汤温壮元气,时服前朴散宽上实下。 
x芎蝎散x 治小儿脑髓受风,囟颅开解,皮肉筋脉急胀,脑骨缝青筋起,面少血色, 
或腹中气响,时便青白色沫,或呕吐痰涎,欲成慢惊搐、足胫冷者。 
川芎 荜茇(各一两) 细辛 半夏(酒浸一宿,汤洗,焙。各二钱) 蝎稍(去毒,一钱) 
上细末。一周儿,抄一铜钱,用数沸汤调,稍热,饥服。如痰满胸喉中,眼珠 
斜视,速与服。若目上直视、不转睛者,难救。或痰气壅塞,不能咽药,用一指 
于儿喉靥 中探入,就斡去痰涎,气稍得通,次用补脾益真汤,或以油珠膏选用, 
此方累世活人多矣。 
x油珠膏x 治气逆呕吐,风痰作搐。 
石亭脂(硫黄中拣取如蜡者) 滑石(各半两) 黑附子(炮,去皮脐) 半夏(酒浸一 
宿,汤洗七次,焙干) 南星(醋浸一宿,汤洗七次,焙干。各一钱) 
上细末。每服一钱,用冷清齑汁半盏,滴麻油一点如钱,抄药在油珠上,须臾 
坠下,却去齑汁,与儿服之,更用清齑汁三五口咽下,肚饥服。服讫后一时,方 
与乳食。 
x补脾益真汤x 治胎弱,吐乳便清,而成阴痫,气逆涎潮,眼珠直视,四肢抽掣。或 
因变蒸、客忤,及受惊误服凉药所作。 
木香 当归 人参 黄 丁香 诃子 陈皮 浓朴(姜制) 甘草(炙) 肉豆蔻(面裹, 
煨) 草果 茯苓 白术 桂枝 半夏(汤泡) 附子(炮。各半两) 全蝎(炒,每服加一枚)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一片,枣一枚,煎六分,稍热,饥服。服讫, 
令揉心腹,以助药力,候一时、方与乳食。渴者,加茯苓、人参、甘草,去附 
子、丁香、肉蔻。泻者,加丁香、诃子肉。呕吐,加丁香、半夏、陈皮。 
腹痛者,加浓朴、良姜。咳嗽,加前胡、五味子,去附子、官桂、草果、肉蔻。 
足冷,加附子、丁香、浓朴。恶风自汗,加黄 、官桂。痰喘,加前胡、枳 
实、赤茯苓,去附子、丁香、肉蔻、草果。气逆不下,加前胡、枳壳、槟榔, 
去当归、附子、肉蔻。腹胀,加浓朴、丁香、前胡、枳壳。 
x前朴散x 治心腹结气,或呕哕吐泻,腹胀痛,惊悸。 
前胡 白术 人参 陈皮 良姜 藿香 甘草 浓朴(各等分) 
上锉。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稍热,空心服。 
小儿误服凉药,或用帛蘸水缴口,因此伤动脾胃,或泄泻,或腹胀,或腹中响。 
小儿面少血色,常无喜笑,不看上而视下。小儿囟颅高急,头缝青筋,时便青粪。 
小儿肥壮,粪如清涕,或如冻汁。小儿时时扎眼,粪便青白沫,有时干硬。以 
上五证,忽然呕吐者,必成阴痫,俗谓慢惊是也。小儿头虽热,眼珠青白而足冷。 
或腹胀而足冷。或泻而足冷。或呕而足冷。或渴而足冷。(头热、目赤、痰塞鼻喉咽,皆无根之火 
逆也。)以上五证,忽然吐而作搐者,名曰慢脾风,速与补脾益真汤一服,三钱重加 
蝎一枚。如因惊而搐者,前朴散一服,三钱重加附子、前胡各半钱,同煎。 
上,陈文忠治慢惊法,其治之次第,自成一家,故另录之,以备采用。其医 
案所言芎蝎散、油珠膏累累取效。 
〔曾氏方〕 
x冲和饮x 治感冒风寒,头疼发热,肩背拘急,恶心呕吐,腹痛膨胀,兼寒湿相搏, 
四肢拘急,冷气侵袭,腰足痛疼。 
苍术(米泔水浸一宿,去粗皮,锉片,炒微黄色,一两二钱) 人参(去芦) 前胡(去芦) 桔梗(炒。 
各五钱) 枳壳(去穣,麸炒微黄色) 麻黄(去节) 陈皮(去白。各三钱) 川芎 白芷 半夏(汤洗七次, 
姜汁浸,晒干,炒) 当归(酒洗) 薄桂(去粗皮) 白芍药 赤茯苓(去皮。各一钱半) 干姜 
浓朴(去粗皮,姜汁浸一宿,慢火炒干,各二钱) 甘草(炙,七钱半) 
上锉。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葱一根,煎七分,无时温服。伤冷、恶心 
呕吐,煨姜同煎。开胃进食,加枣子煎,空心温投。寒疝痛,入盐炒茱萸、 香、 
同煎。 
x七宝散x 治时气、伤风、伤寒,头昏、体热、咳嗽,及脾胃肺脏不和,口中腥气异 
常,或牙缝微有鲜血,兼调理诸病后小证得中,以其品味不僭不燥,为佳。 
紫苏(去老梗) 净香附(各三两) 甘草 陈皮(去白) 桔梗(锉,炒。各二两半) 
川芎 白芷(各一两) 
上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煎七分,无时,温服。痰嗽、加制半夏, 
