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之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犹太人之谜-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一切。”就在这突然固执地要了解一切的心情下,他不断地沉浸在惊讶
与梦境中,仿佛魔术师一般变幻出许多神秘莫测的魔术来。 1907 年完稿的
《乡间婚礼的筹备》是这样写的,主人公拉班乘火车到他未婚妻那儿,但是
他对这种联系存在着矛盾,不愿意实现。他的矛盾来自他自己的思想,来自
一个朋友的反作用,但也来自他的世上的经历,即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信号。
一个灰色的、多雨的、阴暗的周围世界完全与拉班的不愉快情绪相称,一路
上他沉思、逻想,幻想着各种各样的事情,好比大甲虫躺在床上想着各种事
情一样,不过他是穿着衣服在旅行途中。他的胡思乱想没有什么价值,而卡
夫卡的甲虫比喻却首次出现了。


《街道上的儿童》从一个孤独的少年开始,他在花园中过着和谐宁静的
生活;晚上他半推半就地参加到一种冒险的集体游戏当中;最后在森林中为
寻找“南方的城市”而失踪了。和谐宁静的生活、半是强迫参加的团体和幻
想世界是这篇梦幻小说的组成部分。《单身汉的不幸》描写了单身汉的孤独
和苦恼。《拒绝》写的是一次爱情接触,由于幻想而绕过去了,没有得到实
现。散文诗中最长的一篇是《商人》——这是卡夫卡唯一的一篇可以看出同
情他一心只在商业上的父亲的作品。《商人》与其说是散文诗,不如说是短
篇小说,它用独白的形式描述了一个小小的商店使一个男子忧心忡忡、焦头
烂额:“在这个季节他要预测下一季度的时装,不是生活在他周围的人的时
装,而是他接触不到的乡下人的时装。”“陌生人占有我的钱,我不明白他
们的关系;我预测不到他们可能遇到的不幸。我怎能防止这种不幸发生呢?”
在某个工作日的晚上,他不能干活——这是他白天工作走路的那个恐怖的牺
牲品。“清早,已经送走的惊恐又向我的心头袭来,就像倒回来的潮水一样,
止都止不住,把我毫无目标地带着往前冲。”他的脸和手都出汗了,脏乎乎
的,穿着一双被木箱上的钉子刮破的鞋回家去。一路上,碰到孩子们,就抚
摸着他们的头发。卡夫卡每天工作结束时都精疲力尽,这使他很容易移情于
父亲。小说里的商人与其说像父亲不如说像儿子:他每天回家的路并不长,
独自一人在电梯里,跪在镜子前,询问内心深处无数的魔鬼,是否愿意到树
荫下,或者到林荫道上去或者仅仅想从窗子里向外张望。他在梦中旅行到巴
黎,从窗子里看到前进的车辆和人们怎样前后相继,观察走过去的一位漂亮
女人。他想起了装甲战舰上的水兵;想起一个在大门的通道里遭到推动的不
引人注目的男人;看到骑着马的警察和空荡荡的街道。然后他从电梯里出来,
在他家住宅门旁按响门铃,向开门的姑娘道声“晚安”。

对卡夫卡来说,和家庭关系上的矛盾心理一直存在着。他的父亲是一个
白手起家的商人,精力充沛,性情无常;由于事业的成功,为人傲慢;对卡
夫卡的幻想和志趣经常嘲弄和责备。卡夫卡把父亲看作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
征,既可敬又可畏,始终有一种抱愧的心理。父亲为了保持富裕的生活,准
备投资建立一个石棉工厂,想要卡夫卡照管。父亲把儿子的写作看得无关紧
要,这引起了卡夫卡的极大痛苦;这位“精神病患者”几次想到要自杀,这
在他的日记中以及与他的好友的几次谈话都吐露过。尽管这没有成为事实,
但却凝结为一气呵成的短篇小说《判决》。小说写起先很虚弱、后来占优势
的父亲,判决他那在商业上颇有成就的儿子去投河淹死。小说的开头是这种
惯例的滑稽模仿:“在最美好的春季里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主人公格奥尔格
在自己的房间里看到阳光下的城市、河流和绿色的小山冈,一边正在给一个
多年迁居俄国的朋友写信。这位朋友是位单身汉,在遥远的俄国一事无成,
心情很不舒畅。格奥尔格通知他,自己和一位富裕人家的姑娘订了婚,这一
结合将会使自己更加幸福。他要把给朋友写信的事告知父亲。父亲呆在一个
阴暗的房间里,到父亲那儿去的过道是进入内心的通道,在那里良知已沉睡。
格奥尔格从充满阳光、卓有成效的世界,来到这个阴暗的,不能适应变化的
世界。父亲反对等待,他要起来发挥他那强有力的作用;所有那些作用都是
戏剧性的、喜剧色彩的。父亲把儿子说成是一个‘无辜的孩子’,同时是‘一
个没有人性的人’,于是便判决儿子死亡,儿子愉快地接受了,而且临死前
还说:‘亲爱的父母亲,我可是一直爱着你们的。’”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


