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之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犹太人之谜-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司为荣,有些人甚至到了傲慢的程度,他们都认为自己的公司是同行中最杰
出的一家,员工们相信公司的产品广告是精良的,服务是周全的,做生意是
公道的。莫里斯说:“我们用的人员个个都资格老,报酬高,头脑活,干劲
足,同我们所服务的对象不相上下。”


第九章沙漠中的奇迹

——以色列复国和强国之谜

“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
——本一古里安
“教育上的投资就是经济上的投资。”
——伊扎克·纳冯


19 世纪末,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前往《圣经》中所说的“流奶与蜜的地
方”巴勒斯坦,结果,那里满目疮瘦的破败状况令他无比震惊:大地裸露着
难看的胸膛,昔日的田园已变成瘴气迷漫的沼泽,山丘光秃、梯田坍塌,风
沙扑面,到处是污秽的垃圾。。这位文学大师开始是震惊,继而绝望,他以
令人窒息的笔调写道:“在所有景色凄凉的地方中,巴勒斯坦首当其冲。。
这是一块没有希望的、令人沉闷的土地。”然后他叹息着离去。

一个世纪过去了,世世代代犹太人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随着以色列的
成立,巴勒斯坦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帝的选民”犹太人以自己
的智慧创造了一系列的神话:

经济上,以色列不仅是世界上的工业强国,而且成为世界农业强国,人
均国民收入达到近8000 美元的水平。以色列的棉花产量居世界之冠,并有许
多农产品大量出口,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

教育方面,以色列已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每年的人才供大于求,16
岁以下的儿童全部接受义务教育,文盲己基本扫除,每4500 人中就有一名教
授或副教授,大学毕业生占全国总人数的10。5%(犹太人中占12%),这是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的。此外,以色列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
值的8%,居世界前列,每年人均读书比例居全球之冠。

慨叹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一个500 万人口的弹丸小国在短短40 年内怎
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呢?

本章将为您揭开此谜。

一、凤凰更生歌

如果只用一个词来概括以色列政治的本质的话,这个词只能是“犹太复
国主义”。犹太复国主义是以色列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立国基石之一,
是它之所以存在的缘由和目的。一言以蔽之,没有犹太复国主义就没有以色
列。

然而,犹太复国主义却像涅磐的凤凰一般,历尽了艰辛,让我们重温一
下赫茨尔那啼血的呐喊吧:

“那块应属于我们的乐土,在那里我们终于可以长鹰钩鼻、黑红胡子、
罗圈腿,而不致因此被人看不起,。。在那里,我们终于可以作为自由人在
自己的土地上生活,。。在那里,。。犹太人这个讨厌的称呼,可以成为像
德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总之像所有文明人一样的尊贵的称呼。”

□艰难的回归历程

2000 多年的大流散和饱受凌辱,尤其是十字军东征时的摧残和希特勒法
西斯的暴行,使许多犹太人曾热切地向往和平宁静的生活,幻想有朝一日能
有自己的家园,这就催生了多少代犹太人曾梦寐以求的复国思想。

1621 年,英国犹太人亨利·劳斯在他的《犹太人的号召》一书中,曾呼
吁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帝国。但这一呐喊实在是太微弱了,长期
流散的犹太人已麻木了,自然没有多少人响应,这只是少数知识分子的呐喊。

1881 年,俄国犹太人平斯克写出一本《自我解放》的小册子,提出了犹
太人应恢复自己的家园的主张,只有建立自己的国家才能摆脱苦难。

1896 年,赫茨尔的著作《犹太国》出版,标志着犹太复国主义的正式诞
生,也开创了犹太复国主义从思想到运动的一个崭新时代。之后,在赫茨尔
的极力倡导和推动下,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大会于1897 年8 月29 日在瑞士
的巴塞尔召开。大会通过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纲领——《巴塞尔纲领》,确定
犹太复国主义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由公共法律所保
障的犹太人之家。”大会还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WZO),并通过了
国旗和国歌。至此,加速了犹太复国的步伐。

1917 年,在另一个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魏兹曼的努力推动下,英国发表
了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产生巨大影响的《贝尔福宣言》。英国外交大臣贝尔
福以致函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的方式宣布:“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
建立一个犹太人民的民族之家,并尽最大努力促使这个目标的实现。。”