口腥气、入盐煎,调理诸疾、加枣子煎。 
x六柱散x 治吐痢泄泻,胃虚脾慢,手足俱冷,六脉沉微。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 熟附子 南木香 肉豆蔻 白术(六味各半两) 
上碎。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x日生汤x 治吐泻痢后,将传慢惊、慢脾,神昏脉弱,饮食不进,睡露扬睛,昼轻夜 
重,急宜投服。 
北南星(一两,锉碎,瓦器盛,东壁土同醋、煮少时,滤干,切片,焙) 人参(去芦) 
冬瓜子仁(打碎。各五钱) 
上件,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慢火煎七分,候温,无时、少与 
缓服。投之急,必吐。 
x固真汤x 主吐泻痢后,胃虚脾慢,四肢口鼻气冷,沉困不省人事。 
人参(去芦) 附子(汤浸泡裂,去皮脐) 白茯苓(去皮) 白术(各二钱五分) 山药 
(去黑皮) 黄 (蜜水涂炙) 肉桂(去粗皮) 甘草(湿纸裹,煨透。各二钱) 
上件, 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空心温服,或无时。 
x醒脾散x 主醒脾养胃,止吐痢,进饮食。及调理病后神昏、目慢、贪睡、多困、脉 
弱、微有痰涎,并宜投服。 
人参(去芦) 白茯苓(去皮) 藿香叶 白术 甘草(炙。各五钱) 丁香(四十粒不见火) 大南星(八 
钱,锉作小块,纸裹,水透湿,炮过用) 缩砂仁(四十粒) 
上碎。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姜三片,冬瓜子仁五拾粒、掐碎,慢火煎七分, 
空心,缓投服之。急必吐。 
x沉香饮x 治吐痢后神昏倦怠,饮食减少,脾胃气虚,水谷不化,或随时直五心烦热, 
盗汗常出,或闻食心恶。 
沉香 丁香 南木香 藿香叶(各二钱半) 陈皮(去白) 白术 半夏(汤洗七遍,姜汁制) 白茯 
苓(去皮) 肉豆蔻(各五钱) 粉草(炙,三钱) 
上除沉香、丁香、木香不过火,余七味或晒或焙,仍同三味研为细末。每服半 
钱至一钱,用紫苏、木瓜煎汤,空心调服,枣汤亦好。 
x天麻饮x 治诸般风搐,不省人事。 
天麻(明亮者) 川乌(炮制,去皮脐。各七钱) 
上锉。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慢火煎若稀糊,无时勤与温服。 
〔薛氏方〕 
x术附汤x 治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转侧,不呕不渴,大便坚硬,小便自利。及 
风证头目眩重等证。 
白术(四两) 甘草(炒二两) 附子(炮,去皮脐,一两) 
上为末。入附子每服三钱,姜五片,枣一枚,水煎服。 
愚按∶附子温中回阳,为慢脾之圣药也,如元气未脱,用之无有不应,须用 
每只重一两三四钱,端正不尖,底平,周遭如莲花瓣者佳,否则误用川乌也。制 
法,切去皮尖,以童便浸之,秋冬七日,春夏五日,每日一换,浸毕,切作四块, 
以湿草纸包数层,微火煨半日,取出切开,无白星为度,如急用,炮至裂纹,即 
投童便中,良久浸透,切片,如色白,再微炙之。气脱甚者急,生用,亦效。 
x太乙保生丹x 治慢惊尚有阳证者。 
全蝎(青者,十四个) 白附子(生用) 真僵蚕 牛胆南星 蝉壳 琥珀 防风 朱砂(各 
一钱) 麝香(五分) 
上为末,米糊丸,桐子大。金箔为衣。每服一、二丸,薄荷汤化下。 
x聚宝丹x 治慢惊。 
人参 茯苓 琥珀 天麻 真僵蚕 全蝎(炙) 防风 牛胆南星 白附子(生用) 乌 
蛇肉(酒浸,焙一钱) 朱砂(半钱) 麝香(少许)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丸,菖蒲汤下。 
x金箔镇心丸x 治风壅痰热,心神不宁,惊悸烦渴,唇焦颊赤,夜卧不安,谵语狂妄。 
朱砂(一两) 白茯苓 人参 甘草(各半两) 山药(一两半) 片脑 牙硝(各一钱半) 
麝香(五分) 金箔(十二帖) 草紫河车(二钱半,黑豆煎者) 
上为末,炼蜜为丸,每用五钱,作五十丸,以金箔为衣。每服一丸,薄荷汤化下。含化亦得。 
x天南星散x 治慢惊,驱风豁痰。 