一只巨大的甲虫。”这是《变形记》的开头,甲虫的主题其实是屡见不鲜的,
但这篇小说中的甲虫,却具有“人”的思想和观念。尽管甲虫格里高尔希望
取消变异,但确实无能为力,于是他就不得不以令人厌恶的形象在家中被赶
来赶去。本来全家就靠他的经济收入来维持,如今不可能了,于是招来了三
个房客。格里高尔没有艺术天赋,可是有一次他听到妹妹在房客面前拉小提
琴的声音,被吸引了出来。这就成了转折点,同时也是故事的关键。“音乐
对他有这么大的魔力,难道因为他是动物吗?他觉得自己一直渴望着某种营
养,而现在他己找到这种营养了。”尽管他有自己的想法,但这一突发事件
使全家说出共同的愿望:必须摆脱他,这就促成了他的死。他死后,全家皆
大欢喜:父亲重新工作,并获得了自我尊重;母亲和妹妹也都有了工作,经
济上也失去压力。便宜进行了一次郊游,展现的一幅图象是老两口发现女儿
“已经长成了一个身材丰满的美丽少女了。。。快该给她找个好女婿了。”
至于小说的深刻内涵及其他小说的内容因版面有限,请诸君自己研究,真是
说不尽的卡夫卡。。

□终生没有结婚的卡夫卡
卡夫卡的一生中接触过四个女人,曾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约。尽管他
小说中的结尾很有艺术性而且令人余味无穷,但他最终没有一个圆满的结
局。一生中他都在压抑、绝望、痛苦和自我折磨中度过的,仿佛断根的浮萍,
随风漂荡。。

29 岁时,他和费丽丝由相识到相恋,之后用了5 年的时间,彼此若即若
离,进行着马拉松式的恋爱。尽管他恐惧婚姻,但最终还是于1914 年正式订
婚,然而不久即解除婚约。3 年后,他俩又再次订婚,不料当年年底又解除
了婚约。卡夫卡曾为此伤心落泪,据好友说,这是他看到卡夫卡仅有的一次
哭泣。从而说明,卡夫卡为了生活必须写作,为了写作则不敢结婚,其内心
之凄楚,实不难想见!而当卡夫卡和费丽丝第二次解除婚约后,经过医生检
查,发现他罹患了肺结核,此后出去疗养又邂逅了尤里雅,彼此订有婚约,
但是翌年春末就解除了。

1920 年,卡夫卡又和另一位女士交往,那就是他在疗养期间认识的有夫
之妇米伦娜。他们互相通信,恋情依依,留下了感人至深的《致米伦娜书简》。
这期间,卡夫卡执笔写《城堡》,不料两年后米伦娜去世了。

1923 年,卡大卡又转往波罗的海沿岸的慕里兹疗养,在那里他又结识了
一个波兰籍的犹太女青年朵拉,随便同居在一起。由于战时通货膨胀的影响,
他们的生活非常艰苦,而且卡夫卡的病情又急剧恶化。尽管如此,这位纯情
女子仍一刻也不离守护在他的身旁,直到他离开人世,唱出了一曲哀婉感人
的歌。

1924 年4 月初,他因病被送人维也纳大学的附属医院,他患了喉头结核
病。他不能吃东西,虽然身高1。82 米,但体重只有50 公斤。

“您不要走啦。”

“我不会走的。”

“但我得走了。”

1924 年6 月3 日,这位20 世纪杰出的文学巨匠终于离开了他厌恶的尘
世和眷恋的情人,年仅41 岁。


安葬之日,朵拉哭得不省人事,嘴里喃喃地说:

“他是那么孤独,完全孤独一人,而我们无事可做,坐在这里,我们把
他一个人留在那儿,黑咕隆咚的,一个人,也没盖被子。哦,我的好人呀,
我亲爱的。”

□扉页上书写的“失败”
1991 年10 月3 日,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但是这一天对于南非犹太裔
女作家戈迪默来说,却是非同寻常的一天。这一天,她获得了1991 年度的诺
贝尔文学奖,她是25 年来第一位获奖的女作家,也是自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以
来第7 位获奖的女作家。这块文学金牌是她用40 年的心血和汗水浇铸的,怎
能使她不激动呢?一串串苦涩的泪珠勾起她一段难忘的回忆。。

她于1923 年11 月20 日出生在约翰内斯堡附近的小镇一斯普林斯村。她
是犹太移民的后裔,母亲是英国人,父亲是来自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珠宝商,
金光般的家庭生活造就了小戈迪默的无限憧憬和遐想。

6 岁那年,她抚摸和凝视着自己纤细而柔软的躯体,做起了当一位芭蕾
舞演员的梦,她从剧院里得知,舞台生涯最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的修养和思
想情感,也许这就是她追求的事业。