1917 年12 月9 日,英军攻克耶路撒冷。1920 年,英国政府获得国际联
盟通过的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使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发展达到了高
潮。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各国都忙于本国战后复兴,对犹太复
国主义运动势力的崛起无暇顾及,《贝尔福宣言》的发表以及英国的委任统
治权,给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提供了契机。到了1948 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
由2 万多猛增到60 万占当地居民的1/3 强,为以色列建国奠定了基础。同时,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把教育作为复国的重要手段。据考证,巴勒斯坦最早出现
的犹太人组织是犹太学校。“以色列理工学校”建于1924 年,“希伯来大学”
建于1925 年,“魏兹曼科学院”建于1934 年,这些都为以色列日后教育的
极度发达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二战期间,希特勒法西斯惨绝人寰的屠杀,在客观上引起了世界各国对
犹太人的同情;再加上犹太社团在美国政治中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
美国政府给犹太复国的支持;同时,前苏联为了打击英国在中东的统治地位,
因而也支持美国对中东的政策。于是,在1947 年11 月27 日,联合国大会第
二届会议通过了对巴勒斯坦与阿拉伯分治问题的决议。

1948 年5 月14 日下午4 时,犹太历5708 年8 月5 日,犹太复国主义委
员会在特拉维夫艺术博物馆宣布成立以色列国,并发表了独立宣言。

1949 年5 月11 日,以色列被联合国接纳为第59 个会员国,犹太人欣喜
若狂。

此后,在超级大国争夺中东控制权的过程中,以色列经历了5 次中东战
争,残酷的战争使犹太政治家开始认识到和平对他们才是最重要的。现在,
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已坐在了谈判桌前。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917 年英国的《贝尔福宣言》发表后,大大加速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
发展。随着犹太人势力的加强,英国也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绊脚石,同时犹
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剧烈。于是,英国人决定采取以退为进的
策略,于1947 年2 月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

1947 年4 月5 日,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讨论巴勒斯坦问题。5 月8 日,
犹太代表在会上强烈要求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英国代表起来反对,由于犹
太人在美国政治经济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美国支持犹太人的主张。

最关键的就是看苏联人的态度了,一旦苏联人不支持犹太人,联合国就
无法通过任何协议,犹太复国就会非常困难,而苏联人向来和美国人的意见
是相对的。出乎英国人预料的是,苏联人考虑到应该打击一下英国人在中东
的势力,于是同意了美国人的看法,并主张在巴勒斯坦建立独立的犹太国和
阿拉伯国,这使犹太人喜出望外。

苏联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支持,又引起了美国的警惕,美国人担心在中东
建立一个由苏联人控制的国家。

犹太人看出了这一点,他们知道,没有美国的支持,犹太复国也是纸上
谈兵。

12 月27 日是感恩节,联大体会,趁此期间,犹太复国主义的领导、著
名的物理学家魏兹曼博士赶紧给杜鲁门总统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在这个
紧急时刻我是非常痛苦和不安的,有人害怕我们在巴勒斯坦的计划会在某种
方式下被人利用作为共产主义思想侵入中东的通道,再没有比这更让人不可
思议的了。我们犹太人大多是来自东欧的移民,而他们正是从那些共产主义
国家出走的人,正说明他们不愿意被共产主义同化。否则,他们根本不会出
走。”

魏兹曼这一封信使美国人的疑窦顿开,这为联合国大会第二届会议通过
对巴勒斯坦与阿拉伯分治问题的决议扫清了障碍。

1947 年11 月27 日,联大复会。法国代表提议,为了给阿犹双方进一步
提供协商的机会,推迟二十四小时表决。

这个提议可帮了犹太人的大忙。他们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大肆活动,不
断地拨电话,电报一个接一个地飞往世界各地,寻求更多的支持,很多犹太
人半夜从床上被拉起来,向所在国施加影响。干得最出色的是美国纽约州众
议员犹太人布卢姆,他在一天之内竟说服了菲律宾、海地、利比里亚三国的
会议代表,促使他们完全转变态度,支持分治方案。

午夜,杜鲁门亲自出马,下令国务院为通过分治方案作最后努力,美国
人欺、哄、唬、诈,运用一切力量拉赞同票,特别是一些拉美国家,在美国
人的压力下,纷纷转变态度。

11 月29 日,在美国的操纵下,在苏联的支持下,联大进行表决,美苏
等三十三票赞成,阿拉伯十三票反对,英国等十票弃权,分治方案被通过。

联合国的分治方案规定:英国在巴勒斯坦委任统治的结束不迟于1948
年8 月1 日,在委任统治结束两个月内成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阿拉伯面积
为11203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2。88%,其中阿拉伯人72。5 万,犹太人1
万;犹太国面积为14942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6%,计划中有犹太人49。8
万,阿拉伯人口40。7 万。