南星(重八九钱者一个,掘地坑深尺许,先用炭五斤烧通红,以好米醋一碗洒坑中,即投南 
星,以火炭密盖,又用盆覆,时许取出) 
上为末,入琥珀、全蝎各一钱。每服二字,煎生姜、防风汤下。 
x乌沉汤x 治慢惊,驱风助胃。 
天麻(二钱) 人参 真川乌(生用) 全蝎(焙) 南星(焙) 木香 沉香(各一钱) 
甘草(炒,半钱) 
上为末。每服三、五分,姜、水煎服。 
x沉香散x 助胃气,止吐泻。 
茯苓(二钱) 沉香 丁香 木香 藿香 浓朴(制) 甘草(炙。各一钱) 
上为末。每服一字,米饮汤调下。 
x苏青丸x 
x苏合香丸x(一分) x青州白丸子x(二分) 
上和匀。每服五分,姜汤调下。 
x银白散x 治胃虚吐泻。 
糯米(炒,二两五钱) 扁豆(蒸二两) 藿香(二钱) 白术(炒,一两) 丁香(二钱) 
甘草(炙,三钱) 
上为末。紫苏、米饮调下。《直指方》加炮白附子、全蝎、木香、石莲,姜水煎。 
x钓藤散x 治吐利,脾胃气虚生风。 
钓藤钩(二钱) 蝉壳 天麻 防风 蝎尾(去毒) 人参(各半两) 麻黄 僵蚕(炒) 
甘草(炙) 川芎(各二钱五分) 麝香(五分) 
上为末。水煎服。虚寒,加附子一钱。 
x黑附子汤x 治慢脾风,四肢厥冷。 
附子(炒,去皮,三钱) 木香 人参(各一钱半) 白附子(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为散。每服三钱,姜五片,水煎。若手足既温,即止后服。 
x生附四君子汤x 治吐泻,不思乳食。凡虚冷病,先与数服,以正胃气。 
人参 白术 附子 木香 茯苓 橘红 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五七分,姜枣水煎服。 
x辰砂膏x 治慢脾冷痰壅滞,手足冷而微搐者。 
黑附子(一枚重一两以上者,去皮脐,顶上挖一孔,入辰砂末一钱,仍用附子塞之,炭火烧、 
存性) 牛胆南星(半两) 白附子(炮) 五灵脂 蝎稍(各二钱半)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三钱,生姜汁泡汤下。 
x七宝辰砂丹x 治风痰奇效。慢惊、慢脾,以辰砂为主,木香佐之,用开元钱一个, 
背后上下、有两月片者,放铁匙上炭火内烧,少顷成珠子,取入盏中,作一服、用 
木香煎汤送下,人参汤亦可。 
x观音全蝎散x 治小儿外感风寒,内伤脾胃,致吐泻不止,遂成慢惊等证。 
全蝎(二十一个) 天麻(炮) 防风(去芦) 羌活(各半钱) 川白芷 甘草(炙) 扁 
豆(姜制) 黄 (蜜炙。各三钱) 砂仁 赤茯苓(各五钱) 
上,同为末。每服一钱,用冬瓜仁煎汤,不拘时调服。 
x吉州醒脾散x 治小儿慢惊,神昏目慢,多困有痰。 
人参 白术 木香 白茯苓 白附子 天麻 全蝎(炒) 僵蚕(去丝嘴,炒。各等分) 
上锉碎。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五分,不拘时服。 
x〔杂方〕x 
〔世〕治慢惊神效。用一粒丁香、一个蝎,一字辰砂、一点血。以上俱为末,男用男 
左手中指血,女用女右手中指血,蘸末擦唇上,愈。 
x〔本〕醒脾丸x 治小儿慢脾风,因吐利后虚困昏睡,欲生风痫。 
浓朴 白术 硫黄(入豆腐中煮三五沸) 天麻 全蝎 防风 官桂 人参(各一钱) 
上为细末,酒浸蒸饼和丸,如鸡头大。每一丸,捶碎,温米饮下。 
x蝎稍丸x 治小儿胎虚气弱,吐利生风,昏困嗜卧,或潮搐。 
全蝎(微炒) 白附子(煨裂。各半两) 硫黄 半夏(姜汁制,焙干。各一两) 
上为末,姜汁糊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十丸,荆芥汤下。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世〕治小儿慢惊风身冷螈 方 
天麻 防风 川乌 全蝎(去翅足,薄荷叶包炒) 南星 
上 咀,等分,水煎服。 
汤氏治慢惊方 
真川乌(一枚,去皮,生用) 全蝎(等分) 
上二件, 咀。分二服,水二盏,姜十片,煎半盏,旋旋滴入口中。 
〔无〕阴痫,即慢惊风。 
黑附子(生用,去皮脐) 南星(生) 半夏(各二钱) 白附子(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