于是,一个阴雨连绵的星期六,她报了名,加入了小芭蕾剧团的行列,
事与愿违,由于体质太弱,她对大活动量的舞蹈并不适应,时不时一些小病
小灾纠缠着她不可自拔。久而久之,小戈迪默被迫放弃了对这项事业的追求。

遗憾之余,这位倔强的女性暗暗发誓:条条大道通罗马,她终究要找到
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然而,命运不但不赐给她机缘,反将她逼上越发痛苦的渊薮。8 岁时,
她又因患病离开了学校,中断了童年时的学业,夜晚,她常常流着无奈的泪
盼等着天明。她只好终日坐在床上与书为伴了。

一个明媚的夏日,心烦意乱又十分孤独的戈迪默,偷偷地走上了大街,
她想从车水马龙的街面上获取一点快乐。突然,她被一块不大不小木牌所吸
引,久久不愿离开:“斯普林斯图书馆!”她欣喜若狂,早已将课本读熟了
的她,最渴望的莫过于书。

此后,她一头扎进了这家图书馆,整日泡在书堆里。图书馆下班铃响了,
她却一头钻在桌子底下,等图书馆的大门确实锁上了,她才钻出来。在这自
由自在的王国里,她尽情而贪婪地吸吮着知识的营养。无数个日夜,使她对
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也许是“养料”过剩,她常常感到心胸有一江春水在激荡。终于她那嫩
弱的小手拿起了笔,一股股似喷泉一样的情感流淌在了白纸上。那年,她刚
刚9 岁,文学生涯就此开头。

出人意料的是, 15 岁时,她的第一篇小说在当地一家文学杂志上发表
了。然而,不认识她的人,谁也不知道小说竟出自一位少女之手。

1953 年,戈迪默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说谎的日子》问世。优美的笔调,
深刻的思想内涵,轰动了当时的文坛。世界文学界几乎同时将关注的目光投
向了这位非同一般的女作家——内丁·戈迪默。

像一匹脱僵的马,戈迪默的创作一发而不可收拾。漫长的创作生涯,她
相继写出10 部长篇小说和200 多篇短篇小说。多产伴着上等的质量使她连连


获奖: 1961 年,她的《星期五的足迹》获英国史密斯奖; 1974 年,她意
外地又获得了英国的文学奖。

创作上的黄金季节,使戈迪默越发勤奋刻苦。她说:“我要用心血浸泡
笔端,讴歌黑人生活。满腔的热忱很快就得到报答。她的《对体面的追求》
一出版,就成为成名之作,受到了瑞典文学院的注意。

接着,她创作的《没落的资产阶级世界》、《陌生人的世界》和《上宾》
等佳作,轻而易举地打入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角逐圈。

然而,就在她春风得意,乘风扬帆之时,一个浪头伴一个旋涡使她又几
经挫折——瑞典文学院几次将她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但每次都因
种种原因而未能如愿以偿。面对打击,这位弱女性有所失望,她曾在自己的
著作扉页上,端重地写下:“内丁·戈迪默,诺贝尔文学奖”,然后在括号
内写上“失败”两字。然而,暂时失望并没影响她对事业的追求,她一刻也
没放松文学创作,终于,她从荆棘中闯出了一条成功的路。

□戈迪默获得了三个响亮的吻
戈迪默获奖的消息在南非黑人中引起了反响。人们透过她的笔端看到了
胜利的曙光。

一位黑人老太太倍感喜悦,她跑遍了大街小巷,求助左邻右舍才找齐了
戈迪默写的所有作品,在一张方桌上,她买来了七色鲜花,将每一册书中都
插上艳丽的花朵,以表达对作者的感激之情。

戈迪默的第二个丈夫,居住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他似乎对妻子的获奖早
有预料,他手舞足蹈地告诉记者:一份心血一份收获,这是她一生的夙愿。
戈迪默的儿子住在纽约,是一位制片商,他对母亲的成功有着独特的感受。
他说:这种殊荣对一个女性来讲,有着辉煌的价值。生活在法国的女儿,对
妈妈的获奖没有更多的赞语,但她却一直感叹:“不容易呀!”

其实,戈迪默接到的第一个祝贺电话并非是她的家人,而是曾获过诺贝
尔和平奖的南非黑人大主教图图。当时,图图的声音异常激动,他语无伦次,
兴奋得不知用何赞语表达心声。终于,他用三个响亮的吻结束了自己的远程
祝贺。

□特利尔城的幸运儿
马克思的家庭属于中产阶级,拥有一幢漂亮的住宅,生活充裕、宁静。
在这种有教养重知识的家庭环境里,马克思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养成了
渴望知识和追求真理的性格。童年的马克思想象力丰富,常常编一些离奇的
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博得了大家的钦佩。马克思的父母特别为儿子感到
自豪,把他视为自己的“幸运儿”。

马克思不仅是父母的“幸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