这一决议通过后,引起了阿拉伯人的巨大悲哀和愤怒,因为阿拉伯人占


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却只得到43%的面积,而且大部分是贫瘠地带;犹太人
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却得到56。6%的国土面积,而且大部分是经济发达地
区和沿海地带。中东战争的爆发和联合国的不公正决议有直接关系。

□希伯来语的成功复活
希伯来语曾是古代犹太人的语言,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旧约圣经》就是
用古希伯来语写成的。犹太民族大流散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接受了所
在国当地的语言,或者在一些犹太人比较集中的地方,把希伯来语与当地语
言混合起来使用,古希伯来语逐渐被废弃了。如在中欧和东欧的犹太人中,
比较流行的是意第绪语,一种由德语和希伯来语混合起来的犹太语言,在西
南欧和拉丁美洲的犹太人则一般讲拉迪诺语,这是古希伯来语与西班牙语混
合而成的犹太人语言。北非的很多犹太人说莫格拉宾语,西亚的犹太人基本
上都说阿拉伯语,自从中世纪以后,希伯来语只是犹太教拉比们在举行宗教
活动和祈祷时使用的局部语言,以及一些常识渊博的学者研究古代历史和宗
教的文字,而不再是一种有生命的口头语言,成了一种“己死亡的语言”。

19 世纪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后,对使用哪一种语言作为犹太人的民族
语言的问题,复国主义者中间产生了分歧。有些人主张用意第绪语,因为当
时使用意第绪语的犹太人最多;还有的人主张用德语(其中包括犹太复国主
义创始人西奥多·赫茨尔);另外一些人认为应该使用希伯来语。到底用哪
一种,大家争执不休,莫衷一是。西奥多·赫茨尔在日记中写道:“在未来
的犹太人国家里,我们必须考虑人们使用的语言。。我们当中有谁能用足够
的希伯来语去买一张火车票呢?”后来,希伯来语逐渐在巴勒斯坦犹太人中
发展起来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一个名叫本·耶胡达(1858—1922)
的语言学家。

本·耶胡达是出生在立陶宛的俄国犹太人,于1881 年和全家一起移居巴
勒斯坦。他力主把古老的希伯来语用于日常生活,并在当地犹太人家庭中和
幼儿园及学校里试验和推广使用希伯来语。当时巴勒斯坦犹太人中存在着多
种语言,人们互相之间难以交流。本·耶胡达禁止他的妻子用俄语,而用希
伯来语与他们的婴儿说话。他也不许自己的孩子跟说其他语言的孩子一起
玩,怕他们受其他语言的影响。本·耶胡达自己则受到巴勒斯坦正统犹太教
徒的敌视和反对。因为在他们看来,希伯来语是神圣的语言,只能在宗教活
动中使用,将其用于日常生活是对宗教的亵渎。他们甚至向当时统治巴勒斯
坦的土耳其政府告发,说本·耶胡达煽动犹太人谋反。本·耶胡达为此受到
监禁和审判。

然而,经过不懈的努力,本·耶胡达逐渐获得了成功。1884 年他与别人
创办了第一份希伯来语报纸,1889 年建立了“希伯来语言协会”。1904 年,
在收集和创造了数千个新词汇的基础上,他编出了第一本现代希伯来语辞
典,这在现代希伯来语的发展中有了完全使用希伯来语的幼儿园和中小学。
由于各地犹太人的口音不一致,1905 年希伯来语学术委员会认为东方犹太人
(即赛法尔丁)的口音与古希伯来语较接近,决定以东方口音作为标准发音。
这个学术委员会还是批准产生和使用新词汇的权威机构。

1916 年巴勒斯坦的人口调查表明,当时己有3。5 万人把希伯来语作为主
要语言来使用了,占当地犹太人的40%左右。在儿童中,这一比例已高达70


%。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托管地后,英国当局承认希伯来语与英语、阿拉伯
语一起作为官方语言。以色列建国后,政府宣布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是正式
官方语言。建国初期,大量犹太人涌入以色列,语言再次成为迫切需要解决
的重要问题,因为在建国的头3 年以色列人口翻了一番,从68 万增至140
万,而他们中会说希伯来语的人仅占1/4。人们之间无法交流,只能靠手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